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是一种对林木、农作物为害严重的害虫。本文针对滦县美国白蛾为害,从其生物学特性、为害特点等方面对美国白蛾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防治措施,以期对美国白蛾防治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美国白蛾适应性强、食性杂、危害严重,在春季雨水充沛的年份,其防治工作尤其困难。阐述了美国白蛾的基本常识并对美国白蛾的危害特点进行了探讨。从加强检疫、营林措施、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美国白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白蛾周氏啮小蜂繁殖技术及其在防治美国白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重要寄生蜂,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容易、寄生率高等特点。在辽宁省大连市、丹东成功进行了大规模人工繁殖,并连续两年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大面积防治美国白蛾,防治效果明显,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自然界自控能力,持续控制效果好,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美国白蛾无公害治理的开展主要是使用预测预报办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与分析,发布与美国白蛾每代不同虫态对树木的危害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美国白蛾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具体探讨了人工防治、生物防治、仿生制剂防治、植物源杀虫剂防治等美国白蛾治理办法,以期对美国白蛾的危害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有效地保护农业、林业的生产安全,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美国白蛾是我国重要的对内、对外检疫对象。它的食性杂,不仅危害园林植物,还危害林果树木、蔬菜花卉,对绿色植物叶片有毁灭性危害。该文从美国白蛾的分布及危害、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综合防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美国白蛾的防控措施,探索更优化的防治手段,保护绿化成果。  相似文献   

6.
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生物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防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对 4代美国白蛾进行放蜂的防治区 ,美国白蛾的危害下降 ,而对照区美国白蛾仍造成一定的危害。放蜂区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期的寄生率经 2a的防治后达到 5 0 %~ 70 % ,同时由于没有施用化学农药 ,保护了其它天敌 ,各种天敌昆虫的总寄生率达到 83 2 6 %~ 95 82 %。应用灰色数学中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表明人工释放的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生物控制美国白蛾的主要因子 ,但几乎不影响其它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寄生。各种天敌共同而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防治美国白蛾,确保山东省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根据美国白蛾发生危害状况,在济南、德州等10个市设定标准地110块,设定飞机防治、绑草把、人工挖蛹、释放周氏啮小蜂等9种防治方法进行防治试验,根据防治结果提出综合防治美国白蛾技术措施;通过调查研究,生产实践,总结经验,专家论证,把美国白蛾发生区划为5种防治区域,确定不同的防治对策及目标,实施综合防治,控制美国白蛾暴发性危害。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在丹东地区的发生、危害情况,在总结防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汪淑先 《北京园林》2007,23(2):28-30
美国白蛾因其繁殖快、食性杂、传播广、适应性强而危害严重,是近几年北京地区重点监测的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本文主要阐述了美国白蛾的生活史,掌握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做好美国白蛾监测预报工作,应用多种防治技术方法,最终控制美国白蛾疫情地危害。  相似文献   

10.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属膜翅目、小蜂总科、姬小蜂科Eulophidae,是美国白蛾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该寄生蜂寄生率高,繁殖力强,对控制美国白蛾的猖獗危害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寄主范围广,能寄生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在林木害虫生物防治方面有着广阔的利用前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我们对其行为学、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寄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指导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规模化繁殖和大面积放蜂防治。  相似文献   

11.
美国白蛾新天敌—蠋敌捕食能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一种捕食性天敌——蠋敌Arma chinensis(Fallou),简述了蠋敌的生物学特性。在商河县,蠋敌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枝中的分布率为2.33%~17.86%;记述了蠋敌的捕食习性和规律,经室内饲养,统计出各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量,从若虫到成虫,最大捕食量为2头3龄、7头4龄、5头5龄、23头6龄共37头白蛾幼虫;最小取食量为4头2龄、8头3龄、1头4龄、1头5龄、2头6龄共16头白蛾幼虫;分析并指出蠋敌对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是自然界中影响美国白蛾种群密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通过对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原理的应用,利用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生物防治的特性,操作方便,效果好,具有延续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白蛾综合防控技术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是国际性检疫害虫。自2006年7月首次传入淄博市高青县、桓台县以来,疫情已经扩散蔓延至全市8个区县(除沂源县),77个乡镇(办),疫情严重时达到92个乡镇(办)。通过调查美国白蛾在山东省淄博市的发生、危害及防控现状,分析了在防控美国白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当前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通过在辽宁省国营新民市苗圃进行的防治美国白蛾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6%烟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1 600倍液7d后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具有高效、低毒、易降解、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和触杀、胃毒、熏蒸性质,是新一代高效广谱环保杀虫剂,林间应用防治美国白蛾2~3龄幼虫时推荐稀释1 600倍。  相似文献   

15.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通过对苦参碱防治美国白蛾原理的应用,采用4个重复5个处理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苦参碱可对寄生在核桃、京桃、辽梅和火炬树等4个树种的美国白蛾有防治效果,确定1 000~1 500倍液,防治率达到80%以上,防治前后有虫株率和虫口网幕密度分别下降29.5%和1.3个。  相似文献   

16.
飞机防治美国白蛾林间持续药效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飞机喷洒灭幼脲3号悬浮剂防治第1代美国白蛾以及对第2代幼虫的持续控制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对第1代美国白蛾1~3龄幼虫喷药后,两代幼虫取食后8天的防效均达100%,而且与人工喷药防治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山东省莒县为例,对美国白蛾飞机防治中的次生灾害规避技术进行了研究。山东省莒县通过设置禁飞区、广泛宣传、错时飞防、反风向飞行等措施,解决了美国白蛾飞防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难题。2018年6月中旬,莒县运用3架轻型直升机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3天时间喷洒作业总面积达50000hm2,未发生1例次生灾害,为安全、有效、快速、大面积实施美国白蛾飞机防治树立了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8.
对苏云金杆菌和苏云金杆菌与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苏云金杆菌,叶片的保存率达到60%,未发现死虫;HcNPV和BT复配,第7天发现少量死虫,第13天出现死亡高峰,为倒挂型典型病毒死亡症状和综合感染症状;第20天虫龄已达5~6龄,发现少量活虫,白蜡叶片保存率为85%。说明两种药剂复配具有良好防效及持续的控制作用,有效降低第3代幼虫对白蜡木的危害,达到生物防治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防控美国白蛾与生产安全的矛盾,调查研究了飞机防控美国白蛾对家蚕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省目前所用的飞防药剂对家蚕毒性较大,易造成大面积中毒。建议蚕区选用桑蚕宝等选择性药剂,同时结合错时飞防、人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以保障蚕桑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