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卢新雄  陈晓玲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0):1125-1132
 近20多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2002年底,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包括国家长期库和国家复份库各1座,中期库8座。长期库贮存种质已达33.4万余份,隶属35科192属712种,贮存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种质圃30个,共保存无性繁殖作物及多年生种质4.3万余份,隶属900多个物种。试管苗种质库2个,保存种质2300份。此外还建立了2个野生稻和1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笔者在文中介绍了我国在库存种质持久安全保存技术、超干燥贮存技术和离体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当前种质保存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2.
“七五”期间,20万多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已入“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八五”还将入库保存10万份。“八五”结束,“国家种质库”保存种质总数半达30万份。为防止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造成珍贵种质资源的损失或绝灭,在青海建立了一座“国家复份种质库”。该库建筑面积284m^2,其中保温库体面积76.5m^2、容积183.5m^3,库容量大于40万份。于1992年底投入运行,相应的数据库正在建立之中。“八五”  相似文献   

3.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完善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的国家体系及法规建设,保障种质库(圃)的运转经费和加强安全保存技术研究,是确保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得以安全保存和充分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种质保存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保存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陈叔平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是目前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58年世界上建立第一座种质库以来,历时卅余年,种质库的发展十分迅速。以0℃以下种质库为例,1978年全世界只有8个库,10年后增加到55个库,到...  相似文献   

5.
频危畜禽品种细胞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些年由于受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很多畜禽品种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笔者认为,通过构建濒危畜禽品种细胞库的途径以保存其种质资源,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因此,本文就构建濒危畜禽品种细胞库的细胞生物学发展概况、建库方法和技术以及鉴定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试图起到抛砖砖引玉的作用,并渴望通过同仁的共同努力,实现珍贵畜禽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贵州省拥有较为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有的传统种质属稀有、特有资源,是国家作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整理、保存了以稻、油菜、玉米、小麦等为主的贵州作物种质资源2万余份。采用种质资源库(包括国家长期库、中期库和地方中短期库)与异生境繁种相结合、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互为补充保存体系,实施种质更新和资源保护。概述了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和保护途径。并就加强贵州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交换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植物种质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作物育种以及提高生物工程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关键。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主要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加强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研究,具有深远的作用和意义。文中综述了全球及中国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与利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世界各国对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措施的分析,得出我国种质资源保存的对策,即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信息网络建设和国家立法与政策保护3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物野生种质资源考察和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郑殿升中国是一个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的古国,全国共收集资源材料35万份,其中在长期库和种质圃保存的约28万份。据统计,目前我国作物的主要种类约600多种,包括粮食作物30多种,经济作物70种,果树作物...  相似文献   

9.
科技短波     
《新农村》2006,(12)
我国建成种质资源“航母”我国目前已创建了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相配套的完整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立了确保入库种质遗传完整性的综合技术体系,长期安全保存作物种质资源包括180种作物38万份,居世界首位。摘自《农村信息报》福建武平8.2万亩土地吃上“营养餐”  相似文献   

10.
新疆自治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战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尤以野生近缘种为最.目前拥有可容纳10万份作物品种资源的自然中期保存库一座,现保存有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57种作物近2万份.近年来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还存在许多不利的影响因素,制约着新疆作物遗传资源研究的发展.本文依据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包括资源收集、建立完整的资源保存体系、深入开展鉴定评价、进行种质创新等.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通过建设种质资源圃来保护种质资源,对此,我国也拨发了专属款项 来用于植物种植保存工作,最常见的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方式就是活体植株保存。种质资源圃对植物资源保存是非重 要的,合理规划的种质资源圃将更加有利于保护植物种质,并能给种质研究提供更好的材料来源。本文通过理论联系 实践的方式,对植物种质资源圃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昆虫种质资源的现状及其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昆虫种质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建立了昆虫种质资源库及其数据库,收集和保存了昆虫标本30多万号,活体继代保存天敌昆虫35种。对23种天敌昆虫的发育、存活、繁殖、寄生或捕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天敌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数据3500多个,拍摄生物学相片600多张,经整理后将数据上传到广东生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实现了昆虫种质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2016,(4):53
正我国将引进、筛选出的1.8万份有一定利用价值的优异资源交国家和地方种质库长期保存,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小麦消费国,小麦消费量约占我国口粮的40%。推动小麦生产持续发展,对确保口粮安全尤为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等10多个省级科研单位,采取国内协作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引进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策略,从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14.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旭  李立会  黎裕  方沩 《农学学报》2018,8(1):10-15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全球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国际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种质资源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包括种质资源考察收集全球化、保存保护多元化、鉴定评价精准化、基因发掘规模化、种质创新目标化、共享利用主动化等。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建国后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与突破,查清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的物种多样性,创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科学分类、统一编目、统一描述的技术规范体系,创建了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种质圃、原生境保护点相配套的种质保存和共享利用体系;开展多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新基因发掘取得显著成效;高效作物种质创新及其利用技术不断完善,并在作物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中国颁布了《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了今后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五大行动,为种质资源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5.
荔枝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荔枝种质资源研究及创新利用进行简述,指出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加强了荔枝种质资源的研究,确证了我国是世界荔枝的起源中心,提出了荔枝品种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建立了国家果树种质广州荔枝圃,并在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同时,大力开展创新利用研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挖掘和利用新的优良基因。  相似文献   

16.
《广东农业科学》2007,(5):102-102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共同建设的云南省首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落成竣工。该种质资源库将建设成为国际上有重大影响、亚洲一流的野生生物种质保存设施和科学研究平台,为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山葡萄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葡萄是抗寒育种的珍贵资源,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收集、保存、研究山葡萄种质资源,于1988年建成国家山葡萄种质资源圃,保存山葡萄种质资源380份,是世界上保存山葡萄种质份数最多的种质资源圃。利用山葡萄种质,国内多家单位先后培育出双红、双优、左优红、公酿一号等一批优良山葡萄品种和抗寒杂交品种。国内栽培面积达到5000余公顷。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国家马铃薯种质试管苗库中保存的24份马铃薯优异种质资源的主要性状特性,采用田间比较鉴定、室内检测分析等方法对材料的主要农艺学性状和薯块的主要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高淀粉、低还原糖等性状优良的资源高原3号、高原4号、坝薯7号、黄麻子、丰收白、冀张薯4号等,为马铃薯育种提供优异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广西热带农业》2007,(4):43-43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共同建设的云南省首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落成竣工。该种质资源库将建设成为国际上有重大影响、亚洲一流的野生生物种质保存设施和科学研究平台,为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及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加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设,建成完善了由1座长期库、1座复份库、10座中期库、43个种质圃、205个原生境保护点以及种质资源信息中心组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