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朝燕  高智席  邓富梅  韩畅  魏英 《节水灌溉》2023,(2):111-120+127
石斛属植物因其附生生境的特殊性,水分获取困难。为了弄清石斛属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选用3年生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苗,通过盆栽控水进行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研究了干旱历时20、40、60 d和复水历时10、15、20 d时两种石斛光合作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金钗石斛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复水后,除Ci外,Pn、Gs和Tr均未恢复到充分供水时的水平;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铁皮石斛叶片Pn和Gs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i和Tr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复水后,Pn、Ci、Gs和Tr均恢复到了充分供水时以上的水平。同时,...  相似文献   

2.
游云飞 《农业工程》2018,8(8):113-118
以细叶石仙桃荚果为外植体,进行细叶石仙桃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用0.1%升汞浸泡8 min细叶石仙桃荚果有利于荚果种子无菌播种,污染率较低;种子萌发培养基为MS+0.5 mg/L BA+0.05 mg/L NAA+7 g/L琼脂时,萌发率高达72%,且原球茎呈色绿成团;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0.1 mg/L ZT+30 mL/L椰子汁+0.05 mg/L NAA+7 g/L琼脂时,诱导率可达70%,增值系数最高为4.11;在1/2 MS+50 g/L马铃薯+50 mL/L香蕉汁+1 g/L蛋白胨培养基上,壮苗效果最明显,最大苗宽3.54 mm,植株粗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盐渍土壤氮素转化规律,以河套灌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同位素示踪技术,设置6个盐分水平(S1=2.01 dS/m、S2=6 dS/m、S3=12 dS/m、S4=16 dS/m、S5=20 dS/m、S6=25 dS/m),每个盐分水平的土壤中分别添加7.14μmol/g经15N同位素标记的硝酸铵(15NH4NO3、NH415NO315NH415NO3)作为土壤氮源,分别在实验过程中的5个时间点(4、24、72、144、288 h)取样测定了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以及对应的15N的原子百分超。结合实验数据和同位素稀释原理,基于一阶动力学方程,在Matlab中建立了包含氨挥发v、反硝化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4.
综合分析了2016年6月15日20时-6月20日8时豫西地区一次大气污染过程中,洛阳市各气象要素及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受气溶胶影响的变化,使用WRF-Chem双向反馈试验量化,并通过气象观测数据验证模拟结果精度,从而进一步分析了气溶胶对ET0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这次大气污染过程中,洛阳市区的PM2.5浓度整体偏高,峰值多出现早晨与傍晚时分,洛阳市东北地区PM2.5浓度整体高于西南地区;气溶胶存在使洛阳市各气象要素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了ET0的变化,各站点ΔET0在-0.23~0.33 mm/d之间;受气溶胶的影响,ET0-d变化幅度在-0.26~0.04 mm/d,较ET0-n的变化程度(-0.08~0.02 mm/d)更大;各站点空气动力项ET0-A的变化程度要大于辐射项ET0-R,这也主导了洛阳市各地区ET0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适宜枸杞灌溉的微咸水代表性盐离子浓度限值,于2019—2020年在河套灌区下游开展NaCl、CaCl2、CaSO4、NaHCO3、Na2SO4 5种代表性地下水盐分类型和4种浓度水平(质量浓度0.1、0.5、2.0、4.0 g/L)的田间交叉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矿化度下,外源NaCl、NaHCO3影响下枸杞生育期受渗透胁迫、次生胁迫最强,外源CaCl2质量浓度低于2.0 g/L能够缓解枸杞渗透胁迫,外源CaCl2、CaSO4质量浓度低于4.0 g/L能够缓解次生胁迫。枸杞干果产量、百粒干质量随外源NaCl、Na2SO4、CaSO4质量浓度升高而降低,在0.1 g/L时达峰值,随外源CaCl2质量浓度升高呈单峰分布,0.5 g/L时最高。枸杞果实中总糖含量、黄酮含量、氨基酸总量随外源CaCl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土壤水分和养分在井式节水灌溉方式下的分布特征,以8 a生苹果为试验材料,采用井式节水灌溉方法进行大田试验,设置3个灌水梯度:低水[W1,99 m3/(hm2·次)]、中水[W2,148.5 m3/(hm2·次)]、高水[W3,198 m3/(hm2·次)]和3个施肥梯度:高肥[F3,225 kg/(hm2·次)]、中肥[F2,150 kg (hm2·次)]、低肥[F1,75 kg (hm2·次)],设置灌溉量为W3的不施肥对照处理(CK),分析井式灌溉施肥条件下苹果园土壤水分和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井式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表层0~60 cm,以水平移动为主,移动距离随灌溉量的增加而不断扩大,W1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免耕覆盖中补灌量和秸秆覆盖量耦合变化下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对产量有较大影响。[方法]本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9—2019年历史气象数据为基础,运用APSIM模型对补灌量与覆盖量耦合变化时旱地春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模拟,并采用DPS软件进行分析实验,研究补灌量和覆盖量耦合下旱地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对产量的影响机制。[结果]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 不同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对春小麦千粒质量的影响效应在开花-灌浆期为向上的二次抛物线变化。其他时期,不同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对春小麦产量和千粒质量的影响效应为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变化, 不同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对春小麦籽粒数的影响效应为向上的二次抛物线变化。试验变化范围内,各个时期春小麦千粒质量均未出现阈值,分蘖—拔节期,春小麦产量未出现阈值,春小麦籽粒数出现阈值,春小麦叶面积指数为1.72时春小麦籽粒数出现最小值为8716.59/m2 。其他时期,春小麦产量和籽粒数出现阈值,在春小麦叶面积指数为0.94,2.31,1.67,1.18,1.24,0.79时春小麦产量出现最大值为3818.71kg/hm2,3827.06kg/hm2,3851.41kg/hm2,3904.35kg/hm2,3819.03kg/hm2,3853.72kg/hm2。春小麦叶面积指数为0.77,2.01,1.44,1.07,1.00,0.70时春小麦籽粒数出现最小值为9579.34/m2,8745.26/m2,9638.01/m2,9050.71/m2,8554.04/m2,9038.38/m2。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对产量和千粒质量呈正效应,对籽粒数呈负效应。[结论]合理调节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可以促进透光性速率的提高、光合产物的产生,对春小麦产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影响流域水质的关键水质指标,以沂河为研究区域,基于2006-2019年水质数据,采用水质指数法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与建模。水质指数可以将大量复杂的水质数据转变为一个单独指标来反映水质整体状况,目前常被用于进行水质评价。共分析10个水质指标,包括TP、pH、WT、DO、NO3-N、BOD5、F-、COD、SO42-和NH3-N。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流域关键水质指标,构建了沂河关键水质指标评价模型WQImin,简化了评价所需的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权,四指标模型和六指标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精度都未达到最高,不是本研究的最优模型;五指标模型WQImin+WTw具有良好的水质评价性能,R2=0.972,MSE=0.51,PE=2.07%,P<0.05,是本研究最优关键水质指标模型。该模型包括5个水质指标:NH3-N、BOD...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沉积物在引水渠中积聚,对供水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渠首设计分流排沙系统,可提升用水效率。根据黄河宁夏某河段实测资料,采用二维数值模拟,基于MIKE 21软件构建黄河宁夏某河段二维水动力模型和泥沙模型,模拟两种不同工况下渠内含沙量。研究结果表明,引水渠改变了河流水动力学要素平衡状态,直接引水渠(工况1)水流动力轴线向凹岸摆动了46.6 m,渠道平均含沙量为0.6 kg/m3,最大含沙量为0.89 kg/m3;减沙引水渠(工况2)水流动力轴线向凹岸摆动了62.6 m,渠首流速居于0.2~0.4 m/s,渠道平均含沙量为0.2 kg/m3,最大含沙量为0.6 kg/m3。工况2渠内含沙量各位置均低于工况1,工况2可有效降低渠内泥沙沉积。因此,工况2渠首设计方式可改善引水渠泥沙沉积问题,提升取水系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农业无人机路径规划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芳 《农机化研究》2023,(6):30-33+40
采用物联网网络架构,基于Dijstar算法中引入的启发式函数A*算法,将农业无人机的航迹放大细化,在航迹存在明显夹角的情况下对A*算法进行改进,在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劣弧替代A*算法的航路规划,实现对航迹的优化。MatLab仿真实验表明:改进A*算法的路径规划明显比A*算法更平滑,路径更短,具备更好的航路点集,证明了改进A*算法的路径规划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调控河道边界出口流量的大小可改变河道内水体流速和流向,从而可有效改善水体水质,改善效果与引排水规模、排水口布局等有关。以宁波市江北镇海平原河网区为例,选取模拟时段2022年10月1日至11月1日,以主要污染物NH3-N为指标,构建MIKE11水质水量耦合模型,考虑出流口泵站出流能力和维持流域最低用水量,通过3个出流口启、闭排列组合,设置出流口流量分别为9、18、24、36 m3/s的28种出流方案,利用构建的水质水量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方案下边界出口流量对水体流速及污染物NH3-N的影响,结果表明:(1)综合水动力水质因素,出流量为18 m3/s时能更好的改善河流水动力条件与水质状况,出流口为24、36 m3/s较大流量时,开放一或两个出流口,河道存在溢流风险,此时需多开启出流口,以保证防洪安全;(2)模拟后的最优方案可使平均流速达到0.056 m/s,NH3-N平均浓度下降至1.660 mg/L,水质改善率达17.0%,河道水质可从劣Ⅴ类提升至Ⅳ类或Ⅴ类...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黄河三角洲微咸水利用率,节约淡水资源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多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盐度、不同发育时期微咸水灌溉下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全生育期3 g/L和5 g/L盐度的微咸水灌溉均影响水稻产量,其中3 g/L微咸水灌溉主要影响了穗粒数和千粒重,而5 g/L微咸水灌溉影响是多方面的;全生育期3 g/L微咸水灌溉产量降低约10%,而5 g/L微咸水灌溉减产超过40%。在插秧返苗期3 g/L微咸水浇灌会降低成苗率,但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降低盐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相对其他时期,仅在分蘖期进行5 g/L微咸水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孕穗灌浆期用微咸水灌溉严重影响水稻灌浆。因此,在当地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返苗期和分蘖期使用3 g/L的微咸水进行灌溉,但要适当增加该单位面积内苗数,缓解因成苗率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而分蘖期可以适当采用高盐度微咸水灌溉,但不宜超过5 g/L,孕穗灌浆期微咸水盐度应严格控制在3 g/L以下。黄河三角洲地区微咸水资源的利用能够充分节约淡水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着重分析了保水剂第二年、BGA两年内对苹果树生长与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kg/株是BGA在苹果树中用量的一个“分界点”,4kg/株以下效果明显,只有一年有效期;4kg/株以上功效能持续两年但效果没有大的提高,且不经济。试验推荐4kg/株,一年一施。保水剂至少具有两年的有效期,且第二年与第一年效果相当,合理用量在200g/株以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黄土台塬地区不同时代黄土水分入渗特性和迁移规律,通过黄土台塬区不同时代黄土(Q4,Q3,Q2)分层垂向一维积水入渗试验、自然降雨和地表入渗池800 mm入渗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迁移试验,分析了不同时代黄土的入渗特性和土壤水分迁移特征,并采用3种入渗模型对入渗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Q2黄土入渗能力最弱,稳定入渗率为0.53 mm/min,较Q4和Q3黄土的稳定入渗率分别低44.2%和45.4%;Q4黄土的入渗过程较好地符合Kostiakov模型,Q3、Q2黄土的入渗过程较好地符合Horton模型。研究区自然降雨和蒸发对土壤水分的最大影响深度约1.0 m,入渗后第4~83 d,入渗池中心土壤湿润锋从2.65 m运移到4.20 m,入渗池中心垂向入渗湿润锋深度随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5.
风沙区作物存在不同的生理生长特点,现有的灌溉制度缺乏通用性,为确定风沙土地区大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适宜灌水量,进行大田试验,以灌水量为试验因素,基于作物冠层蒸发皿蒸发量设置0.4 (W1)、0.6(W2)、0.8 (W3)、1.0 (W4)和1.2 Epan(W5) 5个灌溉水平,研究风沙土滴灌水量对大豆生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随着灌水量的增高,先增大后减小,灌水量在1.0 Epan时最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同时获得最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大豆产量达到了3.61 t/hm2,水分利用效率达到0.59 kg/m3,较传统雨养大豆分别增长97.3%和96.7%。综上,风沙土地区大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推荐灌水量为1.0 Epan。  相似文献   

16.
棉花膜下自压软管微孔灌灌溉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新疆兵团正在大力发展的棉花膜下软管灌灌溉制度进行初步研究。在棉花整个生育周期内,通过控制不同的灌水频率和灌溉定额,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膜下软管灌灌溉条件下,整个生育周期内,棉花其适宜的灌水次数7-8次,苗期和吐絮期为20 m3/亩,蕾期30 m3/亩,花铃期最大灌水定额为35m3/亩,整个生育周期灌水定额250-280 m3/亩。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山地城市小流域的水环境问题,并寻求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某山地城市DS溪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该流域的水质与水量特征及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得出DS溪上、中、下游的综合污染指数qi分别为0.78、1.9、1.65,主要污染源为流域内的生活污水,最终进入污水厂的污水量约56万m3/a、地下水量约406万m3/a、截留的雨污混流水量约99万m3/a,还有约41万m3/a雨污混流水直接排入长江。基于上述分析结论及流域现存的水环境问题构建出以“山水引流—清污分流—生态修复—智能截流”为核心理念的山地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体系。此实例研究以期能为其他山地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全面改善山地城市流域的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61-2020年南盘江流域2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并结合线性趋势和Mann-Kendall法计算分析了近60 a(1961-2020年)南盘江流域冰糖橙不同生育期需水量ETc、有效降雨量Pe、灌溉需水指数IRI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1-2020年南盘江流域冰糖橙全生育期ETc、Pe、IRI分别介于902.22~1 042.70 mm、289.62~477.68 mm、0.48~0.71之间。ETc和IRI呈上升趋势,增幅分别为2.171 mm/10 a和0.9%/10 a,Pe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减幅为8.538 mm/10 a。ETc和IRI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南盘江流域西南部和中南部区域,Pe下降趋势主要集中在流域中东部区域。南盘江流域冰糖橙ETc呈果实膨大期>果实着色期>花期>成熟采摘期>休眠...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变光周期,探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对大麦苗生长的影响。将大麦浸种、催芽后,使用不同的光周期(8、10、12、14、16和18 h/d)处理,测量大麦苗的生长指标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得出最佳的光周期。结果表明,光周期对大麦苗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18 h/d光照处理的大麦苗茎粗、叶面积、干质量最大,12 h/d光照处理的大麦苗鲜质量和株高最大,16 h/d光照处理的大麦苗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综合来看,16 h/d光照处理适宜于工厂规模化生产大麦苗。   相似文献   

20.
试验在基施堆肥2 000 kg/hm2的基础上进行,土壤养分节支状况分析认为,各施肥处理可降低土壤全盐0.07~0.11 g/kg;有机肥替代10%化肥培肥地力效果最好,可提升耕层土壤有机质5.32 g/kg、全氮0.26 g/kg、碱解氮9.0 mg/kg、有效磷3.0 mg/kg及速效钾23 mg/kg;其次是有机肥替代30%化肥。马铃薯不同施肥处理生育期154~165 d相差11 d;按照鲜食型商品薯二级分级指标,单薯质量100 g以上≥93%决定马铃薯商品率变异15.85%;穴薯数与单薯质量决定产量变异为22.84%;有机肥替代30%化肥平均产量1 257.9kg/hm2、水分生产率3.89 kg/mm均最高,较单施农家肥增产0.4%、增收3.12元/hm2;产投比提升0.29元,即每元投入效益增加0.29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