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凤县春玉米——菠菜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县春玉米一菠菜栽培技术是一项以春玉米地膜覆盖为核心,配合以科学配方施肥、选用高产优质中早熟玉米品种、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精细管理;春玉米收后及时套种菠菜的配套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对提高地温、扩大覆盖复种面积,增加高海拔地区玉米产量、保障蔬菜供给、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作用明显。适宜于我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春玉米种植区推广应用,平均亩增加菠菜产量2500~3000公斤,亩净增收入2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南通镇是农业大镇,目前是种植蔬菜大镇,全镇蔬菜面积有12万亩。上海青周年种植从2004年30亩开始试种,目前发展到7500亩,每年种植6茬,夏季平均亩产2000公斤,秋冬春平均亩产3000公斤,全年平均亩产量15000公斤,产地批发价平均15元/公斤,亩产值22500元,纯利润10000元。  相似文献   

3.
<正> 邯郸市在立体农业优化种植中、利用冬小麦、菠菜、西瓜、玉米、大白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时间差、空间差、运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将其配置在同一块地上,实行多层次的间作套种,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该模式平均亩产小麦350公斤、玉米250公斤、菠菜1700公斤、大白菜3800公斤,亩纯效益2100元。  相似文献   

4.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主要是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比全县平均亩增产92公斤(全县平均亩产746公斤),比对照田亩增常156.8公斤(对照田平均亩产681.2公斤),亩增效益203.8元,扣除覆膜成本每亩65元,亩增纯效益138.8元,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地膜规格的选择单种玉米可选用幅宽60-70厘米、厚度为0.007-0.008毫米的超地膜(或0.005毫米的超微膜)为宜。  相似文献   

5.
唐山市丰润区李钊庄等镇地膜豆角-夏玉米-棉花两年三熟栽培模式播种面积有2万余亩,在稳定了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地膜豆角平均亩产1750公斤,效益3000元左右;玉米亩产500公斤左右,效益600元左右;棉花亩产籽棉300多公斤,效益2000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5600元,平均年亩效益2800元。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玉米、马铃薯是蕉城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旱作。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创新,春玉米-秋马铃薯栽培模式取得较高经济效益,成为我区早作推广的主要模式。经示范片统计,春玉米亩产平均850公斤,亩产值750-800元;秋马铃薯亩产平均1340公斤,亩产值1100-1200元;两季产值计1850-2000元  相似文献   

7.
韭菜、豇豆、白菜这3种蔬菜套种,韭菜1年可以收割13次以上,豇豆则1年种两季,白菜也可种5茬以上,平均每亩(1亩=1/15公顷)年产值达2万余元。现将3种蔬菜的套种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笋玉米的栽培技术,施肥水平和两季复种效果的研究,明确了寒地笋玉米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研究结果证明,宜采用四垄空一垄栽培,亩保苗6000株左右。亩施基肥磷酸二铵15公斤,亩期追尿素10公斤比较经济合理,荷兰豆与笋玉米复种,一年连收两季,经济效益可成倍提高,为使勒齐和采笋期一致,应提倡机播。  相似文献   

9.
1984年,我们在黑山县罗屯乡张户村开始利用春麦下茬地栽植菜花试验。该村土质为沙壤土,保肥、保水差。年平均气温7.9℃,年降雨量530毫米左右,无霜期143~145天,全年≥10℃积温为3365℃。经过两年试验,春麦下茬栽植菜花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1984年试种菜花,平均亩产达2120.8公斤,亩收入1187.60元,麦菜两茬纯收入比一亩地的玉米、高粱纯收入增加1136.81元;1985年,春麦下茬栽植菜花20亩,平均亩产1750公斤,亩收入1050元,麦菜两茬的纯收入比一亩地的玉米、高粱纯收入增加995.25元。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采用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平均亩产达到了525.7公斤,较玉米65厘米小垄常规栽培生产亩产466.4公斤亩增产59.3公斤,亩增产率为12.7%,亩增加经济效益91.38元。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作为宽甸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分布于全县22个乡镇,年播种面积35万亩左右,其中鲜食玉米播种面积在5000亩左右。大田玉米平均亩产(近三年)在450公斤左右,亩收入在900元左右;鲜食玉米每亩可采收:标准(18cm以上)1500穗,二等穗(16~17.9cm)500穗,三等穗(14~15.9cm)400穗,每亩地共采收2400穗。标准穗每穗0.70元,二等穗每穗0.50元,三等穗每穗0.30元。每亩标准穗收入1050元,二等穗可收  相似文献   

12.
国外和我国黄淮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目前世界上玉米产量较高的国家为美国,1986年,该国4亿多亩玉米平均亩产达499公斤,高产记录达到1554公斤。M·Tollenaar研究认为,在美国玉米带优越自然条件下,利用最佳的农艺措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每亩理论产量可达5495公斤,而目前生产力上限为2130公斤。美国玉米一般为春播,生长季节较长,因此,增产潜力也较大。我国玉米有相当大一部分为夏播,在夏玉米高产研究方面,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1987年,该省3500万亩玉米平均亩产达337公斤,高产记录从1986年以来一直保持在每亩9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达1096公斤。  相似文献   

13.
玉米还种吗?     
《新农业》2017,(20)
<正>辽宁有6 128.0万亩耕地,其中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预计为3 388.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3%。辽宁玉米亩产平均按750公斤上限计,2016年辽宁玉米总产量为1 465 600万公斤;按2016年新粮上市价格(1.2元/公斤)行情计算,总产值为175.9亿元;按10%利润率,总收益为17.6亿元。2016年辽宁乡村人口人均收入12 881元,玉米种植收入占比1.12%。如此,占辽宁耕地55.3%的玉米,贡献了全省农民收入的1.12%。算完这个帐,这玉米还种么?  相似文献   

14.
<正> 千户寨乡裴尚庙村蔬菜专业户张超帆.去年引进“夏光’品种甘兰(俗称包心菜、洋白菜)1.3亩,总产〈净菜〉7860公斤,收入1471.0元,折亩产6050公斤,亩收入1131.8元,成为淡季甘兰高产的典型。经验是:一、选好品种,淡季上市春秋两季市场上蔬菜种类少,价格高,供不应求,他就决定调整自己的种植计划,以“夏粮保全年,秋季管花钱”的作法,增加收入。在不影响粮食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推广的小拱棚茴香——大葱——大白菜种植模式,第一茬小拱棚茴香,亩(1亩=667平方米)产量15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1000元以上;第二茬大葱亩产量3500~4500公斤,此茬大葱正是卖缺,经济效益2000~2500元;第三茬大白菜亩产量6000~8000公斤,经济效益1000元左右,三茬蔬菜亩经济效益4000~4500元。 1 合理安排茬口 2月下旬在小拱棚内顶凌播种茴香,4月下旬~5月上旬收获。5月中下旬耕翻做畦后栽大葱,种后50天可陆续收获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农业》2011,(9):5-5
"十二五"期间,我省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到"十二五"末,在太行山山前平原、黑龙港地区和燕山山麓平原等不同生态类型区建成小麦玉米两熟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1000万亩以上,核心区高产攻关田夏秋两季粮食单产达到1300公斤以上,示范区两季单产达1200公斤以上,为全省粮食增产和优质生产提供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7.
茭白系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主产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茭白对光、温的反应,可分为单季与双季茭白两类。单季茭白集中在10~11月采收;双季茭白夏、秋两季采收,夏季集中在6月份采收,秋季10~11月采收。本文所述春季茭白系双季茭白通过大棚设施栽培促成早熟,将夏茭采收期提前到春季(即4~5月采收)。我们通过两年栽培研究表明:优选茭种、适时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培土、加强大棚期管理等措施,是提高春季茭白产量、品质及提前上市的关键。春季茭白4月初即可上市,亩(1亩=1/15公顷)产在2000公斤左右,由于采收上市早,市场最高售价达8元/公斤以上,平均价也有4元/公斤以上,平均亩产值8000元以上,同时春季茭白在整个生长期内病虫危害甚轻,可不用或少用农药,易于实现无公害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 1990年滑县县委、县政府组织22个乡镇,对30万亩夏玉米进行高产开发,经县高产开发指挥部验收,平均亩产566公斤。有165块高产田,面积1007.3亩,平均亩产650公斤以上。枣村乡西莹村唐福吾种植的一亩掖单13,亩产达906公斤。在开发方的带动下,全县53.6万亩夏玉米平均亩产370公斤。高产开发田普遍实行麦垄套种,主要抓了四项关键技术措施。一、扩大种植良种,改平展叶型为竖叶型玉米品种。开发方种植竖叶型玉米品种面积占70%以上,竖叶型品种上部叶片上冲,叶相直立,夹角较小,有利于光的投射,植株冠层形成了良好的透光层,提  相似文献   

19.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全市年平均降雨量560毫米,是典型的旱作农业种植区。其中西部山区的管陶乡和活水乡的年降雨量700毫米以上,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近几年推广无公害错季蔬菜,成功地推广了地膜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萝卜)间套模式栽培技术6万余亩。一般亩产马铃薯2500公斤以上,玉米400公斤以上,加上白菜(或萝卜)三茬连作亩收入达4000多元,是小麦、玉米连作亩收入700元的近六倍,是冀中南部地区人多地少的成功推广模式,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近三年来,湘乡市东郊乡农技站在东郊乡新塘、石竹等村连续示范春玉米一秋玉米一早白菜墓种植模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春玉米为432公斤,秋玉米为500公斤,早白菜薹为2000公斤左右。每667平方米产值:两季玉米合计产值为1490元,剔除种子、肥料、农药等物化成本1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