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社会行为猫以其特殊的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宠爱,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等被当作"人类最好的朋友".在工作压力、精神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逗一逗活泼可爱的小猫,可以缓解紧张的心情.退休的老人养一只小猫,能使自已生活的充实一些,快乐一些.现代的猫不再是历史意义上捕抓老鼠的猫,尤其是城市居民家养的猫多数被作为伴侣动物.  相似文献   

2.
在这段即将开始的新篇章里,她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品味自己收藏的红酒,有足够的时间逗弄那只叫做索菲亚的小狗,有足够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女朋友。  相似文献   

3.
李忠  常雪花 《农村科技》2007,(12):52-52
果实的冻害是发生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冻害的程度决定于受冻的温度和时间的长短.当香梨处在稍低于其冰点下-2.1℃几天时间,造成的伤害是轻微的,可以恢复.但如果是暴露在-9.4~-6.6℃的温度下几小时,就会受到严重伤害.果实的冷害发生在比组织的冰点高得多的低温下.  相似文献   

4.
沈周锋 《百姓》2004,(5):41-42
书籍艺术是人类社会史的一部分.当然,物质生产与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它从简单向复杂、从原始向成熟、从手工业向机械化的工业发展.中国书籍早期形式,书籍的起源必须从文字的起源讲起,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书籍.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甲骨文,甲骨是占卜的用具,甲骨文的内容主要关于占卜的记录,董作宾的<新获卜辞写本后记>里记载,发现有刻着"册六"两字并有穿孔的龟甲,是便于串联成册的,因此也称龟册;外国书籍早期形式,最早的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产生于公元前四千年末期的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岸边,当时埃及人用海草的茎制成的海草纸,巴比伦人用泥制成泥板,在上面刻文字,一直到印刷术发明后的形成的现代书籍艺术.  相似文献   

5.
选好店址 按照经验,鲜奶专卖店的店址首先要考虑选择在人口稠密的住宅区,一般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习惯喝牛奶.进入的住宅区最好是三世同堂较多的住户.也可选择在大的菜市场附近,大的菜市场附近可以聚集人气,买菜是家庭必须的.客户可以去菜市场买菜,顺便带回新鲜的牛奶.  相似文献   

6.
窦胜勇 《百姓》2005,(12):2
全国政协委员梁燕君日前提出,目前的经济形势已由当年的持续通货紧缩演变为轻度和局部的通货膨胀,因此年内应该取消储蓄存款利息税.现在,坊间都在流传一个说法:大家有钱赶快花,现在存钱越来越不划算--用梁燕君的话来说,人民币存款利率已降至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事实上人民币的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的指数后已呈现出负利率的态势,即使是去年10月央行加息之后也未能得以扭转.而征收高达20%的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更进一步加大了负利率的缺口.可见,公众的朴素感知与专家的理性分析往往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7.
大丫山 《百姓》2005,(2):35
有一种新兴的海盗,叫做"生命海盗",他们与以前的海盗大为不同,他们的武器是尖端的科学知识、现代的知识产权制度,他们只需坐在舒服的实验室,以精良的仪器作盗窃的勾当.他们会派出研究人员、资助非政府组织或者聘用当地人做所谓的"生物勘探"工作,搜集有价值的物种,把抽取的样本连同当地的传统知识带回实验室,分隔出活跃成分或基因序列,并将这"发明"归入其专利.就是这类人员组成的公司抢注了我国许多物种专利.  相似文献   

8.
张英智 《百姓》2004,(1):56-57
墨镜与爵士乐的故事 在克林顿的连任竞选中,其广告顾问曼迪策划了由总统本人在圣莫尼卡海滨的洛斯饭店阳台上为选民吹奏萨克斯管的活动,以树立其平易近人的形象.以曼迪为首的形象设计班子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动作:总统在演奏中,接过搭档保罗·贝格拉递过来的墨镜,然后顺手戴上.  相似文献   

9.
抗坏血酸氧化酶在植物生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衰老有关,而且和果实的储藏有关。介绍了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影响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素,认为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受到金属离子、有机无机小分子和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概述了农作物、果树和蔬菜关于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研究状况。采用不同的处理可以提高一些农作物的抗病性,延长果实的储藏期限,提高蔬菜种子的发芽率和一些子实体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物候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指导农业生产更具有直观性、简单性,对气候等的研究具有辅助性.由于我国物候区域的复杂性,本系统采用ASP技术进行开发,能够实现基于县的物候知识的发布和收集,可以给传统的农业物候、气候、农事经验等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硒肥对早、晚季水稻精米和米糠中硒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23个基因型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早、晚季齐穗期喷施硒肥,研究硒肥对早、晚季水稻精米和米糠中硒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季喷施外源硒肥均能显著增加精米和米糠中硒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对硒的富集能力差异很大;大多数的水稻品种晚季喷施外源硒肥的效果显著优于早季。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甲烷(CH4)排放差异形成与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的关系,选取早稻晚稻各3个品种为大田供试材料,采用密闭静态暗箱法收集CH4气体,监测早稻晚稻不同品种CH4排放动态,以及不同品种在主要生育时期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并对不同水稻品种CH4排放与两种酶活性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双季稻品种CH4排放差异显著,晚稻CH4累积排放量明显高于早稻,早稻品种中CH4累积排放量以湘早籼24号最高,株两优819最低,相差31.78%;晚稻以湘晚籼17号最高,Y两优1号最低,相差17.31%。双季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存在差异,早稻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孕穗期最高,晚稻过氧化氢酶、双季稻脲酶活性均在分蘖期最高;双季稻田CH4排放与脲酶正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过氧化氢酶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双季稻品种甲烷排放与水稻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关系密切,降低水稻品种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有利于稻田CH4减排。  相似文献   

13.
李道品  张永鑫  郑伟  胡孙艮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21-7023,7031
通过对温州市近年来的早稻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温州市早稻生产上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稳定和发展温州市早稻生产应采取的对策建议。指出温州市早稻生产现状为:光温资源丰富,适宜于早稻生产;生产主体发生转变,由家庭种植发展成规模种植;早稻米用途发生变化,已基本退出口粮用途;早稻品种在不断演变。在早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忽视早稻生产,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早稻种植效益偏低;受农田资源等客观条件制约;农技推广力量薄弱,队伍不稳;适应轻型栽培等技术的品种不多。认为在早稻生产过程中,应加强领导,切实抓好早稻生产;不断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确保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加强早稻新品种引选工作;加强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该研究可为温州市早稻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双季两系杂交稻高产营养特性和施肥技术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水平与双季两系杂交稻的产量关系,以及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特征。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早稻产量为8430kg/hm2,需吸收氮189kg、磷35.6kg、钾195kg、锌887.8g。两系杂交晚稻产量为8430kg/hm2,需吸收氮177.3kg、磷47.8kg、钾201kg、锌817.8g。同一施肥水平,两系杂交早稻吸N量高于两系杂交晚稻6.60%,两系杂交晚稻吸P量高于两系杂交早稻34.00%,吸K量基本相近。两系杂交稻与三系杂交稻比较,两系杂交早稻需N、P高出9.60%和6.90%;两系杂交晚稻需P高出46.00%,但需N、K量却分别低25.70%和15.20%。两系杂交稻在生育前期对N、P、K的吸收明显高于三系杂交稻20.00%~50.00%。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气象要素与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应用1981~2003年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和浙江的48个早稻和30个中稻站点的水稻常规观测及同期的气象观测数据,利用SAS软件建立水稻开花期、乳熟前期和乳熟后期平均最高气温和日降水量与空壳率、秕谷率和千粒重的统计回归关系,分析水稻各生育期气象要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的空壳率随着各个生育期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中稻空壳率与开花期的气象要素关系明显,它随着开花期的平均日降水量和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升高;早、中稻秕谷率都随着乳熟后期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减小;早稻千粒重与乳熟前期和乳熟后期的平均最高气温正相关,与乳熟前期和乳熟后期的平均日降水量负相关。中稻千粒重与乳熟后期的日降水量负相关,与乳熟后期的平均最高气温正相关,其相关性未达到0.0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群落种组成相似性分析、群落组成相似性分析和群落特征相似性分析3种方法,研究了安徽江淮地区早稻、中稻、晚稻3种稻型及分蘖、孕穗、乳熟3个生育期害虫-天敌群落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群落种组成相似性平均水平的排序为同一稻型相邻生育期>同一稻型不同生育期>不同稻型相同生育期.早稻乳熟期与中稻乳熟期的群落组成最相似,其次为早稻孕穗期与晚稻孕穗期及乳熟期.早稻乳熟期与中稻乳熟期的群落特征也最相似,其次为早稻分蘖期与晚稻孕穗期.还对群落相似性的研究方法及安徽江淮地区的稻作制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historic climate change on rice yield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and to better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rel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nd rice components from 1981 to 2003 at 48 early rice stations and 30 middle rice stations. It focuses on an analysis of three stages: flowering, pre-milk, and late milk. The results show that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mean daily precipitation at the stages of flowering and pre-milk are most related to early rice yield. Yield change of middle rice is mainly because of mean precipitation change at the flowering stage. Furthermore, percentage of undeveloped grain increases as mean maximum temperature rises at the flowering stage. Over-precipitation in the reproductive stage is a major reason for reduction in yield of early rice. Consecutive rainfall and continuous high temperature can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middle rice yield. Global warming would affect middle rice more seriously than early ric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和大田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氮代谢酶活性和土壤氮素的影响,为优化水稻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水稻品种金优253和桂旱1号为材料,2008年早季和晚季采用湿润灌溉、交替灌溉、水层灌溉3种水分管理模式和免耕、常耕两种耕作方式进行田间试验,于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测定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和各种生理指标.[结果]在相同耕作方式下,水层灌溉相对有利于提高早季水稻全氮积累量和氮素回收率,提高抽穗期早季水稻叶片GP转氨酶活性、拔节期和抽穗期晚季水稻叶片GS活性以及成熟期早晚季常耕水稻叶片GS活性.采用湿润灌溉处理相对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硝酸还原酶、成熟期水稻叶片GPT转氨酶活性以及水稻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土壤碱解氮含量、晚季水稻氮素回收率,但降低晚季水稻产量.采用交替灌溉处理相对有利于提高拔节期早晚季水稻叶片GPT转氨酶活性、抽穗期晚季水稻叶片CP转氨酶活性及拔节期和抽穗期早季水稻叶片GS活性.在相同水分管理模式下,与常耕水稻相比,免耕利于提高交替灌溉处理水稻氮素积累量以及早、晚季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结论]耕作方式和水分管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免耕和节水互作条件下,有利于土壤供氮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利于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播期,通过对比不同播期对早晚稻产量和光热资源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熟型双季稻对播期响应的敏感性。【方法】以双季稻主产区湖南省通过审定的主推双季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至2019年早晚稻各设置3个播期进行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分析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气象资料,比较不同播期下各品种的产量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随着播期推迟,早晚稻通过缩短播种—始穗阶段的天数使生育期缩短,早稻产量呈增加的趋势,对中熟早稻和迟熟早稻产量影响不显著,晚稻产量呈下降的趋势,迟熟晚稻对播期推迟的响应比中熟晚稻快;2018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73%、4.4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1.28%、-1.77%,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64%、8.1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14%、13.25%;2019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增加0.36%、10.36%,光能利用率分别增加1.53%、12.52%,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72%、6.09%,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58%、6.21%。【结论】播期对双季稻光...  相似文献   

20.
超级稻再生栽培留桩时间高度收获成熟度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超级稻再生栽培技术,设立留桩时间、留桩高度和收获成熟度3个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在8成5成熟收获留桩的发芽分蘖快、再生能力强、产量较高;早稻收割后3~4d留桩的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留桩最理想高度是6~8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