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青杨等天然群体幼苗基本材性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8个产地大青杨天然群体,1个产地大青杨群体内不同个体,2个产地香杨群体幼苗基本材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基本密度。结果表明:8个大青杨群体间,1个大青杨群体内10个个体幼苗3个材性主要指标,纤维长度、宽度和基本密度差异显著;纤维长度和基本密度的广义遗传力,大青杨天然群体间为0.225和0.217,群体内为0.475和0.345。本研究同时对大青杨群体内、群体内的个体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青杨基因资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我国东北林区特有乡土树种大青杨天然基因资源400多份。在黑龙江省伊春带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青杨基因库,利用常规手段对其生长,物候,抗锈病和木材材性等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高新技术方法从DNA分子水平上探测了大青杨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分化程度,经综合评价选出5个优良群体,44个优良单株,为该地区营建大青杨人工林奠定了一定基础,为杨树抗性育种等提供了育种材料和信息,认为选择优良个体是近期大青杨改良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九个不同产地的大青杨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北地区是我国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 Kom.)的主要产地。大青杨虽是青杨派抗寒能力较强的物种,但在引种过程中发现有的地区大青杨抗寒力较弱,严重影响成活率。所以研究东北地区不同种源大青杨的抗寒性,不仅对引种、杂交育种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大青杨的地理变异。通过九个产地大青杨的抗寒力试验,从中可以选择出最佳引种范围。为此,试验采用了电导法测定大青杨离体组织的抗寒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利用伊春林科院选育的大青杨优良无性系营造原料林,进行不同立地因子对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主要进行了地势和迹地类型栽培试验,在不同的地势上进行试验表明,平坦地由于雨季有积水,造成苗木生长量与附近的坡地相比偏低,其生长量相差很大;岗处可比平坦地高生长提高37.2~44.3%,地径提高17.9~51.7%。说明大青杨虽然喜湿,但忌涝,栽植大青杨无性系应选择缓坡、含水量充分,且不积水的地块。不同迹地类型试验结果是退耕还林迹地高生长比皆伐迹地提高47.6%,比筑高台的低湿地提高27.6%;地径比皆伐迹地提高95.3%,比低湿地提高38.5%。说明退耕还林迹地是营造大青杨优良无性系原料林、丰产林最佳迹地类型选择。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柳河县大青杨造林基本情况,从造林地的选择,试验区划分,整地、施肥、抚育管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大青杨的造林技术.通过施肥对比试验,研究大青杨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林科所通过试验找到了大青杨采种、运输和贮藏的最适含水率和贮藏温度,筛选出种子的最佳吸湿剂。经生产性育苗试验,达到了当年育苗当年上山的效果。从中总结出大青杨种子贮藏播种育苗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7.
大青杨为吉林省东部林区的乡土速生用材树种,与紫穗槐进行混交造林,大青杨生长速度明显提高。本文介绍了大青杨与紫穗槐混交造林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10年的大网格种源定点试验,揭示了大青杨地理种源不同生长差异的显著性,初选出适宜辉南森林经营局四岔林场及相适应气候、立地条件的首批优良种源及株系。并对该树种优良种源的生态适应范围,种源早期选择的可靠性及适宜起始年限,以及在种源试验基础上的优良个体选择方法和适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探讨,为在我省实现大青杨良种化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同一造林地3种不同坡位的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人工林生长情况进行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3处位置即坡下位、中位、上位(海拔分别为700m、750m、800m)的大青杨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中位(海拔750m)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最高,极大值均出现在此区域。因此,建议营造大青杨人工林应尽量选择坡中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变色硅胶控制大青杨种子含水量的大量试验数据,选10个模型用麦考尔特迭代法进行二元回归,筛选出10号模型的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0.994,标准差0.239,拟合效果最佳。用此方程编制了含水量定量控制表。同时用大量的实测值进行检验结果,处理4时后的含水量平均误差为±0.02。因此,用变色硅胶定量控制大青杨种子含水量,不失为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树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汉平原进行了杨树人工林平衡施肥试验、示范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能明显促进杨树生长,不同施肥配方间,以N150P50K100施用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其材积增幅达到了83.1%,示范林平均净增收达6177.00元/h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2.
伐根嫁接在残次林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16年生小美旱杨伐桩嫁接中林46杨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每个伐桩保留1株~3株苗木的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有显著差异,胸径和单株材积保留1株的最大,蓄积保留2株的最大。经方差分析,各研究性状的重复力在0.8以上,说明各性状差异受较强遗传控制。综合分析,小美旱杨伐桩嫁接中林46杨保留2株,其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3.
With four clones of 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 as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on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in terms of leaf nitrogen content, phosphorous content, potassium content, net photosynthetic rate,transpiration rate,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have been studied.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fertilizer as a control, the long-effect fertilizer, especially for Populus, produce more favorable results, for P. tomentosa on sandy lan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宿迁市杨树林生长量及轮伐期的专项调查,分析杨树速丰林和其它杨树林的生长表现,研究其总生长量及总平均年生长量。根据调查收集的杨树速丰林样地林木生长基本情况的实测数据,通过分析杨树林的造林成本、各项抚育和经营管理成本(土地租金及资金占用成本、抚育工本等)与效益情况,利用经济成熟的主要经济指标(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综合判定杨树速丰林的经济成熟龄和轮伐期。  相似文献   

15.
利用椴树吸引光肩星天牛成虫产卵又抑制其卵及幼虫发育的特殊功能,对失去生物控制天牛危害能力的林木和林分,实施控虫生物因子补偿及诱控功能的放大,调控天牛种群数量。椴树和杨树分别套笼接虫,诱控树种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5.8个/株,孵化率为0;合作杨上的平均产卵刻槽数为16.1个/株,孵化率为10.56%。光肩星天牛对沙枣和几种感虫树种的嗜好程度有明显差异。在产卵刻槽数量上,加杨〉沙枣〉白桦、毛白杨、北京杨、糖槭;在取食面积上,锗槭〉沙枣〉加杨、白桦、毛白杨、北京杨。通过野外次生林椴树控虫调查结果显示,椴树的引诱距离为10m以内,引诱强度最好的距离为6~8m。以径粗6—10cm的杨树点滴注入或喷布诱控树种提取剂,50d后检查死虫数,其杀虫率在70%。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区杨树主要害虫种类及灾害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湖南省杨树害虫的调查结果表明:害虫种类多,主要害虫是天牛类和舟蛾类。我们针对杨树主要害虫发生为害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虫灾控制策略,提倡生物防治和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7.
插条长度对新疆杨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插条长度对新疆杨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硬枝扦插还是嫩枝扦插,插条长度在10 ~ 15 cm之间效果最好.建议在新疆杨扦插时,采用10~15 cm的插条.  相似文献   

18.
运用层次分析法优选临夏北塬农田防护林树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对农田防护林体系有重要影响的树种适应性、树种防护效果和社会经济状况3大类1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10个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优选评价因子中,树种的保存率贡献率最大,说明选择适生树种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成功的前提;防护效果评价因子,尤其是树种的防风效果,是农田防护林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综合防护效益的关键,对优选分析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虑农村社会经济方面因素,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优选评价结果.10个树种(或无性系)优选评价排序为:苏柳J172>苏柳J369>苏柳J194>青刚柳>准噶尔柳>二白杨>新疆杨>河北杨>三倍体毛白杨BT85>三倍体毛白杨B1008.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选育适合平原地区生长的杨树新品种,湖北省潜江市林科所引进丹红杨Populus deltoides.CL.Dan Hong.等杨树新品种进行生长、抗性试验,以中潜3号为对照,通过对参试品种胸径、树高、材积、抗虫性、抗病性调查,分析了各品种间的生长量差异和抗性差异,丹红杨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表现出生长快、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特性,值得在江汉平原等适生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