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感染了稻瘟病的水稻,其内部产生一种排斥稻瘟病的"抗体".如果能使这种"抗体"存活下来,就可以使下一年的水稻不感染稻瘟病,这相当于给水稻注入了预防稻瘟病的"疫苗".  相似文献   

2.
感染了稻瘟病的水稻,其内部产生一种排斥稻瘟病的"抗体".如果能使这种"抗体"存活下来,就可以使下一年的水稻不感染稻瘟病,这相当于给水稻注入了预防稻瘟病的"疫苗".  相似文献   

3.
封加伟 《湖南农业》2023,(10):16-17
<正>水稻稻瘟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有些种植户甚至是谈“瘟”色变。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总结稻瘟病发生条件、预防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一、发生条件稻瘟病综合指数5以上、水稻最高穗瘟损失率5级以上的水稻品种易感染稻瘟病;在稻瘟病易发生地区(如有稻瘟病病史的地区)或酸性土壤(如红壤)水稻种植区易发生稻瘟病,连续阴雨、高温高湿天气易使稻瘟病大规模发生。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05,(4):17-17
美国科学家已经找到帮助水稻抵御稻瘟病的基因,稻瘟病是一种能使受感染作物减产30%的疾病。水稻是全球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2/3的人口依赖它而生存。尽管科学家经过数年的研究,仍无法抵挡引起稻瘟病的稻瘟病菌,稻瘟病菌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病菌,可以击败水稻的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5.
施边 《世界农业》2005,(3):59-59
美国科学家已经找到帮助水稻抵御稻瘟病的基因.稻瘟病是一种能使受感染作物减产30%的疾病.水稻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2/3的人口依赖它而生存。尽管科学家经过数年的研究.仍无法抵挡引起稻瘟病的稻瘟病菌.稻瘟病菌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病菌.可以击败水稻的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6.
齐丽 《北京农业》2014,(33):134
水稻“褐穗”百姓习惯称为“黑穗”,由几种不同病菌感染而成。目前,在水稻生产中,百姓最为头痛的病害要数水稻立枯病和水稻稻瘟病,被人们视为水稻“癌症”级病害。可是最让稻农发晕的是水稻“褐穗”病,田间既表现部分颖壳呈现褐色即“褐穗”的相同点,又有症状和部位的不同之处,往往几种病菌相伴发生,不仔细观察,肉眼很难确定病害种类,如果在显症后进行防治,则会贻误预防的最佳时期,褐穗无法恢复正常,往往只能控制蔓延和再侵染。但是,如果广大稻农了解“褐穗”发病原因,在防治稻瘟病的同时,几乎不用增加成本,有目的地优化栽培管理和选择适当药剂,根治水稻“褐穗”不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人口的重要主粮。稻瘟病也被称为稻热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我国每年都会因为稻瘟病流行导致水稻减产,严重时会直接导致地区绝产,给国家造成大量损失。针对这一问题,研究稻瘟病的产生原因和有效的防治技术非常必要。一、水稻稻瘟病发病原因分析1管理不当导致水稻感染稻瘟病在水稻种植和田间管理方面如果出现操作不当容易给水稻稻瘟病提供传播途径。例如在施肥过程中使用的肥料  相似文献   

8.
<正>稻瘟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阻碍因素,对于水稻稻瘟病的研究与防治也是相关研究学者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水稻稻瘟病菌传播过程的深入分析入手,了解了水稻稻瘟病的生菌、感染以及抗性遗传机理机制,进而为水稻稻瘟病菌的防治提出了从生物防治和切断病源两方面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稻瘟病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水稻病害,其主要的控制方式主要集中通过农药化学的防止以及培育抗性品种来实现,但由于这种水稻病害的病原菌自身的复杂性与致病性,使得培育出的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被誉为水稻上的“非典”。针对稻瘟病的发病条件及原因,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推广了以化学防治为主,与农业防治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使稻瘟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防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文章总结了水稻稻瘟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以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使稻瘟病发病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总结了水稻稻瘟病的症状识别和防治措施,以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使稻瘟病发病率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水稻真菌性病害。稻瘟病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不但造成水稻减产10-30%,而且降低水稻品质。本文对水稻抗稻瘟病研究进展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全面防治稻瘟病的综合策略:首先选择抗稻瘟病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其次运用水稻品种多样性防治稻瘟病技术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最后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稻瘟病。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郎溪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一旦感染稻瘟病,就会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本文分析了稻瘟病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减轻病害损失,保障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4.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水稻一旦感染这种病害,通常会减产10%~25%,严重的农田还可能会减产50%以上,甚至会颗粒无收。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稻瘟病发生规律以及防治对策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常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以致人们谈“瘟”色变。研究、推广经济有效的稻瘟病综合防治措施,对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达县为控制该病害进行了积极的摸索和探讨,2003—2004年在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只要把好“三关”,走好“八步”,环环紧扣,  相似文献   

16.
硅对提高水稻抗逆性机理的镜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人工接菌方式使水稻感染稻瘟病后观察硅对水稻的抗病作用以及硅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经方差分析,效果显著。同时对水稻剑叶各部位进行了镜检,结果表明,由于硅化细胞的形成,增强了水稻抗逆性,使其保持良好的生育态势,保证了水稻增产增收,为今后研究其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纳米SiO2为硅源,以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农大18号”和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蒙古稻”为材料,测定了纳米SiO2对水稻抗瘟效应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处理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比不施硅处理下降了30.98%和51.03%,抗病品种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了54.93%,而感病品种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了73.47%.施硅减轻了病级和病情指数,增强了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在感病品种“蒙古稻”上表现尤为明显.水稻在施用纳米SiO2后,不仅可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大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使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强,而且可以增加新生根系的根数和最长根长,提高根系活力吸收面积,同时水稻叶面接触角增大,叶倾角减小,真菌附着减少,利于水稻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四川南充、广元等地区水稻稻瘟病与纹枯病一直发生,相关部门提出了预测防御工作。水稻纹枯病是一种水稻病害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这种水稻病害发生在世界各地。立枯丝核菌会使得水稻形成枯斑使水稻无法结果实降低水稻的粒重使水稻在很大程度上减产。本文主要通过对水稻稻瘟病与纹枯病的深入研究详细讲解了对这两种病害的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叩头瘟,在水稻田发生普遍、流行快、危害严重,被誉为水稻上的“非典”。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20.
稻瘟病、白叶枯病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水稻生产的最主要病害.选育和推广“双抗”(同时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品种,不但可减少农药使用量,还可达到增产节支及环保双重作用.选育优质高产的“双抗”品种,一直都是水稻育种的追求目标.针对育种目标,本所开展抗病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育成了感温型高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水稻新品种广籼粘3号,该品种于2010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