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净化水质 鱼种投放前4~10天,用100~200倍EM原露稀释液泼洒水面(雨天泼洒效果更好).投放鱼种后每月泼洒2~3次,一个生长周期内每667平方米水面用EM原露1~1.5千克.  相似文献   

2.
一、具体做法 根据鱼种投放情况,把成鱼养殖池按一定比例用密网片分隔成两部分,形成两个鱼池。一部分投放大规格鱼种作为6~7月份轮捕的对象,另一部分投放小鱼种作为被套养的轮放鱼种。当6~7月份大规格鱼种基本销售后,只需撤掉分隔网片,或把网片沉入水中,让小规格鱼种到整个鱼池活动即可完成轮放过程。  相似文献   

3.
杨保国 《现代农业科学》2007,(3):I0003-I0004
早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水温较低,鱼的活动力稍弱,而且鱼体结实,鳞片紧密.拉网、捕捞、运输不易受伤,这样可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一般鱼种放养最迟应在二月底投放结束。鱼种放养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养鱼套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具体做法根据鱼种投放情况,把成鱼养殖池按一定比例用密网片分隔成两部分,形成两个鱼池。一部分投放大规格鱼种作为6-7月份轮捕的对象,另一部分投放小鱼种作为被套养的轮放鱼种。当6-7月份大  相似文献   

5.
<正> 1 冬放鱼种要早放 渔业生产一年之计在于冬,俗话说得好:“人误水一时,水误人一年”。常规渔业投放鱼种一般选择在冬末春初为宜,其中冬至至雨水前后尤为投放佳季,所谓“腊水放养,鱼种猛长”,因为这段时期气温较低,水质稳定,鱼体结实,鳞片紧密,易于操作,感病率低。因此,池塘冬放鱼  相似文献   

6.
杨保国 《新农村》2007,(3):24-24
1.鱼种质量投放鱼种要求同种同龄,规格一致,健壮无伤,鳞片鳍条完整,溯水性强,离水后鳃盖不张,跳动不止。2.鱼种消毒鱼种消毒时应注意:①药物要现配现用,配药要用清水,忌用肥水,药物浸洗时要避免阳光直射。②药物剂量要准确,避免药量不足或用药过量。③浸洗时间要适当。发现鱼种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又名黄鱼、黄刺鱼、黄颊鱼等,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的特优品种。养殖黄颡鱼重点是抓好病虫害防治和分期分批投放鱼种及捕捞上市。1冬季鱼池消毒①干池清塘消毒。将塘水排干(或留6~9cm水层),然后每公顷用1125~1500kg生石灰加水乳化,不待冷却立即均匀泼洒全池塘,清塘后  相似文献   

8.
池塘面积选择8~12亩,水深要求2米以上,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系配套,每口池塘配1台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池塘在鱼种投放前进行改造和清塘,保留底泥15~20厘米.并进行翻耕曝晒,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9.
1.鱼种早放。早放养鱼种,可使鱼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一般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时期。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不太低的晴天进行。2.防冻害。寒冷的冬天常常使越冬的鱼种受到冻害,可采取如下4种方法来避冷增温:①设障避风。在鱼塘北边用木棍打桩围上编织袋或稻草,设置人工屏障来抵挡北风。②烟熏制暖。  相似文献   

10.
1.出血病:该病在每年的4—10月流行,主要为害1—2龄的草鱼成鱼。 防治方法:①鱼种投放前给草鱼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该疫苗可保证草鱼在14个月内不发生该病。②在每年的4—10月。每10天用溴氯灵全池泼洒一次。浓度为0.6ppm。③在每年的4—10月.每15天让草鱼内服水产专用红霉素一个疗程.用量为每50公斤草鱼每天用药80克,一个疗程为3天.  相似文献   

11.
冬季水温低,鱼类活动量小,鳞片紧,不易受伤,放养成活率高。鱼种早放养、早开食,生长时间比春放增长,产量提高。新建池、并塘空池、常见或热带鱼销售后空池和鱼种不足的水面,都应在冬季投放鱼种。现介绍其运输及放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 许多养鱼场和养鱼专业户的实践证明,冬季投放鱼种,既可提高鱼苗成活率,减少损耗;又可促进早春生产,使成鱼增产30%左右。因此,冬放鱼种值得提倡。 在通常情况下,冬放鱼种的时间,应在当年冬至到第二年立春之间。其技术要点是: 1 清塘消毒。宜在投放鱼种前10天、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方法有两种:一是干塘法。将鱼塘中的水抽掉,只留下10cm,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kg,或用含氯30%的漂白粉4~5kg,兑水全池泼洒;二是带水法。在鱼塘水深1m的情况下,每667m~2用生石灰150kg,或用含氯30%的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一次科技三下乡活动中,了解到很多养鱼户在历年池塘养鱼过程中产量、效益均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投放鱼种没有按鱼类食性和习性合理搭配,投放的品种单一,数量偏多偏少,规格小等所致。这种情况全国各地多少都有存生,岁末年初正是各地进行大量投放鱼种季节,为充分利用水体,合理投放鱼种,提高水体单位面积产量,现将因水制宜合理投放鱼种要领简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兰永清 《农家科技》2009,(12):38-38
<正>"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投放鱼种的最佳时机,有利于鱼种及早适应环境,便于越冬管理,促进鱼种开春猛长,提高产量。1.注意清塘消毒。池塘留水深10厘米,首先亩用生石灰90千克  相似文献   

15.
1.清塘消毒鱼种入池前,首先要整修鱼池,放干池水,挖出淤泥,填补堤岸,并曝晒池底.然后每667平方米大约用60公斤的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浸泡2~3天,然后排干.  相似文献   

16.
池塘养鱼冬季投放鱼种效益高,渔谚说的好:“放鱼莫过春,过春鱼发瘟。”经过渔民的实践证明,入冬以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是池塘养鱼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机,其优点主要有三:①冬季,水温低,不利于病菌的繁殖和寄生,而利于鱼种适应新环境,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②冬季气温、水温低,鱼类活动强度小.运输成活率高。③可及早恢复和补充鱼种在越冬及运输过程中的体能消耗.使鱼摄食生长.提高鱼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王文彬 《新农村》2014,(9):31-32
随着休闲渔业的发展,目前各地垂钓鱼塘发展迅速。垂钓鱼塘不同于一般的养殖池塘,在鱼种投放及管理等方面有着多种特殊要求,应引起经营者的高度重视。 1.水面选择 垂钓池塘必须保证面积在2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以上,水深超过2米,水源要求充足、无污染,水质优良。  相似文献   

18.
草鱼系四大家鱼之一,既是我县水产养殖业中的主导品种,也是市场中的大宗水产消费品,但是,草鱼种的来源由于受技术及特定条件限制,多数渔农仍然沿用传统习惯,从市场购买,每逢春天投放鱼种季节,市场上质劣价高的春片鱼种时有所见,而且带伤病严重,成活率低,成本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产业发展。为此,应开辟新途径,做到鱼种配套自给,进而推动水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冬、春季是投放鱼苗、鱼种的季节,鱼苗、鱼种的异地运输已成为浅水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运输要安全、高效,应保证和提高运输成活率。1鱼种挑选  相似文献   

20.
张波  张强 《福建农业》2005,(1):22-22
用药液进行鱼体消毒,既是投放鱼种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预防鱼病,提高养殖鱼类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常用的鱼体消毒药液的正确配制与应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