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生态学是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是植物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基础课。针对传统"植物生态学"课程存在的知识结构零乱、教学内容繁杂、基础理论比重过大且内容陈旧、缺乏自身特色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实习3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遵循"宏观着眼,层层解剖"的原则优化"植物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结构;结合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北京市区域的资源特色来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校内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构建教学互动的植物生态学实践教学模式等。通过"植物生态学"的课程的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生态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北京林业大学"梁希实验班"的"生态学"课程为例,分析了"生态学"课程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从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运用视频、书籍等资料辅助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对"生态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改革实践,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营造了浓厚的生态学学习氛围,加深了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地理科学、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论庞杂、内容陈旧、课时偏少等问题,从完善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等4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首先应实时更新与完善教学内容;其次,引入学科前沿问题,加大实践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第三,改革教学方式,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拓展知识空间;第四,在教学方法上以启发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增加对学生应用知识和分析问题能力方面考察的比例,增加对学生日常学习环节的考核比重。改革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在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培养面向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和考核形式4个方面阐述了"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积极思考,从而推动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 “林业生态工程”是环境生态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对“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难点问题,强化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方面,灵活采用启发式和纵向层次结构教学,重点突出案例对比、多媒体互动,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同时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实践表明,该课程改革从重视知识的传授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水土保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湿地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内容丰富、研究进展迅速和实践应用广泛的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反馈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以培养湿地领域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当前,"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课程教学缺少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二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缺少创新性。基于此,提出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首先,在科学设置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预设专题研讨环节,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其次,在加强实习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设课程实验的展示与汇报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最后,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促进了课程教学效果,也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提供了锻炼平台。  相似文献   

8.
分子生态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自然科学,对解决宏观森林生态学的微观机制问题,探索林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作用。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的"分子生态学"课程为例,探讨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课程改革的途径。"分子生态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实验教学环节;二是教学学时偏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课程改革应该首先增设实验课程,并安排充足的学时;其次,按照本科人才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第三,加强教材建设,以满足林业院校教学的需要;第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森林保护基础概论"是林学专业的基础课。为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及考核机制等方面对"森林保护基础概论"课程教学进行了创新和探索。根据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巩固理论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改进考核机制,考核方式要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对2008—2012级林学专业的"森林保护基础概论"课程成绩的统计表明,实施教学创新后,学生各方面成绩均有较大提高,理论知识掌握扎实,实验操作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0.
园林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培养具有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与风景园林专业实践脱节、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体系、任课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明确核心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应用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案例式教学,增加专题讲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考核方式应采取期末笔试结合自主学习、课堂参与、课后复习与作业完成情况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任课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要通过理论学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完善。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能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风景园林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教学目标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偏低、单一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等问题,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措施:首先应更新教学理念,确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其次应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应加强工作案例教学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被动式学习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工作岗位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与定位,分析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教学内容陈旧、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单一,实验、实践课程缺乏创新性等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首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增加食品科技前沿知识;其次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案例教学;第三,改革传统的实验、实习及课程设计环节,弱化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专业课程。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途径:在教学内容上,应合理选取教材内容,补充学科前沿内容,增加实验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教学方面,采用诱导式和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方法,重点突出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优化考核标准,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将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课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是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技术人才的课程。结合"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该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过于古板,教材内容枯燥,考核方式单一、重理论轻过程等问题。这些制约了"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据此,提出如下改革建议: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外业试验实践相结合;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希望通过"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林业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努力提升自我素质,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树木学"是林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目前,"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步、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野外实习时间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首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教学,从网络教学、室内与室外联合教学、植物识别比赛3个方面丰富"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其次,在强化植物分类学前沿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树木的认知能力;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加野外实习时间。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树木分类的实战技能得到提升,"树木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专业"AutoCAD"课程是水土保持专业的必选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教材编写等4个方面对水土保持专业"AutoCAD"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完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基本绘图技能;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课程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编写教材,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等改革措施,以提高"AutoCAD"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面向水土保持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探讨了案例式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同时针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为例,从工程案例的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方式和实际工程综合训练3个方面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开展案例式教学进行了探索。首先应利用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第三,利用综合实践训练,增强学生对所学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施案例式教学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满足了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的要求,培养了高质量的环境工程实践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工程图学"课程是大多数非机类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综合能力。分析了非机类"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环节及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1)制定教学文件;(2)合理调整教学内容;(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4)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5)构建课外学习交流平台;(6)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证明,教改措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财务信息管理"是北京林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分析了"财务信息管理"课程的特点,指出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财务信息管理"课程的改革思路与措施:搞好教学计划,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改善考核制度,推动网络教学。这些改革措施为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从事财务信息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实践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生态学"是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基础课程之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讲授比重大和实践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新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构建的,包括策略性提问、开展游戏活动、组织校园观测、进行学术前沿讲座、经典文献研讨、案例讲析、课堂交流、网络教学等。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以"生态学群落演替理论"教学内容为例,阐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