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及园林专业开设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结合2009年以来"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教学组织方式的实践,对课程内容及其设置进行了改革。首先以"理论讲授+户外调研+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基础,通过优化,形成了模块式、单元式以及推演式等3种富有特点的教学方式;其次通过提升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园林植物景观"课程教学组织的优化,达到加强学生对于植物空间属性、文化属性的认知能力,实现从植物材料的认知到规划应用综合能力的递进转换。  相似文献   

2.
三维模型是物体的多边形表示,适用于多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模型在风景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中都已经广泛应用,但在植物景观营造中应用较少。"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教学目前主要采用以二维案例为主的授课方式,难以使学生迅速理解尺度、体量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将三维模型引入"园林植物景观规划"教学中,制作不同植物空间案例教学模型,增强了学生的空间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学生在该课程设计中利用三维模型对作品进行推敲和调整,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设计类课程。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内容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扎实掌握从植物景观规划、植物景观设计到植物种植施工图设计等课程内容。同时通过对学生设计图纸表达方式的规范训练,使学生满足园林行业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课程设计内容和制图规范是统一教学内容和学生作业量的基础,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师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4.
"树木学"是林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目前,"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步、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野外实习时间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首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教学,从网络教学、室内与室外联合教学、植物识别比赛3个方面丰富"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其次,在强化植物分类学前沿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树木的认知能力;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加野外实习时间。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树木分类的实战技能得到提升,"树木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交叉综合性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提高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理论结合实践。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通过引入实验互动体验式教学、案例互动体验式教学、线上线下互动体验式教学开展家具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家具设计专业本科生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过去20年内,欧美多数设计师所推崇的景观都市主义逐步发展为风景园林专业核心的理论之一。它融合了后现代哲学和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建筑、风景园林和城市设计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拼图。引入景观都市主义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风景园林专业"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探讨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引入景观都市主义概念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结合课程实例,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方法等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是电气类学生的重要基础课。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学生学习状况不佳、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首先确立了"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应吸收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优点,设计开放性题目以提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系统性的改革思路;其次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和方法。传统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在学生参与方案论证、设计、制作、测试、分析和汇报的过程中,教师以引导为主;同时设立开放式任务选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文献查阅、方案论证、理论分析、实践设计、调试验证与答辩演示等整个过程中;建立全面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工业设计中的综合造型基础训练源于包豪斯时代,我国在80年代引入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设计造型能力。该文阐述了"综合造型基础"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以及在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国内外设计院校"综合造型基础"课程开设的状况,对我国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综合造型基础"课程做了分析与展望。"综合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就是要将造型与功能、材料、工艺、结构等因素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实践性强的训练课题,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方面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  相似文献   

9.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及园林专业的核心课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目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重设计实践轻工程实践、实践教学实施难度大等问题,以花境设计与营造课程内容为例,探讨了强化"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及改革的措施。首先,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次,实践教学能综合多元化的学科发展模式;最后,实践教学能增强学生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应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园林行业的专业人才。课程改革一是要设置以设计与工程实践为导向的课题研究项目,确立"理论讲授+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工程施工+后期养护"的教学组织形式;二是要完善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包括现场踏勘、市场调研、方案评选、项目施工、植物后期养护等。实践教学强化后,促进了风景园林学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适应培养创新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快题设计"系列课程教学面临的教学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不合理、忽略创新思维的训练等问题,从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3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快题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首先,突出"快题""创新"特点,整合课程内容,设置灵活多变的设计题目;其次,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加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施互动式教学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加强实践教学与设计竞赛的结合以及"产学研"结合,积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园林植物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工科背景的学校大多缺少园林植物设计的教学经验。近年来,湖北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开展了"园林植物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评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普遍缺少园林植物方面的知识积累,二是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薄弱,三是学生的植物设计脱离实际。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了课程的教学重点,提出了"积累-融合-实践-创新"的改革途径:首先应加强学生对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的积累,其次应促进园林植物设计理论和经典案例的融合,三是要重视园林植物景观调研和测绘实践,四是要培养学生在园林植物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课程改革后,学生提高了对园林植物设计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四年的学习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贯穿3类课程学习过程的综合studio实践训练共有7次,其中前3次与专业基础课程密切相关。风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通过与"综合studio"实践课程的结合,实现了由基础理论到专业实践的有效转化。针对风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将与之相对应的"综合studio"实践课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引入建成景观空间的实践教学理念,结合设计的研究方法搭建教学的总体框架。同时提出了"综合studio"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以任务驱动为先导,强调可视化、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设计分析的能动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的接轨,建立起景观空间设计的正确思维方式,搭建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源多样化背景,将复杂理论引入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阐述了复杂理论视角下的教学系统复杂性认知,分析了《景观规划设计》相关课程教学的3项复杂性特征——教学过程的综合性、教学思维的适应性、教学模式的开放性,根据复杂特征探讨了4项教学改革创新方法——复杂性的教学理念改革、整体性的教学决策创新、适应性的创新教学实践、开放性的教学经验评价,展望了复杂理论结合教学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其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5年的实践表明,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知识链有机结合,可以加强学生对已掌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深化和拓宽;同时可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内容多、理论强、讲授难、学时少的特点,为使学生切实掌握该课程的知识,该文指出在课程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消化;利用毕业设计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做法是提高"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中植物生理学内容的调整,对高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首先,通过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分配、围绕核心概念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结合生产实际和学科前沿开展课堂教学等,对课程的理论教学进行了完善,优化了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其次,通过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强了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改革,高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在确保学科知识体系完整的同时,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兼顾了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课程以及开展相关研究的兴趣,为师范生将来更好地开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工业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就业情况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工业设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设想:将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与设计实践课程群相结合,构建成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以"真题目、真实践、真环境"营造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的"真氛围",同时也为教师搭建了教学和科研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严莉  陈翠玉 《绿色科技》2021,(7):238-241
指出了新形势下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职业意识鲜明的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植物景观设人才是“植物景观设计”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和责任。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行业需求现状,在梳理课程教学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设计和编排,并总结了课程特色,实践证明新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就业,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绵阳师范学院园林专业的生态学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效。园林专业的生态学类课程教学存在学科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生态学类课程教学应明确学科定位,契合专业特色和国家生态建设需求。具体的教学改革举措包括:①优化和夯实理论教学,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互动型教学方式;推进生态学类课程特色教材建设。②强化和整合实践教学,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③促进生态学类课程的在线课程建设,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通过教学改革,夯实了学生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增强了学生将理论应用于景观规划与设计实践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了园林专业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过去20年内,欧美多数设计师所推崇的景观都市主义逐步发展为风景园林专业核心的理论之一。它融合了后现代哲学和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建筑、风景园林和城市设计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拼图。引入景观都市主义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风景园林专业“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探讨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引入景观都市主义概念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结合课程实例,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方法等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