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鸡蛋是一种最为普遍的食物过敏原。蛋清是引起过敏的主要因素,目前已经证实蛋清中含有4种蛋白质具有过敏原性,分别是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和溶菌酶。其中,卵类黏蛋白是引起免疫反应的成分,当体内摄入卵类黏蛋白后,血液中会产生更多的IgG与IgE来对抗它。卵白蛋白是蛋清中的主要蛋白质,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的金属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
乳蛋白是人类膳食蛋白的重要来源,在现代食品工业中,乳及乳蛋白已成为多种食品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组 分。但作为常见的过敏原之一,乳蛋白引起的食物过敏问题也已成为目前食品安全的重要研究热点。随着乳品工业 的发展,在不同乳品加工中引入的各种乳源以外的食品组分可能会在加工和烹饪条件下与乳蛋白相互作用,改变蛋 白结构,影响抗原表位,进而影响其致敏性。因此,本文从食物基中含有的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功能活性成 分及其他物质四方面探究食品组分对乳蛋白致敏性的影响,旨在提高食品组分中乳蛋白致敏性的科学认识,指导食 品加工安全,以降低乳蛋白致敏性,并为食物过敏性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蛋是一种最为普遍的食物过敏原.蛋清是引起过敏的主要因素,目前已经证实蛋清中含有4种蛋白质具有过敏原性,分别是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和溶菌酶.其中,卵类黏蛋白是引起免疫反应的成分,当体内摄入卵类黏蛋白后,血液中会产生更多的IgG与IgE来对抗它.卵白蛋白是蛋清中的主要蛋白质,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的金属微量元素.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一些属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蛋白,如卵黄高磷蛋白,它是鸡蛋中已知磷酸化程度最高的蛋白质,具有的多种功能特性包括抗氧化性、乳化性、热稳定性、抑菌性等.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性质使之在食品工业和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黄高磷蛋白3种蛋白无论是在食品加工还是医药应用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专题对这3种功能性蛋白的结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阐述,期望通过对其功能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1 卵类黏蛋白的结构鸡卵类黏蛋白的鸡蛋蛋清中存在的一种糖蛋白,饮食20%~25%的糖基组分.卵类黏蛋白约占蛋清蛋白问题的11%,由18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8ku.经过化学去糖基化后,卵类黏蛋白包括分子量从20.7~21.5ku的5个亚型.分子包含3个独立的结构域,这3个结构域连续排列,分别称为结构域Ⅰ、结构域Ⅱ、结构域Ⅲ.各结构域间由分子内二硫键连接,卵类黏蛋白中存在9个二硫键.  相似文献   

4.
大豆主要致敏蛋白生化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原料,其种子中蛋白质含量为36%~38%,但大豆中所含的多种致敏蛋白质是限制大豆在饲料和食品中利用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大豆主要致敏原的生物化学特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大豆营养丰富,但其抗原蛋白的高致敏性易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是大豆的主要过敏原,其抗原表位对致敏性起决定作用。通过适宜的加工手段改变过敏原蛋白表位结构,从而影响致敏性。糖基化是当前最有前景实现工业化的非酶加工新技术,不仅能改变蛋白质的结构、营养特性,同时能降低致敏性。文章介绍了大豆主要抗原蛋白的结构、糖基化反应,重点总结了大豆糖基化抗原蛋白致敏性的变化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同时对糖基化蛋白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旨在为糖基化蛋白低致敏性产品的开发及促进肠道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改善蛋黄品质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人认为鸡蛋的蛋白质主要集中在蛋清中而脂肪主要集中在蛋黄中,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鸡蛋黄的热量是328.00千卡,含蛋白质15.20g,含脂肪28.20g,含碳水化合物3.40g。鸡蛋清的热量是60.00千卡,含蛋白质11.60g,含脂肪0.10g,含碳水化合物3.10g。除了这三大营养物质外,蛋黄中的钙、磷、镁、铁、锌、硒、铜、锰等矿物元素均比蛋清高出很多。维生素也大都集中在蛋黄当中,脂溶性维生素A、D、E、K主要在蛋黄中存在,水溶性维生素B族也主要存在于蛋黄中。  相似文献   

7.
鸡蛋蛋清品质是蛋鸡生产中最为关注的重要性状之一,蛋清品质下降在集约化养殖中、优质饲粮蛋白质原料缺乏情况下和产蛋后期表现得更为严重。如何改善鸡蛋蛋清品质,是蛋鸡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介绍鸡蛋蛋清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尤其是本团队近年来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饲粮蛋白质原料和抗氧化物质对蛋清品质的影响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期望为鸡蛋蛋清品质的营养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1家禽产品品质的营养调控1.1饲粮蛋白对鸡蛋蛋清品质的影响蛋清品质是评价鸡蛋新鲜度的重要指标。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蛋清稀化现象极易发生。蛋白质是蛋清的主要组分,也是决定蛋清品质的重要因素。蛋清固形物中,约有80%的蛋白质,20%的碳水化合物、脂质、无机成分等。研究表明,蛋清中的卵白蛋白和溶菌酶与哈氏单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鸡蛋清卵铁传递蛋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和阴离子交换层析法从鸡蛋清内提取高纯度卵铁传递蛋白。结果表明:采用水稀释和硅藻土过滤澄清蛋清液,并结合微滤、超滤的预处理方法,去除蛋清中的黏蛋白等杂蛋白,然后采用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对上清液进行了定量盐析条件的试验,确定60%饱和硫酸铵为最佳试验条件;加入60%饱和硫酸铵盐析得到卵白蛋白粗品,上清液用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得到卵铁传递蛋白,SDS-PAGE电泳检测达到95%以上纯度,凝胶过滤柱测定相对分子量为76000。该研究为实现蛋清中蛋白质的连续化提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外     
正日本研发出可应用于医疗食品领域的高强度凝胶材料1月10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发表消息称,该机构研发出以蛋清为原材料的高强度凝胶材料,该材料的抗压强度为煮鸡蛋的150倍以上。将该技术用于其他蛋白质中,可生产出不残留体内、一定时间后可被人体吸收的医疗材料或新口味食品。蛋清经加热形成的凝胶强度低,不适合作为材料使用。其强度低是因为凝胶的结构不均匀。该研究组将蛋清按照一  相似文献   

11.
1 溶菌酶的研究历史 溶菌酶(Lysozyme)中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又称细胞壁溶解酶,能使微生物细胞壁溶解而死亡,多为阳离子或中性蛋白质,因其具有溶菌作用,而得此名。Alexander Fleming最早于1922年在蛋清中发现溶菌酶。此后人们在人和动物的多种组织(唾液腺、支气管、乳腺、肾脏、消化道、骨髓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泌液(乳汁、泪液、唾液)及某些植物组织、微生物细胞中也发现了溶菌酶的存在,其中以鸡蛋清中含量最多。在医学上溶菌酶可用来制消炎药。在食品工业中,溶菌酶可以作婴儿食品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我地养蜂人员用鸡蛋清处理“土糖”,清除“土糖”中的杂质脏物,用以饲喂蜂群,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是:先将水烧开,然后把“土糖”徐徐下到锅里(水与糖之比,秋冬季节为1:2,春夏季节为1:1),充分搅拌,等到土糖全部溶化以后,捞除漂浮杂物,继续加火直至煮沸,此刻是浊糖水一锅,此时,可将鸡蛋清用凉水稀释开(一个鸡蛋清兑水2~3两),顶着沸糖水,慢  相似文献   

13.
谢纲  程明 《山东饲料》2005,(2):32-33
以鸡蛋清、鸡蛋白和猪瘦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蛋清香肠和蛋白香肠,外观红润而有光泽,弹性良好,风味浓郁,营养保健,是消费者欢迎和市场畅销的佳品。  相似文献   

14.
蜂花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具有诸多功能活性。然而,蜂花粉中过敏原的存在为蜂花粉的食用安全带来威胁,成为制约其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期研究表明,植物多酚共价修饰可以改变过敏原的蛋白构象,并降低过敏原的免疫原性,成为一种新型降敏手段。本文对近年来蜂花粉致敏研究现状、植物多酚共价修饰过敏原的研究进展,以及食物致敏性的体内外评价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蜂花粉脱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鸡蛋蛋清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近年来,随着研发手段的进步,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蛋清中许多新的低丰度蛋白质被发现。本文综述了该研究领域中重要突破性技术,包括低丰度蛋白质的富集技术以及应用于蛋白质组学中的最新色谱质谱技术方法,并展望了鸡蛋蛋清中低丰度蛋白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牛乳过敏是一种较严重的食源性疾病,通常因为乳中蛋白质和其代谢产物之间发生交互作用而导致人体出现免疫功能紊乱。目前已有研究证明,牛乳过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本文详细阐述酪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过敏发生机理,介绍目前成功应用于检测牛乳过敏成分的技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列举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改性技术研发出的一些低致敏性乳制品,并展望乳过敏原改性的发展方向和低致敏性乳制品的广阔市场前景,为低致敏性乳制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牛乳中存在的酪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等主要过敏原进行论述,并就热处理、糖基化、酶解、发酵等蛋白质改性技术在降低牛乳致敏性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蛋清液具有良好的起泡功能,将其添加到焙烤制品、冷饮制品等各类食品中,可以增加食品营养,显著改善制品质地。但在蛋清液加工过程中,蛋黄混入及杀菌处理等加工工艺使蛋清液的起泡性降低,因此在现有蛋清液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显著改善蛋清粉起泡特性,是蛋清液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鸡蛋分成蛋黄、蛋清和蛋壳三层。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71℃,蛋清凝固的温度为62~64℃,煮鸡蛋时如果火太大,在蛋黄外面,凝固温度低的蛋清就会迅速凝固并且变硬,从而阻碍热量继续向蛋黄内传递,影响凝固温度较高的蛋黄凝固,使煮出来的鸡蛋清熟黄不熟。因此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5 min,停火后再浸泡5 min。  相似文献   

20.
宁欣 《中国家禽》2005,27(16):45-47
禽蛋产业化的核心是建立蛋品深加工企业。蛋鸡养殖面对疫病威胁、起伏波动的市场危机、现实脆弱的产业链,想要做大做强,发展蛋品工业是必由之路。禽蛋是天然食品之一,为人体提供极为均衡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及中等的热能。此外,蛋还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溶茵酶、卵磷脂等具有保健及药用价值的物质。禽蛋及其制品除本身是重要的食品外,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材料。它不仅能改善食品的结构及食品的风味,也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此外,蛋清还被广泛地应用于造纸、制革、纺织、医药、化工、陶瓷等加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