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对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的毒株进行分离,试验采用病毒分离、DNA提取、PCR鉴定、Hexon基因序列分析、病毒毒价测定、病毒形态学观察及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对青岛地区疑似心包积水及包涵体肝炎病鸡的肝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毒株提取的DNA经PCR鉴定为阳性;该分离毒株序列与已发表的Ⅰ群禽腺病毒4型序列同源性为97.7%,病毒毒价为1×10~8TCID_(50)/0.1 mL;病毒形态为球形、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的粒子结构;在动物回归试验中,病死肉鸡心包有积液,发病鸡肝脏的中央静脉广泛淤血,肝细胞发生空泡样变性,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可见嗜碱性包涵体。说明该分离株为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毒株。  相似文献   

2.
鸡包涵体肝炎病原检测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临床疑似鸡包涵体肝炎病例的肝组织,接种SPF鸡胚获取尿囊液,对获取的尿囊液进行PCR扩增和基因测序分析,成功分离并鉴定出1株鸡包涵体肝炎病毒,同时对送检病例采样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将病死鸡肝组织研磨后,经尿囊腔接种9日龄的SPF鸡胚,用获得的尿囊液提取病毒DNA,成功获得DNA模板。根据已发表的Ⅰ群禽腺病毒hexon全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用这对引物对病毒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出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的片段。病理学观察见肝组织淤血,细胞核浓缩,发生坏死,核内出现包涵体,伴有脂肪变性。测序分析表明,分离株与Ⅰ群禽腺病毒中血清4型相似性为98.6%,与其他血清型的相似性为68.7%~96.9%,与Ⅱ群禽腺病毒的鸡出血性肠炎病毒和Ⅲ群禽腺病毒的减蛋综合征病毒的相似性为44.6%,最终确定分离病毒为Ⅰ群禽腺病毒,为进一步鉴定和分离Ⅰ群禽腺病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病鸡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脏重大出血和坏死灶,可见肝细胞核内有包涵体。1984年以后,我国通过血清学检查确定东北、华北、华南各地均有该病存在,山东省也不例外。有人从内蒙古某地分离到一株IBH病毒,经鉴定为禽腺病毒8型。  相似文献   

4.
自2014年以来,出现了一种以发生于28~35日龄、发病急、病死率高、剖检可见心包积液、肝脏坏死、肾脏肿大、出血为特征的鸡急性传染病的病例。本研究通过其中一例典型病例的病原分离鉴定研究,发现禽腺病毒检测为阳性。进一步通过禽腺病毒的动物回归试验、病理组织切片分析等,结果发现,该病毒可引起鸡出现相似的临床发病特征和病理变化特征。通过对病毒的hexon基因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其与血清4型的同源性最高。因此,确定该病的病原为禽腺病毒血清4型,也确认鸡心包积水综合征在我国肉鸡场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从蛋鸡养殖场采集疑似"心包积水-肝炎综合症"蛋鸡的肝脏,分离病毒,处理后接种于SPF鸡胚。应用PCR方法扩增Ⅰ群腺病毒hexon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将分离的病毒感染30日龄健康雏鸡,观察感染后鸡群临床症状和病死鸡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分离的3株禽腺病毒病毒基因同源性为100%;与Ⅰ群腺病毒血清4型同源性为99.8%;与Ⅱ群禽腺病毒和Ⅲ群禽腺病毒同源性为43.1%~78.6%;病毒感染雏鸡后,第3 d出现鸡只死亡,第5 d达到死亡高峰期,整个试验阶段鸡只死亡率达到60%,解剖、死亡鸡可见典型心包积液-包涵体肝炎症状,肾细胞中出现空泡和坏死。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1株Ⅰ群腺病毒,命名为Ⅰ群腺病毒湖北株。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采集自北京平谷某养殖场发病鸡中出现心包积液综合征症状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将病料接种LMH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在LMH上连续传代,取C5和C15代细胞毒分别接种3周龄SPF鸡进行致病性试验。根据分离病毒在LMH上的CPE特征、病毒血清中和试验、Hexon基因序列比对分析、SPF鸡致病性回归试验,表明从发病鸡病料中分离的一株病毒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病毒在LMH细胞盲传3代后,就能很好地适应细胞培养,出现禽腺病毒典型的CPE;培养至第10代,病毒在接种后72 h,病毒含量即可达到107.4TCID50/0.1m L的峰值滴度;接种细胞毒的SPF鸡出现4型禽腺病毒导致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特异性剖检病理变化,两组接种鸡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70%。结果表明,研究分离到的4型禽腺病毒毒株对SPF鸡具有高致死率,但病毒经过细胞连续传代后对鸡的致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的基因遗传演化情况及致病性,为FAdV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疫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SPF鸡胚盲传、PCR鉴定、电镜观察、全基因组测序、序列比对与相似性分析判定病毒血清分型,并将分离株以5×105.33 EID50剂量胸肌注射的方式感染10日龄SPF雏鸡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PCR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Ⅰ群FAdV阳性,在透射电镜下可见球型、无囊膜、具有腺病毒典型的二十面体结构,通过全基因组和Hexo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毒株为FAdV D种血清11型毒株,命名为JSNT-1株。将该毒株感染SPF雏鸡,死亡率为10%(1/10),病死鸡剖检可见肝脏褪色变黄,出血肿胀,边缘钝圆;肾脏肿大出血,苍白等病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可从口腔及泄殖腔中检测到排毒,且病毒在鸡体内多个组织器官均有分布。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死亡鸡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出现嗜碱性核内包涵体;肾小球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心肌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分离株为FAdV血清11型,感染SPF鸡后临床发病不明显,致死率低,病死鸡能产生特征性的包涵体肝炎病变,且病毒可在鸡体内外进行复制。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禽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对2016年7月天津市某家禽养殖场的病死鸡进行了大体病变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菌学检验及其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回归试验等。结果显示,剖检以大量心包积液和肝脏肿大为主;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到肝脏淤血、水肿,肝细胞变性、坏死且含有大量嗜碱性核内包涵体;细菌培养均为阴性;PCR检测禽腺病毒-4型(FAd V-4)呈现阳性;回归试验的结果与临床病例一致。最终诊断为禽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与I群4型禽腺病毒相关。病毒的致病性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9.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 1病原 鸡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的Ⅰ群禽腺病毒,病毒粒子的直径为70~90纳米,无囊膜。病毒的核酸为双股DNA,核内复制,产生嗜碱性包涵体。Ⅰ群禽腺病毒的血清型较多,已报道从病鸡中分离到12个以上血清型。  相似文献   

10.
从山东省自然发生疑似鸡包涵体肝炎的商品肉鸡群中分离到4株病毒。这些毒株的复制可被5-溴尿嘧啶2-脱氧核苷抑制,表明毒株的核酸类型为DNA;对乙醚和氯仿有抵抗力;耐酸不耐碱;对热敏感。根据已发表的Ⅰ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用这2对引物对4株病毒的核酸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与设计片段大小一致的片段。测序分析表明,4株分离株为Ⅰ群禽腺病毒。用本实验室自制的Ⅰ群禽腺病毒12个血清型参考毒株的抗血清进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证明4株病毒中1株为血清2型,其余3株为血清8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山东省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毒株的基因遗传演化情况及致病性,本试验对山东省两家疑似暴发鸡包涵体肝炎和心包积液综合征鸡场采集的病料(肝脏、脾脏)进行PCR鉴定,并将鉴定为FAdV的2份阳性病料提取病毒液,接种鸡肝癌细胞(LMH)进行毒株传代培养和细胞病变(CPE)观察、PCR检测、TCID50测定、鸡胚致病性试验、SPF鸡回归试验、病毒hexon部分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到2株FAdV,2株分离株细胞传第1代即可观察到CPE,PCR均可扩增出大小为500bp的片段,且2株分离株细胞F5代TCID50分别为10-7.75/0.1mL和10-7.60/0.1mL,均对7日龄SPF鸡胚有强致病性;第1分离株和第2分离株对21日龄SPF鸡攻毒死亡率分别为80%和15%。hexo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第1分离株与FAdV-4株同源性最高(99.57%),第2分离株与FAdV-8b株同源性最高(99.18%)。这2株FAdV分离株均与Ⅰ群禽腺病毒同源,与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V)所在的血清Ⅱ群及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所在的血清Ⅲ群禽腺病毒位于不同分支。第1分离株基因型为C型,血清型为4型,命名为FAdV-SDC4株;第2分离株基因型为E型,血清型为8b型,命名为FAdV-SDE8b株。综上所述,FAdV-SDC4和FAdV-SDE8b株属于近几年国内流行毒株。本研究结果可为鸡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的防控工作和疫苗株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将从临床采集的发病鸡组织处理后经绒毛尿囊膜接种7日胚龄SPF鸡胚,通过PCR方法对鸡胚培养物进行鉴定,确定分离到4株Ⅰ群禽腺病毒。结合免疫学试验、病理学试验以及动物回归试验对病毒进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均能致鸡死亡并表现出临床症状。使用针对Ⅰ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发现,分离株均属于基因C型血清4型禽腺病毒。  相似文献   

13.
用实验室保存的1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W株对雏鸡(1dSPF鸡)进行攻毒试验,研究其致病性及免疫原性,每日观察鸡只精神状态,持续14d,计算死亡率,对每组死亡鸡只立即剖检,记录眼观组织病变,并将肝脏固定于10%的福尔马林中用于组织学观察。SPF鸡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口服接种100TCID50病毒量对1dSPF鸡的致死率高达100%,死亡时间在144~150h之间;对死亡鸡只剖检均可见到明显的心包积液,肝脏出血坏死;肝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典型的嗜碱性核内包涵体。用该病毒制备的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制作的高免血清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临床疑似血清4型禽腺病毒与H9亚型禽流感、新城疫混合感染鸡的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接种鸡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PCR鉴定,确定该病例为三种病毒混合感染。动物回归试验证明,1 000 ELD_(50)病毒量对2日龄SPF鸡致死率达到100%,剖检病变呈现典型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而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病变特征不明显,说明混合感染中血清4型禽腺病毒病变非常典型,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则呈现非典型病变。  相似文献   

15.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以病鸡的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脏重大出血和坏死灶为特征,可见肝细胞核内有包涵体.该病又称为贫血综合征. 1 病因分析 鸡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Ⅰ型群禽腺病毒,迄今证明至少有9~11个血清型,各血清型的病毒粒子均能侵害鸡肝脏,该病毒对热稳定,对紫外线、阳光及一般消毒药品均有抵抗力.甲醛、100%乙醇、酒精和碘的混合剂对其具有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山东潍坊地区以包涵体肝炎为病变特征的发病蛋鸡中采集病料,通过接种7日龄SPF鸡胚分离到1株病毒,经PCR检测、测序分析、进化树分析和血清中和试验鉴定,确定为血清8b型禽腺病毒。将该病毒通过肌肉注射接种14日龄SPF鸡,结果仅部分试验鸡出现肝脏轻微坏死变性,这与临床中发病鸡肝脏明显坏死甚至破裂并不相符,分析可能与饲养条件、管理水平、鸡的品种和日龄、药物使用等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死亡、严重贫血、黄疸、肌肉出血、肝炎和肝细胞内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1病原体包涵体肝炎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为80~90nm,无囊膜,呈正20面体对称,为双股DNA病毒。鸡腺病毒有11个血清型。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耐热,50℃3小时稳定,在  相似文献   

18.
采集疑似心包积水-包涵体肝炎综合征(HPS-IBH)病鸡肝脏、肺脏、脾脏、法氏囊等病料,采用针对禽腺病毒(FAdV)的Fiber基因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vVP2、VP1-b基因设计特异引物进行病毒的PCR检测以及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并对病变肝脏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分别在肝脏、脾脏、肺脏组织中扩增出FAdV-Fiber基因的目的条带,在法氏囊和脾脏组织中扩增出IBDV-vVP2、-VP1-b基因的目的条带;经测序分析,该病例中FAdV属于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IBDV属于基因重排病毒;病变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显示,肝细胞核内有典型的嗜碱性包涵体。综合分析,确诊该HPS-IBH病例是由于鸡群感染IBDV后继发感染FAdV-4所致。  相似文献   

19.
2015年从临床发病肉鸡鸡群中分离到1株禽腺病毒,经PCR鉴定及同源性比对确定为血清Ⅰ群4型禽腺病毒,对其肝组织毒及适应SPF鸡胚与鸡胚肝细胞的细胞毒进行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肝组织毒毒力最强且传代稳定;肝组织毒经肌肉注射途径攻毒,试验鸡发病率及死亡率略高于皮下注射而远高于口服感染途径;随攻毒鸡日龄的增长,其对腺病毒的感染力下降;肝组织毒攻毒量为108.0TCID50/只,可引起攻毒鸡8/10以上死亡,10/10感染,感染鸡剖检有典型的心包积水、肝脏肿大、肾脏肿大等病变。本试验结果对Ⅰ群4型禽腺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效力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株Ⅰ群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山东省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V)毒株的基因遗传演化情况及致病性,本试验对山东省两家疑似暴发鸡包涵体肝炎和心包积液综合征鸡场采集的病料(肝脏、脾脏)进行PCR鉴定,并将鉴定为FAdV的2份阳性病料提取病毒液,接种鸡肝癌细胞(LMH)进行毒株传代培养和细胞病变(CPE)观察、PCR检测、TCID50测定、鸡胚致病性试验、SPF鸡回归试验、病毒hexon部分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到2株FAdV,2株分离株细胞传第1代即可观察到CPE,PCR均可扩增出大小为500 bp的片段,且2株分离株细胞F5代TCID50分别为10-7.75/0.1 mL和10-7.60/0.1 mL,均对7日龄SPF鸡胚有强致病性;第1分离株和第2分离株对21日龄SPF鸡攻毒死亡率分别为80%和15%。hexo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第1分离株与FAdV-4株同源性最高(99.57%),第2分离株与FAdV-8b株同源性最高(99.18%)。这2株FAdV分离株均与Ⅰ群禽腺病毒同源,与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V)所在的血清Ⅱ群及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所在的血清Ⅲ群禽腺病毒位于不同分支。第1分离株基因型为C型,血清型为4型,命名为FAdV-SDC4株;第2分离株基因型为E型,血清型为8b型,命名为FAdV-SDE8b株。综上所述,FAdV-SDC4和FAdV-SDE8b株属于近几年国内流行毒株。本研究结果可为鸡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的防控工作和疫苗株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