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化导师作用 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国家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实施主体和主要责任人,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生导师首先应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素质;其次要根据研究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管理、因材施教;最后应积极探索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强化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把握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加强研究生科研基本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激发研究生批判性思维、提升其科学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基于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生781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研究生知识基础、导师学术水平、学术交流和培养资源等因素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学术交流和丰富的培养资源可以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分别剖析学术交流组分和培养资源组分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程度,并辨析了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异同,探讨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的策略,以期推进学术交流资源的平等化进程,全面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作为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社会的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定位,探讨了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途径。首先应培养研究生团队的创新精神;其次,要努力打造优秀的教师和研究生科研团队;第三,通过项目实践培养研究生团队的协作精神。第四,运用激励法提升研究生团队的拼博精神;第五,通过互动交流提升研究生团队的凝聚力。通过对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使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社会角色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作者结合研究生课程讲授和研究生论文指导实践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从文献查阅及综述能力培养、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四个方面探讨了研究生教育中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生命科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学领域,需要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的学术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地方林业院校是我国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但在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创新能力培养有待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区别度较低等问题。为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探索了生命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即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在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位考核5大模块中引入多元化机制,科学统筹安排招生选拔、人才培养和学位考核工作。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为:既充分利用现有师资队伍的资源,又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积极引进外援,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抓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实践证明,该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使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促进了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生新型培养模式成为现阶段高校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慕课、翻转课堂以及讨论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在国内外高校中被逐步采用,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在研究生"天然产物化学"课程建设过程中,以翻转课堂和讨论式教学理念为指导,融合近年来翻转课堂和讨论式教学的建设经验,构建了"翻转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为期2年的初期实践检验,证明该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强化了创新意识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能为其他研究生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项目是基于实践报告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调研报告,向湖北7所高校的学术型研究生投放调查问卷来为找出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并进行调查分析。其目的是探查学术型硕士的科研能力提高的相关影响因素,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学为例,了解当前研究生教学与奖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华中地区学术型硕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和推动华中地区研究生教育的进步与扩展。  相似文献   

8.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解林业院校工科研究生的科研情况,该研究对北京林业大学部分工科研究生学术科研的现状进行调查,从科研实验条件、导师指导情况、研究生重视程度等方面,总结了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从社会、高校和研究生自身等几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林业院校应在实验室基础建设、培养环节设置、导师引导及学院管理等方面不断加强建设和管理,以适应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科研平台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推动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要阵地。总结"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学科融合发挥的平台育人功能,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多维度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具体思考:坚持需求导向,把握现代种业对林木育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加强协同创新,探索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聚焦德育关键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应德国柏林应用科学技术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法国特瓦鲁大学的邀请,以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裕品为团长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赴欧洲考察团”于2001年7月对欧洲六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代表团着重考察了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趋势、学位授权及管理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专业学位设置及培养模式;同时向国外同行介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双方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由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反映了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特征及过程。林业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沿用传统的以农林理工学科类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培养模式,存在着没有考虑到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特点、生源层次参差不齐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日常科研训练和考核评价制度缺失等问题。为此,提出应对林业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再凝炼,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特点出发,在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各学科文献库和以导师指导小组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制订科研训练过程评价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学术型研究生作为国家的高层次人才,是极其重要的储备力量和智力来源,行之有效的创新培养模式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合高校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有益于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工科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具体体会,在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环境培育建设、创新过程引导方法、创新的传承和创新的目标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细致的阐述相关的方法,对推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校企协同联合培养工程类研究生的工作中存在着人才培养的效果不明显、"双导师"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研究生的培养"知""行"分离、常出现研究生学习的课程知识与在企业开展的科研实践中需要的知识不匹配的现象。为进一步提升工程类研究生与企业需要人才的匹配度,探讨了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类研究生的途径:一是加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内涵建设,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加强校企"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三是通过项目合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四是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工程逻辑思维;五是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六是构建校企联合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成果导向、创新引领"下的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类研究生的方式可以取得校企双赢的效果,提升创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不全面、导师作用发挥不充分、资源保障机制不健全、质量评价体系有欠缺等问题,参考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结合研究生培养规律,按照"策划—实施—检查一处置"循环模式,从完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导师与导师组的作用、加强培养条件的保障、建立研究生创...  相似文献   

16.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新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进而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沈阳农业大学将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与商业运作模式相结合,对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创建和营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研究生院搭建平台、聘请点评专家,研究生充当学者作学术交流报告,在校研究生自由选择听取报告的"定时间、定地点、定货源、自愿选"的全校性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模式。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运行实践表明,其为全校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路径,为研究生的学术训练提供了新机会,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新平台,为研究生表达能力、文献整理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新条件。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运行创新了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也使参与者从中收获颇丰。为此,《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和辽宁电视台等媒体都予以了报道。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林业大学在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跨学科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北京林业大学在增强跨学科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平台建设、相关教育制度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导师指导等方面仍需改进和完善。解决的方法是:转变观念、搭建多学科的教育平台、建立跨学科教育的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推行多学科导师组联合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下滑之势。该文认为,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学校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该文提出,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以林学强势特色学科为依托,加大研究生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特色领域课程,鼓励交叉、新兴学科的发展;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强化导师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和老中青教师的集体优势;同时,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研究生科研、学术交流的平台,以全面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3S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根据课程所具有的先进性、广义性、扩展性、集成性、交叉性等显著特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研究生对课程知识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与课时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确定了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及其各部分的具体学时;重点探讨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学理念,从提高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项目设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角度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是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科研反哺教学"是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不仅可弥补课本知识与最新科学研究之间的断层,还能有助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助力创新人才的培养。结合所承担的"污染水体修复技术与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对"科研反哺教学"在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索。首先,构建了一支科研和教学功底扎实的课程教学团队,均具有高级职称,承担了大量与水体修复相关的科研及工程咨询类课题。其次,对国内外科研及工程实践成果进行调研、梳理并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明确了"污染水体修复技术与工程"课程内容、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并构建了该课程工程案例库、习题库、专家讲座素材库等辅助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了硕士研究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了本领域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在"污染水体修复技术与工程"课程中贯彻并实施"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该课程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极大地调动了硕士研究生主动学习和讨论的热情,他们积极探索项目背后的科学原理,对科研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