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鸿范 《茶叶科学》1994,14(2):101-107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的茶机发生了8方面的变化,在整体上促进了茶机性能的完善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中国茶机工业已经走上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进程,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设计、制造各类茶的加工设备和茶园作业机械的能力,并具有向国内、外提供成套设备的实力。红外辐射、光谱色差、可编程控制器和工业控制器等先进技术已在茶机上应用成功。茶机的理论研究也已系统展开。  相似文献   

2.
高压静电发生器是一种茶叶静电楝梗机的配套设备。邵阳电子仪器厂生产的CJF—I型晶体管高压静电发生器,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在全省的红碎茶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运行过程中,因其元件寿命的限制或使用不当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为了交流经验,现将我们几年来修理该机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归纳一下,以供参考。寻找和排除故障必须充分理解该机的  相似文献   

3.
茶叶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茶叶尤其是名优绿茶极易在贮运过程中陈化劣变 ,其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历来受茶叶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所关注。根据茶叶陈化机理 ,为克服温度、水份、氧气等环境条件对茶叶品质产生的不良影响 ,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有干燥、低温、除氧和抽气充氮等保鲜技术。1 干燥技术传统的贮茶技术采用石灰或木炭、硅胶等材料与茶叶一起贮藏 ,以降低茶叶含水率 ,达到保鲜目的。从理论上讲 ,水份对贮茶品质影响极大 ,干茶含水率尽量要低 ,一般要求低于 6 % ,这是延长茶叶保质、保鲜期以及应用其它保鲜技术的前提和基础。2 低湿冷藏技术茶叶内含物…  相似文献   

4.
在绿茶饮料加工中,为防止色香味的劣 变,在茶水里添加L—抗坏血酸钠,乘热装罐,充氮密封的方法,探讨保持品质的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茶水里添加L—抗坏血酸钠,乘热装罐时充氮,使罐内液面空间氧气减少,然后进行密封是必要的。 绿茶饮料用茶量对用水比例以1%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在茶业上的利用,可以分成制茶机械、设备自动化与经营两个领域。微型机制茶机已进展到什么程度。整个制茶工序原来已达到自动操作,但装配微型机并已运转的工序是粗揉、中揉、精揉等。其他的工序和设备也正在探索逐步地都利用。粗揉机现在可以自动控制茶温的管理。微型机能为我们判断和控制热风温度和风量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临安县茶机厂在认真学习兄弟茶区的经验基础上,根据本县特点,试制成功工农70型槽型茶叶杀青机。该机生产能力与原有杀青机对比,该机台时产量400~600市斤(鲜叶),效能提高1.11倍,每担  相似文献   

7.
最近,汕头市场走俏一种“多功能泡茶机”,老茶客认为,这是潮汕功夫茶具的一项创新。潮汕功夫茶早已走出传统。过去的炉子近年又被电热压力壶所取代。而新产品“多功能泡茶机”则把电炉、电动压力给水、储水柜、消毒、茶洗、排漏等功能集于一体,把冲茶的功夫大大简化,让人从容不迫地品尝茶的醇美。  相似文献   

8.
3.从单机设计走向成套设计我国50年代的茶机,由于处于开创韧期,多采取单机孤立设计,由此形成的机种在工艺组合上难以实现前后工序的生产平衡与作业衔接。为适应不同规模茶厂的要求,自60年代后期开始注意了茶机的配套设计,至今,我国茶机制造业已能生产工夫红茶、红碎茶、眉茶、珠茶、烘青花茶、乌龙茶及砖茶的成套加工设备,包括初精制设备与拼配设备。设备成套能力从年产5~10吨适应于小型茶厂至年产500~  相似文献   

9.
茶叶在普通的条件下贮藏,其内含生化成分易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导致品质的降低。这些化学变化是由环境条件所引起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是氧气,温度、湿度、光线等。人们为改进茶叶贮藏保管方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如:低温冷藏,真空和抽气充氮、辐射贮藏,  相似文献   

10.
切茶机是茶叶生产上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过去使用的圆片切茶机和对滚切茶机因为振动大,噪音重都不适应现在的立体车间生产,而“转子切茶机”,噪音轻,振动小,茶末少,性能较好。转子切茶机的构造:由动力机构,转动机构,外套和机架所组成。  相似文献   

11.
真空充氮及沸水脱咖啡碱工艺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探讨了真空充氮和沸水脱咖啡碱工艺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充氮和沸水脱咖啡碱工艺都能够显著改变绿茶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成,使其色、香、味以及功能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单纯真空充氮处理后,茶样风味接受性下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总量减少了39%,检出挥发性成分种类减少27种;酸类、呋喃类和其它杂类挥发性成分组成百分比增加,醇类减少。富集γ-氨基丁酸且脱咖啡碱茶样与只经过富集处理茶样相比,有55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减少了,有28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增加了,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总量减少了56%。酸类、呋喃类在脱咖啡碱且富集处理茶样中所占百分比要较未脱咖啡碱富集处理茶样低,风味可接受性提高,说明脱咖啡碱加工工艺能改善高γ-氨基丁酸绿茶产品功能组成和风味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2.
刘宝静  李慧 《福建茶叶》2016,(7):162-163
茶容器是保持茶叶品质的关键手段,又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在设计茶容器时,突显出茶叶的特色是设计的根本宗旨。探讨和分析在现代茶容器设计中,如何应用陶瓷材料才能达到设计茶容器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要求,这对于继承发扬我国茶文化以及促进茶品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下旬,嵊州市叶峰茶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扁型茶辉锅机通过了省级专家组的火炬计划项目验收。该扁型茶辉锅机为新型名茶制茶设备,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14.
在养殖业中巧用茶饲料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制取速溶茶和茶叶沏泡时,人们可以提取占茶叶干重30%-40%的可溶性成分,这些成分主要为茶多酚、咖啡碱、糖分、水溶性灰分、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为人所利用。而在废茶中,含有18%-20%的粗蛋白、11%-13%的粗纤维、0.5%-1%的粗脂肪、8%-9%的矿物质、60%的易提取物和含氮物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很适宜将其加工制作饲料应用,且无不良反应。废茶或茶渣中的含氮化合物不能直接为家 禽、家畜所利用,必须经过发酵处理,发酵后有效氮可增加两倍。一般茶饲料的加工方法可采用如下工艺充程:茶叶废料——除表面水——烘干至含水率6%~8%——机…  相似文献   

15.
绿茶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茶经加工、贮运、销售到达消费者手中 ,需经很长一段时间 ,如其包装及贮藏方法不当 ,将很快陈化和变质 ,导致品质和经济价值下降。因此 ,研究绿茶保鲜技术将是绿茶生产加工之后的又一大主攻课题 ,对提高绿茶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 绿茶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1 1 绿茶保鲜的主要技术措施绿茶保鲜措施主要有 :降低茶叶的含水量 ,降低贮藏温度和其空气的相对湿度 ,避光保存 ,包装内用干燥剂、除氧剂、保鲜剂 ,抽真空、抽气充氮、充二氧化碳 ,用防潮、阻氧性好的材料包装茶叶等方式。1 2 绿茶保鲜的主要技术1 2 1 茶叶冷藏保鲜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值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球形茶炒制过程中茶叶颗粒的运动与力学分析、球形茶炒制设备对茶叶颗粒的做功分析为基础,对球形茶炒制设备的做功效率进行了定义、解算与分析,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曲柄角速度和炒板相位角是影响球形茶炒制设备做功效率的主要运动和结构参数,且球形茶炒制设备的做功效率与茶叶的成形效果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球形茶炒制设备的设计与数字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451型揉茶机     
451型揉茶机,是湖南涟源茶厂试制成功的,它适用于当前农村社、队茶场加工红、绿、边茶。经有关单位试车鉴定,认为该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良好,造价低廉,省工省料,易于取材等优点。 451型揉茶机,系铁木水泥结构。由基座、揉盘(水泥)、揉架、揉桶(木质)、  相似文献   

18.
茹利军  黄鹏 《茶叶》2004,30(1):29-29
20 0 3年 1 2月 1 2日下午 ,由嵊州市叶峰茶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叶峰牌 6CM- 75型微电脑控制龙井茶炒制机和 6CM- 60型电热控温扁形茶火军锅机在杭州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这次鉴定会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 ,绍兴市科技局主持召开。来自浙江大学茶学系、中国轻工自动化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浙江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茶学系、杭州市电子工业学院等单位的教授、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两项新产品的性能特点、技术水平作了合理评价 ,认为该两项新产品都达到了名茶炒制品质和工艺要求 ,经用户使用 ,反映良好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具有创新性 ,…  相似文献   

19.
依据机械化采摘茶鲜叶原料的特殊性及扁形绿茶加工特点,选用鲜叶分级设备、摊青设备、理条杀青机、切断机、扁形茶炒茶机等多种国产茶机,初步构建机采鲜叶加工扁形绿茶连续化生产新模式,并对生产工艺中的鲜叶分级、理条杀青、切断和辉锅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提出一整套机采鲜叶加工扁形绿茶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茶机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逐步扩大。为了进一步搞好当前茶机生产,浙江省茶机工业公司于1984年10月在浙江省富阳茶机厂举办了1985年度茶机展销会。参加展出的主要是本公司所属的杭州茶机总厂、绍兴茶机总厂、临安茶机厂、富阳茶机厂、嵊县茶机厂,另外还有上虞等六家配套厂参加。会上共展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