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勃氏甜龙竹、马来麻竹和版纳甜龙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布和含水量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竹不同年份的竹材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布有一定差异,竹秆生物量最高,含水率最低;在地上部分各指标中,秆质量、秆高以及胸径对地上部分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歹文庆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206-208
2001年在师宗县五龙乡、高良乡进行甜龙竹引种栽培试验,其中五龙乡岩峰洞试验点8.7hm2,经3年观察,平均胸径6cm,株高6m,年发笋5~6株/丛.  相似文献   

3.
由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省监狱管理局联合投资150余万元的“云南省优质笋材两用竹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近期完工通过阶段性验收.该示范园位于西双版纳和昆明,其交通、通讯、水利、土地、气候条件十分优越,面积700余亩,均选用吨粮田营建.其中快速育苗基地300亩,速生丰产高效示范园400余亩.竹子种类: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马来甜龙竹、麻竹、龙竹、巨龙竹、香竹、野龙竹、撑篙竹×大绿竹、麻竹×甜龙竹、毛竹、灰金竹等20余个笋材两用竹.此外尚有80余个材用竹和观赏竹种.种苗数量:甜龙竹160余万株,龙竹50余万株,麻竹150余万株,杂交竹50余万株,毛竹350余万株,其他竹类60余万株(盆).  相似文献   

4.
在湘中丘陵区采取正交设计方法设置标准地,调查了1 302株样竹的重量、胸径和用材长度,分析了竹秆重量与胸径、用材长度的关系;选择一元回归方程W=aDb,编制了毛竹一元重量表;选择二元回归方程W=dDeHf,编制了毛竹二元重量表;经检验,编制的湘中丘陵区毛竹一元重量表和二元重量表的制表精度与适用精度均远远超过90%,说明其在湘中丘陵区适用。  相似文献   

5.
经对云南省龙竹生产区的定点、定期观测研究,基本摸清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本文从龙竹的地理分布及生态学特性;根系生长特性;地下茎生长;竹笋出土生长;幼竹的枝叶生长;成竹生长;开花结实习性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同,分别在双江县坝糯竹林林场和勐库忙那林场,西盟县岳宋乡,新平县平甸乡等四个试验点,对黄金间碧玉、油簕竹、绵竹、勃氏甜龙竹、大叶慈竹、龙竹、版纳甜龙竹、野龙竹、慈竹、云南龙竹等10个竹种,进行枝条扦插造林、埋节造林试验,从立地条件、竹种、种源、母竹运输贮存、造林整地、造林密度、造林时间、促进生根剂、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七点结论。  相似文献   

7.
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对云南省龙竹生产区的定点、定期观测研究,基本摸清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本文从龙竹的地理分布及生态学特性;根系生长特性;地下茎生长;竹笋出土生长;幼竹的枝叶生长;成竹生长;开花结实习性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以撑篙竹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撑篙竹生物量分配规律,为竹林经营和竹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挖竹蔸、砍伐立竹,每竹检尺、分段称重,分析竹秆鲜重与胸径、高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每段竹秆鲜重的分配,以及竹蔸、竹秆、枝梢以及竹叶分配规律。结果单株竹秆鲜重(W/kg)与胸径(D/cm)、高度(H/m)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0. 122 DH+0. 001(DH)2(R2=0. 992);单株鲜重与胸径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0. 199 D+0. 358 D2(R2=0. 985)。竹蔸的重量占了全株的6. 29%,竹秆重量占72. 96%,第1~5秆段鲜重依次减少,竹叶份量最少,占全株重的3. 65%。各器官以及竹秆各段重量分配规律可供撑篙竹秆合理利用作科学参考。在竹林生产经营中,可利用胸径、高度及采伐量预测竹林产量,同时可以通过秆重估算竹蔸、枝梢叶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出:龙竹适生于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要求无重霜)等气候环境,龙竹以南亚热带海拔1200~1800米范围内生长最好;龙竹为暖热性喜湿怕寒竹种,有一定的抗旱耐瘠能力;龙竹无性繁殖小苗,在2~3年内能抽笋成竹四代(实际为四级分蘖),高粗度逐代增加近一倍,笋眼数也增加近一倍;第四代竹的形态特征已接近母竹的形态特征;龙竹的成竹生长过程可以划分为幼龄竹,壮龄竹,成熟竹和过熟竹四个阶段;龙竹开花是由于竹林衰老和环境恶化造成,可以通过松土除草,挖除老竹蔸、灌溉、施肥和喷施生长素等措施来进行复壮更新。  相似文献   

10.
龙竹是亚洲热带地区栽培最广泛的丛生竹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对龙竹的生物学、生态学、竹材及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分析了龙竹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