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马艳丽 《林业科技》2012,37(4):31-33
对黑果腺肋花楸果酒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成分调整、接种、发酵、降酸、澄清、除菌等工序处理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可加工成口感柔和、色泽诱人的果酒,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果实可食性差的问题,且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用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原酒分别与3种葡萄原酒混合配制复合型果酒。研究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原酒70%~80%,赤霞珠原酒20%~30%;黑果腺肋花楸原酒70%,野山葡萄原酒30%;黑果腺肋花楸原酒80%,冰葡萄原酒20%,这3种复合型果酒在感官方面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产自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为试材,比较两地黑果腺肋花楸的水分、百粒重、总酸、还原糖以及灰分的含量差异,并比较不同试样浓度黑果腺肋花楸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探究黑果腺肋花楸的基本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是否受地域影响。结果表明:地域差异对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的水分含量影响不大,对百粒重、总酸、还原糖以及灰分含量的影响较大,存在显著性差异。地域差异对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的水提物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不同产地黑果腺肋花楸水提物的DPPH清除率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铁离子还原力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不同试样浓度水提物内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探究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课题组前期优化后的提取纯化方法制备黑果腺肋花楸总黄酮冻干粉末,以维生素C为对照品,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总黄酮对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在贮藏过程中,黑果腺胁花楸露酒所含的多酚类物质容易发生氧化,出现酒液色泽变淡,酒体稳定性变差,甚至出现酒液分层的现象。对贮藏过程中黑果腺肋花楸露酒的非酶促氧化因素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露酒在低温(10℃)、脱除溶氧、避光保存的条件下贮藏,氧化时间约为160天,多酚类物质氧化损失率约为8%。此时非酶促氧化速度最小,氧化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高效制备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获得与传统提取方式相比更加环保且活性优良的提取方法。【方法】以黑果腺肋花楸果为原料,以ABTS+·和OH·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法萃取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成分的工艺,以VC为阳性对照,分别测定了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对OH·、ABTS+·和DPPH·清除率的IC50值,并分析提取物中多酚、黄酮、花青素与抗氧化的相关性。【结果】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1 g/mL,硫酸铵质量浓度0.31 g/mL,乙醇体积分数43%,超声功率510 W,超声时间50 min;此时提取物对2种自由基平均清除率为(59.36±0.80)%,其中OH·清除率为(51.77±0.97)%,ABTS+·清除率为(65.20±1.43)%,较单一双水相法和常规醇提法均有显著提升。在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得率为(12.67±0.43)%。提取物中多酚、黄酮、花青素含量分别达到了...  相似文献   

7.
回流蒸馏法精制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浸膏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富含花青素、类黄酮、酚酸、原花青素等多酚类物质。为充分利用该果实的保健价值,在酶解、降糖、降酸的基础上,利用回流蒸馏法,精制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浸膏。结果表明:添加0.01%的果胶酶,最佳酶解时间为100 min,酶解率达到90%以上;在化学降酸中,添加NaHCO_36 g·L-1,降酸效果最好;在超滤除菌中,选择膜孔径为2μm的超滤膜,除菌效果最佳;在回流萃取中,最佳回流时间为40 min;在减压蒸馏工艺中,最佳蒸馏时间为3.0 h,此条件下浓缩倍数约为11,多酚含量约44%。该浸膏可作为初级工业产品,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在我国正处于发展时期,目前,黑果腺肋花楸的栽培在山西省也得到了推广。调查表明,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盲目引种、栽培管理中技术水平低、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多种现实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同部门的合作,并搞好技术人员培训,普及黑果腺肋花楸栽培管理技术,以实现黑果腺肋花楸产业的良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鹏 《林业科技》2019,(2):36-39
在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浸膏加工中,需要在不改变多酚类物质原有结构和性质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果汁的糖度。利用生物法,可将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的糖分转化成CO_2、水和乙醇,然后利用蒸馏法除去,从而实现降糖目标。影响生物降糖的主要因素包括降糖温度、通气量和降糖pH值,通过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生物降糖的研究,得出最佳降糖温度为果汁中心温度30℃,最佳通气量为30 v/v·h,最佳降糖pH值为4~4.5。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糖度降低到1%以下,降糖比率达到94.3%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黑果腺肋花楸的应用价值、目前在国内外的产业开发状况、栽植黑果腺肋花楸的立地条件、栽植技术以及苗木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黑果腺肋花楸用途广、发展潜力大,是一种优良的经济林树种,值得大力推广栽植。提取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的有益成分,研发出产品必将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好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948项目"引进的黑果腺肋花楸为研究对象,简要阐述了黑果腺肋花楸概况、研究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黑果腺肋花楸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蓝莓、荚蒾、光叶山楂、山荆子、不同光照强度花楸、引种黑果腺肋花楸为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种浆果中的主要品质特性;结果表明野生蓝莓中花青素含量为147.965 mg/100g,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含量占总花色苷的20.93%;野生蓝莓的总黄酮含量为459.63 mg/100g,山荆子多糖含量为163.62 mg/g,是野生蓝莓的2.05倍,总黄酮含量为1403.71 mg/100g,是野生蓝莓的3.05倍;不同光照强度花楸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随着光照强度(颜色深度)的增强而增高;引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含量为615.234 mg/100g,是野生蓝莓的4.16倍,其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含量占总花色苷的97.34%,同时总黄酮含量为2271.30mg/100g,是野生蓝莓的4.94倍。光叶山楂和荚蒾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宜作为观赏植物;黑果腺肋花楸中花色苷、总黄酮、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欧美国家黑果腺肋花楸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黑果腺肋花楸在欧美发达国家栽培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黑果腺肋花楸栽培研究以物候观测、品种繁育、多酚积累研究为主。目前,黑果腺肋花楸特殊功能性已经被广泛认知,其相关产业也已经在欧美国家建立和发展起来。借鉴和利用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为快速促进我国黑果腺肋花楸种植产业建立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黑河引种黑果腺肋花楸,开展引种栽培试验,总结出了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3种干燥方式所得黑果腺肋花楸果粉的物理特性、活性物质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果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黑果腺肋花楸果为试材,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喷雾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进行干燥.通过Lab颜色模型评价果粉色泽,pH值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比色法测定总酚、黄酮...  相似文献   

16.
泾源县自2017年引进黑果腺肋花楸至2022年处于产业起步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发展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了泾源县林草部门、黑果腺肋花楸产业种植企业、加工厂、种植农户、种植基地等地。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泾源县2022年黑果腺肋花楸产业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主要为集体经营、公司经营、农户种植3种经营模式;2年生苗定植第5年,亩产鲜果可达1000 kg以上,按泾源县当年市场价,鲜果净收益达7000~13300元/亩;干果收入为26000~40000元/亩;加工为黑果腺肋花楸原浆产值达98000元/亩。因此,黑果腺肋花楸作为一种经果林产业存在周期较长,前期投入较大,见效较慢,但后期经济收益高的特点。因此,建议:加强普及宣传与推广工作;加大产业扶持,逐步完善供应链;注重科技创新,立体发展;鼓励集中加工销售,进一步完善销售链。经营好现有的黑果腺肋花楸产业面积,将是泾源县发展乡村振兴带动当地农户发家致富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丽娜 《防护林科技》2021,(1):49-51,66
针对辽宁朝阳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林发展现状,将黑果腺肋花楸这一优良生态经济型树种应用于山地造林实践中,研究了不同措施对朝阳山地黑果腺肋花楸栽植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4种整地方式(反坡梯田、水平阶、鱼鳞坑、水平梯田)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修筑水平梯田法为最佳的整地方式,黑果腺肋花楸的平均成活率和...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电导法对黑果腺肋花楸和苹果(对照)的电导率测定表明,不同的低温和低温持续时间与电导率呈线性关系。回归系数b值(绝对值)可作为抗寒性测定的一个指标。黑果腺肋花楸比对照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9.
黑果腺肋花楸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树种简介 1.1 引种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开始了我国最初的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工作。在此之前,我国没有黑果腺肋花楸。我们先后从朝鲜、美国、俄罗斯引进黑果腺肋花楸7个品种,其中,果用型品种5个,观赏型品种2个。  相似文献   

20.
黑果腺肋花楸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蔷薇科落叶灌木。通过对黑果腺肋花楸在山西太原地区进行栽培试验,对其形态特征、开花结果习性、物候期及生长表现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树种在太原地区生长良好,可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树种和经济林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