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斑鳜的生物学、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摸清了斑鳜的性成熟年龄和成熟最小型,性腺的发育状况,斑鳜的繁殖力、产卵时间和水温、雌雄鉴别;在人工繁殖方面摸清了斑鳜催产药物及催产效果。2013年6月21课题组在吉林省梅河口市共安水产良种场共催产亲鱼70组,孵化鱼苗27万尾,培育夏花21万尾,水花到夏花成活率77.8%。催产率92.9%、授精率93.8%和孵化率82.6%。  相似文献   

2.
翘嘴红鱼白人工繁殖及其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翘嘴红鱼白亲鱼的池塘驯化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池塘对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其性腺发育达到成熟,经催产繁殖鱼苗获得成功,再对鱼苗进行池塘培育后获得夏花鱼种21.5万尾。  相似文献   

3.
翘嘴红鱼白人工繁殖及其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翘嘴红Ba亲鱼的池塘驯化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池塘对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其性腺发育达到成熟,经催产繁殖鱼苗获得成功,再对鱼苗进行池塘培育后获得夏花鱼种21.5万尾。  相似文献   

4.
翘嘴鳜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5月开展了翘嘴鳜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催产10组,催产率100%,获受精卵65万粒,受精率85%,出苗52万尾,孵化率80%,育成乌仔36万尾,夏花22万尾,成活率42.3%。  相似文献   

5.
黑尾近红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黑尾近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29 ℃的条件下,给亲鱼一次性注射不同组合的催产剂,其效应时间为9.5~16 h,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9.47%、85.08%和86.64%;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36~39 h;试验共获得鱼苗116.82万尾,经40~50 d的培育,育成全长5 cm左右的夏花鱼种35.6万尾,成活率30.47%.  相似文献   

6.
怀头鲶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英  牟清顺 《水利渔业》1999,19(4):17-18
1995~1997年利用池塘培育成熟的怀头鲶进行了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催产率、受精率平均达到90%、737%。1997年平均孵化率649%,出苗1054万尾。培育3~4cm夏花鱼种2万尾。  相似文献   

7.
1998年,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与泰兴市水产良种场共同承担了省农林新品种更新工程项目——异育银鲫的亲本引进。通过项目实施,引进方正银鲫亲本1000尾,夏花10.8万尾,兴国红鲤亲本500尾,一龄鱼种3 046尾,选育方正银鲫亲本13 015尾,兴国红鲤亲本5 481尾,生产异育银鲫夏花1.22亿尾,全面完成项目合同任务,并通过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验收鉴定。本项试验研究在1998年引进方正银鲫亲本夏花、兴国红鲤一龄鱼种和后备亲本的  相似文献   

8.
赵智媛 《水产养殖》2007,28(2):29-31
从2003-2005年,对提高苗王云鲫的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讨。共催产亲本628组,催产率达64%以上,获卵约4 000万粒;受精率达68%以上;孵化率达85%以上,孵成鱼苗2 420万尾,培育1.8公分左右的鱼种450万尾。  相似文献   

9.
翘嘴红鲌网箱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翘嘴红鲌网箱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常规养鱼池塘设置小面积网箱人工催产,经池塘孵化出苗培育夏花鱼种(3—5cm)5.4万尾。  相似文献   

10.
唇(鱼骨)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唇(鱼骨)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 ℃时一次性注射LHR-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18~21.5 h;2005~2006年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及人工授精、流水孵化、豆浆法培育鱼苗等方法,共催产雌鱼44尾,平均催产率81.5%,共计产卵45.7万粒,平均受精率82.6%,孵化率77.4%,共孵出鱼苗24.5万尾.鱼苗经25~30 d豆浆法培育后可达3 cm以上,平均成活率为65.5%,共培育夏花15.1万尾.  相似文献   

11.
采集钱塘江野生粗唇鮠,在池塘中培育至性成熟,成熟率64.4%.经测定,绝对怀卵量为7200粒/尾,相对怀卵量为49.9 粒/g体重.采用DOM、HCG、LHRH-A2混合催产剂,分两次注射,在25~28℃水温下,分3个批次进行了人工繁殖,共催产亲鱼114组,效应时间为17 h至20 h,催产率83.8%,共获取受精卵46.7万粒;孵化率63.5%,共获得鱼苗26.0万尾,出苗率81.5%;共培育出夏花鱼种17.8万尾,培育成活率68.5%.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鲌夏花培育采用肥水下塘、豆浆与水花料投喂的育苗方法,简易可行,共投放水花鱼苗160万尾,经28天培育,夏花鱼种平均全长2.96cm,获夏花鱼种131.5万尾,成活率82.2%。每667m~2放养夏花鱼种1.5万尾,采用单养结合驯化摄食膨化颗粒料的饲养方式,经过5个月的饲养,冬片鱼种个体平均体重13.1g,平均全长12.77cm,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3.
在简易条件下,自制孵化设备,寻求适宜于养鱼专业户自繁自养鳜鱼的一条龙生产方式,共催产鳜鱼9组,催产率66.67%,受精率75.2%,孵化出鳜鱼苗20.25万尾,培育成鳜鱼夏花1.24万尾,成活率为6.12%,转入池塘混养6-8个月,规格达450-900g。  相似文献   

14.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16.
翘嘴红舶夏花培育采用肥水下塘、豆浆与水花料投喂的育苗方法,简易可行,共投放水花鱼苗160万尾,经28天培育,夏花鱼种平均全长2.96cm,获夏花鱼种131.5万尾,成活率82.2%。每667m^2放养夏花鱼种1.5万尾,采用单养结合驯化摄食膨化颗粒料的饲养方式,经过5个月的饲养,冬片鱼种个体平均体重13.1g,平均全长12.77cm,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7.
对唇鱼骨(Hemibarbuslabeo)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唇鱼骨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时一次性注射LHR-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18~21·5h;2005~2006年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及人工授精、流水孵化、豆浆法培育鱼苗等方法,共催产雌鱼44尾,平均催产率81·5%,共计产卵45·7万粒,平均受精率82·6%,孵化率77·4%,共孵出鱼苗24·5万尾。鱼苗经25~30d豆浆法培育后可达3cm以上,平均成活率为65·5%,共培育夏花15·1万尾。  相似文献   

18.
江波  王震  卞秋云 《水产养殖》2012,33(5):32-33
2009-2011年,笔者在陕西省合阳县黄河滩新民良种场进行了黄河野生乌鳢微流水人工繁育保种试验.其中:2009年催产亲鱼15组,集卵9万粒,受精率很低,未孵出鱼苗.2010年催产亲鱼30组,集卵50万粒,受精率56.7%,生产水花28.3万尾,1龄鱼种5万尾;2011年,对注射剂量和孵化流程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共催产亲鱼48组,集卵18万粒,孵化水花鱼苗11万尾,受精率达到61.1%;经过2阶段(水花-夏花,夏花-鱼种)培育,生产1龄鱼种2万尾,平均规格75 g/尾,总产量1 500 kg,667m2均产量500 kg,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方正银鲫作母本,三杂交鲤[(黑龙江野鲤×荷包红鲤)Fl×散鳞镜鲤]Fl作父本,在室内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孵化出异精雌核发育的子代(异育银鲫)。亲鱼催产率83%,授精率60%,出苗率84%,池塘培育104天,共增重75.76克/尾。  相似文献   

20.
我国胭脂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钱塘江野生粗唇能,在池塘中培育至性成熟,成熟率64.4%。经测定,绝对怀卵量为7200粒/尾,相对怀卵量为49.9粒/g体重。采用DON、HCG、LHRH—A:混合催产剂,分两次注射,在25~28%水温下,分3个批次进行了人工繁殖,共催产亲鱼114组,效应时间为17h至20h,催产率83.8%,共获取受精卵46.7万粒;孵化率63.5%,共获得鱼苗26.0万尾,出苗率81.5%;共培育出夏花鱼种17.8万尾,培育成活率6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