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倪前干  葛金霞 《水产养殖》2010,31(11):41-43
<正>高密度养殖,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多,水体污物多,鱼类难免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草鱼出血病、花鲢、白鲢、鲂鱼、鲫鱼暴发性出血症严重危害养殖鱼类,有着相似的病征,又有本质上的区别。病症不同,病理不同,防治方法更不同。  相似文献   

2.
夏森 《科学养鱼》1991,(5):18-19
近年来,我市的养殖水体(包括河沟)先后程度不一地暴发了白鲢出血病,同池混养的除了草鱼以外,白鲫、花鲢、团头鲂、鲤鱼等也不同程变感染此病,给养鱼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白鲢出血病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我们曾使用漂白粉、硫酸铜等全池泼洒,收效不大;也曾使用井岗霉素、优氯净、呋喃唑酮、生石灰等高效抗菌消毒剂全池泼洒治疗,效果也不太稳定,过几天又会复发。这说明上述某些方法用作预防有一定的效果,而用作治疗,则效果不明显。后来我们根据白鲢等养殖鱼类的摄食  相似文献   

3.
<正>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从1990年起,在我市部分坑塘陆续发生。今年此病的发病率较高,危害品种从鲫鱼逐步扩大到白鲢、鲂鱼、花鲢、鲤鱼等,发病严重的坑塘死亡率达到80%以上,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危害鱼的年龄也从鱼种到成鱼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入秋以来,长江中下游鲢鱼暴发性出血病进入高峰期,湖泊、水库、池塘的养殖中都时有发生,其危害有甚于草鱼"老三病",通常感染白鲢、花鲢、鲫鱼、鳊鱼、黄颡鱼,甚至还会感染小杂鱼。而且具有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对此,笔者通过多年来的防病实  相似文献   

5.
我们调整配合饲料营养水平,进行了不同饲料对团头鲂鱼种养殖效果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鱼 当年团头鲂夏花、白鲢、花鲢。团头鲂鱼体长3厘米,尾重约1克;白鲢、花鲢体长3~4厘米,尾重约2克。  相似文献   

6.
罗思荣 《水产科技》1993,(5):19-19,18
近几年来,许多地方均出现了暴发性鲢、鲮、鲤、鲫等养殖鱼类出血病。其症状为鱼鳝条基部充血,腹积血水,肛门流出血水状粘液。病情来势很猛,传染速度快,危害性极大,给养鱼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如本市梅江区三角镇养鱼专业户梁启昌、钟健辉,有13公顷多池塘,连续两年出现大规模暴发性出血病,一天就死鱼几百公斤,损失极为严重。1992年,  相似文献   

7.
<正>通威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在中牟进行365技术示范试点,通过对示范塘养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把控及365相关技术的运用,经过一年的养殖,示范塘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也用实践证明了365技术的可行性。本文将对示范试点的效果进行分析。一、通威365先进模式的要点3:指选择3种不同功能的鱼类混养。即主养鱼(草鱼、鲤鱼、生鱼、大口鲇等)、调水鱼(花鲢、白鲢、匙吻鲟、胭脂鱼等)、调底鱼(虾、鲫鱼、鲻鱼、黄颡鱼等)。示范塘为鲤鱼、花鲢、白鲢3种鱼混养。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南方一些养鱼发达地区的养鱼池塘先后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白鲢出血病,同池混养的鲫、花鲢、团头鲂和鳊鱼等也感染此病。此病死鱼严重,已给养鱼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现将此病的发病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细菌性疾病。沙县有水面养鸭、水中养鱼的鱼鸭立体养殖水库3600多亩,近年来部份水库经常发生暴发性出血病,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给养殖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对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6月在江苏省射阳县花鲢养殖塘口出现大批量2龄花鲢死亡的状况,病鱼体表、头部及鳍部发红出血,出现症状2~3 d后死亡,病死率达到90%,经采样鉴定为花鲢细菌性出血,病原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经技术人员进行防控,效果显著,现将花鲢细菌性出血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症状感染初期,病鱼漂浮水面,状态低迷,体表出现点状出血,随即扩大为片状血斑,头部,鳍部及鳃部均出现出血症状,尤以尾鳍出血较为严重,肛门红肿,解剖后发现肠道及肠系膜均充血,肝脏因失血而发黄。  相似文献   

11.
陈国贤 《河南水产》2004,59(4):13-14
鲢鱼又称白鲢,鳙鱼又称花鲢,鲢鳙鱼统称家鱼、大头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分布于全国各地。它具有生长快,食物来源广泛,肉味鲜美,适应性强的特点。自人工繁殖技术成功以来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不可缺少的常规养殖品种。特别是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6,(11):7-14
解放后,我国修建了数百座大、中型水库,为了充分利用水体,发展水产事业在库内放养了各种经济鱼类。一般而言,白鲢、花鲢在水库鱼类种群中占绝对优势,而且达到性成熟的白鲢、花鲢在不少水库可自然繁殖。因此,在家鱼人工繁殖季节,利用水库中性成熟的花、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国淡水养殖主要还是靠草鱼、白鲢、花鲢等优良鱼种拿高产。多年争论后,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们确认家鱼人工繁殖中存在于代优良经济性状严重退化的事实.并从多方面论证了它对淡水养鱼产量的提高是有严重影响的。但是,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的途径仍有很大争论,为此,我们把多年资料整理如下,就问题谈谈几点意见,供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青鱼,亦称黑鲩、螺蛳青,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是"四大家鱼"之一。2015年8月,杭州市一养殖场暴发青鱼疫情,病原具宿主专一性,同一水域内鲫鱼、白鲢、花鲢等未见明显症状;发病青鱼不分规格大小,病鱼主要表现为体表溃烂,溃烂位置不一,直径2~3厘米,鳃糜烂;解剖可见肠道充血,肾脏异常肿大充血,呈紫红色。发病青鱼出现持续性死亡,日死亡率可达5%以上。  相似文献   

15.
白鲫、白鲢暴发性出血病,近年来广泛流行,因为治疗难度大,鱼的死亡率高,对水产养殖生产危害严重。最近,南通市港闸区  相似文献   

16.
鱼类小知识     
四大海产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白鲢)、鳙(花鲢)。四大名鱼:黄河鲤鱼、松江鲈鱼、松花江鳜鱼、兴凯湖白鱼(兴凯青稍红鲌)。  相似文献   

17.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病又称出血病、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殖水域类别最多、造成养殖经济损失最重的主要鱼类病害,危害鱼类品种主要有鲫、草鱼、团头鲂、鲢、鳙、鳝等,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去年入夏以来(6—9月份).我地池塘先后不同程度暴发了白鲢出血病,同池混养的花鲢、团头鲂、白鲫也同时感染、死鱼十分严重。 据我们初步调查,认为发病的生态和环境因素有以下几点:①气候变化异常。下雨时间多,鱼池光照少。②发病池多数为老鱼池,由于塘淤泥较多,导致了病原滋生,鱼类缺氧。③鱼种入池前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格。④食场较脏。⑤饲料不新鲜。⑥没及时注换新水或增氧。  相似文献   

19.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具有发病期长,危害种类广,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进入养殖高峰期以来,宁陵县发生多起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发病鱼种类有花白鲢,鲤鱼、草鱼、鲫鱼。以花白鲢最为严重。该病来势猛,几天时间即出现大批死亡,有的每天死亡1000多尾。宁陵县城郊乡有一养殖户发病7天内死鱼损失高达6万余元。广大养殖户谈“病”色变,出血病成为池塘养殖恶性病害之一。笔者在多次治疗的基础上,总结一些经验,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症状以鲫鱼为例,病鱼吻端、眼眶、鳃盖、鳃丝、鳍条基部充血发红,体侧有块状脱鳞充血,呈赤皮状,肛门红肿外突。打开体腔,腹…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国淡水养殖的鱼类约有110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自然种通过引种驯化逐步发展起来的,人工培育的新品种为数尚不多。引种最广泛的鱼类有硬头鳟、鲤鱼、草鱼、花鲢,白鲢和罗非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