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滤食性鱼类由于当年投放网箱的鱼种达不到商品鱼规格,需越冬后继续养殖。但近年来网箱鱼种经越冬后发生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笔者对蒙阴县云蒙湖(岸堤水库)滤食性鱼类网箱越冬死亡现象进行了调查,对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降低养殖污染的网箱养鱼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饵式网箱完全依靠投喂人工饲料,会产生大量残饵、鱼粪等,造成养殖污染,引起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笔者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可降低养殖污染网箱养殖技术,在养殖产量、效益和生态保护方面具有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一、基本原理在投饵式网箱外设置滤食性鱼类网箱,只对投饵式网箱投喂饲料,利用滤食性鱼类摄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残饵等,将投饵式网箱散失水中的营养物质加以利用,以降低养殖污染,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水库网箱养殖鳙鱼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国强 《淡水渔业》2004,34(4):51-52
水库中鳙鱼的负载量过大 ,枝角类、桡足类等饵料不足 ,鱼种搭配比例不合理 ,鱼种质量较差等是导致陆浑水库网箱养殖鳙鱼失败的主要原因 ;目前陆浑水库应以吃食性鱼类及青虾的网箱养殖替代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4.
<正> 网箱与外荡配套养殖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法之一,若网箱仍以放养滤食性鱼类为主,必然会影响外荡水域中以摄食相同饵料的鱼类的生长。为此,本试验以饲养杂食性鱼类为主,探讨放养密度与搭配比例、个体成长与产量、生产效果与经济效益等关系。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网箱结构及装置用面积为25平方米的网箱4只,规格为5×5×3米(其中1米为水上防跳网),网  相似文献   

5.
免投饵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养鱼是利用大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网箱内小水体密集养殖措施而获得高产的一种养殖方式。网箱不投饵生态养殖,是直接利用大水面中丰富的天然饵料粗放稀养方式生产无公害优质滤食性鱼类的一种养殖方法,其只投入网箱及鱼种费,投资少,但投资回报率高,一本万利。根据天生桥水库养殖户的养殖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我们在采煤塌陷水域大水面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成功的基础上,开展网围生态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实施,圆满完成项目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条件1.地理条件试验地点选在济宁市任城区南张镇柳家村的采煤塌陷地水域,试验面积1500亩,水面平均深度2米。试验地点位于跃进河堤北岸,环境优美,交通十分方便。2.水质试验水体属于良田塌陷,土质肥沃,浮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鱼是一种先进的集约化养鱼方式。80年代初期,我国在水库利用天然饵料进行网箱养殖鲢鳙等滤食性鱼类,获得成功,随后发展到网箱养草食性鱼类以及海洋中网箱养石斑鱼等肉食性鱼类。80年代以来,网箱养鱼技术不断提高,养殖对象不断增多,已成为我国“三网”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健康的水产养殖应使整个养殖过程中的行为不超过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不破坏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进而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这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在宏观上加以控制,微观上给予引导。1.控制有效养殖面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调动养殖积极性、稳定水产品价格,应对水产品养殖面积作出宏观控制、合理布局。①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库、湖泊等水域应尽量少养殖或不养殖,即使养殖也应将放养的数量、面积、品种、产量等报经专家评估,把养殖所带来的污染控制在水体自净能力范围之内,多放滤食性鱼类,少放吃食性鱼类。②因地制宜适当…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生态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第2期蓄水工程完成后。在巫山境内形成了众多广阔的水面,水质良好。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好水资源,我们经过充分的论证,认为在大宁河流域开展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养殖。以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可行的。为此,我们于2005年开展了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的技术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养殖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万安水库和白沙水库是九龙江北溪上游支流——万安溪梯级开发的一级和二级水库,属河道型水库。两库库容分别为2.8亿m^3和1.85亿m^3,正常水位面积分别为4.8km^2和8.3Km^2。当前渔业主要为库区增殖放流与捕捞、网箱养殖,具体为:万安水库2007年和2008年人工放流鲢、鳙鱼种140万尾,捕捞产量约470吨,网箱养殖面积70188m^2,年产量约4000吨;白沙水库共人工放流鲢、鳙鱼种40万尾,捕捞产量约92吨,网箱养殖面积13000m^2,年产量约1000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网箱养殖规模偏大,水质的总磷总氮含量较高,已达中营养水平,2007年甚至发生短期蓝藻水华、总体协调性不足、支撑体系薄弱和养殖生产水平参差不齐等。据此,笔者提出了加强库区滤食性鱼类资源增殖力度、减少网箱面积并实行许可证准入制度、扶持多品种养殖并规范饲料/用药/网箱布局、加强库区捕捞控制、积极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措施,以保证两库渔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匙吻鲟(Polyodon spathala)属鲟形目、匙吻鲟科,又称鸭嘴鲟,原产于美国,它生长快、个体大,是滤食性鱼类,可供食用和观赏。水库网箱生态养殖匙吻鲟是充分利用大水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的一种投资小、见效快、便于管理的养殖模式。近期我们在福建省水口电站库区开展了水库网箱生态养殖匙吻鲟试验,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2002~2003年在施庄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异育银鲫、湘云鲫试验,对鱼种投放、喂养管理、防病及饲料配制等技术进行探讨,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水库自然条件施庄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1150万米3,在气候和水位正常的情况下,养鱼水面2650亩,具有防洪、灌溉、水产养殖、企业供水等多种功能。在未投放网箱前,主要以养殖滤食性花、白鲢为主。水库水质良好,透明度1.26米,pH值8.1,水中溶氧丰富,常年保持在11.5毫克/升以上。二、材料与方法1.网箱的结构与设置 网箱采用聚乙烯封闭式结节网箱,双层网衣,网目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鱼塘中设置网箱,将共存于同一水体中的不同养殖品种相对分离,借助箱内外水体交换,实现资源(溶氧、饲料、肥料等的综合多级利用,是传统养殖技术改进的有效途径。其实施方法是按混养比例中吃食性鱼类数量和网箱养鱼一般密度在池塘中设置小网箱,箱内单养吃食性鱼类,箱外混养杂食性和滤食性鱼类。这一箱池结合的养殖方式在同一池塘中混养多品种的前提下实现了不同种类的单养,既有利于饵、肥等物质的多级利用,又方便不同养殖品种在投饵、用药、出池等操作。是近年发展  相似文献   

14.
鳙也称胖头鱼、花鲢,是四大家鱼之一,属滤食性鱼类,主要滤食枝角类、桡足类、轮虫、无节幼体、原生动物及一些碎屑和藻类。不投饵网箱养殖花鲢是充分利用水体生物资源、降低养殖成本的健康养殖模式。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对湄洲湾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滤水率和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潮间带、潮下带底栖滤食性动物和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的现存量等生态参数的调查和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沿岸海域能流分析模型估算该海域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同时应用方建光模型估算贝类的养殖容量;还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养殖品种的适养殖面积,目的在于控制该海域贝类的养殖量和对各种贝类养殖量进行优化配置。三种模型估算的贝类养殖容量为235487~263676 t,平均247116 t,906104×104个~1014567×104个,平均950850×104个;贝类适养面积为6867hm2,其中牡蛎(O streidae)5420hm2,缢蛏(Sinoncvacula constricta)880hm2,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20hm2,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olippinarum)460hm2,泥蚶(Tegillarca granosa)7hm2。1999年贝类养殖面积已超过了估算的适宜养殖面积815hm2,应予以削减。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霍山县位于大别山腹缘地带,由于灌溉需要,修建了许多小型水库,这些水库面积50~100亩,水位较深,水质清瘦,单靠放养滤食性鱼类很难提高产量。该县南岳乡程国钧在当地水产局的支持下,承包东石门水库,进行网箱养草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技术上,他主要采取了: 1.选点投放。该水库面积60亩,正常水位5~8米,水库呈蝌蚪状,常有流水,水质清  相似文献   

17.
大港湾贝类养殖容量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统计分析法估算了大港湾贝类的适宜养殖面积,同时采用Tait模式和营养动态模式估算贝类自然生产力,根据调查潮间带非养殖区底栖软体动物、吊养区非养殖滤食性附着动物及浅海底栖软体动物的现存量计算贝类可养殖量,估算结果适养面积为346.67hm^2,贝类自然年生产力为31024t和29829t,海区滤食性软体动物现存量7731t,养殖容量为23293t和22098t。1996年后的实际养殖面积和养殖量已超过了估算的适养面积和养殖容量。  相似文献   

18.
六安地区位于大别山北麓,是山多水阔耕地少的地区,为尽快解决山区人民脱贫致富问题,近十多年来网箱养殖在库区迅速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充分利用山区水库资源,1998年我们在佛子岭水库成功利用网箱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的基础上,进行了小网箱养殖团头翁的试验。3月21日投放鱼种进箱,每平方米投放12kg,平均规格为40g/尾,到10月18日网箱起捕,出箱鱼平均体重350g,每平方米产商品鱼98kg,成活率93%,饵料系数2.l,每平方米收益428元,投入产出比为肝!.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l网箱的结构与…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煤矿塌陷地水域可持续利用,2008年我们在网箱养殖滤食性鱼类成功的基础上,开展网箱养殖草鱼试验,经过1年的实施,圆满完成任务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斑点叉尾鮰池塘工业化养殖,净水区投放滤食性鱼类花白鲢、青虾等辅养品种和种植水生经济植物,通过一个周期的养殖试验,分析评价斑点叉尾鮰池塘工业化两种生态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和养殖效果,两种规格生态养殖模式均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为绿色工业化设施渔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