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蛭现活成品大概要90元/kg~100元/kg,平均每公斤大约45条~50条左右,每条水蛭约为2元左右。平均亩产为43200元~54000元左右,是一项渔民增收增效新养殖品种。为了较好规范静水池塘网箱养殖水蛭提高养殖户收入,本文详述了静水池塘网箱养殖水蛭技术要点。水蛭,俗称蚂蟥、马鳖,属环节动物门、蛭纲动物,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药材,它的涎液含有一种血凝物质,称为水蛭素,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  相似文献   

2.
<正>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在我省豫南地区迅速发展,特别是固始县利用蚯蚓进行池塘网箱健康养殖黄鳝已成规模。为了逐渐规范池塘网箱健康养殖黄鳝的模式,推广池塘网箱健康养殖黄鳝技术,应做到以下7点,仅供养殖户参考。一、池塘的准备1.池塘和网箱建造一般池塘面积为10~15亩,应选择背风向阳,离水源近,进、排水方便  相似文献   

3.
池塘网箱养鳝的常见问题与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黄鳝市场售价不断上涨,黄鳝养殖业也快速发展,特别是池塘网箱养鳝模式深得养殖户的青睐。笔者在这几年黄鳝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中发现不少养殖户由于技术能力弱、养殖条件差、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池塘网箱养鳝产量低、效益差,因此,从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改良生产环境、强化养殖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挖掘池塘潜力,有效地利用水体空间,增产增效、节省饲料、降低饵料系数和有利于防病治病,笔者在中宁县农业局水产站基地面积为24.8亩的4口池塘中进行池塘网箱套养罗非鱼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池塘套放网箱养殖罗非鱼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试用。1.池塘选择:网箱放置在面积为6.3亩的池塘中,池塘水深1.8m~2.0m左右,水质较好,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并配备增氧机一台。2.网箱设置:用金属材料制成2.0m×2.0m×1.5m的柜子架,用聚乙烯塑料网衣将四周包围且最后留盖,网目为2.0cm~2.5cm,网箱放在靠近增氧机处,每口…  相似文献   

5.
鲟鱼养殖方式有水泥池工厂化流水养殖、静水池塘养殖、流水养殖、网箱养殖。1静水池塘养殖1.1鱼池条件有独立的供水,能不定期地补充新水,并可以充分地排水,有稳定的水位。1.2苗种选择与放养密度选择无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苗种放养,体长为10~15 cm,每667 m2放养600~1 0  相似文献   

6.
黄鳝网箱养殖技术及其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鳝是淡水鱼类中的佳品,由于野生自然资源日趋减少,黄鳝的人工养殖经济效益较高,前景看好.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结构的调整,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养殖黄鳝模式得到广范推广.为有效地提高黄鳝养殖产量和效益,促进黄鳝养殖健康发展,现将池塘网箱养殖黄鳝的技术及其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宽体金线蛭,俗称水蛭,属环节动物门、蛭纲动物,它是水生动物中医用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多用于心肌梗死、急性血栓等病症的治疗。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水蛭在肿瘤、肝病、心血管病及外科上有特殊的疗效,从而使其用量骤增。加上自然资源日渐衰竭,使医药市场上货源紧缺,价格陡升。因此宽体金线蛭是目前具有很大养殖发展潜力的名优水产品种。而池塘网箱养殖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产量高、易管理、易捕捞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根据当地近年来的养殖情况,对水蛭的池塘网箱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以期对养殖者有所启迪或借鉴。  相似文献   

8.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又称施氏鲟、黑龙江鲟,分布在黑龙江水域,是近两年刚刚兴起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由于幼鱼成活率低,因此幼鱼培育一般都在室内小水体中进行,生产成本较高,工作量较大。网箱培育幼鲟还未见报道。我们于1998年在普通静水池塘中设置网箱,进行了网箱培育幼鱼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果。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组 池塘:普通静水养鱼池,面积4.5亩,水深2m,水  相似文献   

9.
水蛭,俗名蚂蟥。江苏省射阳县青龙村从2010年开始从事水蛭的人工养殖,现已初见成效,将有关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建设规模通洋青龙水蛭养殖场建设标准化水蛭养殖场300亩,建成孵化池、种苗池和成蛭养殖池,全面实施网箱养殖技术,设立塘口10个,其中种水蛭塘口6个,每个塘口10亩,计60亩。商品水蛭塘口4个,每个塘口60亩,计240亩。置放网箱328只(网箱规模4.2米×9.2米×1米),总投入800多万元。二、技术措施在养殖过程中,青龙村坚持走繁养殖设施建设配  相似文献   

10.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2,(4):51-51
金鲳池塘标粗后移至深水网箱接力养殖生长快 去年,广东阳江市深水网箱养殖户冯先生从海南购买了一批价值20万元的金鲳鱼鱼苗,在风浪相对较小的海湾标粗,计划一个月后投放在大网箱养殖。谁知由于苗太小,而且海水流动起伏大,造成损失过半。于是,有经验的养殖户建议冯先生马上把鱼苗搬回水体平静的咸淡水池塘,结果全部鱼苗存活下来了,一个月后顺利移至深水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11.
本地区池塘养殖草鱼种已有很长的历史,随着渔业的发展,对草鱼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池塘养殖的草鱼种已供不应求,从2000年开始利用网箱进行草鱼种养殖,从这几年的养殖情况来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网箱数量增多及放养密度的增大,2004年开始陆续有养殖户前来咨询草鱼种网箱养殖中出现的一些病害问题,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都有。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系热带性鱼类,原产非洲。近10年来,随着加工、出口贸易的发展,罗非鱼成了我国南方一个非常重要的咸淡水养殖品种,广大养殖企业与养殖户对种苗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利用池塘网箱培育罗非鱼苗,操作方便,成活率高,经济效益好。可以提高放养密度,同一池塘可以放养不同批次与规格的水花,可提高池塘利用效率,并且培育的鱼苗规格整齐。现将池塘网箱育苗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刺参网箱育苗由于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比传统的工厂化育苗优势明显,已在北方大面积推广,网箱保苗可以产生较大利润,同时对苗种质量有明显提高,但大多数养殖户仅仅应用池塘网箱进行度夏保苗,在越冬时期将网箱捞出,大大浪费了网箱的利用效率。刺参养殖越冬期较长,该时期如能够完全加以利用,将会大大提高经济价值。因此,将越冬时期的池塘网箱保苗技术摸索清楚并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大力推广池塘网箱生态育  相似文献   

14.
柳富荣 《科学养鱼》1997,(2):30-30,22
一、池塘网箱养鱼的可行性1.池塘具有网箱养鱼所需水体流动的基本条件。池塘虽为静水状态,但目前大部份精养鱼塘具有排灌方便、水系畅通的优势。2.池塘养鱼与池塘设置网箱养鱼王无干扰。池塘网箱养鱼更是一种小范围的笼养,是提高池塘利用率和综合效益的集约化养殖好途径。3.池塘能提供网箱养鱼较佳的生态环境。首先,由于池塘水活、肥,使箱内饵料生物能不断得到补充,较自然水域饵料更丰富。其次,箱内外水体交换频率大,水质保持一致,箱鱼始终生活在与池塘一样的较佳溶氧、较低代谢产物的生态环境中。此外,网箱范围小,降低了鱼类…  相似文献   

15.
水蛭,俗称蚂蟥,其体内含有水蛭素、盱素、抗血栓素,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是我国的传统名贵中药材。水蛭网箱养殖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特种水产养殖模式,也是农民养殖致富的一条好门路。菱湖蛭兴特种水产养殖场于2007年开始对水蛭进行网箱养殖,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水蛭网箱养殖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6.
小体积网箱养鱼技术自1991年引入我国以来,现已成为我国大水面渔业,特别是水库渔业广泛采用的养殖形式。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开发池塘生产潜力,提高池塘经济效益,国内已有许多单位开展在静水池塘中进行小体积网箱养鱼试验,均取得了预期效果;但利用农村过水当家塘开展小网箱养鱼还未见报导。1998年我们在下塘镇开展了当家塘小体积网箱养鱼试验,养殖规模达100m~3。现将其中一个试验点的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塘试验搪位于长丰县下塘镇姜词生产队境内,过水塘面积2.6hm~2,实际可养面积2hm~2,最…  相似文献   

17.
关于黄鱼的养殖技术之一池塘养殖大黄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鱼的人工养殖有两种方式: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围塘养殖)。大黄鱼的网箱养殖起步较早,已有比较成熟的技术规范。但池塘养殖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公司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对池塘养殖大黄鱼进行了试验,在养殖的技术、操作等方面探索到了一定的经验,现作一总结。一、池塘的选择大黄鱼池塘养殖对池塘的要求有:进排水方便,换水条件要好,要求有12天以上可以换水;池塘蓄水要求深些,平均水位要在互.Zm以上,深水区能达到1.sin以上,以便高温期鱼能安全度更,如果水深达不到互.sin以上,则对池塘局部区域进行改造,深挖一定面积,使包在…  相似文献   

18.
常先苗 《水产养殖》2009,30(8):30-32
泥鳅属小型经济鱼类,性习钻泥,游动能力弱,直接放入水稻大田中养殖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常规稻田泥鳅养殖标准要求相对较高,对一般未从事过泥鳅养殖的人来说难度大。2008年笔者结合泥鳅池塘养殖、小体积网箱养殖和常规稻田养殖的优点,与水产养殖企业联合开展低洼地改造稻田小体积网箱泥鳅养殖技术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供广大泥鳅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水蛭(Whitmaniapigra Whitman),俗称蚂蟥,《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末在华南华东进行人工饲养获得成功。一般养殖的品种为宽体金线蛭,最初的养殖方法是浅水池塘养殖,逐步发展成为池塘内用长条形密网网箱养殖。由于受生长温度的限制,池塘  相似文献   

20.
开展0.7hm~2的黑脊倒刺鲃池塘流水高效养殖试验,每公顷投放体长6~7cm以上的苗种24000尾,经过17个月的管养,获得养殖成活率88.75%、每公顷产量15294kg、平均个体重718.1g的良好效果。实现总产值49.25万元、利润22.49万元、每公顷产值70.35万元、亩利润32.1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83,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试验结果表明:黑脊倒刺鲃池塘流水养殖病害少,生长速度快,成品鱼品质优,其产量和效益明显优于现有的池塘静水养殖、水库网箱养殖。该试验对优化黑脊倒刺鲃养殖模式,促进进黑脊倒刺鲃的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