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8、2010-2013年在金沙江下游水富/宜宾断面进行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研究金沙江一期工程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圆口铜鱼早期资源补充的影响。共采获圆口铜鱼卵苗6190粒(尾),其中鱼卵74粒、鱼苗6116尾;2013年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后在水富/宜宾断面未采集到圆口铜鱼卵、苗。各年圆口铜鱼卵苗江汛期和最大日径流量分别为:2008年6月12日-7月2日、3.79×107粒(尾),2010年6月22日-7月10日、3.47×107粒(尾);2011年6月23日-7月4日、9.58×107粒(尾);2012年6月24日-7月13日、1.22×107粒(尾)。圆口铜鱼卵苗江汛与金沙江下游的水文流量持续增长相关,卵苗日径流量高峰值与洪峰过程较一致,最大日径流量基本先于最大水文流量前出现。圆口铜鱼繁殖盛期在6月中旬-7月上旬较短时间内(2~3周)。2008年向家坝水电站截流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圆口铜鱼早期资源补充量为2.12亿粒(尾);2010-2012年导流施工期间早期资源补充量分别为1.65亿、1.61亿、0.82亿粒(尾),呈下降趋势;2013年无早期资源补充。溪洛渡、向家坝2个梯级大坝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圆口铜鱼卵苗向下游漂流的途径。要合理制定水电梯级调度方案,促进或引起圆口铜鱼自然繁殖过程,并降低圆口铜鱼卵苗在库区的死亡率;加强圆口铜鱼现有栖息地保护,严格控制或禁止在产卵场捕捞亲鱼;开展圆口铜鱼在梯级大坝上下游间群体交流连通性的可能性研究和圆口铜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圆口铜鱼是长江上游特有经济鱼。随着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阻隔了圆口铜鱼的生殖洄游通道和长江中下游圆口铜鱼对金沙江繁殖群体的补充通道,这是对其资源量造成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然而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难题,本文探索了一种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方法,旨在为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繁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5月中旬开始,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对人工驯养的圆口铜鱼两次催产成功,共获受精卵5500粒,出苗4000余尾。目前亲鱼经康复处理后全部存活,鱼苗已开口摄食。圆口铜鱼俗称水密子、圆口等,是一种河流洄游型鱼类,整个生活史均在河道中完成,其产卵场分布于金沙江攀枝花以上江段以及雅砻江干流水流湍急处。它们曾是长江上游江段的主要优势物种和重要经济性鱼类,近年来,随着栖息地环境变迁和过度捕捞,其栖息范围萎缩,资源量显著下降,目前已被列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指标性物种。环境保护部、农业部、中国三峡集团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对圆口铜鱼的保护高度重视,组织了多家研究所长期进行科研攻关。由于其人工驯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从宜宾中华鲟研究所获悉,在该所向家坝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基地进行的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圆口铜鱼人工驯养繁殖取得成功。据该所科研人员鲁雪报介绍,从今年5月至今,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驯养的圆口铜鱼两次催产成功,两批  相似文献   

5.
正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隶属鲤科、鱼句亚科、铜鱼属,是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有关圆口铜鱼的野生亲鱼繁殖、驯养及捕捞野生鱼苗驯养已有报道,而关于其子二代的苗种培育尚未有报道。本文通过蓄养圆口铜鱼自繁仔鱼早期培育的总结,旨在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6月10日,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在四川宜宾向家坝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长江特有鱼类圆口铜鱼人工驯养繁殖成功。据介绍,自今年5月开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驯养的圆口铜鱼两次催产成功,两批共获受精卵5500粒,出苗4000余尾,目前鱼苗已成功开口摄食。产后的亲鱼经过康复处理全部成活。连续两次  相似文献   

7.
北方铜鱼     
<正>北方铜鱼(Coreius septentrionalis)属鲤形目鲤科!亚科铜鱼属,除北方铜鱼外,该属还有铜鱼(Coreius heterodon)和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二种。铜鱼(Coreius heterodon)和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当前在长江水系还有较大的种群量,而北方铜鱼为黄河水系特有鱼,由于数量稀少,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蓄水运行对下游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群聚动态的影响,基于2016-2020年宜宾江段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数据,探究其资源种群结构与年际变化趋势。使用半圆弶网采集漂流性卵,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并计算鱼卵丰度。结果表明,宜宾江段共计采集鱼卵20种,主要优势种为吻鮈(Rhinogobio typus)和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估算出鱼卵年均径流量为15.07×106粒,其中漂流性卵为9.89×106粒,年际间总体呈增加趋势;推算采样点以上分布有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3处;从多样性指数和相似度指数看,宜宾江段鱼卵种类组成结构较为稳定,年际间变化不大。尽管受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发的影响,宜宾江段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是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繁殖的重要分布区,但以小型鱼类为主,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等长距离洄游性鱼类鱼卵没有监测到。建议继续加强圆口铜鱼、长鳍吻鮈等鱼类的增殖放流;针对产漂流性卵小型鱼类的生态需求,开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梯级电站开发下金沙江下游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于2017年对春季和秋季金沙江下游尚未建成的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站江段以及已下闸蓄水的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江段应用多网目复合刺网进行了鱼类群落定量研究,同时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鱼类多样性特征以及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仍保持正常流水未成库区的乌东德和白鹤滩江段鱼类群落与已成库区的溪洛渡和向家坝江段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仍为峡谷激流型生境的江段,鱼类组成以土著特有鱼类为主,优势种为喜流水的圆口铜鱼C. guichenoti、泉水鱼P. procheilus、犁头鳅L. fimbriata;而在已蓄水的库区江段,鱼类组成多为长江中下游常见种类,优势种为喜静水缓流的?H. leucisculus、飘鱼P. sinensis、似鱎T. wwinhonis。应用典范对应分析对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做了相关分析,发现影响金沙江下游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包括水深、总固体悬浮物、电导率、pH和水温等。这些研究结果为制定金沙江下游鱼类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管理政策提供了基础与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情况 溪落泼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长江合江-雷波段国家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核心边缘,地处云南永善县和四川雷波县境,溪落泼水电站坝高273米,设计总发电量120万千瓦,水库尾水到云南的巧家县,长约200多公里,库面141平方公里,库容115.7亿立方米,水深达250米以上。 二、该江段鱼类资源现状 金沙江溪落渡江段内有鱼类11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鱼类2种,白鲟、达氏鲟;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种,胭脂鱼、大鲵,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5种;主要经济鱼类20多种,其中著名的经济鱼类有铜鱼、圆口钢…  相似文献   

11.
生态调度是缓解水电工程对鱼类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之一,确定生态调度目标鱼类是制定生态调度方案的基础和前提。在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物种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金沙江乌东德坝址至白鹤滩坝址之间分布的53种土著鱼类进行生态调度需求次序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生态调度需求1级的鱼类有4种,为圆口铜鱼、长鳍吻鮈、中华金沙鳅和齐口裂腹鱼,这些鱼类均属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也是受水电开发影响较为显著的种类;处于生态调度需求2级的鱼类有14种,包括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1种,这些鱼类产卵繁殖对流水生境均有一定需求;处于生态调度需求3级的鱼类有28种,这些鱼类以广适型种类为主,对水流条件的要求不高;处于生态调度需求4级的鱼类有7种,多为常见的小型鱼类,其产卵繁殖对生境要求不高。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乌东德坝下江段鱼类对生态调度的实际需求,考虑到产漂流性卵鱼类和产粘沉性卵鱼类繁殖需求的差异,综合确定圆口铜鱼和齐口裂腹鱼为乌东德水电站生态调度的主要目标鱼类,长鳍吻鮈、中华金沙鳅等作为兼顾目标鱼类。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1月-12月在金沙江收集体长(L)150~290mm,体重(W)64.1~422.7g的圆口铜鱼23尾,根据体长将其分为4组,分别测定其化学组成,估算其能量密度。结果显示: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灰分含量(ASH)和能量密度(E)占其湿重的百分比分别为65.87%~69.99%,15.65%~18.17%,9.95%~14.07%,2.69%~3.80%,7.23~10.06kJ/g。经统计分析,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与其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另外,圆口铜鱼幼鱼体长与其含水量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而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可以用圆口铜鱼幼鱼的含水量和体长估测其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圆口铜鱼高脂肪含量与其长距离繁殖洄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圆口铜鱼的生物学及病害学等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属鲤科、鮈亚科、铜鱼属,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由于生境的恶化和人为捕捞过度,其数量急剧减少,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圆口铜鱼进行了研究,现将一些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水电梯级开发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影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资源量显著下降。增殖放流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人工繁育过程中为圆口铜鱼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对其性腺发育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年龄和性腺发育阶段的圆口铜鱼肌肉营养成分、肌肉和性腺氨基酸组成,可为其人工饲料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1)随着年龄的增长,圆口铜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2)性腺从II 期到IV 期的发育过程中,圆口铜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均升高;(3)性腺中谷氨酸和亮氨酸在所有氨基酸中的占比较高,分别为9.82%和6.74%,其中10 种氨基酸的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均显著低于肌肉组织中的含(P<0.05),而每100 g 蛋白质中脯氨酸(3.19±0.22)g 和丝氨酸(3.56±0.27)g 含量显著高于肌肉组织中的含(P<0.05)。研究表明,圆口铜鱼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与其年龄和发育期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性腺发育,其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呈增加趋势,谷氨酸、亮氨酸和脯氨酸在圆口铜鱼性腺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一、圆口铜鱼易感染小瓜虫病的主要原因1.生理特点淡水有鳞鱼中比较容易感染小瓜虫病的一些鱼,一般都有细小疏松的鳞片,如:圆口铜鱼、岩原鲤(幼鱼)、厚颌鲂等,而胭脂鱼、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等鱼因为有紧密的鳞片保护,不容易寄生感染小瓜虫病。此外,圆口铜鱼丰富的皮下脂肪层或许更容易成为小瓜虫安居的"温床"。2.应激反应圆口铜鱼的驯养,业内公认有三个最主要的技术难点:应激反应、性腺发育及鱼病危害(主要是小瓜虫病)。笔者认为,应激反应与感染小瓜虫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即应激反应强的鱼类易感染小瓜虫病。容易引起圆口铜鱼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圆口铜鱼仔幼鱼驯养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24日至10月8日,以采自金沙江的34尾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仔鱼(出膜3~4d)为驯养试验对象,仔鱼阶段分别以蛋黄和水蚯蚓碎浆作开口饵料,稚鱼、幼鱼阶段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圆口铜鱼仔鱼、稚鱼、幼鱼均能主动摄食。经107d驯化培育,总体成活率64.71%,幼鱼平均体长(70.5±4.6)mm,平均体重(5.9±1.3)g,表明圆口铜鱼仔幼鱼易于驯养。  相似文献   

17.
圆口铜鱼     
名称圆口铜鱼学名Coreius guichenoti(sauvage et Dabry),属鲤形目、鲤科、鮈亚科、铜鱼属。地方名;四川称方头、圆口、水密子、肥沱;云南称胡子鱼、鸽子鱼、阿猫鱼;湖北称出水烂。形态特征体延长,前段近圆棒形,后段稍侧扁。头较宽平扁,吻短圆,口下位,口裂宽阔呈弧形,口角有须一对,甚长且较粗。咽齿一行,侧线鳞54~57。背鳍起点距吻端较其基部后端至尾鳍基为小,胸鳍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体色带金黄色,腹部淡黄色,是长江水域中的中小型鱼类,常捕个体重在1斤半以下。地理分布分布于长江上游水系的干流和金沙江及其它一些支流。其分界线上至云南合庆县朵美附近的金沙江段,下至湖北省  相似文献   

18.
圆口铜鱼(Coreius gu ichenoti)属鲤科、 亚科、铜鱼属,俗称水密子、圆口,食性广,以动物食性为主,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嘉陵江中下游、沱江等水系。该鱼肉质鲜嫩,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目前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过度捕捞,其数量急剧减少,其人工养殖已有一定进展,但还未见有关该鱼疾病的报道。本文就笔者遇到的锚头鳋病引起圆口铜鱼死亡的病例进行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圆口铜鱼属鲤科,俗称麻花鱼、水密子,食性广,以动物食性为主,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随着圆口铜鱼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提高及养殖水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其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4月,四川省泸州市一江河网箱养殖户养殖的圆口铜  相似文献   

20.
<正>铜鱼属鱼类隶属于鲤形目,鮈亚科,在我国分布有3种,即分布于长江水系的铜鱼(Coreius heterokon Bleeker)和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以及分布于黄河水系的北方铜鱼(Coreius septentrionalis)。这三种铜鱼属鱼类均为我国特有种,都只在我国大陆地区有分布。近30年来,受过度捕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铜鱼属鱼类的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