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生产中因需要转塘或鱼价高时难免在高温时需要干塘起捕斑点叉尾鮰,高温干塘起捕斑点叉尾鮰风险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失,在现实生产中养殖者也出现偶有干塘起捕斑点叉尾鮰死亡的情况,甚至在冬季低温时也会出现。笔者在6月8日30℃以上干塘起捕斑点叉尾鮰获得成功,并且鱼还正常养殖成功。现将30℃高水温干塘起捕斑点叉尾鮰技术的原理与要点介绍如下。一、水温对斑点叉尾鮰的生理影响温度是随着时间与空间变化而变化的环境因子,它不仅影响水体的许多理化因子,而且直接影响斑点叉尾鮰本身的生理活动,受水温的制约与影响,斑点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鱼回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我们于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郊黄庄养鱼场进行了池塘主养斑点叉尾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斑点叉尾池塘高效养殖模式是对调整池塘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渔农收入进行的有益探索,旨在为广大渔农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状况池塘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10亩,池深  相似文献   

3.
正"一点红"病,即爱德华氏菌病,在无鳞鱼中多见,尤以黄颡鱼为甚,斑点叉尾养殖中未见报道,2011年12月湖北县仙桃通海口地区发生的斑点叉尾肠道出血病似有相似之处。一旦发生,对池鱼危害极大,并会造成重大损失。我们在养殖生产中遭遇了特殊高温条件下两例斑点叉尾暴发"一点红"出血病的情况,经区别情况,分别对症用药,后彻底治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上半年以来,我国鱼受到内销市场升温的影响,需求量有所提升,鱼活鲜内销价格比较坚挺,高时达到了20多元/千克,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好的养殖效益,许多养殖户又开始关注鱼养殖,养殖热情开始高涨。然而,2014年斑点叉尾的肠道败血病在湖北、湖南等地流行比较严重,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014年11月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下旬,安徽宿州市桥区灰古镇鱼场的两塘斑点叉尾开始陆续死亡,4月1~3日大量死亡,每天死亡数在500尾左右,养殖户十分着急,前来咨询。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死鱼数量基本得到控制。一、基本情况养殖斑点叉尾鱼塘均是001年新开挖的塘口,面积10亩左右,水深1.5~2米,配有增氧机、投饵机。2002年4月1日从武汉购3厘米左右斑点叉尾鱼种2万尾(密度为1000尾/亩),按照“80∶0”养殖模式进行饲养,投喂鲤鱼成鱼料。4~10月份,每半月定期用强氯精进行水体消毒,中间没有进行换水,水质较肥,10月停食以后,对水体没有进行过消毒,2002年冬季气温较低,鱼…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保证斑点叉尾鮰全年有鱼持续供应市场,维护光明渔业品牌,降低养殖风险,缩短养殖时间,光明渔业2020年参考四川养殖模式,在海丰三区拿出两个塘口进行试养,以探讨最优二龄鱼种养殖模式,为公司后续养殖做准备。一、养殖概况斑点叉尾鮰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引进,经过二十多年的养殖推广,斑点叉尾鮰养殖已发展到北至黑龙江、南到两广等二十几个省市,其中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河南和广东已有大面积的斑点叉尾鮰养殖。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叉尾鮰种苗繁殖和供应基地,成为内地鱼苗种的重要供应地。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万安县建立了以"池塘培育斑点叉尾苗种,网箱养殖斑点叉尾成鱼"为核心的斑点叉尾健康养殖模式——万安模式。到2010年底,全县斑点叉尾养殖池塘达1万亩,网箱养殖突破10万米2,斑点叉尾产量达1万吨,总产值达1.3亿元。二、池塘培育斑点叉尾优质苗种技术要点1.鱼种培育池的条件与准备(1)池塘条件:鱼种池要求水源方便、水质良好、进排水设施完善;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到9月,广西横县西津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发病一周左右时间内就造成了大批斑点叉尾死亡,病害波及4000多口网箱,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万元。2007年6月5日,广西横县西津水库某养殖户300箱斑点叉尾中10箱出现死亡,3天后波及到80个网箱,死亡率高达90%,至12日死亡达10吨以上。与此同时,同一水域其他养殖户的斑点叉尾也相继发病,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当地斑点叉尾养殖业蒙上了阴影。本研究中心对该地区网箱养殖发病的斑点叉尾进行了现场调查采样,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海豚链球菌感染,本文就此病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以期对今后斑点叉尾链球菌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鮰 链球菌病的发生与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6月到9月,广西横县西津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发病一周左右时间内就造成了大批斑点叉尾鮰死亡,病害波及4000多口网箱,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万元。2007年6月5日,广西横县西津水库某养殖户300箱斑点叉尾鮰中10箱出现死亡,3天后波及到80个网箱,死亡率高达90%,至12日死亡达10吨以上。与此同时,同一水域其他养殖户的斑点叉尾鮰也相继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斑点叉尾病毒病斑点叉尾病毒病是斑点叉尾幼鱼的主要传染性疾病,对斑点叉尾幼鱼感染力非常强,并且发病速度快,可造成斑点叉尾幼鱼大规模死亡。每年6-9月,水温27~30℃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期。  相似文献   

11.
<正>(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发病情况重庆市万州区一斑点叉尾鮰养殖户,池塘面积约5亩,水深1.8米,2台叶轮式增氧机,于2013年6月放养规格斑点叉尾鮰鱼种5000尾,现每尾均重100g左右。2013年8月24日到现场检查,测定水温25℃,水质监测试剂盒测得p H8.6,亚硝酸盐0.2g/L,透明度不到20cm。鱼池表面有一层浅绿色油膜(见图1)伴有轻微水化。下风口漂浮有十几尾死鱼,并可见有游塘现象。据养殖户阐述,此现象已持续近1个月,每天持续有20多尾死鱼,已使用氯制剂进行消毒及用药改底,但不见好转。从池中捞3尾病鱼,外观腹部及头部有点状出血(见图2);胸部可见绿色斑点(见图3);头部有明显红色出血点,须有黏着现象(见图4);解剖见有烂鳃(见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俗名沟鲶,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和咸水水域中。斑点叉尾鮰生长快、产量高、市场需求大,目前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是斑点叉尾鮰养殖也存在病害多,死亡率高的问题。2009年3月中旬至5月11日,重庆市涪陵区梓里乡平安村庞家坝养殖场的斑点又尾鮰爆发传染性套肠症,因病死亡的规格10-440g的斑点叉尾鮰达646.5kg,  相似文献   

13.
斑点叉尾鱼回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具有适温范围广、容易饲养、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等优点。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鱼回,投喂高品质的颗粒饲料,能减少鱼病,缩短养殖周期,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2002年,我们在五河县小圩镇朱塘湖进行了池塘主养斑点叉尾实验,面积1.47公顷,每667米2产斑点叉尾鱼回452千克,纯收入2100多元。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33~0.67公顷,水深1.5米左右,池底较平坦,无淤泥或少淤泥,有注排水设施,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毒、无污染,pH值7~8.5,每0.67公顷塘配置1台3千瓦增氧机。2鱼种放…  相似文献   

14.
<正>养殖面积约3~4万亩广东斑点叉尾鮰主产区主要在广州白云区和花都、高明、高要、江门、顺德、中山、清远等地,养殖较为分散,连片上规模养殖的较少。据本刊记者调查,除了混养和网箱养殖,广东全省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面积大约有3~4万亩。全省斑点叉尾鮰日销量约为15万斤,其中佛山环球水产批发市场每天的收鱼量就达6~7万斤。广东斑点叉尾鮰多以鲜活出售,鲜有加工,消费市场主要在广东省内,每日销往省外的量不超过3万斤。  相似文献   

15.
<正>盐城市沿海滩涂资源得天独厚,利用滩涂围堤筑塘引入淡水,一般经二三年池塘中水体盐度可降至5以下,可开展异育银鲫、斑点叉尾养殖。2007-2008年,我们在东台沿海利用围堤池塘开展斑点叉尾健康  相似文献   

16.
斑点叉尾鱼回“传染性套肠症”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一种斑点叉尾鱼回的新型细菌性传染病,危害很大,已经连续几年造成了大批的斑点叉尾鱼回发病死亡,严重地威胁着斑点叉尾鱼回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初步认为该病是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引起的斑点叉尾鱼回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发生严重的肠炎、肠套叠和脱肛为特征,在短时间内即可引起大批的斑点叉尾死亡,我们称此病为“斑点鱼回叉尾鱼回传染性套肠症(InfectiousintussusceptionofchannelcatfishIICC)”。由于该病具发病突然,来势凶猛,传染快,呈流行性,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以斑点叉尾为研究对象,通过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为依据,制定治疗措施,为该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一、养殖场基本情况及发病鱼症状2023年8月初,新疆某养殖场斑点叉尾暴发细菌性败血症,发病养殖池塘24口,面积约90亩。为斑点叉尾1龄鱼种单养池塘,放养密度约3 000尾/亩。发病时池塘水温为22.3℃,  相似文献   

18.
涪陵区龙桥镇金锅一社一养殖户承包的一口0.72hm^2池塘,2004年3月份投放叉尾鮰730kg,平均规格50g/尾。7月14日出现叉尾鮰死亡,第一天死4尾(平均规格350个/尾),第二天8尾,第三天40多尾,最多一天死亡110尾,连续几天死亡叉尾鲴284尾,99.4kg。经诊断系纤毛虫病引起死亡。同年8月6日-10日,涪陵区卫东水库网箱养殖的叉尾鮰鱼种(10—12cm)因患车轮虫病,第一天死亡10几尾,第二天死亡20多尾,第三天死亡400多尾,最多一天死亡600多尾,  相似文献   

19.
<正>一、病情1.病情发生及调查2015年8月底,大化县一网箱养殖户反映近期养殖的斑点叉尾出现进食减少、反应迟钝,并有少量死亡的情况。该养殖户为水库网箱养殖,采用自然水体,水面开阔,水质良好,符合健康养殖技术标准;网箱规格为12米×12米×3米,放养密度为100尾/米3,鱼体达到或接近商品鱼规格,平均重约0.7千克。平时养殖管理规范,日投饵量控制在饱食量的70%~80%。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punctatus),亦称沟鲶,属鲶形目鱼回科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易起捕,抗病力强,肉质细嫩等特点。近年来,斑点叉尾鱼回的成鱼养殖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苗种需求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养殖效益,笔者于2002年进行了池塘高效培育斑点叉尾鱼回苗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及清整试验塘为桂林市水产研究所九美桥基地1#、2#塘,其中,1#塘2534m2、2#塘2400m2。池底平坦,保水性较好,平均水深1.2m。无污染源流入,池塘用水主要为天然雨水。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