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传统池塘养殖中,每养殖1亩鳜鱼,需配套3~4亩池塘培育饵料鱼。这种活饵养殖方式引起的配套饵料鱼塘占比成本高、饵料鱼与鳜鱼生长衔接难度高、人工捕捞饵料鱼劳动强度高、饵料鱼携带病原体导致发病率高的“四高”因素,制约了鳜鱼养殖持续、高速发展。因此推广鳜鱼全程配合饲料养殖对于推动鳜鱼产业变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随着鳜鱼配合饲料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江苏吴江市自上世纪90年初试养鳜鱼成功,中期进入规模化生产,迎合了市场济经发展,又使传统低值鱼转化为高档品,产量从原来100千克/亩提高到500千克/亩,亩均(包括配套饵料鱼池)效益达3000元以上。主要以传统的鲫鱼、草鱼、鲢鱼、团头鲂作为开口饵料,同时又引进泰国露斯塔野鲮等,作为养殖鳜鱼成鱼的饵料鱼。养殖模式上有单养、套养、混养,在饵料鱼配套池,采取轮作的方式,鲫鱼、鲮鱼、青虾一池多用,多季养殖。  相似文献   

3.
正鳜鱼的养殖分为传统养殖和饲料养殖。传统养殖投喂活的饵料鱼或冰鲜饵料鱼,其缺点在于饵料鱼自身易携带寄生虫和病菌,且冰鲜鱼还存在保鲜不当造成脂肪氧化酸败、蛋白质腐败等问题,导致疾病的产生。饲料养殖是未来发展方向,将全面替代活鱼及冰鲜鱼,实现鳜鱼的健康、高效和绿色养殖,扭转目前传统养殖饵料成本高、病害多、死亡大的局面。本文将简要介绍鳜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以及如何做好疾病的防治,供广大鳜鱼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1993年,笔者在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进行了网箱养殖鳜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谈几点体会如下; 一、养殖方法以经常投喂饵料鱼的方法为好,这种养殖方法饵料系数低,成活率高,生长快,管理方便。在一次性投放鳜鱼种和饵料鱼的养殖方法中,没有发现鳜鱼食饱后因饵料鱼过多而咬伤、咬死饵料鱼的现象,由此可以认为,这种养殖  相似文献   

5.
鳜鱼,俗称季花鱼、桂花鱼,鳜鱼的饵料鱼配套是发展鳜鱼养殖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一、饵料鱼的品种主要包括鲫鱼、草鱼、鲢鱼、团头鲂和露斯塔野鲮  相似文献   

6.
<正>在广东等南方地区,鳜鱼人工养殖以池塘为主,采用饵料鱼与鳜鱼同池混养。在秋冬交替季节,昼夜温差很大,还经常出现几天内气温剧烈升降的情况,造成气温在10~25℃大范围内剧烈波动。这种变化间接引发了鳜鱼多种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鳜鱼生长和摄食造成危害,降低了鳜鱼的商品价值和养殖经济效益。由于防治时用药不当,会造成鳜鱼及饵料鱼中毒死亡,或养殖过程中出现寄生虫反复感染。  相似文献   

7.
鳜鱼是较珍贵的水产品种,以鱼虾为饵料,抗病力强。近年因投喂品种单一的饵料鱼虾、水产加工残料等,饵料鱼的品质不断下降,引起鳜鱼的肝胆病逐年增加,已被视为鳜鱼疾病的顽疾,对鳜鱼养殖,运输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鳜鱼摄食习性十分奇特,自开食起终身以活鱼虾为食,人工养殖鳜鱼需配套生产一定数量的饵料鱼,且饵料系数在6~8,养殖成本较高。为了探索降低养殖成本的方法,笔者开展了饵料鱼喂前投饲处理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峡江县水产局经过多年的鳜鱼网箱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介绍了网箱设置、苗种投放、饵料鱼培育、日常管理、鱼病防治等网箱养殖鳜鱼关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杨帆  庞璇 《当代水产》2024,(2):42-43
<正>据统计,2022年我国鳜鱼产量40万t,产值200多亿元,全产业链约700亿元。然而,目前养殖1斤鳜鱼需要4.5~5斤饵料鱼,且饵料鱼季节性变化明显,难以持续供应,还会携带病毒增加鳜鱼患病风险,活饵料鱼养殖制约着鳜鱼产业发展。因此,选育易驯食鳜鱼新品种(系),优化饲料配方与工艺,实现鳜鱼人工饲料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是推动鳜鱼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成 《淡水渔业》2002,32(4):20-21
鳜鱼是当前内陆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其养殖模式有多种 ,现将其技术要点分别介绍如下。1 池塘主养1 1 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清新 ,底泥少或无 ,池塘面积 1~10亩 ,以 2~ 5亩为宜 ,水深 2米左右 ,排灌增氧设备齐全。1 2 饵料鱼培育(1)饵料鱼品种 根据适口性、经济性原则 ,可选择银鲫、鳙、草、鲂为饵料鱼 ,有条件引进鲮鱼则更为理想。(2 )饵料鱼养殖利用鳜鱼池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 ,可自繁银鲫苗或在鳜鱼放养前 10~ 2 0天投放家鱼苗 ,苗放养量 4 0~ 6 0万尾 ,其饲养方法宜用豆浆或其它饲料 ,不宜过多施肥。中后期饵料鱼则…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渔业社鳜鱼养殖户蔡文勇,从事鳜鱼养殖已经有5年,通过不断总结摸索,鳜鱼健康养殖技术日渐成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7年蔡文勇承包了80×667 m2鱼塘进行鳜鱼健康养殖,其中20×667 m2主养鳜鱼,60×667 m2配套饵料鱼,取得了6 029.6元/667 m2的效益。现将其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饵料鱼的培育1.1池塘准备在主养鳜鱼的池塘附近选用60×667 m2池塘作  相似文献   

13.
<正>鳜鱼俗称桂鱼、季花鱼、花鲫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目前我国养殖的鳜鱼品种有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其中翘嘴鳜养殖量占总产量90%以上。《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鳜鱼养殖总产量首次突破40万吨,比2021年增加2.75万吨。鳜鱼食性独特,自开口起以鲜活饵料为食,传统的养殖方式在不同阶段均需配套供给活饵料鱼。但投喂活饵料鱼存在病害风险高、药残超标等隐患,  相似文献   

14.
鳜鱼藤本嗜子宫线虫病的发现由于鳜鱼人工繁殖和夏花培育技术的研究成功,饵料鱼配套养殖技术的解决,鳜鱼养殖已在全国各地掀起高潮。鳜鱼在天然水域环境中抗病能力较强,但在池塘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因养殖密度大,生态环境不十分适宜等原因,鳜鱼的各种鱼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江苏省探索规模化池塘单养鳜鱼的可行性,1997年吴江市太湖养殖基地开展了750亩连片池塘养鳜鱼试验,按1:2的比例配置鳜鱼和饵料鱼养殖面积,养殖鳜鱼252.5亩,将5月初达2.5厘米左右的夏花养殖5月底6月初达5~7厘米时专池单养,当年上市,平均亩产207.6公斤,平均盏效益4242.7元,饵料鱼培育池497.5亩,平均亩产饵料鱼250公斤,产套养青虾35公斤,平均亩效益1820元,750亩  相似文献   

16.
<正>网箱养殖鳜鱼,必须根据鳜鱼自身生长习性,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有计划地生产供给其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活饵料鱼,加强水质管理及病害防治,适时取捕销售,才能获得较好的养殖收益。在鳜鱼网箱养殖日常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投饵鳜鱼属肉食性鱼类,一般以摄食鲜活饵料鱼为主,且其不同生长阶段对活饵料鱼的种类、规格等有不同的要求,一旦饵料鱼提供不及时、数量不  相似文献   

17.
鳜鱼成鱼养殖方式有2种:单养和套养。 单养:选择适宜的池塘,单独或为主(只搭配放养少量大规格的其它鱼种)养殖鳜鱼,完全按照鳜鱼的生物特性和生长要求进行养殖管理,养成能够上市的商品鱼。 套养:则是养殖其它鱼类为主(常以养殖草鱼为主),每亩鱼塘适当搭配放养20~40尾鳜鱼苗种,以鱼塘中的小野杂鱼虾为饵料,一般不投喂活饵料鱼,省工省料,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和鱼塘水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水库的饵料鱼资源,提高水库水域的生产潜力,增加养殖收入,近几年,水库养殖鳜鱼在鹰潭市得到迅速发展,面积达到2万亩,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笔者通过多年的鳜鱼养殖技术推广,总结积累了一些水库养殖鳜鱼的相关技术,供养殖同仁参考。 一、 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9.
张洮 《水产养殖》2017,(6):47-49
<正>1池塘与环境条件鳜鱼适宜小池塘养殖,面积以4×667 m~2~6×667m~2为好,不小于667 m~2,不大于8×667 m~2。若池塘面积过小,水质变化快,难控制;池塘面积太大,饵料鱼不集中,不利于鳜鱼的摄食。还需配备饵料鱼池塘,鳜鱼养殖池塘面积与饵料鱼培育池塘面积比在1∶3~1∶4之间。池中最好种植有少量沉水植物,为鳜鱼提供栖息场所。该养殖户共有4个塘,均为东西长、南北宽的  相似文献   

20.
鳜鱼是一种高档水产品,不但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显著,适应能力强,在我国养殖范围相当广泛。在北方地区鳜鱼人工养殖以池塘为主,采用饵料鱼与鳜鱼同池混养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