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青苔亦称青泥苔,是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几种丝状绿藻的通称,是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是河蟹养殖中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敌害生物,能对河蟹颊部、额部、基关节及鳃上附着丝状藻类,使虾蟹活动困难,阻碍进食,严重的堵塞进出水孔,导致窒息,其产生的原因是水质中性偏酸、较肥且含氮量高.在养殖生产中,若能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对河蟹成活率、规格、产量和效益的提高极为有利.金湖县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根据当地养蟹实践,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养蟹示范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丁常云 《水产养殖》2012,33(8):52-52
近来,笔者在入户指导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蟹池生长青苔滋生严重,给养殖生产带来很大麻烦。下面提一些防治青苔的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青苔产生的原因青苔亦称青泥苔,是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几种丝状绿藻的通称。养殖池塘中的青苔多在天气转暖后,于池塘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底端扎在池底,上端直立水中,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成团团乱丝,虾、蟹等养殖动物误入其中,往往被缠入其内,轻者,大量青苔附着虾、蟹体表,影响其生长和商品价值;重者,引起虾、蟹等养殖动物缺氧死亡。另外,大量的乱丝漂浮在水中,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蟹塘种稻模式是利用生态互惠共生原理,通过修建蟹塘工程设施,在蟹塘种植特种高秆稻品种,集成河蟹养殖和水稻栽培技术,从而实现河蟹、稻谷双丰收的一种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利于养殖池塘生态修复、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综合效益。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积极对蟹塘  相似文献   

4.
正河蟹养殖前期青苔的大量滋生已成为影响河蟹生产的主要难题,甚至能决定养殖的成败。如何采用生态环保的技术进行青苔数量防控,进一步提高河蟹的养殖整体效益,是当前河蟹养殖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细鳞斜颌鲴摄食藻类如青苔、底部有机质,能净化水质,降低养殖污染。本文通过研究河蟹池中混养不同密度青虾和细鳞斜颌鲴对水质、产量和养殖效益等的影响,旨在  相似文献   

5.
江滩池塘养蟹,因直接引用天然长江水,养成的商品蟹品质接近野生江蟹,弥补了野生资源不足,价格远高于普通河蟹,是沿江渔农民增加收入的理想途径之一.但笔者在近几年的科技服务中发现,江滩蟹池很容易滋生青苔,如不及时有效控制,就可能泛滥成灾,养殖户此时花大气力捞除,却往往越捞越多,苦不堪言,用药物杀灭,又会产生其他副作用,影响到河蟹的成活率、规格、产量和效益.本文对江滩蟹池容易滋生青苔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防控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蟹种池进行大规格成蟹养殖,因池塘浅、存塘蟹种规格差异大、密度控制难、养殖生产迟和水草难以种植等原因,其结果往往是河蟹发病率高、出地规格小、经济效益低、经常亏本等。为搞好生产,经过实践总结,现将蟹种池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介绍如下:一、暂养池的准备蟹种捕捞出售时,选择1~2个边角塘作为暂养池,面积约为蟹种地的15%,在将蟹种出售后清除池底淤泥。外塘池埂如果过低则必须加高到1.2m以上。在暂养池四周围上塑料薄膜或钙塑板,防止蟹种池在进行幼蟹捕捞时发生河蟹逃逸。将池水加注到蟹种培育时的水位线以上,2天后待穴居的小蟹洞口掘…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兴化大闸蟹养殖的发展历史,从生产规模、影响河蟹养殖的自然因素和蟹塘运作等方面浅析其发展现状,并且根据当下的发展模式展望兴化河蟹的发展前景.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有关名蟹养殖的研究内容,为人们多元化的了解中国名蟹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8.
蟹池套养细鳞斜颌鲴青苔少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清除河蟹养殖池中大量繁殖的青苔,最近两年,进行了蟹池套养细鳞斜颌鲴的试验.结果表明,蟹池套养细鳞斜颌鲴后,青苔基本上被清除干净,水质较好,符合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的要求,养出的河蟹品质好、规格大且回捕率高,因而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9.
水草只种不管,不但不能发挥水草在虾蟹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作用,而且大面积腐败的水草会污染水质,严重时造成河蟹死亡."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种好、管好一塘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这些都证明了水草在虾蟹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虾蟹养殖好坏跟水草栽培与管理关系极大,根据多年来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生产实践,虾蟹养殖前期要种好草,中期要护好草,后期要保好草.现浅析昆山市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蟹幼蟹期的主要敌害生物有鱼类、青蛙、蟾蜍、鼠和水鸟等。其中早期阶段以鱼类、青蛙、赡蜍危害较严重,后期以鱼类、鼠、水鸟危害较严重。 1.鱼类对幼蟹的危害 鱼类中以鲤鱼对幼蟹的危害最大。鲤鱼是底栖性鱼类,食性杂,喜食底栖动物和人工饲料。鲤鱼能捕食幼蟹和蜕壳蟹。如果养蟹塘清塘除害不彻底,池中留有鲤鱼,则河蟹的  相似文献   

11.
正河蟹的养殖成败与水草的好坏息息相关,有"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先要种好一塘草"之说。蟹池中水草种植和维护的好坏是养蟹成败的关键,就此对于水草的栽种和管理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水草的栽种河蟹养殖过程中,12月-翌年1月,河蟹塘开始清塘;1-3月份开始种植水草,种植水草的种类以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为主。选择优良的水草种子是栽种能否成功的关键点,部分河蟹养殖区域发生过由于种子的问题出现部分养殖户  相似文献   

12.
正河蟹的生长旺季是7-9月,既是全年气温较高的季节,也是病害高发季节,加强河蟹中期健康养殖管理至关重要,针对河蟹养殖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以下三个重要方面的管理措施,供河蟹养殖户参考。一、强化水质调控,创造最佳养殖环境所谓"清水大闸蟹",顾名思义只有清水才能养大蟹、养好蟹,所以加强水质调控是河蟹养殖的关键。蟹塘的水质要保持清澈不能浑浊,水浑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有:1.水草生长不好,或覆盖率低。处理方法:及时少补种或移栽水草,并适当施肥,多  相似文献   

13.
蟹塘水草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就蟹塘水草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蟹塘水草长势较差1.主要原因①蟹塘缺肥或水质过肥。蟹塘缺肥一般发生在河蟹养殖前期,水温较低,加之蟹塘投放了大量的螺蛳,水质清瘦,特别是新开蟹塘与清淤后的蟹塘,熟土层浅、有机质少,水草难以生根生长;水质过肥,降低了池水透明度,影响水草光合作用,造成水草  相似文献   

14.
正河蟹养殖业是当涂县水产业主导优势产业,近年来大亲本河蟹养殖成为主流。当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16年开始,一直在探索大亲本河蟹养殖技术,并与当涂县水产科技示范户合作,在河蟹良种良法创新养殖技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许多养殖经验和成果。现将2020年的大亲本河蟹高效养殖试验示范模式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1.试验地点当涂县水产科技示范户龙后军的河蟹养殖基地。2.试验池塘情况主养塘16亩,大规格蟹种培育池塘15亩。主养塘为平底塘,大缓坡,池深1.8米,池中间有一中间埂,中间埂两边与主塘埂边有10米的通道,呈东西向,两头通道各架设1.5千瓦四叶水车式增氧机1台。大规格蟹种培育池塘深1.5米,四周环沟型蟹塘,池底架3.0千瓦微孔增氧机。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农垦临海农场渔场河蟹养殖户于利忠在多年的养殖中,总结出一套河蟹雌雄立体分养经验技术,2009年他养殖的河蟹平均亩产达82千克,回捕率达98%,其中雌蟹重量100~180克/只、雄蟹155~255克/只,比未分池养殖的河蟹重量、产量均有较大的提高。于利忠河蟹雌雄分养的技术是:养殖的蟹塘水深要保持在1.5米左右,塘口坡比1∶3,水源要充足,塘中  相似文献   

16.
目前 ,国内的河蟹人工饲养 ,因苗种种质、饲养环境和饲料营养等因素 ,普遍存在一龄蟹性成熟 (性早熟 )和二龄成蟹规格小的问题。饲养的河蟹 ,如当年秋天即达性成熟 ,来年继续饲养 ,则 7月份前绝大部分死亡。河蟹的性早熟是与高温、育苗过程中滥用药物 ,与养殖积温、饲料、蟹塘的水质和底质等环境有关 ,但主要与温度、饲料有关。福建、广东养殖河蟹性早熟问题比较突出 ,这也是福建、广东河蟹生产不成规模的主要原因 [4 - 6 ]。为缩短河蟹的饲养周期 ,避免河蟹性早熟等问题 ,国内相继开展了河蟹早繁、一年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很多企业尝试到海…  相似文献   

17.
河蟹池塘中青苔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河蟹养殖池塘单一藻类的过分生长给河蟹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尤其以丝状藻类青苔危害比较严重,有的池塘因此而亏损。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技术服务实践,就河蟹池塘中青苔主要包含的种类、对河蟹养殖的危害和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8.
正青苔是原始丝状藻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常见种类有水绵、双星藻、转板藻、水网藻等几种丝状藻类。蟹塘青苔在2月底前生长极为缓慢,进入3月份生长速度加快,一年四季均处高发状态,尤其5月份以后进入鼎盛状态。在源头控制好,在养殖管理期间做好水质调控、水草养护,保持塘口有益藻类与沉水植物较旺盛的生命力,削减青苔赖以滋生  相似文献   

19.
正青苔是水绵、双星藻等几种丝状绿藻的统称,是河蟹池塘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青苔滋生需要一定的生长环境条件,比如在水位过浅、透明度太高或水质清瘦缺乏有益藻类的池塘,一般容易滋生。一、宝应地区青苔滋生现状青苔一直以来是养殖户头疼的问题,现在养殖户共同的观点就是杀!杀不掉,再杀!把塘里的青苔搞得一点都没有就好了,这样就不用担心青苔疯长的问题了。目前在宝应地区我们从养殖户口中以及塘口服务得到的数据来看,  相似文献   

20.
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选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背景 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是我国最重要养殖蟹类,近年来成蟹养殖总产量近80万吨.我国河蟹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辽河、黄河和长江流域,分别养殖辽河、黄河和长江种群河蟹,其中长江流域的河蟹养殖产量通常占全国的85%左右(刘青等,2015).多年养殖实践表明,长江种群河蟹养殖性能较好、商品蟹规格大和品质好,因此长江水系河蟹是我国最主要的养殖群体(李晨虹等,2002;赵恒亮等,2016).但是由于多年来,部分河蟹育苗和养殖单位采用小规格亲本进行人工育苗、近亲繁殖和不同水系间的盲目引种等原因,长江水系河蟹种质退化严重,商品蟹规格变小和品质下降(Sui et al,2009;王武等,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