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卖鱼1.1卖商品鱼进入冬季,大部分养殖鱼类已达到商品规格,只要价格合适,有利可图,就应及时将成鱼卖出,为下一轮的鱼类养殖"让位腾塘"。1.2卖鱼种应根据预定的养殖计划,在留足自用鱼种的前提下,将多余的部分鱼种按品种、规格分类后对外出售。为了保证鱼种质量,在拉网、分类、分规、称重、运输等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操作,做到动作轻便,运输及时,力求"快"字当头,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北方地区鱼类在越冬期经常出现死亡事故,影响鱼种生产及成鱼养殖。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具体分析,并提出防止措施。1.缺氧造成的鱼类死亡及防止措施冰下溶氧缺乏是渔场冬季鱼类死亡的  相似文献   

3.
自然鱼类是在天然条件下,依自然选择规律繁衍生息,年复一年的在冰层下栖息过冬,而养殖鱼类则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按优化选育规律繁殖生长,但在冬季江河、湖泊、泡沼千里冰封时,也要在冰层下越冬,而且越冬时间长,鱼在冰层下栖息的环境条件差。黑龙江省由于天气寒冷,冬季时间长,成鱼养殖分为鱼种——成鱼两个阶段饲养,一个周期基本上两年育成。鱼苗经过一个夏季到秋季养成鱼种(秋片)出池后入越冬池过冬,第  相似文献   

4.
冬季由于某些细菌和寄生虫在低温时大量繁殖、侵袭越冬鱼种和成鱼会引起养殖鱼类大批死亡.另外,囤养越冬池的鱼类密度大,病菌易传播,若稍有疏忽,常会在短期内导致越冬鱼类发病和死亡.笔者在生产一线常见一些养鱼户在冬季忽视了鱼病的防治而导致鱼病大爆发,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本文着重介绍冬季常出现的、危害性较大的几种鱼病防治方法,供广大渔民朋友冬季防治鱼病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长远看,发展成鱼生产基本趋向是强化养鱼。只有强化养鱼才能迅速增加池塘的生产量。强化养殖成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新的、工业化的方式进行鱼类的繁殖和养殖。2.养殖有经济价值的新品种。3.对密养、投饵和施肥等方法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使其充分地满足鱼类生理上的需要。4.成鱼养殖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目前,在成鱼养殖中有如下的几种形式:一、池塘养殖类型:  相似文献   

6.
一、冬季拉网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冬季是养殖户捕鱼的主要时期,此时成鱼上市或鱼种进行放养,捕捞方式是否正确对下一步的养殖有着直接的影响,捕捞不当极易引起鱼病的发生,为了保证下一步养殖顺利进行,因此,冬季捕鱼时一定要细心操作,尽量减少鱼体损伤,以减少鱼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捕捞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其生长快,肉质肥嫩,味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自然状态下成鱼以吃水草为主,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喜食的种类有苦草、轮叶黑藻、浮萍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各类喜吃的水草、陆生禾本科草类和精饲料。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  相似文献   

8.
唐玉华 《水产养殖》2014,(12):37-38
<正>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模式也不断创新。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通过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积极引导养殖户将"春放冬捕"的传统模式创新为"冬放冬捕"的新模式,即于头一年的冬季放养鱼种养殖至翌年的冬季将成鱼捕出,然后紧接着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成鱼养殖。选择冬放鱼种具有早适应、早摄食、早生长、早受益等优点。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9.
<正>冬季气温、水温降低,一些养殖户错误地认为冬季鱼塘管理基本上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其实,冬季该做的事很多,苗种和亲鱼要准备并塘越冬,成鱼起捕工作全面展开。养殖户还应对空闲鱼塘进行修整并及时补放鱼种,为下一年的渔业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冬闲不闲"。一、冬季池塘管理1.起捕成鱼进入冬季,大部分鱼达到了起捕规格。这时养鱼户要注意做好网具修补、运输工具检修、市场销售情况调查等方面的准备工作,鱼类要适时起捕,抓紧时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冬季气温低、鱼类活动少、摄食力减弱等特点,很多养殖户认为鱼类已进入冬眠而疏忽冬季鱼类养殖管理,导致越冬鱼类死亡率上升。鱼类冬季养殖的管理事关来年的渔业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冬季鱼塘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越冬前的准备1.强化培育入冬前,要多投喂一些适口性强的富含蛋白质、脂肪的精饲料,提高鱼种的肥满度,使之能顺利  相似文献   

11.
花(鱼骨)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花(鱼骨)人工繁殖基础上进行了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花(鱼骨)为小型鱼,抵御不良环境能力差,苗种培育过程中应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和充足的营养丰富的饵料.鱼苗的适宜放养密度为 400~450尾/m2.成鱼养殖要强化喂养和轮捕轮放,合理的起捕规格为250 g.  相似文献   

12.
胭脂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和闽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是一种观赏和食用兼备的优良养殖鱼类.从介绍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出发,论述了胭脂鱼的亲鱼培养、人工繁殖、孵化、鱼苗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实践证实,用长吻鮠或鲟鱼饲料喂养胭脂鱼成鱼效果良好.胭脂鱼不耐低氧,应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50 cm左右,溶氧在3 mg/L以上.另介绍了胭脂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李连任 《河北渔业》2006,(12):29-31
冬季池塘水温降低,鱼类大部分都进入了冬眠期.但冬季该做的事很多.热带鱼、虾类要进入越冬保种期,苗种和亲鱼要准备并塘越冬,成鱼起捕工作也将全面展开.养鱼户还应对空闲鱼塘进行修整并及时补放鱼种,为下一年的渔业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做到"冬闲不闲".  相似文献   

14.
李英 《河北渔业》2007,(10):20-20
鲤鱼是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鱼类品种.传统的鲤鱼商品鱼养殖方式普遍采取春放秋捕,由于秋季商品鱼集中上市,导致了卖鱼难、鱼价低,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郊区池塘依赖城市污水以养殖鲢、鳙鱼为主,育种与成鱼水面按三、七比例配套。养殖周期长.不但品种单一,而且80%的商品鱼集中在下半年上市,生产发展速度缓慢。为改革这种传统的养殖制度,根据轮捕轮放的原理和不同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不同季节.池塘饵料生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6.
王文彬 《齐鲁渔业》2008,25(12):24-25
许多养殖户由于忽视鱼类冬季养殖管理,导致越冬死亡率居高不下,效益不尽人意。根据实践,笔者认为鱼类冬季养殖应搞好“六防”:  相似文献   

17.
史飞  葛世成 《内陆水产》2007,32(1):39-40
鳜鱼为传统名贵淡水鱼类,是近期较有前途的养殖品种之一。笔者2000年以来一直从事鳜鱼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等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把池塘单养鳜鱼成鱼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丝尾鳠是云南省土著鱼类名优品种,被誉为"云南六大名鱼"之首。近年来,随着丝尾鳠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品种养殖已在云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对从云南引进的1.4万尾丝尾鳠鱼苗在海南进行了试养殖,并在养殖至成鱼后对丝尾鳠的成鱼肌肉成分进行分析,阐述了在海南省养殖环境下丝尾鳠的肌肉品质,为养殖饲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冬季来临,气温、水温降低,池塘中的鱼类大部分都进入了冬眠期。苗种和亲鱼要并塘越冬,成鱼起捕工作也将全面展开。养殖户还应对空闲鱼塘进行修整并及时补放鱼种,为下一个养殖周期生产做好准备工作。冬春季节鱼塘管理工作开展得好与  相似文献   

20.
高温季节的成鱼养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菊萍 《齐鲁渔业》2004,21(8):30-30
夏秋季是一年中的高温季节,是鱼类生长最旺盛的阶段,但也是鱼类病害发生最严重和最容易导致缺氧死鱼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成鱼养殖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