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平菇的生物学特性入手,阐述了平菇完成整个生活史对外界光、温、湿、气等条件的需求。介绍了平菇室内菌床栽培、其它菌砖栽培、箱栽、塑料袋栽培等栽培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废弃甘草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甘草下脚料在平菇栽培生产中的循环利用,以甘草下脚料部分替代木屑为基质进行平菇的袋料栽培研究,测定不同比例甘草下脚料替代木屑对平菇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5配方(甘草20%、木屑58%、麸皮20%、蔗糖1%、石膏1%)在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方面与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甘草下脚料可以作为木屑的部分替代培养料进行平菇栽培。  相似文献   

3.
立足陕西省宝鸡市平菇生产实际,在2010年和2011年两年引进的26个平菇菌株定性试验基础上,2012年对十个性状较好的菌株从母种、原种和栽培袋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品比试验,观察记录比较其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态、菇体特性及生物学转化率,丰富了我单位菌种室平菇种质资源,初步筛选了适宜我市栽培的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4.
利用三级系统筛选法对莱牧1号作为平菇培养基的最适宜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莱牧1号栽培平菇的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莱牧1号42%、芒萁35%、麸皮20%、石膏2%、石灰1%、含水量63%,用该配方栽培的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旺盛,平均每袋产量770.85g,生物学效率102.78%,与对照棉籽壳栽培平菇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无显著差异,可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  相似文献   

5.
采用稻草和杂交狼尾草作为平菇培养料,再利用平菇菌渣栽培白菜的试验结果表明:狼尾草作培养料栽培平菇的产量极显著高于稻草,生物学效率为94.51%;用稻草和狼尾草的平菇菌渣栽培白菜,两者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方夏季栽培平菇污染重、生物学效率低的问题,于1994-1996年连续3年进行夏季室内平菇栽培试验研究,分析了夏季栽培平菇的难点,总结出了北方夏季室内袋栽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玉米芯栽培平菇培养料配方优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玉米芯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分析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生物学效率、产出投入比和纯收入的影响,以优化平菇栽培配方。结果表明,用玉米芯和棉籽壳的混合培养料栽培平菇的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试验获得优化配方为棉籽壳52.2%、玉米芯34.8%、麸皮10%、石灰2%、石膏1%。中试示范表明,利用该配方栽培平菇,较目前普遍应用的纯棉籽壳配方生物学效率提高11.24%,产出投入比提高0.42,纯收入增加1.06元/袋。  相似文献   

8.
龙山县红岩溪镇农技推广服务站利用空闲仓库面积500 m~2,以棉籽壳为原材料栽培平菇。通过品种选择,采用合理配方和科学栽培管理,平菇栽培生物学效率达到193%。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小麦、马铃薯、水稻4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按不同的比例配以棉籽壳、麸皮、石膏、石灰等辅助原料制成培养基,在实验室环境下接种平菇菌种,研究平菇的菌丝、子实体的长势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四种农作物秸秆基质化均可栽培平菇,其中玉米、小麦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后栽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较低,子实体产量较低,营养价值较丰富;同时,相同原料,不同配比辅助原料制成的培养基栽培平菇,结果显示:配料中棉籽壳占比越高,平菇栽培效果越好,以玉米、小麦秸秆为原料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40%以上平菇栽培效果显著,马铃薯、水稻秸秆基质化栽培平菇,棉籽壳占比在60%以上栽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棉籽壳、玉米芯、锯末、麦草等为主料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培养料栽培平菇的产量差异极显著,但棉籽壳培养基生物学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葡萄枝屑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不断开拓食用菌种植领域原料应用范围,充分利用果园废弃枝条,变废弃为宝。本试验利用葡萄枝屑采用瓶栽的方式,以不同比例的葡萄枝屑为主要原料来栽培平菇。结果表明,葡萄枝屑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以葡萄枝屑78%,麸皮20%,石膏1%,过磷酸钙1%为最佳配方。表现为菌丝长得白,发菌比较快,日生长速度为3.40 mm.d-1,生长势较强,长出来的菇口感好,产量高,生物学效率可达89.5%。因此,用葡萄枝屑为主要原料来栽培平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以纯木薯废弃物为原料、适合平菇栽培的培养基配方,为实现木薯产业废弃物资源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比例的木薯杆、木薯酒精渣配制成6个培养基配方,以桑枝屑、棉籽壳各半添加15.0%麸皮的常规配方作对照,通过袋栽方式栽培平菇,比较木薯杆、木薯酒精渣不同添加比例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转化率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木薯杆、木薯酒精渣不同配比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平菇菌丝生长、生物转化率及生产效益,以木薯杆52.00%-67.00%、木薯酒精渣30.00%-45.00%、石灰2.00%、石膏1.00%为配方进行平菇栽培效果较佳。【结论】以木薯杆、木薯酒精渣等纯木薯产业废弃物为原料并添加石灰、石膏的配方栽培平菇,既能有效利用木薯产业副产品,保护环境,又能保证生产平菇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南宁地区栽培的优质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以期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优质种源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南宁地区主栽品种黑侧五为对照,对保存及引进的7个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观察比较各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原基形成时间、子实体形态、转潮时间、生物学效率等.[结果]各菌株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各有差异.参试菌株中菌丝生长速度以基因2005最快,达9.14 mm/d,夏丰一号次之,为9.07 mm/d;菇体除白侧五为灰白色,菌柄短,菌盖易碎外,其他菌株菌盖均为灰至深灰色,菌柄为白色,菇形好且紧凑,出菇整齐,光泽好;各参试菌株原基形成时间为27~30 d,以平菇P54和白侧五最短,接种后27 d开始现蕾;生物学效率以白侧五最高,达86.10%,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的生物学效率较高,均超过80.00%.[结论]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旺,菇形及商品性好,生物学效率高,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南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板栗苞壳栽培的平菇和秀珍菇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板栗苞壳为主料,以棉籽和稻草为辅料,设置了5个栽培配方进行平菇与秀珍菇的栽培试验,分别测定子实体中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总氨基酸以及灰分等营养成分,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其总糖含量相对较高,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适当添加棉籽可提高平菇和秀珍菇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而添加稻草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平板培养试验及袋栽试验,观察米糠和光皮树籽粕对平菇受铅、汞毒害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当Pb(2+)、Hg(2+)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50、15 mg/L时,对应的基础培养基中平菇菌丝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在正常的培养基中添加米糠和光皮树籽粕能显著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20.0 g/L最佳),同时米糠和光皮树籽粕对pb(2...  相似文献   

16.
陈碧辉 《北京农业》2011,(18):27-28
利用葡萄栽培的避雨大棚发展平菇立体栽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微量元素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平菇栽培生产,以平菇菌种为试验材料,通过Fe~(2+)、Mn~(2+)、Zn~(2+)三种微量元素进行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共产生16种试验组合。采用固体平板和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培养平菇菌种,测定菌丝日平均增长量、菌丝体干重、过氧化物酶活性,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直观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3个因素,然后针对不同因素的不同指标所对应的最优组合条件,通过单个指标的直观分析并结合实际进行综合平衡分析,最终得到综合的优方案,即Fe~(2+) 20mg·L~(-1)、Mn~(2+)0mg·L~(-1)、Zn~(2+)20mg·L~(-1)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棉柴代替棉籽皮栽培平菇和白灵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平菇和白灵菇培养料的成本,以平菇品种双抗黑平8、白灵菇品种ACCC50869为试材,选用棉籽皮为主的培养料为对照,用一定比例的棉柴替代棉籽皮设置了不同的培养料配方处理,研究了不同棉柴比例对发菌速度和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培养中,处理Ⅱ(棉紫替代比例为30.70%)的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238.31 g/袋),经济效益较高(产投比为1.578),为最佳培养料配方;白灵菇培养中,以处理Ⅱ(棉柴替代比例为25.83%)的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231.35 g/袋),经济效益较高(产投比为4.62),为最佳培养料配方。在平菇和白灵菇培养料中当棉柴与棉籽皮比例均为2∶1时,培养效果较好,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产量较高,并可有效降低原料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近年来河南省平菇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方面做简要介绍,主要包括平菇栽培原料开发利用、原料处理技术、栽培技术等方面改进与创新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平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培养温度、起始pH、最佳装液量、最佳培养时间为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最终优选出的平菇液体菌种最适宜培养条件为温度24℃、起始pH 6.5、装液量240 L、培养时间3 d。发酵罐最佳配方为:玉米面2%、麸皮1.2%、红糖1%、磷酸二氢钾0.01%、硫酸镁0.005%、酵母膏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