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土壤肥力变化及原因1.1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据测定,2003年栾城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8.2克/公斤,  相似文献   

2.
<正>土壤由于连年种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造成植株生长缓慢、开花授粉不良、结实结果少,产量损失较大。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培肥方法措施,达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目的。1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1.1产权变化。由于土地自然资源,所处的环境不同,收益相差大;土地出租成为获取收入的来源;农村人口的变动,导致土地产权变化,土地承包者由于考虑没有延续性会对降低肥料施用。1.2效益变化。农业收益下降,不仅影响到农户从事  相似文献   

3.
结合桓仁县近25年的土壤有机质分布及变化情况,对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了通过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效果,并探索其他提高桓仁县土壤肥力的方法,以保证桓仁县种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主要农区近30年来耕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酸化明显,土壤有机质、速效钾下降,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增加,尤其土壤速效磷显著增加。同时,提出了合理利用耕地、保护土壤肥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后,高产作物的栽培、施肥状况的改变,防治病虫草害技术的提高,使土壤养分状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今后农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土壤肥力退化的原因,提高土壤肥力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采用非缓冲液法对渭北旱塬长武试区果园不同层次土壤肥力指标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非缓冲液法能更好地反映土壤酶的真实情况;长武地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随土层加深,脲酶、磷酸酶活性有明显的下降,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脲酶、脱氢酶、磷酸酶、蔗糖酶对田间土壤肥力变化较敏感,可反映黄土旱塬土壤肥力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土壤肥力是土壤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水、肥、气、热及其它环境条件的能力。土壤肥力对作物的生长有重要作用,在本地区,由于耕作的不合理,土壤退化、施肥不科学化、土壤板结。加之以工业生产的"三废"也给土壤造成恶劣的环境条件,土壤肥力日益降低,而土壤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因此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迫在眉睫。一、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土壤耕作的不合理性,使土壤的土质日益退化,团粒结构受到破坏,通透性受到阻碍,在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076个土壤样本的化验分析和肥料调查,论述了萧县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原因,提出了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样调查分析探讨了浙北区域长兴耕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发现最近20多年长兴耕地土壤肥力质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上升;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比20年前略增加,但缺磷状况仍十分明显;速效钾含量略有下降,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土壤酸化已成为土壤退化的新问题。土壤肥力质量的变化与近20年来肥料结构、种植制度改变和工业发展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南乐县是河南省粮食生产大县,及时了解土壤养分的变化动态,分析其原因,对提高该县土地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质地概况 土壤质地状况是指土壤的砂黏程度,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11.
耗散结构理论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Prigogine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于土壤肥力研究,指出土壤乃是一个开放的、非均匀和非平衡的、以不可逆热力学过程为特征的系统。它不仅在空间上是一个耗散结构,而且在时间上和功能上都是一个耗散结构。作者提出了土壤肥力的人口定律,指出农业土壤肥力是人口密度的函数。人口密度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决定了农业土壤肥力的不均匀但有规则的分布。在时间上做为一个耗散结构,则可用植物—土体系统电极电流随时间的振荡做为一个说明。文中提出了土壤熵的概念,指出土壤中物质能量的聚散同结构有序度的联系。提出了简化的土壤肥力系统分析的数学模型,说明土壤肥力的变化被决定于系统的结构状态和能量的输入。作者区别了土体肥力性质和土壤肥力的概念,认为土壤肥力不是各种土体肥力性质的线性叠加,而是土体一植物一环境系统整体功能的表现。文中讨论了土壤肥力自动调节的概念,土壤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之适应,被认为是土壤系统自组织化或自动调节功能之本质。文中还提出了土壤肥力产值反馈的概念,并讨论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土壤肥力研究对发展土壤科学和服务于生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邹忠  丁峰  苏建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0,(6):301-301,310
依据1959年第1次土壤普查后50年来的土壤调查资料,分析了如皋市土壤肥力发生的变化,并总结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对比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和最新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化验数据,总结了夏津县棉田土壤肥力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土壤培肥措施,以期为提高夏津棉田土壤肥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景东蔗区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状况及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提出景东蔗区土壤肥力改良的方法与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轮作与间套种,科学施肥,调节蔗区土壤酸碱度,良种良法配套。实践证明,推广应用以上措施,可改良土壤,有效培肥地力,达到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不同覆盖方式对春小麦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对不同覆盖方式下春小麦产量、土壤耗水特性、土壤肥力、土壤微环境的变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非缓冲液法,对渭北旱塬长武试区25个土样中影响碳、氮、磷、硫等循环的7种生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借助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脲酶、脱氢酶、呼吸强度变异系数较大,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较为敏感;转化酶、脲酶、磷酸酶、脱氢酶、呼吸强度和芳基硫酸酯酶与大多数理化性质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此6种生化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土壤肥力高低;对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土壤肥力信息系统也可较好揭示土壤肥力水平差异;土壤总体酶活性TEI与土壤性质也达到了较高相关水平,尽管其相关系数略低于主成分获得的综合得分,但由于其没有单位量纲,计算简便易行,相关性较好,因此可作为土壤肥力水平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熊田的分析方法,对吉林省的主要土类黑钙土、黑土、白浆土、草甸土等经过培肥后测定了它们的腐殖质组成。结果表明:经过培肥后,土壤的PQ、△logk、TF随土壤肥力的提高而增高,RF则减少。这种变化与土壤的农业化学性状、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基本相符。作者认为,△logk、RF可作为土壤培肥的指标,并可应用熊田的方法来研究土壤肥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土壤质量评价是分析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最重要的手段。以松嫩平原草地为对象,分析玉米地、苜蓿地、自然恢复草地、羊草地和羊草割草地5种利用方式短期(4年)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定量评价,探讨基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指标的土壤肥力质量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具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草地恢复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与土壤酶的活性,其中蔗糖酶活性增加幅度最大,4种草地利用方式的敏感性指数均大于1.94,响应最敏感,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幅度最小,4种草地利用方式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13,响应最差。苜蓿地、自然恢复草地、羊草地和羊草割草地中分别有4个、3个、2个和1个土壤微生物指标的敏感性指数大于1.5,研究区内种植苜蓿对土壤微生物指标的改善作用最大。线性与非线性土壤质量指数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它们均能准确的反映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草地恢复显著提高了研究区内的土壤肥力质量,其中苜蓿地的土壤质量指数最高,其线性和非线性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0.89和0.60,自然恢复草地、羊草割草地和羊草地次之,玉米地最低,其线性和非线性土壤质量指数仅为0.55和0.30。研究表明,在松嫩平原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区种植苜蓿可能是改善土壤肥力质量最佳的利用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等量施氮条件下,对日光温室生菜施以不同种类氮肥,探讨其对温室土壤环境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土壤可溶性盐含量、EC、p H均随温室生产过程而增大,不同种类氮肥影响土壤环境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进程;化学肥料显著提高土壤可溶性盐、EC,硝酸钙、尿素显著提高土壤p H,加速了土壤环境恶化,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尿素配施则有效减缓土壤可溶性盐、EC、p H的变化,减缓土壤环境恶化;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和尿素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一定程度提高土壤速效P、速效K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桉树取代马尾松后土壤肥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秋香  邹杰  黄芳英  丁晖  徐海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74-10876
[目的]了解桉树取代马尾松林后土壤肥力的变化。[方法]采集广西柳州马尾松林及马尾松砍伐后种植桉树林下土壤,通过室内分析和比较,研究桉树取代马尾松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桉树取代马尾松林后,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和速效K含量保持不变,碱解N和速效P含量有所提高,土壤pH有所改善。桉树林下土壤综合肥力没有降低,桉树生长后期土壤综合肥力反而有所提高。[结论]桉树取代马尾松后,土壤肥力没有发生退化,桉树生长后期土壤综合肥力反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