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下痢。该病分成两类,一类是厌气性羔羊痢疾,病原作为产气荚膜梭菌;另一类是非厌气性羔羊痢疾,病原体为大肠杆菌。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下痢。一类是厌气性羔羊痢疾,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梭菌。另一类是非厌气性羔羊痢疾,病原体为大肠杆菌。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保温 放牧中所产羔羊,用毡毯包裹,防止受凉。妊娠羊留圈产羔,并设法提高舍温,羊圈尽可能保持  相似文献   

3.
<正>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下痢。一类是厌气性羔羊痢疾,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梭菌。另一类是非厌气性羔羊痢疾,病原体为大肠杆菌。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保温 放牧中所产羔羊,用毡毯包裹,防止受凉。妊娠羊留圈产羔,并设法提高舍温,羊圈尽可能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相似文献   

4.
1羊快疫羊快疫是由厌气性腐败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突然,病程短。其特征为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绵羊最易感染,在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绵绵时多发。在本病常发地区,每年可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疫、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猝疫、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  相似文献   

5.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性下痢。本病可使羔羊大批死亡。流行病学病原体主要是产气荚膜杆菌的B型。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及链球菌也有一定的致病作用。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每年立春前后发病率较高,病羔羊和带菌的母羊是本  相似文献   

6.
羔羊痢疾是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以2~5日龄发病最多,常使羔羊大批死亡。本病多发生于气候寒冷,变化剧烈的冬春季节,如刮大风、下大雪之后流行严重,死亡率也很高。给羔羊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一、病因该病的病因很复杂,在不同地区,病因可以不同。目前认为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厌氧性羔羊痢疾,病原为产气性荚膜梭菌,主要是B型产气荚膜梭菌,  相似文献   

7.
羔羊梭菌性痢疾多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临床上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根据其抗原构造和致病力可分为A、B、C、D、E五型,除A型引起人的气性坏疽外,B型是引起羔羊痢疾主要菌型,C型引起羊肠毒血症,D型引起羊猝狙。也有的是由大肠杆菌,少数由沙门氏杆菌、肠球菌引发。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其2~5日龄多发。德宏州很多养羊户为山绵羊混养,  相似文献   

8.
1羔羊痢疾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羊痢疾,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预防方法: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剂量和用法按说明书使用,免疫期一般为9个月。母羊分娩前3  相似文献   

9.
李涛 《农技服务》2005,(5):46-47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羊痢疾,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预防: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免疫期9个月。母羊分娩前30天和20天分别皮下注射羔羊痢疾甲醛灭活菌苗2毫升和3毫升,羔羊即可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  相似文献   

10.
<正>1羔羊痢疾症状痢疾通常是具备一定时间潜伏期,多集中在2~4d左右,而即使该种病症处于潜伏期也具备较大病症变化,部分羔羊在实际出生1d之后就已经产生明显痢疾症状,而部分羔羊则在其实际出生3d才显现痢疾症状。典型痢疾症状分为急性症状和亚急性症状。存在急性症状的羔羊表现为棕色带腥臭粪便,呼吸困难并口流白沫,最终在体温快速下降之后窒息而死;而存在  相似文献   

11.
正临床上导致羔羊痢疾发生的致病原多种多样,包括了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羔羊痢疾主要以呕吐、剧烈腹泻为主要症状。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羔羊痢疾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1、流行病学痢疾是危害羔羊健康生长和成活率的一种主要传染性疾病,随着羔羊日龄的下降发病率和致死率呈现升高趋势,尤其是对7日龄以内的羔羊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7日龄以上的羔羊  相似文献   

12.
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初生羔羊痢疾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为特征,常引起羔羊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笔者在乡镇农村一线从事兽医工作多年,现将羔羊痢疾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羔羊痢疾的发病情况 笔者所在的乡镇属于偏远地区,  相似文献   

13.
短信平台     
<正>1.浙江读者(手机号:136××××1112)问:初生羔羊如何预防痢疾?答:在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让其口服土霉素0.15~0.25克,效果良好;或对怀孕后期的母羊注射羔羊痢疾菌苗,改善圈舍卫生条件,加强饲养管理,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初生羔羊痢疾的发生。2.甘肃读者(手机号:188××××6088)问:鸡痘疫苗该如何使用?答:鸡痘弱毒冻干疫苗,刺种免疫时应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然后用鸡痘刺种专用针蘸取稀释的疫苗,待针槽充  相似文献   

14.
羔羊痢病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羔羊梭菌性痢疾为羔羊痢疾的一种,是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易引起初生羔羊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5.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性疾病,主要危害2~4日龄的羔羊,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典型特征。导致羔羊发病主要有疾病感染、饲养管理、母子自身和季节气候等因素,尤以疾病感染引起的羔羊痢疾最为严重,可导致大批死亡,危害性非常严重。本文就羔羊痢疾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因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临床诊断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羔羊痢疾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羔羊痢疾是新生羔羊产后7天内极易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而且该病在温度较低的季节里更易多发。其病羔的主要发病特征是出现剧烈的腹泻并可导致羔羊迅速而大批量的死亡,对养羊生产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因此,养羊场户应强化对羔羊痢疾的防治。一、发生原因及症状据分析,导致羔羊痢疾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养羊场户对怀孕母羊饲养管理不善,尤其是对处于怀孕后期的母羊饲养管理不善。例如,养  相似文献   

17.
羔羊痢疾是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以2—5日龄的发病最多,常使大批羔羊死亡。本病多发生于气候寒冷、变化剧烈的冬春季节,如刮大风、下大雪之后流行严重,死亡率也很高,给羔羊产业造成巨大损失。一、病因该病的病因很复杂,在不同地区,病原可不同,目前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两类。1.厌氧性羔羊痢疾:病原为产气型荚膜梭菌,主要为B型产气荚膜梭菌,有时C型荚膜梭菌也可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8.
<正>1.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这种菌苗主要用于怀孕母羊,在其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为两后腿内侧皮下,用量分别为每只2毫升和3毫升,一般注射后10天产生免疫力。羔羊通过吮乳获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2.羊四联苗或五联苗。四联苗即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苗,五联苗即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苗,一般于每年3月初和9月下旬分  相似文献   

19.
正羔羊梭菌性痢疾习惯上称为羔羊痢疾,是新生羔羊的一种毒血症,其特征为持续性下痢和小肠发生溃疡,死亡率很高。由于小肠有急性发炎变化,有些放牧员称之为红肠子病,本病一般发生于出生后1~3d的羔羊,较大的羔羊比较少见。一旦某一地区发生本病,以后几年内可能继续使3周以内的羔羊患病,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1、羔羊痢疾。该病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预防方法: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剂量和用法按说明书使用,免疫期一般为9个月。母羊分娩前30天和20天分别皮下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