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效灵防治苹果霉心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效灵防治苹果霉心病试验初报李善宽,潘月生,赵纪文,阎振常,王吉奎(山东省五莲县职业中专·262300)(山东省五莲县林业局)苹果霉心病又称红霉病、果腐病、心腐病等,主要为害元帅系、北斗、富士、金帅等品种。苹果霉心病的化学防治是当前苹果生产中较难解决...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含不同浓度的甲霜灵(25%可湿性粉剂)与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的混合物(9:1w/w)和单用甲霜灵培养基对致病腐霉进行测定,从 11种致病腐霉菌丝生长被抑制的状况发现在同样条件和合同样浓度的甲霜灵情况下,甲霜灵与代森锌混用(9:1w/w)时,抑制能力强,单用则抑制能力弱。其中致病性较强。出现频率较高的4种致病腐霉(Pythiumaphanidermatum,P. irregulare,P. spinosum,P.ultimum)在甲霜灵与代森锌混用时抑制作用几乎达 100%,但在甲霜灵同样浓度单用时,上述4种腐霉抑制作用显著下降,代森锌则无效。  相似文献   

3.
李明远 《中国蔬菜》2017,1(7):89-90
由一种腐霉(Pythium sp.)引起的腐烂病在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上早有发现,生产上可以按照腐霉来防治。关于该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病菌的种名,以及该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苹果霉心病又称“三腐病”(心腐病、红腐病、果腐病),是一种弱寄生菌引起的病害。该病发生最突出的特点是。三专”(专门袭击苹果树、专门腐蚀果实、专门攻击苹果的心脏),即受害果实先从果心开始。逐渐向外扩展霉烂。  相似文献   

5.
几种药剂混配对番茄茎基腐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几种药剂混配对番茄茎基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均对番茄安全,对番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以处理1(68.75%银法利悬浮剂+30%噁霉灵水剂)防效最高,为94.02%,其次为处理2(10%氰霜唑悬浮剂+30%噁霉灵水剂)、处理3(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噁霉灵水剂)和处理4(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30%噁霉灵水剂),其防效都在9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建议用以上4种配方防治番茄茎基腐病。  相似文献   

6.
冯大军 《蔬菜》2009,(2):41-41
一。农药市场五趋势1.主要进口农药品种为除草剂主要品种有苯磺隆(巨星)、骠马、百草枯(克无踪)、草甘膦(农达);杀菌剂主要有杀毒矾、甲霜灵(雷多米尔)、百菌清(达科宁)、克露、霜霉威(普力克)、腐霉利;杀虫剂主要有氯氟氰菊酯(功夫)等。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引起温室栽培的新几内亚凤仙花(Impatiens hawkeri)根腐病病原菌种类,采集具有典型根腐病症状的材料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ITS、COXⅡ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为旋柄疫腐霉(Phytopythium helicoides)。柯赫氏法则验证表明,旋柄疫腐霉对新几内亚凤仙花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寄主范围测定表明,该菌还可侵染凤仙花(I.balsamina)、四季海棠(Begonia cucullata)、丽格海棠(B. elatior)、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微型月季(Rosa hybrida)、玫瑰(R.rugosa)、倒挂金钟(Fuchsiahybrida)、玉树(Crassulaarborescens)和长寿花(Kalanchoe blossfeldiana)等9种园艺植物。培养特性表明,该菌菌丝最佳生长温度为27~32℃,最佳培养pH为6~7。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了10种商品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98%噁霉灵可溶性粉剂、40%烯酰吗啉水分散颗粒剂和80%代森锰锌可...  相似文献   

8.
1症状 此病可危害叶片、花朵、幼果和嫩枝,引起叶腐、花腐、果腐和枝腐。1)叶腐。展叶后2-3d,在叶片尖端、边缘或叶脉两侧发生圆形、湿润状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的红褐色病斑,继而沿叶脉向叶柄蔓延,直达病叶基部,病叶凋萎下垂,潮湿时在病部产生大量的灰白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9.
目前叶类蔬菜生产中芹菜由于连年的轮作,导致连作障碍问题严重,尤其芹菜根腐类病害成为危害该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严重年度常导致芹菜绝产,影响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芹菜根腐类病害病原菌种类多,侵染芹菜后均可导致其茎基部变褐腐烂,植株枯萎,引起芹菜根腐。通过近3 a(年)对芹菜根腐病株的病原菌鉴定,主要是侧雄腐霉菌(Pythium paroecandrum)引起芹菜根腐,我们称之为芹菜腐霉根腐病,该病害1982 年在美国纽约首次报道,1990 年在我国宁夏也发现为害;另外还有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subsp. carotovorum)引起的芹菜细菌性根腐,我们称之为芹菜软腐病,该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在1995 年于南京市郊首次发现该病害,目前这两种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另外一种芹菜根腐症状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引起的,称之为芹菜菌核病,该病原菌可引起芹菜苗期及成株期死亡。2012~2013年在北京地区调查时发现腐霉根腐病、软腐病、菌核病在通州果村发生严重,发病地块有20%~30%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0.
李金堂  默书霞 《长江蔬菜》2011,(9):35-36,59
瓜类褐腐病,又称"花腐病",常会造成大量幼瓜腐烂,严重减产。该病是由瓜笄霉Choanephora cucurbitarum(Berk.etRav.)Thaxt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世界各国瓜类产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平板接螨法,初步鉴定了42个草菇栽培菌株对绿色木霉和腐食酪螨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绿色木霉和腐食酪螨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绿色木霉对42个草菇菌株菌丝的生长抑制率为1.6%~55.0%,其中有12株抑制率低于20%,占比28.6%,以V01、C1和C4 3个菌株对绿色木霉的抗性最强;有13个菌株在与绿色木霉对峙培养3天后产生了明显的拮抗线。腐食酪螨对供试菌株的为害级别在3.25~9.0,产生抗、中抗、感和高感反应,其中以C1、C3和C4等10个菌株对腐食酪螨的抗性较强,占比23.8%。最终从42个供试菌株中初步筛选出同时具有绿色木霉抗性和螨虫抗性的菌株2个(C1、C4),为草菇多抗品种选育及病虫害绿色防治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14,(4)
为了评价腐霉利在食用菌上安全性,在平菇、榆黄蘑和培养料中分别施药进行了腐霉利残留动态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腐霉利在平菇、榆黄蘑和培养料中的残留量和残留动态。结果表明,腐霉利在子实体及培养料中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腐霉利在平菇和榆黄蘑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4 d、3.6 d和15.3 d;采收时平菇、榆黄蘑及其培养料中腐霉利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表明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并为在食用菌上制定的MRL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霉菌灵防治绿色木霉效果验证胡文华(湖北省宜昌市四○三区食用菌研究所绿色木霉,是食用菌制种和栽培中危害最大的腐生性(兼寄生性)竞争杂菌,又因它大量形成的分生孢子,其壁厚而粗糙,呈绿色,存活率高,一旦发生,则造成严重损失。为低成本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用霉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苹果轮纹病菌对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腐霉利的敏感性现状,建立敏感基线。【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山东、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和陕西等地的106株苹果轮纹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比较了不同省份苹果轮纹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腐霉利对供试的106个苹果轮纹病菌菌株的EC50值差别不大,在0.327 0~3.322 8 mg·L-1,平均EC50为(1.289 1±0.060 0)mg·L-1,呈连续性偏正态分布,可以作为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基线。其中,陕西省的苹果轮纹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程度最高,其他依次为山西省、河北省、辽宁省和河南省,山东省的敏感性最低,山东省的EC50平均值是陕西省2.63倍。【结论】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水平较高,未发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群体,所测得的EC50平均值可作为苹果轮纹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基线。  相似文献   

15.
以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ium)、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法对28种药用植物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达100%,乌梅(Armeniaca mume)、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和木香(Aucklandia lappa)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采用孢子萌发法对抑菌效果较好的5种药用植物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药用植物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生防菌木霉与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本试验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单独施用木霉菌、化学杀菌剂腐霉利以及二者以不同比例混合配制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探究化学杀菌剂腐霉利对生防菌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单独施用木霉菌对灰霉病的防效为81.40%,当木霉菌与腐霉利以质量比8∶1混配时,防效高达88.32%,二者以其他比例混配的防效在65%~80%之间,均高于单独施用腐霉利。木霉菌与腐霉利以8∶1或3∶1的质量比混配,对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较好,在80%左右,且对草莓安全、无药害。以一定比例添加化学杀菌剂腐霉利可提高生防菌木霉防效的稳定性,并且可延缓病原菌对化学杀菌剂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从辽宁省8 个地区的番茄种植区中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单孢菌株115 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腐霉利的抗药性,并对抗药性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呈现加重的趋势,8 个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 值分布在0.05~16.30 mg·L-1 之间,平均为3.99 mg·L-1,抗性频率达到83.48%,以中抗菌株为主,但在阜新和盘锦地区检测到高抗菌株。对抗性菌株BcOS1 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选抗性菌株在第369 位和第373 位的氨基酸同时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8.
古月 《花木盆景》2008,(5):30-32
案例一:兰花类疫病 即黑腐病,是兰花毁灭性病害,在兰花的各个发育阶段均可染病,叶、花、茎、根均有可能被害,国兰、洋兰同样发病,开始发现叶基部有点变黄,几天后叶基部就变成了咖啡色,用手一碰就断,且叶片基部已干透发焦,病叶基本上都是上部为青色,基部呈咖啡色。病原菌为恶疫霉和终极腐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高温高湿的夏季(6~8月),或在通风不良、  相似文献   

19.
1猝倒病 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刺腐霉及疫霉属的一些种也能引起发病.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苗.  相似文献   

20.
在内蒙古通辽市、包头市和巴彦淖尔市郊区大棚蔬菜种植区采集菠菜幼苗猝倒病病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病原物进行鉴定,并采用平板法测定代表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从82份病样中共获得60株腐霉菌株,分别为德里腐霉(Pythium deliense Meurs)、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on)Fitzp〕和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 Trow var. ultimum)。这3种腐霉均为菠菜猝倒病致病菌,但是发病率有所不同,P.deliense的发病率最高,为85.7%;其次是P.aphanidermatum,发病率为42.9%;发病率最低的是P.ultimum var. ultimum,为2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