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36-237
榆林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防沙治沙措施与发展沙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如今取得了明显成就。从榆林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能源储藏丰富等四大方面介绍了发展沙产业的优势,并从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沙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特色沙区旅游业、发展沙区植树造林建设和发展沙区新能源建设等方面探索发展沙产业的途径,以便为全市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疆沙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沙区面积最广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沙资源,与其他省相比,具有发展沙产业的优势条件。本文对新疆地区的沙产业进行了介绍和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3.
关于宁夏沙产业发展及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现状,结合宁夏荒漠化和沙化治理状况,论述了宁夏沙产业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依靠科技和重大工程推进防沙治沙,重点介绍了中卫和盐池在沙产业上取得的成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宁夏防沙治沙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在沙区药用、饲料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业原料林培育和加工利用、沙区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领域实现了突破,指出不科学的人为扰动是造成沙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加大生态移民和水利设施的完善是宁夏沙区生态恢复和沙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兰布和沙区是我国沙产业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之一,引黄河水是其可供利用的最主要水资源.然而,由于近年来黄河水资源可供水量减少,严重影响了鸟兰布和沙区沙产业的发展.本文以2006年为基准年,对水平年2020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区2020年需水量共计6.851×108m3,同期可供水量共计5.593×108m3,缺水量0.898×108m3,缺水率为13.11%.因此,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水资源的最小化利用,通过健全水资源管理原则,建设节水技术和水资源管理系统,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变农作措施,选育抗旱、高效节水的植物和其他生物,实现植物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以冀西北沙区为例,阐述了冀西北沙区开发沙产业的重要性,描述了其沙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沙产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诸如农户参与饲草、中草药种植的程度低,饲草料、药材企业经营规模小,饲草料、药材种植业基地建设规模小,沙企业的资金和技术短缺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调动农户参与沙产业的积极性,积极培育和扶持柠条、沙柳等植物精深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加快柠条、沙柳等饲料林基地和甘草、麻黄等药材基地建设,投入较大规模的资金,搞好科技创新和模式推广,积极推行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沙产业的形成过程、理论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沙产业开发模式中的生态治理、产业开发、技术创新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这一模式有系统整体性、渐进发展性、动态扩散性、效益互补性的特点和优势,以此提出沙产业开发对策与发展战略,将为振兴沙区经济树立典范和样板。  相似文献   

7.
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区面积大,气候条件恶劣,造林成活率低,结合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总结推广了一些适用沙区治沙造林系列技术措施,使成活率稳步提高,为沙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西部沙区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苁蓉是我国西部沙区特有的名贵药用植物。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无节制地采挖肉苁蓉致使其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因此,人工种植已成为发展肉苁蓉生产和保护沙区生态的当务之急。参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多年从事沙产业开发的实践经验,对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总结,以期为今后肉苁蓉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系统的、更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沙产业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生态治理、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下,沙产业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密切关注,有必要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运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析近30年来中国沙产业的研究现状、关键节点及发展趋势。结果发现:沙产业研究的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沙产业研究的作者、机构呈现大分散、小集中、各自为战的特点,尚未形成广泛而又紧密的合作网络;"沙产业""防沙治沙""沙区""可持续发展""荒漠化"等是近年来沙产业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呈现出多元协调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在新的国内形势下,今后研究应多从理论内涵、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扶持政策等方面入手,不断细化研究视角,跟踪科技前沿成果,关注国外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未来中国沙产业的研究方向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半流动沙丘的系统分析,充分利用沙丘的优势资源,引入“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开发理论,在不破坏沙区原有自然景观、地形地貌、林草植被的前提下,从鲜食葡萄品种的选择、嫁接、修剪、栽植、管理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半流动沙丘鲜食葡萄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固化风沙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固化剂稳定风沙土做底基层试验研究中,从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方面对固化风沙土强度进行试验研究。击实试验结果表明:掺8%固化剂风沙土最大干密度要比纯风沙土最大干密度增大很多而最优含水率略有下降。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风沙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固化剂掺量增加强度提高不显著,那么在固化风沙土中掺入20%-50%砂砾后,固化风沙土和砂砾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很显著。在固化剂掺量小于8%、砂砾掺量50%的固化混合料试验中,砂砾和风沙土混合料强度随固化剂掺量的增加成线性增加。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调整砂砾和固化剂二者掺量关系,固化砂砾和风沙土混合材料既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底基层、基层强度要求又能达到降低成本、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空间换时间的研究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过渡带和固定沙地内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沙地内植物群落多样性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各演替阶段均有不同的植物群落和优势物种。豆科和藜科植物作为流动沙地的先锋物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禾本科和菊科植物由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其种类变化较大,表明其在沙地恢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萝摩科植物可作为区分流动沙地和其它沙地类型的指示性植物;马齿苋科和紫薇科植物仅在固定沙地中出现,已成为判断固定沙地的标志性植物。除沙地恢复过程中人为播种的柠条和沙蒿外,流动沙地阶段的优势物种是沙米,半固定阶段是沙生冰草,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过渡地带是老瓜头和地梢瓜,而固定沙地则为花棒和地梢瓜。因此,在沙漠化治理中应根据不同的沙地类型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3.
砂土、砂壤土强筋小麦保优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豫东砂土和砂壤土生态类型区生产出品质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强筋小麦,在现行的生产、生态、技术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等氮量的试验条件下,于拔节期和孕穗期2次追施氮肥,结果表明,砂土地强筋小麦比对照增产23.2%;砂土地强筋小麦在拔节期一次重追尿素225kg/hm2,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提高2.55个百分点,提高22.3%,湿面筋含量提高5.2个百分点,提高21.5%,面团稳定时间增加11.2min,弱化度由61降到12,如果把追氮时期再适当后移,其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又有所提高,弱化度又有所降低。由此说明,生育中后期追氮是提高砂土地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另外,应用新型增优剂对改善砂土、砂壤土地强筋小麦品质有一定作用,尤其对面团稳定时间的延长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乌兰布和沙漠不同沙地类型土壤水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不同沙地水分状况研究表明 :根据流动沙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状况可划分为 :表层干沙层、湿度变化层、稳定层 ;白刺灌丛沙堆与流动沙地相似 ,但层次区分与流动沙地略有差异 ;流动沙地各层湿沙含水量均高于白刺灌丛沙堆 ;流动沙地迎风坡不同坡位含水量均呈现 ;坡上部 <坡中部 <坡下部 :固定沙地丘间低地 8月份土壤含水量小于 9月份 ;固定沙地土壤含水量小于流动沙地丘间低地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沙区光伏阵列防风阻沙效应,以库布齐沙漠200 MWp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阵列内上风向边缘(观测点A)、下风向边缘(观测点B)和阵列外的上风向流动沙地(CK)设置观测点,通过HOBO小型移动气象站和阶梯式集沙仪测定风速变化和输沙情况。结果表明:①观测点A和观测点B的粗糙度较流动沙地增大,各观测高度平均风速降低,0.2 m高度处风速降低值最大(27.76%、29.83%),随高度增加风速降低值减小,且相应高度处风速降低值均表现为观测点A<观测点B。②观测点A和观测点B输沙率为流动沙地(2.72 g·min-1·cm-1)的65.07%和47.79%。因此,光伏阵列的存在对风速和输沙有显著的拦截作用,削弱了近地表风沙活动。研究结果可为评估沙漠地区建设规模化光伏电站对风沙环境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陈延  沈振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08-5013
在分析宁夏中北部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退化演变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措施综合治理风沙区沙化土地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然后具体研究了纸浆废液开发及固沙绿化技术在防沙治沙中的应用,分析了基于"造纸废泥"利用的循环经济型治沙造林模式、风沙区优良树种的引种筛选及抗逆性评价、风沙区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旨在为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沙柳沙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于2005年在达拉特旗测定了设置沙柳沙障的沙丘和对照样地(未设沙障)的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酸碱度等理化指标,对比分析沙柳沙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沙柳沙障的沙丘表层细沙含量比对照样地提高15.1%、粘粒提高18.3%、粉沙含量是对照地的1.8倍,说明设置沙柳沙障能够增加沙丘表层细颗粒含量,有效控制地表粗化。设置沙柳沙障后沙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对照地的1.78倍,全氮含量是对照地的1.97倍,全磷含量是对照地的1.64倍,全钾含量是对照地的1.14倍,说明设置沙柳沙障能够改善沙丘土壤的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沙质海岸分布范围广泛,沿海各省、市均有沙质海岸的分布,且地形复杂,岸段条件各异,形成了多样化的环境特点,这对沿海防护林营建树种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针对江苏省沙质海岸立地的高侵蚀、高盐碱性及风沙大的特点,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了江苏省沙质海岸防护林树种选择的若干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及专用改良剂改良龟裂碱土的效果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施用土壤改良剂是在现代化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别于传统土壤改良方法的新方法.本文系统分析了利用脱硫废弃物和专用改良剂对宁夏银北龟裂碱土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施用脱硫废弃物后土壤pH、碱化度降幅很大,容重、机械组成、有机质、养分等理化性状略有改善,加入施用脱硫废弃物和专用改良剂后,土壤容重降低约10%,粘粒含量减少,粉粒、砂粒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产量都大幅度增加,但考虑改良剂原料费用后则以脱硫废弃物和改良剂Ⅱ配合施用最终经济效益最大.所以该改良剂可以有效改良龟裂碱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