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7月中旬,文登市多个貉场发生了以严重腹泻、恶臭脓性黑血便、最后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貉感染了组织滴虫。  相似文献   

2.
《饲料博览》2007,(2):58-58
经研究证明,白色毛基因为显性基因(W),野生型貉的遗传基因为隐性基因(W),貉白色显性基因又有纯合致死的特点,故所有成活白貉均为杂合体(WW),白貉交配白貉成活后代1/2为白貉,又因显性基因的纯和致死,故繁殖率降低,白貉交配野生型貉后代也可得到1/2白貉,但繁殖率提高了。白貉针毛粗长,所以选种时应选毛质短而密的野生貉纠正,提高毛质,具体不同选配毛色分离及繁殖率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1产仔前的准备工作 母貉妊娠期比较准确,母貉受配后经过约60天的妊娠期后便开始产仔。一般在临产前10天应做好产箱的清理、消毒及垫草保温等工作。小室消毒可用2%的碱水洗刷,也可用喷灯火焰灭菌。  相似文献   

4.
<正>貉子是珍贵毛皮动物,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及山东、河北等地区人工饲养已得到普及。每年的4~5月份,是貉的产仔季节,貉子的产仔率较高,通常情况每次可产仔6~12只,超过15只的也不少见。正常母貉的分娩过程在12小时之内便可完成,而个别母貉却因各种原因不能产出仔貉,当发现母貉生产严重超时或不能顺利生产时,即可断定为难产,如用助产方法仍不能产出仔貉时,建议采取剖腹产手术。貉子的剖  相似文献   

5.
乌苏里貉繁殖特点与发情配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苏里貉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1985年以来,我们在郑州对乌苏里貉进行了人工饲养试验,系统观察其繁殖期的行为及发情配种规律,现将有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乌苏里貉的繁殖特点1.1公貉的繁殖周期家养貉的性成熟时间一般为9~10月龄,公貉较母貉稍有提前,个体...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试验基地1987 ̄1996年间乌苏里貉的繁殖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乌苏里貉在陕西的配种期为2月5日至3月28日,经产母貉配种旺期为2月中下旬;初产母貉配种旺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母貉受配次数以3次,采取单公交配为好,胎产仔数5 ̄9只,妊娠时间59 ̄63天,平均60天,公貉在整个配种期可交配3 ̄5只母貉。每殖年限为2 ̄3年为最好,4年以后繁殖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饲料博览》2007,(7):57-57
母貉产崽之后,如果受到惊吓,常引起母貉吃小貉崽,常造成严重的损失,下面的方法供养貉户参考。 在母貉嘴叨小貉崽从产箱中跑到笼中,从笼中又跑回箱中,在来回跑的关键时刻,手带白手套,拿一条活泥鳅鱼,在母貉跑出产箱时,把活泥鳅鱼不时扔到产箱中,当母貉嘴叨小貉崽回产箱中,看到活泥鳅鱼活蹦乱跳时,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大量驯养野生貉,到现在已驯化71年,野生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体型变大、毛色向固定方向变化,红貉、白貉、黑貉、棕色貉相继问世。在性情方面,已变得较温顺.野性大大降低;产仔逐渐增多。而企业化经营不宜驯养野生貉,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9.
毛旺 《油气储运》2008,(2):46-47
近一段时间,各白貉皮养殖场大肆炒作白貉皮,白貉皮俨然已成为特养业的一大热点。在此炒作下,白貉皮价位持续走高,在河北省肃宁县尚村镇,白貉皮文易价格一度达到530元,比同等黑貉皮高出近200元。白貉皮能够成为今年的亮点吗?未来的白貉皮又该如何发展?以下综合了一些资料的观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貉冠状病毒性肠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多发生于育成期的幼貉。通过对貉冠状病毒性肠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临床检测诊断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防控貉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320只健康狐、264只健康貉及186只患病狐貉进行附红体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健康狐群附红体感染率为55.62%,貉群为54.17%,患病狐貉感染率高于健康群。附红体病临床症状的出现与附红体感染强度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大量驯养野生貉,到现在已驯化71年,野生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体型变大、毛色向固定方向变化,红貉、白貉、黑貉、棕色貉相继问世。在性情方面,已变得较温顺.野性大大降低;产仔逐渐增多。而企业化经营不宜驯养野生貉,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3.
《饲料博览》2007,(7):56-56
母貉产后第一次检查在产后12~24小时进行。貉的母性较强,产后一般守在窝箱中不离仔貉,不用强制手段很难将其与仔貉分开。检查时,轻轻打开后盖,戴棉手套的手慢慢伸入窝箱,母貉咬住手套不放,检查者顺势将母貉头部挤压在窝箱侧壁上,另一只手迅速卡住其颈部,两手扣紧将母貉拎出窝箱。另一人检查仔貉发育情况、只数、性别、窝箱的保温情况及母貉的泌乳情况。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公貉具有多偶性,一般一只公貉可配3~4只母貉,这就决定了公貉在配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种公貉的配种能力,是完成配种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鸟苏里貉.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阿穆尔貉.主要产在中俄边境地带。黑龙江沿岸及吉林省的东北部;朝鲜貉,主要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的南部地区。以上3个品种为北貉,体型大、针毛长、绒毛密、底绒丰厚,皮张质量是世界毛皮市场貉皮中最优的。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2003年5月,文登市宋村某户饲养的幼貉发生了以排黄色或灰白色粪便、最终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业主从5月19日开始发现,有的幼貉排黄色、灰白色稀便,以为采食过多,并没在意,只是将饲料量  相似文献   

17.
问:饲养仔貉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答:首先保证幼貉的成活率,促进快速生长.达到该品种的标准要求和较好的毛皮质量,从而获得较理想的张幅大,质量好的毛皮产品。同时,要根据貉的品种要求培育出优良的种用幼貉,为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建立3种毛色貉生物学特性数据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褐色乌苏里貉、野生乌苏里貉和吉林白貉为研究对象,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3种毛色乌苏里貉的染色体数目进行比较。[结果]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56的细胞频率分别为86%和83%,表明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种群体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56。吉林白貉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56的细胞频率为70%,低于其他2种貉。[结论]红褐色乌苏里貉和野生乌苏里貉的染色体众数相同,均为56;吉林白貉的染色体众数为56或57,其染色体数目存在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仔貉断乳后称为幼貉,幼貉育成期是指仔貉断乳后至体成熟的一段时间,一般是指6月下旬至10月底的一段时间。要想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首先要掌握仔幼貉生长发育特点,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抓住规律,才能切实抓好饲养管理,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培育出优良的种貉和生产出优质的毛皮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母貉恢复期是指仔貉断奶分窝后7-9月这段时间。此期,母貉经过系列期的营养消耗,身体较消瘦,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小,体重处于全年最低水平。因此,线貉恢复期的饲养管理重点是补充营养,增加肥度,恢复体况,并为越冬及冬毛生长储备足够的营养,为下一年的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