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丰富生产上糯稻品种的多样性,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黔糯1A为母本、金糯恢8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选育,聚合多个亲本优良基因,成功育成高产优质杂交糯稻新品种黔糯优88。该品种于2017—2018年参加贵州省特色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634.18kg/hm~2,比对照(糯优6211)增产6.96%,2a累计增产点比例90%。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117.93kg/hm~2,比对照(糯优6211)增产12.96%,增产点率100%。黔糯优88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米质较优,综合性状表现好,抗逆性较好,于201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90017),适宜在贵州省中低海拔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筑紫睛A×反五-2(简称筑优五-2)是本院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于1982年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两年来的试验结果证明,该组合产量较高,米质较好,对白叶枯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宜在长江流域温热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本文根据有关的试验资料,简要报道其主要生育性状与栽培技术,供生产实践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省铜陵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组合)。[方法]对引进的12个中籼水稻品种(组合)进行区域试验,分别为Y两优342、扬两优818、中优9号、Y两优90、玉优12、徽两优932、徽两优348、宝两优6号、G两优1号、五山丝苗、Y两优8025、Y两优6611,对照为Ⅱ优838。[结果]徽两优348产量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10.93%,品质5等;五山丝苗产量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10.26%,品质5等;Y两优342产量居第3位,比对照增产9.60%,品质5等;G两优1号产量居第4位,比对照增产8.94%,品质3等;Y两优90产量居第5位,比对照增产8.61%,品质3等;徽两优928产量居第6位,比对照增产6.62%;玉优12产量居第7位,品质4等。Y两优8025、Y两优6611产量比对照增产5.00%,Y两优8025品质5等,Y两优6611品质较好,为2等。宝两优6号产量一般,扬两优818、中优9号减产。[结论]筛选出的高产组合徽两优348、五山丝苗、Y两优342与高产优质组合G两优1号、Y两优90适宜于铜陵县推广种植;Y两优8025、Y两优6611可在铜陵县示范种植;宝两优6号、扬两优818、中优9号不适宜在铜陵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在贵州省黄平县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以F优498(CK)为对照,对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臻丰优1615每667 m2产量最高(723.67 kg),比F优498(CK)增产8.09%,米质达到三级,比F优498(CK)晚熟5 d,株型好,结实率高,可在海拔1 000 m以下的地区推广种植;百香优1726每667 m2产量为719.83 kg,比F优498(CK)增产7.52%,生育期与F优498(CK)相当,穗长粒多,产量高,综合性状好,可在黄平县境内进一步推广;锦乡优臻丝苗每667 m2产量为705.67 kg,比F优498(CK)增产5.40%,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好,可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于在辽宁东部山区种植的优质高食味水稻品种,为当地优质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以当地原主栽品种稻花香(五优稻4号)为对照,对引进的6个优质水稻品种进行农艺性状评价。结果表明,粳优653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35.61%;吉作109和小粒香分别比对照增产26.06%、23.02%和12.13%,且食味值均80。综合6个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和食味值等结果,认为粳优653、吉作109、小粒香较稻花香更适于在辽宁东部山区作为高食味值优质水稻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6.
以娃娃菜为试材,观测并分析了硫酸钾镁肥对娃娃菜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钾镁肥能显著提高娃娃菜产量,增强植株长势,但对娃娃菜的生育期影响不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以常规施肥+基施硫酸钾镁肥(以K2O计算)45 kg/hm2+生长中期追施硫酸钾镁肥(以K2O计算)60 kg/hm2产量最高,比不施硫酸钾镁肥增产24.13%。因此,综合考虑娃娃菜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硫酸钾镁肥最佳施肥量为105 kg/hm2。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糯玉米新品种黔糯668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黔糯668是由贵州省旱粮研究所于2002年以自交系168为父本,01WX为母本组配的高产、优质、鲜食和加工兼用型杂交糯玉米新品种。在2007—2008年贵州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脱皮鲜果穗产量13 023 kg/hm2,比对照(筑糯2号)增产9.0%,糯性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双季中熟晚粳鄂晚14的选育过程,阐述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该品种一般公顷产量7000kg左右,比鄂宜105增产4.11%~16.00%,米质综合评价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米饭柔软,食味佳,适口性好。栽培上应适时播种移栽,施足底肥,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9.
杂交中粳六优1号由江苏省农科院以六千辛A与77302—1配制而成。1985年引进我县试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较高。当年试种7.7亩,平均单产为571.5公斤。1986年扩大示范种植4100多亩,平均单产达563.4公斤,比大面积种植的盐粳2号增产9.9%,其中连片种植的28.7亩丰产方,平均单产为594.5公斤。1987年在种源紧缺的情况下,我县种植面积仍达2793亩,单产为542公斤,比盐粳2号增产7.6%。三年种植情况表明,六优1号能在较大面积上产量稳定在550公斤左右,因而深得广大农户欢迎。根据三年来六优1号的考察资料,六优1号亩产550公斤的  相似文献   

10.
徒稻4号A×反五-2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于1979年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1980-1982年在南方稻区(苏、皖、沪、湘、鄂五省市六个点) 单季杂交粳稻区试中,连续三年亩产量居供试组合的第一位,其中1980年亩产972.5斤比对照“鄂宜105”增产12.9%;1981年亩产854.7斤比对照“南粳34”增产22.9%;1982年亩产1037.8斤,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对双季晚稻粳、籼(杂交)选型的热点问题,着重对粳型鄂宜105与籼型杂交稻4个组合与气候关联度较大的生育状况、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籼型杂交稻有明显的增产优势,现行双晚以粳型为主的状况应调向以籼型杂交稻为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优质品种五优稻1号和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两个晚熟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密度和品种裂区试验设计以及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插秧密度对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11(0.36m×0.15 m)密度条件下,优质品种五优稻1号ADPG(ADPG焦磷酸化酶)、GS(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表现较高;在M9(0.30 m×0.15 m)密度条件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ADPG、GS活性表现较高;在相应的条件(M11和M9)下,五优稻1号和松粳9号分别表现出较高的产量;这为相应密度条件下五优稻1号和松粳9号形成高产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义龙区种植的水稻品种,2014年义龙实验区农业局农业股和德卧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德卧镇毛杉树村进行了7个水稻不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两优华占产量最高,为13 080.00 kg/hm2,较Q优6号增产9.5%,其次是Y两优6号,产量为12 840.00 kg/hm2,较Q优6号增产7.5%,再次是筑优985,产量为12 703.33 kg/hm2,较Q优6号增产6.4%。  相似文献   

14.
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武平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引进了9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并与"宜优6 7 3"作对照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花2优3301"、"两优616"、"嘉浙优99"产量高,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52.6、548.2、531.9 kg,分别比对照"宜优673"增产11.7%、10.8%、7.5%,达显著水平以上;且这3个品种田间表现为熟期适中(全生育期1 3 2~1 3 7 d),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后期转色好,未发生稻瘟病;因此,这3个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宜在武平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花2优86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以花2优86为材料,Ⅱ优86为对照,研究了花2优86的分蘖动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花2优86株高104.45 cm,全生育期129.4 d,实割产量7520.65 kg·hm-2,比对照Ⅱ优86增产6.09%,增产达显著水平。本文还总结了花2优86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临沂市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临稻10号,产量高、品质优,高抗穗颈稻瘟病。1999—2001年参加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产量居参试品种首位,产量比对照(1)圣稻301增产24.2%,比对照(2)京引119增产25.36%。于2002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审定定名。该品种选育成功的关键是利用现有丰富的基因资源,组配杂交组合。选育矮秆、抗倒、叶挺、穗直、穗大、粒多,分蘖力强的单株株系,亩产达700—750kg,高产地块可达8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且适合武平县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了相关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两优616"、"嘉浙优99"、"中浙优8号"产量高,每667m~2产量分别为560.3、546.9、538.0 kg,分别比对照"宜优673"每667m~2增产48.9、35.5、26.6 kg,增幅9.56%、6.94%、5.20%,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且田间表现为熟期适中(全生育期134-137d),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宜在武平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 大豆新品系郑79119—9是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79年以抗病、抗倒、多枝、多荚的79095—②—1为母本,以粒大、质优的郑7511—4—5—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选择,经多次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高蛋白黄豆新品种。该品系已完成国家级南二片区试。1985—1989两年14点平均亩产152.43公斤,较对照跃进五号增产14.15%。1989—1987年省种子系统和科研系统共同在73处进行良种示范,平均亩产148.66公斤,较跃进五号增产18.82%,较豫豆2号增产10.4%。综合1983—1987五年152次试验、示范,该品系表现较好,产量多居前几位。该品系属有限结荚习性;植株直立,株高70—80厘米,生长繁茂,主茎优势极为明显,叶色浓绿,叶片中等大小,通风透光性良好,花紫色,灰色茸毛,荚皮灰色,以主茎结荚为主,单株荚数35个左右,粒圆、淡黄色、百粒重在南部地区22克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水分管理影响着水稻的颖花分化与产量形成,旨在研究不同水分灌溉方式对南方优质晚籼稻稻穗枝梗和颖花发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以优质籼稻泰优871和非优质籼稻荣优华占(对照)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灌溉(CK)、持续淹水灌溉(CFI)和间歇灌溉(AWD)3种灌溉方式,测定水分灌溉、颖花发育、产量形成等指标.[结果...  相似文献   

20.
“粤优938”是由江苏省农科院,用不育系粤泰与恢复系R93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0年5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青田县于2003年引入,在章旦乡、季宅乡、山口镇试种,2005—2007年扩大面积进行多年多点示范,经统计,示范总面积达14.99hm^2,平均667m^2产量613.3kg,比当地临近田块单季稻667m^2产量502.4kg,增产112.6kg,增22.4%,表现为省肥好种,生长繁茂,米饭适口性好,穗大粒重,产量高,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现将粤优938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