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省海岸线长,沿海水域和滩涂面积大,省内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涌交错.大小水库星罗棋布,水源充足,对于发展水产养殖业来说,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八五"期间,广东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已成为"三高"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水产养殖业主要包括品种繁育,营养饲料和病害防治三大环节。其中,营养饲料的研究与开发一直相对薄弱,与当今水产养殖业朝大规模。集约化以及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的趋势很不适应。饲料是养殖动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配合饲料是针对养殖动…  相似文献   

2.
水产配合饲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锐全 《广东饲料》2003,12(1):39-41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量最大的国家,2001年水产养殖总产量为2700万t,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也是世界上水产配合饲料最大的生产国,几乎所有类型的水产配合饲料都有在我国使用,包括低蛋白、全植物性的鲤科鱼类饲料;高蛋白、加工技术先进的虾类饲料;以及加工设备要求较高的膨化饲料。在全世界1600万t左右的水产配合饲料年产量中,我国的产量约为800万t,占了世界产量的一半。根据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趋势将有以下特点:1产量持续上升水产养殖业是世界上发展速…  相似文献   

3.
黄鳝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鳝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王育锋彭秀真周嗣泉刘乃岑黄鳝(MonopterusalbusZuiew)的天然生物饵料为小鱼、虾、蚯蚓、蝌蚪及螺、蚌等,近几年随着黄鳝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天然生物饵料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研制黄鳝的全价配合...  相似文献   

4.
《广东饲料》1996,(1):11-13
广东省渔用配合饲料生产现状和策略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淡水渔业处饲料配合化是世界性养殖(饲料)业的趋势。美国、日本等国家是如此,我省禽类产量的飞跃也证明是如此。去年我省加快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三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逐步走向“低耗、优质、高效、规...  相似文献   

5.
幼鱼配合饲料生产新技术到2000年,水产养殖业可向世界人类提供1/3的鱼类。然而如此继续迅猛发展,整个工业必须解决一系列关键性的饲料生产问题,包括了解有关各种饲料的营养要求,改善日粮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加渔用饲料组分的种类。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生产质量好...  相似文献   

6.
甲鱼配合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引言甲鱼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八十年代初已兴起。因其饲料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致使养殖业长期停留在粗养水平,商品生产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日本到1986年甲鱼人工配合饲料已投入生产应用,取代了过去用鳗鱼饲料饲养甲鱼。而我国此项研究尚属空白。我们在研究甲鱼营养需要的基础上,进行了甲鱼配合饲料的研究,旨在研制具有我国特点的经济、高效、适用的甲鱼配合饲料,为甲鱼的大规模商品生产奠定基  相似文献   

7.
《饲料工业》2017,(14):1-9
在水产健康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功能性水产配合饲料的研发与应用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功能性水产配合饲料能够提高养殖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改善其健康状况,促进其免疫系统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减轻养殖自身污染,提升水产品品质,比传统的水产配合饲料带来更佳的生理效应,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简要介绍功能性水产配合饲料的概念与类型、研发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以及其研发与推广应用若干思考,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饲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各种不同牲畜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寻求饲喂价值高而又经济的新饲料。对于牛、羊、马和骆驼等牲畜,除了利用天然牧草饲养外,逐渐以专业化和集约化的方式生产颗粒饲料、草粉、草团和非蛋白氮饲料舔食砖等产品,以适应饲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鹌鹑养殖业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但有关鹌鹑饲料的研制,国内文献报道不多。到目前为止,还不见一个鹌鹑饲料国家或企业标准,因而也就没有一个规范的鹌鹑饲料,多数鹌鹑养殖户使用的是凭经验生产的混合料,还有少数使用的是市场销售的小鸡全价配合饲料,这两种料饲养鹌鹑针对性都不强,不能完全满足鹌鹑的营养需要,一定程度地影响着鹌鹑养殖业的效益。为此,南昌饲料厂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鱼粉用量日益增大,导致价格暴涨。以鱼粉作蛋白质原料不仅货源困难,而且也很不经济,尤其是饲养肉鸡对进口鱼粉的需求量较大,一般占饲料用量的6%左右,影响了饲养效益。为此,我们于1994年5月1日至6月19日在襄樊市原种场鸡场进行了代鱼粉配合饲料饲喂肉鸡的试验。其目的就是验证代鱼粉能否在肉仔鸡饲料中代替鱼粉,为生产实际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11.
1饲料原料(1)动物蛋白质类饲料。鱼粉、蚕蛹、肉骨粉、骨粉等动物蛋白质类饲料极易染菌、生虫,影响其营养价值。这类饲料一般用量不大,采用塑料袋贮存较好。为防止饲料受潮发热霉变,装好后应封严,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期间要勤检查温度,如有发热现象要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绿色饲料是指以植物茎叶为主要成分的饲料,包括饲料作物、绿肥牧草、水生饲料、木本饲料、青贮饲料、秸秆饲料等。大力发展绿色饲料,可节省粮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解决人畜争粮的根本途径。现将我国绿色饲料产业化前景和开发模式简述如下:1绿色饲料产业化前景广阔我国饲料粮供需缺口很大,而绿色饲料资源丰富,实行农林牧三结合,可改善生态环境,以绿饲料代替饲料,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绿色饲料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1.1我国饲料粮供需矛盾突出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增产的粮食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只能维持基本口粮,无力增…  相似文献   

13.
开发浮萍作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春林  陈宇 《广东饲料》2006,15(1):40-41
浮萍科植物是水生植物中最小的漂浮植物之一,以圆形或长圆形的绿色小叶状体形式存在,茎不发育,根丝状(有的无根),主要为无性繁殖。全球有4属30种,除沙漠和永久冰冻的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浮萍的生长能力旺盛,一旦温度和养分条件适宜,就会迅速繁殖,常分布于水田、水塘、湖泊、水沟等。只要有农作物存在的水域,几乎都有浮萍存在,它们与庄稼争夺肥料,所以往往被视为一种杂草。也正是由于浮萍具有旺盛的生长能力,近十多年来成了国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如澳大利亚BTWM公司、美国农业部、荷兰Delft大学等研究者用它提供优质价廉的饲料蛋白质,…  相似文献   

14.
玉米赤霉烯酮(ZEA)是由镰刀菌等真菌产生的一类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生殖毒性和致畸、致癌作用.它不仅影响饲料食品安全,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在人体或动物体中蓄积,进而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目前由于物理和化学去毒方法存在种种应用缺陷,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法成为安全、高效且环保的解毒方法而备受关注.本文就国内外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的研究作一综述,同时对生物降解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饲用油脂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油脂在日粮中的作用饲用油脂主要分为三大类:动物性油脂、植物性油脂和海产油脂。在畜禽日粮中添加油脂的主要作用有:1.1提供高浓度、易利用的代谢能,脂肪所含能量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25倍;1.2提供动物体内的必需脂肪酸,如亚麻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1.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色素)的吸收和作用;1.4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外部感官,延长食糜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动物的采食量,大大改善动物的生长速度;1.5在特殊环境,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可减少动物的应激反应;1.6…  相似文献   

16.
生物素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素即维生素H,它是复合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水溶性含硫化合物,是畜禽必需的一种维生素,日粮中一旦缺乏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降低,严重时可使畜禽发病。1、生物素的生理功能生物素在动物体内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一系列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菌体蛋白饲料的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在贵 《广东饲料》2003,12(4):11-11
蛋白质是动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物质。目前,饲料中广泛使用的蛋白质原料有鱼粉、饼粕类等。但进口鱼粉价格昂贵以及搀假行为等,使鱼粉的使用受到限制;同时植物性蛋白也无法完全替代动物性蛋白。菌体蛋白作为一种动物蛋白源,除了具有价格优势以外,还含有有益菌、外源性消化酶和及未知生长因子,具有易于消化吸收和免疫功能等。但是,在使用菌体蛋白作为蛋白质饲料时,其安全性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目前使用的微生物菌体蛋白产品为多菌种的混合物,所以,对微生物菌种的监控是保证产品安全的关键。其次,因基因重组等高新技术在菌种改良中的应用,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植酸酶在水产动物中应用研究进展.以及在生产中使用植酸酶应注意的各种因素,这些数据对水产配合饲料中植酸酶的开发和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霉菌毒素污染饲料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影响。霉菌毒素具有高度毒性,是真菌和霉菌生长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副产物。将真菌和霉菌杀死可以停止霉菌毒素的产生,但不能消除已存在于谷物中的霉菌毒素。多数霉菌毒素化学上十分稳定,可在产毒素真菌死亡以后仍然长期存在。为了识别这些毒素的威胁,对其进行定量及加以管理,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虽然霉菌毒素可引起家禽多种多样临床症状的疾病,但在商品生产中由此而引起的发病和死亡却并不常见。相反,更多见的是家禽受到不太明显的非特异性伤害,从而导致性能降低和对其它疾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