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板栗施硼适宜深度11 材料与方法供试树为实生板栗,树龄25年,从中选择强、中、弱树各1株,对其树冠投影内的根系挖出后,按垂直分布进行称重,测其总根及细根(直径5mm以下)在不同深度的重量分布。对兴隆县栗产区兰旗营乡、半壁山镇未施过硼的5个栗园,多片、多点、分层取...  相似文献   

2.
我国山区有丰富的野生板栗资源,主要是野板栗和自然生长的实生板栗。野板栗为小乔木,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一带的低山丘陵,其树冠矮小,坚果不大,能成串开花,进入结果期早,一般播后1~2年即可开花结果,当地群众习惯将其作为砧木就地嫁接。实生板栗分布于北方栗产区,多与其它乔灌木共存,结果晚,一般7~8年后才开始有经济产量,坚果大小差异大,类型复杂。长期以来,野生板栗资源处于放任生长、自生自灭的状态,甚至当地有些群众还将其砍伐作为燃料,从而导致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严重,其经济价值远未发挥出来。如在现有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3.
板栗产生空苞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如何降低空苞率是很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缺硼是引起板栗空苞的主要原因入手,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以不同的施硼量对降低空苞率,增加产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施硼的必要性,确定最佳施硼量,以指导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施硼对降低板栗空苞率,增加产量有明显效果,且肥效能持续3-5年,板栗施硼时以每平方米树冠投影施入15克为最佳施硼量,增产幅度达45.7%,空苞率降低29.1%。  相似文献   

4.
<正>1生活形态栗瘿蜂是板栗生产的重要害虫,广泛分布于兴隆县、迁西县板栗产区;河北省邢台、山东省也有分布。属膜翅目、瘿蜂科,又称栗瘤蜂。以幼虫在栗树  相似文献   

5.
降低板栗空棚率综合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板栗生产上空棚率高、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通过设置不同的授粉树组合、对劣质板栗大树实施高接换头进行品种改良、设置不同的结果母枝留量、使用不同的肥料及不同的有机肥施用时间,研究其对板栗空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花授粉的空棚率均高于异花授粉组合,在异花授粉组合中以蒙山魁栗×金丰、蒙山魁粟×石丰、石丰×金丰、金丰×海丰为最适宜的授粉组合;劣种改良后,板栗空棚率有明显降低;通过修剪每平方米树冠投影结果母枝留量以8~12条为最佳’株施“绿先机TM活性有机肥(配方201)”2kg+株施禾丰颗粒硼TM0.02kg+地上花期喷0.3%金甲朋TM,板栗空棚率最低,结实率最高,活性有机肥最佳施用时期为每年的8~9月。  相似文献   

6.
板栗常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河北省兴隆县是长城沿线京东板栗的外向型出口基地之一,栽培面积2.74万雠,年产优质板栗1.69万t,主要出口日本、香港及东南亚。为使销售渠道畅通,市场稳定,2001~2004年用3a的时间,进行无公害药剂的筛选与应用,并综合农业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在确保生产的板栗有营养、无污染、食用安全的基础上,使栗产区的病虫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板栗常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板栗贮藏前的虫害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刘丽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1):98-100
为探索板栗贮藏前的防虫处理,在2000年6月、9月对栗实象甲发生比较严重的禄劝县翠华乡板栗园进行根施5%神农丹颗粒剂、对栗果进行三氯甲烷熏蒸剂熏蒸、溴甲烷熏蒸剂熏蒸等3个处理、3个重复,其栗果病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板栗空苞和提高产量问题,对9113板栗进行了2年施硼微肥+尿素试验,结果表明:硼微肥+尿素进行土壤和树冠喷洒双向施肥效果要好于单纯土壤施硼微肥;板栗开花期施肥效果明显优于树液流动期。  相似文献   

9.
陕西板栗资源及发展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陕西是全国板栗的主产区之一,现有板栗面积5千多公顷,年均产量3千吨左右。板栗在陕西主要分布于秦岭,巴山及秦岭北麓的沿山地带。水平分布东至商南的磨坜,西到略阳的吴家河,南达镇巴的渔度;北至黄陵的偏桥;垂直分布在海拔500~1800m,而以500~800m 最为集中。据初步调查,全省约有40余个板栗品种,其中有资料详细记述的18个,主要栽培品种有5个,它们分别是:镇安大板栗、长安明板栗、汉中灰板栗、旬阳大板栗、宝鸡大社栗。这些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 栗疫病(Endotihia Parasitica)是欧、美洲板栗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1913年在河北昌黎首次发现,以后山东、浙江、河南等省相继发生。七十年代以来,河北、辽宁、江西,江苏等省栗疫病逐渐严重。进入八十年代,河南的林县、罗山等板栗产区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板栗疫病。据1990年对河南几个板栗重点产区调查,西峡县板栗产区,  相似文献   

11.
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为我国重要经济林树种之一 ,一直是重要出口产品。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板栗在我国分布广泛 ,北起辽宁 ,南至广东 2 1个省区都有板栗种植 ,年产量超过 3 0万 t,出口量达 4万 t以上。从世界板栗发展情况来看 ,年总产量大约 5 0多万 t,主要包括欧洲栗、美洲栗、日本栗和中国板栗 ,其中我国板栗年产量接近世界产量的 60 %。安徽省为南方板栗的典型代表产区 ,因此本文以安徽板栗发展现状出发 ,探讨科学技术在板栗进一步发展中作用和产业化发展中产 -供 -销一体化的策略。安徽是板栗…  相似文献   

12.
褐斑圆筒象(Ma0cr0c0rynusplumbeusF0r-manek)隶属象虫科害虫。1992年皖南宣州市麻姑山林场发现其成虫危害栗叶,对板栗生长、产量影响较大。近几年我们对该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开展防治,现将结果报导如下。1分布与危害资料报道该虫分布在云、贵、川等省,经调查我省栗产区均有分布,江苏、浙江等地也有危害。其成虫啃食栗叶仅留叶脉,造成栗树生长衰弱乃至减产。据近几年观察,重害年份虫株率100%,单株最高虫口528头,栗叶损失量60%以上,减产3~4成。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6mm,体宽2~2.5mm,细长筒形,黑色。体及触角…  相似文献   

13.
栗瘿蜂生物特性及防治王贵锁(河北省邯郸市林业局)栗瘿蜂(DryocosmuskuriphilusYa-sumatsu)是为害板栗的重要害虫,是河北省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这种害虫近几年曾在河北邯郸市西部的武安板栗产区严重发生。1分布与为害栗瘿蜂在...  相似文献   

14.
所谓“空芭”,就是总芭中果粒干瘪 ,只有蚕豆大小 ,且有壳无肉 ,没有食用价值。果实不易脱落 ,甚至比叶片脱落还晚。空苞现象严重影响板栗产量 ,减少了果农的经济收入。其主要防治技术措施是 :增施硼肥。空苞主要原因是 ,在受精过程中由于缺硼而不能正常受精 ,导致胚胎早期败育。为了减少空苞 ,促进果实正常发育 ,在板栗盛花期 ,往树冠上喷洒 0 .5%硼酸或硼砂 ,同时加入 0 .3%尿素混喷 ,既有利受精 ,又可加强光合作用 ;或花前 ,在树冠外围须根分布最多的区域 ,以树冠大小计算 ,每 m2施硼 10~ 2 0 g为宜。施硼后不必浇水 ,通过雨水溶解硼肥 …  相似文献   

15.
1 秋施基肥在板栗采收后至落叶前 (越早越好 ) ,在树冠外缘挖长 1.0m ,深宽各 0 .3~ 0 .4m的深沟 2~ 3个 ,按肥果比 10 :1的数量施入混加 2 %过磷酸钙和 2 %尿素的有机肥 ,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树体营养积累。2 春追施氮肥和硼肥在板栗萌芽前 ,在树冠外缘周围 ,每株追施尿素 0 .1~ 0 .5kg,春施氮肥后 ,株施入硼砂 2 0g ,并于展叶、盛花期、末花期分别喷洒 1次 2 %的硼砂液 ,以满足板栗萌芽展叶、促进雌花的分化。降低空棚率。3 栗实灌浆肥8月中旬在栗实灌浆期 ,在树冠外缘周围追施 0 .2~ 0 .5kg果树专用肥 ,促进板栗子实的生长 …  相似文献   

16.
栗树氮素营养与施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栗树叶片氮素含量与施氮量及坚果产量等因素间的关系,于1987~1989年在风城县开展了辽丹68号多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叶氮含量为2.17~2.30%时,施氮能提高叶氮含量,与产量增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单株有效枝量及新梢生长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试验认为,叶氮含量2.3%这一营养水平,可作为评定丰产栗树(园)氮素营养状况的参考指标。据此提出,在辽宁东部栗产区,高接5~8年生、冠影面积9~16m~2、株产5~10kg的栗树,施氮量为276~414g/株·年,氮、磷、钾比例2:1:1为宜。  相似文献   

17.
《安徽林业科技》2006,(4):F0003
2006年8月27日至30日,由中国经济林协会板栗工作组、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林学会主办,金寨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栗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金寨隆重召开。来自全国9个科研院所及有关板栗重点产区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经济林协会副秘书长高树阁、中国经济林协会板栗工作组秘书长曹均、省林业厅副厅长程鹏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就中国栗种质资源分布、利用现状、发展潜力与趋势、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科学开发利用途径,总结、交流全国板栗、锥栗等栗产业建设中的最新经验、最新科研成果及相关教…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板栗生产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板栗是我国起源最早的果树之一。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经济树种之一。板栗在全国 2 4个省、市、区都有分布 ,主要产于黄河流域的华北、西北和长江流域各省。板栗因其风味品好 ,历为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之一 ,年出口量约为 4万 t。安徽省内 2 0多个市、县均产栗子 ,全省板栗栽培面积和产量由 2 0世纪 5 0年代的 0 .6 5万hm2和 0 .1 8万 t,发展到 2 0 0 0年的 1 8.0 0万 hm2和 3 .5 0万 t,年出口量 0 .2万 t左右。1 生产现状1 .1 生产发展历程安徽省习惯于村前屋后零星栽植实生板栗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 (1 5 73~ 1 6 2 0年 )始于荒坡野地栽栗…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金寨板栗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栗属植物中有 4种栽培种 ,分别分布在欧洲、北美、日本和朝鲜半岛以及中国 ,相应称之为欧洲栗、美洲栗、日本栗、板栗 (中国栗 )。全世界食用栗总产量约 5 4万 t。欧洲栗是欧洲大陆唯一自然分布的栗种 ,是这一地区重要的干果和硬木来源之一。但是 ,历史上由于栗疫病和根腐  相似文献   

20.
沾益县具有较大面积的实生低产板栗园。 1998年采用在曲靖表现良好的红油栗、黑油栗、鸡腰栗、早大栗、特早栗、磨盘栗 6个板栗优良无性系对低产栗园进行高头换接改造 ,并加强对改造后栗园的管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造后 ,6个优良无性系第 2~ 4年每hm2 平均产量分别达 6 73 2kg、 174 5 7kg和 1881kg ,结实率达 10 0 %。最高的早大栗第 2年平均每hm2 产 2 4 88 2kg ,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丰产标准 ,其坚果的品质亦达优于全国的水平。除介绍实生栗园的改造效果外 ,还系统地介绍了低产栗园的高头换接改造技术及改造后的树体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