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扣蟹培育实用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扣蟹的池塘,要求近离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上游无污染源,土质以粘土或粘砂土为适宜。池塘的模式有四种: 1、池塘式:其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如养鱼池塘,面积1-10亩左右,池水深1.2-1.5m;也有的池塘中间剩1/3的浅水平台,平台水深 0.2-0.3m;池塘两端建有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均要安装60目网纱的过滤网,防止敌害鱼虾入池和扣蟹的逃逸。池塘坡比为1:3。池塘式养殖扣蟹投放苗量为每亩放大眼幼体1kg,或豆蟹3万只。 2.稻田养蟹式:通常采用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环沟的宽为2-2.5m,沟深为…  相似文献   

2.
刘勃 《科学养鱼》2000,(7):23-24
我们在1999年进行了稻田养虾、稻田虾蟹混养技术的试验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养殖稻田的准备1.稻田选择 :选择点1、2、3采取稻田养虾模式 ,点4~9采取稻田虾蟹混养模式。2.田间工程 :在田块四周开挖深0.8~1米、宽3米的环沟 ,坡比为1∶2.5 ;在田块中央开挖深0.8米、宽2米田间沟 ,呈“ ”或“ #” ,坡度为1∶2。在田块进水口开挖深1~1.2米、宽3~4米、长10~15米的暂养池 ,坡比为1∶2.5 ,挖土面积为稻田面积的20 %左右 ,所挖土方用于加宽、加高、加固埂圩。3.防逃设施 :稻田虾蟹混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刘维森 《内陆水产》2001,26(9):15-15
“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其肉味鲜嫩,营养丰富,市场价位不断攀升。进行稻田人工养殖“龙虾”不仅投资省、见效快,而且节肥、增产、省工。1养虾稻田的选择养殖“龙虾”稻田,应选择水源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稻田,低洼稻田更佳。2养虾稻田的整理2.1准备养虾的稻田应加高田埂,使田内能保持10~15厘米深的水位。2.2稻田开挖沟渠在离田埂2米处开挖宽0.5~1米、深20~30厘米的围沟,田内挖“十”字型沟若干条,使沟沟相通。沟面积一般占田面积的20%左右。2.3防逃设施1永久性防逃设施:用砖石沿田埂砌成光滑…  相似文献   

4.
1龄蟹种培育是目前养蟹业的薄弱环节,加强其生产技术管理和适当增加养殖规模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稻田养殖1龄蟹种,是在稻田中放养蟹苗或幼蟹培育至规格达到5~10g/只或更大,为翌年的成蟹养殖提供质好、量足的蟹种。 一、养蟹稻田的选择与准备 养蟹的稻田,应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保水性好的稻田,面积一般1000~2000m2,在前茬作物一经收割离田,就要及时搞好规划与修整。 1.开沟作畦、建筑防逃设施。根据稻、蟹共生的需要,在稻田四周离田埂1.5~2m处开挖一条围沟,田四周…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殖虾蟹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互利互生,有利于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在我地推广较快,一般亩产稻谷250kg、河蟹50kg、青虾25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稻田生态养殖虾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块的选择及田间工程建设 养殖的稻田要求选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保水性好的田块,每块面积10亩左右。田内要挖环沟,沟面上宽4m、底宽2m、深1m,可视田块大小,在田中开数条横沟或十字沟,田间沟上宽2.5m、底宽1m、深0.75…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3亩责任田中采用垄上种稻,沟中养螺养蟹,亩收稻谷550千克、蟹100千克、虾10千克、鱼25千克。亩纯收入30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一、挖好蟹沟,完善设施在田四周离田埂2米开挖蟹沟,沟宽3米,沟深0.8~1米,在田中开十字形蟹沟,进排水设施采用对角高位进水,低位排水,防逃设施采用防逃板加木桩固定。二、起垄施肥,栽好秧苗夏熟作物收获后,用拖拉机灭茬,然后每隔80厘米开一条沟,沟宽40厘米,沟深30厘米,起垄前亩施水稻专用复合肥20千克,有机肥20担,栽秧前上水,用钉…  相似文献   

7.
占家智  羊茜 《内陆水产》2002,27(11):18-18
1田间工程建设1.1稻田选择养蟹稻田要求排灌方便、水质清新、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性能好、无污染,土质以黄粘土为好。1.2开挖蟹沟稻田四周开挖环形沟,面积较大的稻田,还应开挖“田”字型或“川”字型的田间沟。环沟距田埂1.5米左右;田间沟宽1.5米,深0.5~0.8米。沟的总面积占稻田的8%~15%。1.3加固田埂开挖环形沟的泥土垒在田埂上并夯实,确保田埂高达1.0~1.2米,宽1.2~1.5米。1.4防逃设施一是用55厘米高的硬质钙塑板作为防逃板,埋入田埂泥土中约15厘米,每隔75~100厘米用一木…  相似文献   

8.
在宜鱼稻田建设占面积10%~20%的鱼凼、鱼沟(鱼凼深1.5~1.8m,鱼沟宽60~80cm,深40~60cm);在以养虾、蟹为主的稻田,建占面积20%以上的鱼沟,沟宽2~3,沟深1~1.5m。这种凼、沟式的稻鱼工程,不仅每亩可以增加蓄水150~300立方米,而且每m^3水体还可年生产1公斤或0.5公斤虾、蟹。  相似文献   

9.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us),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珍贵品种之一。但由于近几年来养殖成蟹的规格一直偏低(一般为 75 g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者的经济收入。为探讨用人工配合饲料提高河蟹养成规格的可能性,1997年我们在两口池塘中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塘为山东省鄄城县麻寨乡鱼场8排1、2号池,面积均为 830 m2,东西走向,底泥厚 0.2m左右,水深0.5~0.6m。蟹种入池前,均用漂白粉干池清塘,并加水0.4~0.5m。1.2防逃设施2口试验池均…  相似文献   

10.
青虾,河蟹同属甲壳类动物,它们食性相近,生长特征也相同,都是通过一次次蜕壳完成生长过程,而且都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虾、蟹混养,在蜕壳过程中,会不会发生相互残食现象呢?它们能否相互混养,以多大比例为宜?为此,在1997年-1999年,笔者选择美堰市娄庄镇蔡港村的10亩稻田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1.1养殖水体选择水源良好、过排水方便、田四周为宽圩或大路的稻田进行提水养殖。扶沟窝面积占稻田面积的2/3开挖蟹沟。蟹窝。沟深(田面向下)0.6-1m,保持水深0.8-1…  相似文献   

11.
青蟹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等优点.是继梭子蟹后又一新的养殖品种,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 池塘选择与改造 地塘纳水便利凋围无工业污染。面积1~50亩(10亩左右较适宜).水深 1~1.5 m。池底以沙底或砂泥底为宜。池内滩面平缓,有深0.5m、宽2m的环沟,能排干池水。池内放置人工鱼礁,为青蟹提供隐蔽场所.如石板、瓦片、水泥管等。池堤四周有40~50 cm高的防逃设施(如塑料薄膜)。2 养殖方法2.1 蟹苗放养 池塘必须提前清淤,并经曝晒。4月初带网纳水 20 cm(滩面全部覆盖),每亩用茶籽饼 2 …  相似文献   

12.
扣蟹质量是成蟹养殖成败的关键,在成蟹池中围网将大眼幼体培育成扣星,保证来年成蟹养殖的昼种需求,能够提高养殖成活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其具体技术要点为:一、池塘条件及防逃设施三、池塘: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能高排低灌、面积15-20亩的池塘。池塘四周挖沟筑埂,沟底宽6米,相应堤埂底宽6米,上宽4米,埂外陡内坦,沟深1.5米。2‘防逃设施:以白铁皮为佳,其牢固可靠,使用寿命长,防逃效果好。焊接后制作成高为0.5米的围墙,铁皮的下端埋入土中5-10厘米,外侧辅以竹桩固定支撑,由铁皮上再…  相似文献   

13.
袁兆祥 《齐鲁渔业》2001,18(2):12-13
1水库概况 农中、老鹰窝和八字湾水库均位于滁州市南谯区,属江淮分水岭南侧的养殖灌溉型小水库,库坝为土质,块石护坡,来水面较大,水质清新。库中水草覆盖率20%~35%,有一定的螺蚌资源。详见表1。2试验方法2.1水库清野和防逃 3座水库在冬春季蟹种投放前皆使用鱼鹰、电捕器或钩卡等渔具进行清野,主要对象为鲤、鲫、乌鳢和鲶鱼。 农中水库在溢洪道和放水涵洞处设防逃钢丝网,同目2cm;老鹰窝和八字湾水库在主要进出水口设聚乙烯拦网,网目 1.2 cm,拦网用木桩支撑,高出水面1m,并在库内设0.8m宽盖网,底部…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我们在津南区八里台镇进行了低盐度条件下南美白对虾、河蟹混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试验池为新改造的鱼池,淤泥深10厘米左右,面积20亩,蓄水能力2米,配有3千瓦增氧机2台。水源来自津南水库(水源盐度年内变化幅度1.5‰~6‰),排灌方便。苗种投放前在池塘四周用聚乙烯加厚膜建成高0.5米的防逃设施。二、养殖方法1.池塘消毒5月7日进行清塘消毒,池内注水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200千克,待药物溶解后泼入池中,并均匀翻耙底泥,以彻底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等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5.
奚平 《科学养鱼》2002,(10):38-38
笔者从2000年6月份开始,采用单季稻种植套养青虾与河蟹,进行反季节河蟹养殖。两年来取得了较好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本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现将有关基本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1.稻田的选择与改造稻田选择一般为中低产田,进出水方便,田块为长方形,面积5亩,加固加高田埂,使埂高达1米,上宽达1.2米,夯实、不裂、不漏。其外坡比1∶1,内坡比为1∶2.5,田块中间开挖30厘米×30厘米“十”型虾、蟹回游沟,保持挖出的土方等于加宽田埂用土。2.进出口与防逃设施的设置进水口处用40~60…  相似文献   

16.
池塘鱼虾蟹混养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我们在金湖鱼种场进行了池塘鱼虾蟹混养技术试验,取得亩产鱼 185 kg,青虾24.6 kg,蟹69.9kg,亩利润3 270元的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面积8.7亩,水深1.5~2.2m。四周用钙塑板围成防逃墙,水源为宝应湖水,水质良好,溶氧含量高。池塘内水草丛生,主要为苦草、轮叶黑藻、芜萍,约占池塘面积的40%。放苗前1个月每亩用 2.5 kg五氯酚钠清塘,以彻底杀灭野杂鱼。1.2苗种来源 鱼种夏花为该场自繁自育。青虾苗是收购其他塘口的秋繁苗。扣蟹从启…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蟹技术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渊 《齐鲁渔业》2001,18(5):24-25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推广稻田养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稻田养扣蟹1bm3可获纯利 5万~10万元,相当于单一种稻效益的7~15倍,最高的可达17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笔者对近100户农民稻田养蟹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其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准备工作1.1 地块选择 养蟹的稻田选择在灌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汛期不被淹没的地块。田边四周挖好宽 50cm、深 30cm的环形沟,并加宽、加高埂捻,以防逃蟹,并便于行走。1.2 水稻作业 放蟹苗…  相似文献   

18.
宋长太 《内陆水产》2000,25(6):31-32
我们于1999年承担了县科技局下达的农业计划项目—稻田培育优质蟹种技术研究。旨在利用稻田的光、水、肥、饵等资源条件优势,培育出符合养成大规格商品蟹的优质蟹种,探索稻田生态农业新模式,经过一年的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蟹种稻田的准备本试验在江苏省盐都县大纵湖马沈村312个典型户承包田中进行,面积80hm2。稻田集中连片、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水质良好,各田块有独立排灌系统。离田埂2~3m开挖宽1.5~2m、深0.8m的环沟。并在田的一头开挖暂养池,长度视田宽而定,池宽6~8…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稻田养殖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介绍浙江省德清县稻田养殖业中的一种创新模式:稻鳖轮作,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点:1.养殖场建设:每口养殖池面积为3亩~10亩,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渠道分设,四周设置防逃设施。2.轮作方法:(1)当年轮作:4月份~5月份大麦或油菜收割后,放养每只体重为0.25kg~0.35kg的幼鳖,7月底起捕出售后再种植晚稻。也可在5月份放养体重为0.15kg~0.2kg的幼鳖,一直饲养至11月份,全部可达到商品规格出售…  相似文献   

20.
王亮 《科学养鱼》1999,(9):20-20
池塘养蟹在北方有一定的历史,早期的池塘大部分是由鱼塘改成蟹池,后来发展到苇田沼泽地养蟹。由于盘锦地区苇田面积广阔,而且苇田中土质肥沃,腐殖质较多,基础饵料丰富,水体本身有很高的生产力,所以近几年苇田养蟹发展很快,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一、池塘的准备选择进排水方便的沼泽地或苇田,四周筑起堤坝,堤坝加固、压实,围好防逃设施,每隔1.5~2米插上一根竹竿,露出地面部分在50cm左右,然后把防逃塑料膜裁成60cm宽,埋在坝下10cm左右,露出40~50cm,上边用钢丝或结实的绳子拉直,绑在竹竿上。防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