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鲶鱼(Silurusasotus)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黑龙江鲶鱼不但个体大,生长快,而且耐低温,耐低氧,肉味鲜美,深受北方高寒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将鲶鱼池塘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 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11 亲鱼的选择:选择尾重05kg以上,雌鱼腹部膨大,生殖孔红肿,轻压腹部能挤出卵粒。雄鱼腹部狭小,轻压腹部能挤出白色精液。雌雄比例为1∶1~15,个体大小适宜。12 催情:鲶鱼繁殖实践证明,鲶亲鱼经过产前培育生殖腺达到Ⅳ期末,催产药物最好使用马来酸地欧酮(DO…  相似文献   

2.
鲶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鲶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方耀林,余来宁,郑卫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鲶鱼,属鳝形目,鲶科,俗称“土鲶”,可生活在江河、湖泊以及沟渠、堰塘等小型水体中,为底栖性的肉食鱼类,适应性广,以各种小杂鱼、小虾、软体动物等为其对象,经人工驯养,...  相似文献   

3.
我们1994年在盐城市郊区养殖场进行了鳜鱼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工作,取得了成功,现介绍如下。 1.鳜鱼的人工繁殖 (1)亲鱼的选择 繁殖用亲鱼取自郊区养殖场的鱼种塘,雄性尾重0.5~1.5公斤,雌性尾重0.8~3公斤,雌雄比1:1,共8组。雌鱼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生殖孔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浅黄色卵粒流出;轻挤雄鱼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散开。  相似文献   

4.
鲶鱼(土鲶)在幼鱼期自相残杀严重、成活率低,满足不了苗种需求,严重制约了鲶鱼养殖的发展。笔者根据几年的养殖情况,总结探讨幼鲶的食性、生活习性及其养殖技术,以利于鲶鱼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和推广普及。一、幼鲶的食性鲶鱼刚破膜时卵黄囊较大,常侧卧水底或贴附在鱼...  相似文献   

5.
张锋  李晔 《水利渔业》2000,20(6):34-34
鲶 ((Silurnsasotuslinnaeus)是鲶形目、鲶科的鱼类 ,俗称“土鲶” ,一般生活于水的中下层 ,较喜栖于静水或缓流水域 ,稚鱼大多数栖息于水浅而水草丰富的泥底。鲶鱼为底栖性鱼类 ,以小型野杂鱼为食 ,也食一些虾、蛙和水生昆虫。鲶鱼的产卵期在 5~ 7月 ,1龄鱼可达性成熟 ,鲶鱼肉鲜美且少刺 ,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淡水经济养殖鱼类。我们于 1998年对鲶鱼进行了人工繁殖 ,并对鱼苗培育作了初步的尝试。1 鲶鱼的人工繁殖1 1 亲鱼选择鲶鱼的体重一般为 0 5~ 1kg ,黑龙江发现最大个体3~ 4kg ,本次实验鱼是从湖北宜昌…  相似文献   

6.
任卫东 《齐鲁渔业》2003,20(3):18-19
埃及胡子鲶又名革胡子鲶,即塘虱鱼,原产非洲尼罗河水系,属胡子鲶科、胡子鲶属,现在我国很多地区推广养殖。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7.
鲶属鲶泒鲶科。本科鱼为两属,即鲶属和六须鲶属.前者有灰色鲶鱼、交趾鲶鱼,稀匀鲶鱼、蒙图鲶鱼、格氏鲶鱼、普通鲶鱼、长鲶鱼等八种;而后者仅广西柳州所产的六须鲶一种。王以康先生认为鲶属为我国最常见的鱼类。数量虽多,但种类则甚少,  相似文献   

8.
1999年我们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亲本150组,并于1999、200年两年度进行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均取得了成功。 引进亲鱼雌鱼平均体重1.0kg,雄鱼0.7kg,放养于唐山市华丰养殖公司。该公司位于唐山市陡河发电厂东侧,陡河水库库区西侧,有钢筋混凝土越冬大棚12座,占地37亩,可常年利用陡河电厂余热水,有标准池塘32口,占地 150亩。 1、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4月初,电厂余热水可稳定在20℃左右,比天然池塘水催产要提前一个月。雌鱼选择腹部膨大,富有弹性,腹部朝上时,卵巢轮廓特别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鲶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工繁殖所用的亲鲶基本上来源于天然水域,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捕捞强度的加剧,从天然水域中捕获的鲶数量锐减,采集亲鲶极为困难,使苗种供应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制约着养线的发展。为了解决亲鲶来源不足,同时也为发展鲶养殖开辟一条苗种供应的新途径,我们利用人工繁殖鱼苗所育成的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培育及选择培育地面积分别为8亩(主养)和10亩(套养),皆为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池底淤泥厚10~15厘米,池深2.0米。注排水方便。放养前用生石灰干法清塘,亩施生石灰100~1…  相似文献   

10.
革胡子鲶秋季人工繁殖试验为了解决工厂化温室养殖革胡子鲶苗种需求,江苏省盐城市鱼种场科技人员大胆探索,于1996年9月首次开展了革胡子鲶秋季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亲鱼选择亲鱼系本场人工养殖的足1龄成鱼。♀鱼生殖...  相似文献   

11.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7,22(10):16-16
1993年—1996年,笔者在我镇进行了“一塘双季”名特养殖。即第1季养殖革胡子鲶商品鱼(成鲶)市售,第2季饲养苗种泥鳅(苗鳅)出售。笔者现综合盐都县生产实践,介绍其具体养殖法如下:1茬口安排选择水源充足、饲料丰富、运输方便、操作便利、塘口适合、面积适宜(一般鱼池面积3335-5336m2、水深在2m以上)池塘,于每年12月初清塘整治,12月中下旬合理放养大规格革胡子鲶鱼种,进行成鲶养殖,第2年5月份起即可陆续起捕上市,到6月底起捕结束,这时需及时用药物清塘消毒,准备放养泥鳅鱼种培育,于10月底前销售。2鲶鱼放养一年养两季名特…  相似文献   

12.
鲶鱼(Silurus asotus L.)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为凶猛肉食性鱼。幼鱼主要以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为食,成鱼主要摄食小鱼和虾类。鲶鱼分布广,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前鲶鱼常被作为养鱼池中的敌害加以清除,随着池塘养殖业的发展,鲶鱼作为池塘的主养鱼或配养鱼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其苗种需要量越来越大。但鲶鱼在幼鱼阶段,尤其在鱼苗至夏花鱼种阶段,同类自相残杀现象严重,成活率低,使鲶鱼苗种数量满足不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又名盎斯鱼、江颡鱼,山东一带土名又称嘎牙。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为小型底栖鱼类。它易养殖、价格高、效益好。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优质上等水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由于自然苗种短缺,养殖面积、产量日渐减少。因此,开展黄颡鱼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的研究,对于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鲶鱼属鲶形目、鲶科、鲶属 ,是我国常见的经济鱼类。鲶鱼在我国分布广泛 ,属适应性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 ,其内质细嫩、刺少、营养丰富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市场潜力很大 ,现已成了热门养殖鱼类之一。在自然界中 ,北方鲶鱼的繁殖时间为 5月至 6月 ,当年生长期仅为 4— 5个月 ,虽然当年大部分能达到商品鱼规格 ,但规格偏小 ,而且有一部分达不到商品鱼规格 ,需越冬成所谓“大规格”鱼种 ,再养一年 ,影响了经济效益。对此 ,笔者2 0 0 2年对鲶鱼早春繁殖进行了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场地的选择1 .1 .1 人工控温培育池共 2 0个 ,长方…  相似文献   

15.
鲶鱼属鲶泒鲶科。本科鱼为两属,即鲶属和六须鲶属。前者有灰色鲶鱼、交趾鲶鱼、稀匀鲶鱼、蒙图鲶鱼、格氏鲶鱼、长鲶鱼、普通鲶鱼等8种;而后者仅广西柳州所产的六须鲶1种。王以康先生认为鲶属为我国最常见的鱼类,数量虽多,但种类则甚少,最普通的为普通鲶鱼,而其余各种则多见于边缘处所。四川刘成汉先生又发现普通鲶鱼实际上有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胡子鲶以其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营养价值高而著称。在我国南方养殖广泛,是家庭和工厂化养鱼的优良种类。胡子鲶人工繁殖曾有过一些报导,但如何形成适合养殖户育苗实用技术,提高产卵、受精、出苗率的报导较少。笔者于1996年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来源与选择一是来自龙海海澄鱼种场,春季投喂螺、鱼肉强化培育;另一种是在繁殖季节购自当地的野生胡子鲶。选择的雌鱼下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轻压有卵粒流出;雄鱼肥满无伤病。亲鱼体重在100g以上。2.催产催产时间、药物、剂量见表l。采用胸腔一次注射或二次注射…  相似文献   

17.
鳜鱼的集约化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人工繁殖鳜鱼的繁殖水温在18~30℃,最理想的适温24~28℃。在广东3~8月份,都能搞鳜鱼的人繁。一般经过230天养殖的隔年鳜鱼,性腺可以完全成熟,能在鱼塘里自然产卵。(一)亲鱼的选择人繁需要性腺成熟度较好、无病、无伤、生猛、光滑的理想亲鱼。成熟的亲鱼:雌鱼腹部比较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松软而富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腹中线下四,卵巢下坠后有移动状;雄性生殖孔松弛,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且精液人水后能立即散开。理想的亲鱼,可以到市场上面或者养殖户的鱼池里,均可找到。(二)人工催产亲鱼选好后,清理好一个…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早期低温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Psendobagrusfulidraco)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经济鱼类,隶属于鲶形目、科、黄颡鱼属。其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以及食性范围广、适应性较强等诸多特点,适合于我国广大地区推广养殖。岳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2000年开始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并初步获得成功。2001年取得了技术上的较大突破,并进行了黄颡鱼早期低温人工繁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地点及条件1.1地点岳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名特苗种繁殖场(原河蟹育苗厂房内)。1.2时间2002年4月20日(提前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9.
林川 《水产养殖》2002,(5):17-18
本地土鲶(SilurusasotusLinnaeus)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抗病能力强的底栖性鱼类,但个体较小,一般为0.5~1kg;而南方大口鲶(SilurusmeriaionalisChen)是含肉率高,味道鲜美,生长较快的大型凶猛鱼类。杂交鲶为本地鲶♀×大口鲶♂的杂交后代,外观似大口鲶,显示出父本快速生长和母本抗病力强的特点,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淡水经济养殖鱼类。我们于2002年4月进行了杂交鲶进行人工繁殖,并对鱼苗培育作了初步尝试。1人工繁殖1.1亲鱼的来源和选择雌鱼主要为本地收购的野生土鲶,体重平均每尾约0.5kg…  相似文献   

20.
杂交鲶(怀头鲶♀×鲶鱼♂)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怀头鲶♀×鲶鱼♂杂交F1代和亲本的肌肉中蛋白质、脂肪、水份、氨基酸及其脂肪酸中EPA、DHA含量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虽杂交鲶粗蛋白含量(17.28%)略高于亲本怀头鲶(16.78%)、鲶鱼(16.82%),但粗脂肪含量高于亲本平均含量的4.3倍。EPA、DHA含量也明显超过亲本。3种鱼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杂交鲶肌肉中的THR、VAL、MET、IYS、TRY及有鲜味的ASP、GLU、ALA的含量也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