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祝飞 《内陆水产》2001,26(12):25-25
香鱼(Plecolossusdtivelis)属鲑亚目、香鱼科、香鱼属。香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身体上侧绿色,背缘黑色,两侧及下侧为白色。香鱼地方名:海胎鱼、秋生子,日本人称为鲇鱼,因能散发出诱人香味而得名。香鱼体长10~30厘米,重50~60克,最大的可达500克左右。1生物学特性1.1洄游习性香鱼多为一年生。每年的2~5月,当河水水温逐渐上升到10~15℃(接近于海水温度)时,在海里越冬的幼鱼(体长2~3厘米)便进入河口上溯,幼鱼在河川中生长发育。性腺发育成熟,又向河川下游洄游,在9~11月产卵。随着仔…  相似文献   

2.
马田 《内陆水产》2003,28(2):28-28
香鱼属鲑亚目、香鱼科、香鱼属。香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身体上侧绿色,背缘黑色,两侧及下侧为白色,香鱼地方名:海胎鱼、秋生子,日本人称为鲇鱼,因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而得名。香鱼体长10~30厘米,重50~100克,最大的可达500克左右。1生物学特性洄游习性香鱼多为1年生。每年的2~5月,当河水水温逐渐上升到10~15℃。接近于海水的温度时,在海里越冬的幼鱼(体长2~3厘米)便进入河口上溯。幼鱼在河川中生长发育.随着性腺的发育,又向河川下游洄游,在9~11月产卵。随着仔鱼的生长发育和水温的继续下降,幼鱼入海越冬。生活习性香鱼又名鲇鱼。…  相似文献   

3.
香鱼(Plecoglossusaltivelis)属鲑亚目、香鱼科、香鱼属。香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身体上侧绿色,背缘黑色,两侧及下侧为白色。香鱼地方名:海脂鱼、秋生子,日本人称为财鱼,因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而得名。香鱼体长10-30厘米,重50-100克,最大的可达500克左右。一、生物学特性1.洄游习性香鱼多为一年生。每年的2-5月,当河水水温逐渐上升到10℃-15℃,接近于海水的温度时,在海里越冬的幼鱼(体长2-3厘米)便进入河口上溯。幼鱼在河川中生长发育,随着性腺的发育,又向河川下游涸游,在9-11月产卵随着仔鱼的生长发育和水…  相似文献   

4.
暗纹东方为我国长江特有鱼类,属科,东方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渤海、东海、黄海及通海的江河下游,为近海及河川底层鱼类。每年3~5月,性成熟的河集群溯河至长江中下游产卵繁殖,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育肥,至第二年春返回海里并在海里长至性成熟,再溯河至淡水中产卵。为江海洄游性的底栖温水鱼类,自然条件下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人工养殖条件下经驯食,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如鳗鱼料、甲鱼料或河专用料等。近年来,由于河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加之出口量的增加,而天然资源日益减少,人工养殖越来越多。根据我所近年来的养…  相似文献   

5.
<正> 铜鱼Coreius heterodon(Bleeker)是一种产漂流性卵的半洄游性鱼类。产卵场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卵、苗在漂流中发育,当年幼鱼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龄幼鱼和二龄鱼比较集中在中游和重庆以下的江段;三龄鱼以上游较多;四龄以上的个体基本上只见于上游。研究葛荆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后铜鱼的种群生态及资源问  相似文献   

6.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s)为一年生洄游性鱼类,每年的2月~5 月在海里越冬的幼鱼(体长2cm~3cm)便从入河口上溯,并在河川中生长发育,9月~11月多在中下游的浅滩处产卵,亲鱼产卵后因身体瘦弱而大部分死亡。为探索利用冷水河道开展网箱养殖香鱼,2003 年 3月 25日至 7月 28日,我们在湖南省郴州市东江河道开展了试验,并取得成功,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一 、河 道 条 件 与 网 箱 设 置 网箱设置于东江湖下游的东江 河段,为东江湖流出的底层水,常 年水温13℃~15℃,水量、水位和 流…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降海洄游鳗鲡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日本鳗鲡是亚洲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降海洄游鱼类,长江口是我国鳗苗的主产区和仅存的成鳗渔业水域。研究分析了2008年9-11月采自江苏靖江段(31°30′N,120°42′E)的153尾银色鳗样本的年龄和生长参数。结果显示,长江口降海洄游的鳗鲡群体雌性由3~7(平均5.52)龄组成,雄性由3~5(平均4.38)龄组成,雌性群体的年龄结构高且多于雄性群体。雌雄鳗鲡的最大年增长均出现在4龄,但雌性个体的生长拐点年龄ti=5.20、拐点体长lr=683.05mm、拐点体重Wr=546.37g、平均渐近体长L∞=1011.03mm和体重W∞=1830.16g,均显著大于雄性个体的生长拐点年龄ti=4.91、拐点体长lr=517.15mm,拐点体重Wr=216.15g、平均渐近体长L∞=750.30mm和体重W∞=715.90g。研究还表明,长江口降海洄游鳗鲡的群体平均年龄比我国其他地区和日本的均要低,但平均渐近体长却明显要大于其他分布地,预示着长江更适合于鳗鲡的生长和性腺成熟。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刀鲚洄游群体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求长江口地区溯河群体刀鲚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于2006—2008年刀鲚溯河洄游期间,采集刀鲚样品。通过对其体长、体重、肝重、性腺重、条件指数、脂肪重等生物学参数的研究,以了解三年内溯河群体刀鲚的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洄游群体刀鲚体长、体重年际间有变化,体长一体重的拟合关系年际间有差异。(2)长江口地区涸游群体刀鲚生殖特征年际间有变化,刀鲚性腺重量与体长、体重关系密切,均呈正相关关系。(3)洄游群体刀鲚条件状况,不同年份亦有变化。其中:肝重、脂肪重分别与体长、体重关系密切,呈正相关;洄游群体刀鲚条件指数2007年最大,对每个年份刀鲚条件指数进一步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刀鲚的条件指数逐渐增加,由1龄到2龄,条件指数变化最大(P〈0.01)。综上所述,洄游群体刀鲚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的动态变化,显示了气候对洄游群体刀鲚生殖状况影响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匙吻鲟(Polyodon spatlada)英文名Paddle fish,属鲟形目,白鲟科,匙吻鲟属。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奥赛格河以及田纳西等河流中,在一些湖泊、水席中也有,个体重量超过20公斤很普遍,有的甚至可以达到40公斤以上,体长可超过1.8米,是一种巨型鱼类。匙吻鲟口裂大,身体光滑,裸露无鳞,无齿(幼鱼例外),眼小视力差,鳃耙长而稀疏,以过  相似文献   

10.
美国鲥鱼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鲥鱼(Alosasapidissima)英文名称为AmericanShad,隶属于鲱形目、鲱科、鲥属,为滤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美国鲥鱼天然种群分布于北美东部沿海水域,属于广温性、广盐性的溯河性洄游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4月~6月沿江河上溯淡水湖泊进行产卵,生殖后亲鱼仍回归海洋,幼鱼则在  相似文献   

11.
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Brandt)又称史氏鳄、黑龙江综,是目前世界26种鳄村鱼类中的一一种,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的同属一类,只分布在黑龙江水域。它是淡水鱼中个体大寿命长的种类,在黑龙江里捕捞的个体一般体长l一2米,体重5-25公斤,l(1-2龄。性成熟晚,雌鱼9-13龄,雄鱼7-9龄。每年的6-7月是它繁殖后代的季节。此时它们成群结队地从黑龙江下游向中游的产卵场挺进,其它个体较小的鱼类早已躲得无影无踪了。鲍鱼是淡水色中的八块头,老寿星,在波涛汹涌的大江中畅游无阻,而且幼鱼的观赏性很强,开始受到观赏鱼爱好者的…  相似文献   

12.
长江刀鲚灌江纳苗与养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江刀鲚(Coilia ectenes Jordan et Seale)(见彩中插2)俗称刀鱼、毛鲚,属鲱形目、鲲科、鲚属,为典型的溯河洄游鱼类,一般每年春季由海进入江河进行生殖洄游,在长江干支流或湖泊的缓流区产卵,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并随江水而入海。长江刀鲚体长而侧扁,胸鳍上部有6根分离而延长的鳍丝如麦芒状,可达臀鳍部,其鱼鳞细自如银,肉质鲜嫩,腴而不腻,是目前“长江三鲜”中仅存于长江的珍贵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暗纹东方鲀俗名河豚,主要分布于渤海、东海、黄海及通江的江河下游,为近海与河川底层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渔业资源。由于其味  相似文献   

14.
<正> 鲥鱼Macrura reevesii(Richardson)是著名的过河口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夏之交,生殖群体溯入长江、钱塘江和西江繁殖。仔幼鲥鱼在降河入海前栖息于淡水水域中,生活史的其它阶段在海洋中渡过。关于鲥鱼在海洋中的分布,在一些文献中有零星的记载。如《南海鱼类志》记载:鲥鱼“分布在我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菲律宾”,并在广东汕尾采到体长228~244毫米的标本。《东海鱼类志》中记述,鲥鱼“分布于中国沿海,朝鲜南部”,并在福建厦门采到体长188  相似文献   

15.
2017年7月-2018年6月,对湘江下游汨罗江段的仔鱼及幼鱼、成鱼开展了逐月调查,采集仔鱼1 559尾,隶属于4科12种,其中江湖洄游型鱼类7种,468尾,分别占总量的58.3%和30.0%;采集幼鱼、成鱼1 258尾,隶属于8科42种,其中江湖洄游性鱼类16种,547尾,11 486.8g,分别占总量的38.1%、43.6%和40.7%。分析结果表明,仔鱼及幼鱼、成鱼的丰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均为夏季高,冬季低;4-8月份,江湖洄游型鱼类的运动指数在0.1~0.7之间,呈现入湖趋势;10月份至次年3月份,江湖洄游型鱼类的运动指数在-0.7~-0.3之间,呈现出湖趋势;幼鱼、成鱼的丰度基本上夜间高于白天的;径流量和水温是鱼类出、入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6.
渤海鱼类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32,自引:13,他引:32  
1982年4月到1983年5月拖网调查共获鱼1251452尾,21035公斤,包括洄游性种类,近距离移动种类和渤海地方性种类,隶属46科100种,平均网获量33.1公斤,2055尾,5月份最高,3月份最低。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标,占主要地位的是黄鲫、梅童、鯷鱼、孔鳐、小黄鱼(幼鱼)、鲈鱼、绵(?)、蓝点马鲛(幼鱼)、焦氏舌(鱼肙)、黄盖鲽。与黄海的种类组成相似指数为50.2%,与东海的相似指数为19.9%。中、上层鱼类,莱州湾、黄河口以黄鲫为主,秦皇岛外海和渤海中部以鳀鱼为主。小型底层鱼类和幼鱼均以梅童和小黄鱼幼鱼为主,大、中型底层鱼类,莱州湾以洄游性鱼类为主,秦皇岛外海、渤海中部以孔鳐、黄盖鲽等大型底栖种类为主,秦皇岛外海种间数量分布最均衡。与1959年相比,春季,1959年以小黄鱼为主,占60.8%,1982年以黄鲫、鳀鱼为主,占61.3%;夏季,1959年以小黄鱼为主,占39.9%,1982年以黄鲫为主,占27.5%;秋季,1959年以带鱼为主,占44.3%,1982年以鳐类、鲈鱼为主,占39.5%。  相似文献   

17.
松江鲈与黄河鲤、松花江鲑和兴凯湖鲐齐名,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享誉中外。松江鲈是我国野生动物重点保护二级水生动物,属于降河洄游性小型鱼类,在海水中繁殖孵化,在淡水中生长育肥。通常每年10、11月份,性腺即将成熟的成鱼开始从淡水水域向连接咸水水域的河口移动,进入浅海寻找适合繁殖的环境进行交配、产卵和仔鱼孵化。至翌年4~6月份,仔鱼成长为幼鱼,随海水潮汛经河口溯河洄游至淡水水域,在水流较缓、水质较好、饵料丰富的淡水水域中栖息和育肥,  相似文献   

18.
尖吻鲈广泛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广盐性和降海产卵鱼类,其生长期大部分是在通向海洋的淡水水体(如河流、湖泊)中度过的。成熟的鱼(3~4龄)从内陆水域洄游至河口,并进入盐度为30%。~32%。的海区,使性腺发育成熟并产卵。亲鱼产卵时间是在18:00~23:00,与涨潮同步。卵子和幼体随潮流漂至河口,并在该处发育和溯河洄游生长。雌雄性别较容易分辨,在非繁殖季节,雄鱼较雌鱼的体型细长;吻部稍弯曲。产卵季节:雌鱼腹部则较膨大松软。尖吻鲈的产卵量和个体大小以及培育条件相关,一般体重5~…  相似文献   

19.
1柬埔寨的渔业1.1 主要渔业水域 柬埔寨的主要渔业水域有湄公河、洞里萨河、巴萨河及其支流和洞里萨湖。湄公河上游是我国境内的澜沧江,中、下游在柬埔寨境内,流经柬埔寨约500多公里,是为柬埔寨最大的河流。洞里萨河长155公里,柬埔寨第二大河。洞里萨湖是中南半岛第一大湖,旱季低水位时,水域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水深不到2米,雨季湖区面积可达 10 000平方公里,水深 10~14米,洞里萨湖为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淡水渔场,素有“鱼湖”之称。柬埔寨西南沿海是重要的海洋渔场,多产沙丁鱼、金枪鱼、巴士鱼等。1.…  相似文献   

20.
暗纹东方纯(Takifugu obscurus)隶属鲀形目、鲍科、东方鲍属,俗名称河鲍、气泡鱼、河豚鱼。暗纹东方纯为海产的洄游性鱼类,春末夏初为生殖时期,成群溯河至长江中下游或鄱阳湖水系产卵。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肥育,至翌年春返至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