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黄淮南片冬麦区小麦夏季自然加代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该麦区夏季就地自然加代的规模化、高效、低成本小麦育种加代操作技术,为加速小麦育种进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加代繁育是良种创新过程中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过去都是采取异地夏播加代繁育的方式,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通过异地夏繁收获的材料返回正常秋播,有的表现出生长不良、经济性状不佳、产量不高等问题,甚至冻害、病害重,难为育种所利用。  相似文献   

3.
加代技术是加快作物育种进程的主要途径之一,就地加代可节省异地加代所需的巨额费用,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很好的实际利用价值。目前未有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芝麻本地加代的报道。详细讲述了在黄淮地区利用日光温室加代的技术要点,以期对黄淮地区芝麻温室加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豆就地加代育种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淮海大豆产区采用一年一季的传统加代方法,育成一个品种需10年左右,为了快出品种,减缓育种经费不足的,我们于1999-2000年进行了日兴温室早春种植加代、当年收后夏播和春、秋两季露地播种试验,旨在充分利用人工设施待人接物 没季节的光热资源,为大豆育种就地加代种植探出一条路子。试验证明,上述方法投资少,成本低。经去海南鳘逃走加代节省经费80%左右,可编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益。所得种子虫食率和病子粒减少,种植子质量提高。此项研究和应用对加快黄淮区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经济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麦幼苗春化一年三代育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沈秋泉 《作物学报》1985,11(1):59-67
1979~1983年,通过春化室、温室等人工设备和山区、大田等自然条件相结合,异季集团加代和正季单株选择相结合的途径,研究了小麦幼苗春化加代育种技术,技术要点:(1)双氧水低温法打破种子休眠;(2)春化室幼苗春化:处理温度8~10℃,连续光照30天左右;(3)一年三代育种:山区集团密植夏繁,温室集团密植秋繁,就地大田单粒冬播,苗期薄  相似文献   

6.
棉花南繁滴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棉花育种工作中,已普遍利用海南岛亚热带冬季气温高的条件进行冬繁加代,以加快育种进程,很多棉花品种都是经南繁北育系统选育而成的。为使大家对南繁工作有所了解,现将棉花南繁操作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的低温地区,育成一个新品种通常要花费十多年时间。但通过加速早期世代的进程,可以缩短育种年限。早在三十年代初期,日本就开始实行冬季利用温室加代F1。利用温室或异地加速吐代进程,特别是异地加代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美国把低代材料送到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去加代。南朝鲜在国际水稻所的加代研究,获得一年4代的显  相似文献   

8.
海南冬季植棉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在海南对棉花杂合体进行南繁加代是推进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周期,提高作物适应性的有效途径。据统计,我同已经审定的棉化品种中绝大多数是通过在海南南繁加代育成的,仅新疆通过南繁加代审定的品种就高达100多个。然而,海南冬季气候条件与内地符植棉区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在棉花生育过程中气温呈现两头高中间低呈马鞍形,致使海南冬季植棉技术与大陆大相径庭。为此,就冬季海南气候特点如何加强棉花栽培管理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玉米自交系快速选育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良自交系的选育是玉米育种工作的基础。目前,玉米育种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方法。传统育种方法选育一个自交系至少需5~7年,育种周期长、工作量大,特别是在一年一季的北方,育种进程更加缓慢。各个育种单位都采取南繁加代来加快玉米品种选育进程。但是,南繁加代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玉米育种技术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为加速玉米育种进程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0.
藜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育期长,种植区域无霜期短,开花期遇高温花粉败育不结籽以及成熟期遇雨穗发芽等诸多问题。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藜麦种植产业升级,自2013年起,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结合江苏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连续几年的田间试验,根据生产实际经验,从地块选择、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方式、田间管理、收获、第二季藜麦种植等方面总结了一套藜麦一年两季高效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藜麦一年两季就地加代育种,缩短育种年限,还能使藜麦产量翻番,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新疆高粱育种研究进程,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通过提早育苗移栽至日光温室,躲避高粱生长期间不利的气候因子,从而延长高粱生长的适宜时期,以达到高粱材料就地加代技术。本文主要从第1季高粱材料的提早育苗及管理技术、日光温室内的管理及第2季高粱生产的种子发芽率控制等方面对伊犁垦区高粱就地加代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付忠  赵志 《种子》2014,(4):126-127
育种单位采用北种南繁、南种北育进行异地种植,是加速世代进程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油菜按照播种季节不同大体分为2类:冬油菜和春油菜。春油菜在原产地的冬季,因气候寒冷不能完成一个生长发育周期,而在冬油菜区的某些地区种植能正常成熟,春油菜冬季到冬油菜区种植称为冬繁或南繁,这样1年可种植2代,加速育种进程。异地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缩短春小麦育种年限,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解决南繁育种经费不足等问题,春小麦当年采取夏播就地加代、扩繁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较好方法。经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小麦研究室的多年研究和实验,现就春小麦当年种子夏播处理与栽培措施总结如下。1种子准备与处理当年做的杂交组合或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多、热量足、雨量充沛,是全国农作物重要的南繁育种基地。冬季在海南进行南繁加代是我国作物育种界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新疆等一年一熟地区,通过在海南南繁加代育成了众多各类作物新品种。由于海南与新疆生态气候等条件差异非常大,通过南北穿梭育种,可以使新品种的适应性拓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利用海南岛亚热带冬季气温高的条件进行冬繁加代工作,是现今的育种工作中所必不可少的。棉花南繁在棉花科研、育种、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棉花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新品种推出速度加快,南繁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南繁工作的技术问题也越显突出。为此,将南繁各项工作中总结的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麦杂交后代就地加代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江苏省小麦种植一般一年一季的传统加代方法 ,育成一个品种需要 8~ 1 0年左右 ,为了快出品种 ,减缓育种经费不足的制约 ,我所在1 999~ 2 0 0 2年连续 3年进行了秋季播种 ,冬季小麦抽穗灌浆关键阶段 ,在温室内晚上加温 ,不同组合不断成熟。一般第二代露地播种在 1 2月底至 3月 1 0日 ,抽穗期在 4月底至 5月初 ,成熟收获期在 6月初 ,旨在充分利用人工设施条件和不同季节的光热资源 ,为小麦育种就地加代种植探出了一条路子。试验证明 ,上述方法投资少 ,成本低。比去昆明繁殖加代节省经费 ,可缩短育种年限 ,提高育种效益。此项研究和应用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国内外1800余个春、夏大豆品种研究,筛选出一批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育种亲本。在此基础上,采用夏豆×春豆单交,(夏豆×春豆)×(春豆×春豆)复交等手段,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改进杂交技术,提高杂交成活率;选择与加代同步,鉴定与繁殖同步,区试与示范栽培同步,提高了育种效率。已育成了适宜南方春大豆多熟制种植的春大豆高产品种宁镇1号和一批优良品系,分别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区域试验。本文对春大豆育种方法及途径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温室大棚进行北方超甜玉米加代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温室、春秋大棚等设施,对8个甜玉米自交系进行春、夏两季的加代研究.结果表明:北方地区利用光温室、春秋大棚,实现了对超甜玉米春夏播加代,缩短了育种年限,加快了育种进程,提高了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9.
冬季南繁加代是加速玉米育种进程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南繁成本高,不易管理,以及受人力、物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多数育种单位难以实现。2014-2015年冬,育种人员利用温室大棚对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加代繁育,并通过2015年和2016年2年的不同播期的大田种植试验,成功选出稳定自交系16个,优良玉米组合5个。该技术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可有效解决冬季鲁北地区就地玉米加代繁育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黄淮麦区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赤霉病危害日趋严重,因缺乏半冬性抗源,抗赤霉病育种进展缓慢。Fhb1基因是迄今发现的效应最大、抗性最稳定,也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的主效基因,但Fhb1基因在黄淮麦区尚未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感病品种矮抗58为轮回亲本, H35为Fhb1基因供体亲本,通过有限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同时利用双单倍体育种和传统系谱选育两种方法,培育出了一批综合性状较好、具有Fhb1基因的优良新品系,其中徐麦DH9和徐麦17252经多年鉴定均达到中抗水平。在以徐麦36和徐麦2023为杂交父本的后代品系中,含Fhb1基因的家系赤霉病平均抗性明显优于感病对照。Fhb1基因的导入显著提高了赤霉病抗性,但部分家系对赤霉病仍旧表现出高感水平,说明赤霉病抗性还受到Fhb1基因以外其他遗传因素的显著影响。本研究为Fhb1基因在黄淮麦区抗赤霉病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