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几年来,万荣县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4万亩,60%为河滩植棉。棉花上枯黄萎病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扩展趋势。据调查,2002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为0.3万亩,占总面积的10%,为中等偏轻发生;2003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病面积为0.5万亩,占总面积的16%,为中等发生;2004年全县发病面积达0.6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22%,为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35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生态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丰产、优质、多抗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抗逆性强,耐旱性好,耐水肥性强,出苗快,苗期生长稳健,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应性强。1997年引入新疆,2001年引进博州;2001、2002年和2003年在博州精河县大河沿子镇三年的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011.5千克/公顷、2319千克/公顷和2418千克/公顷,分别比新陆早12号增产  相似文献   

3.
2001—2002年,对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16个参试品种(系,组合)分别进行了抗枯萎病和抗黄萎病鉴定,另对3个抗虫品种进行了抗红铃虫鉴定。抗枯萎病鉴定结果:有2个品种抗枯萎病,占鉴定材料的12.50%;I3个品种耐枯萎病,占81.25%:1个感枯萎病,占6.25%.抗黄萎病鉴定结果:有15个品种耐病,占93.75%,1个感黄萎病,占6.25%。抗红铃虫鉴定结果:3个抗虫品种对红铃虫均达到高抗水平.与1999~2000年相比,新品种的抗病虫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1993年在乌鲁木齐、石河子地区对138份棉花品种进行全生育期抗黄萎病和苗期抗枯萎病鉴定,结果高抗黄萎病的品种9个,占6.52%;中抗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分别为9个和1个,占巴52%和0.72%;耐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为12个和1个,占8.70%和0.72%。从而为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罗佳 《农家顾问》2011,(9):29-29
研究了一种专性微生物有机肥(BOF)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连续3年的盆栽试验中,施用该种微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尤其在营养钵育苗土和大盆钵移栽土中都施用微生物有机肥的处理(BOF+BOF)防治效果最佳。三季的防治率依次分别为85.7%、75.0%和100%。  相似文献   

6.
棉花是芮城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万~11万亩,棉花枯黄萎病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扩展趋势。2005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4万亩,占棉花总播种面积的61.5%,为中等发生;2006年发生面积6万亩,占总面积的75%,为中等偏重发生;2007年发生面积为9万亩,占总面积的85.7%,为中等偏重发生,且个别田块大发生。  相似文献   

7.
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生调查及病原菌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对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系系统进化及落叶型菌系分布进行分析和检测.[方法]抽样调查棉花黄萎病发病情况,利用Verticillium dahliae特异性引物D1/D2进行落叶型检测;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新疆菌系进行扩增,测序后进行BLASTN分析.[结果]棉花黄萎病在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普遍发生,棉花黄萎病发生中度及以上病田占比达48.1;,严重发生病田占比为24.1;;BLASTN分析证实采集的棉花黄萎病菌系均为大丽轮枝菌;供试棉花黄萎病菌系检测出22株落叶型菌系,占供试菌系的37.2;.在分离到棉花黄萎病菌系的15个采集点中有9个点检测到了落叶型菌系,占比为60.0;.[结论]新疆部分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比较严重,强致病力的棉花黄萎病落叶型菌系在新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地理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8.
棉花是芮城县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一直是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给棉花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威胁。2007年我县种植的10.5万亩棉田,就有8.5万亩:不同程度受到枯黄萎病的危害。现结合芮城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情况,对枯黄萎病的发病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1发病情况棉花枯黄萎病为检疫性病害,在任丘市最早以南部乡镇为主要发生区。由于抗虫棉对枯黄萎病尤其是黄萎病抗性较差,随着长时间连作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加之串种,使得此病2007年在全市各乡镇普遍发生。2007年棉花苗期病害较重,植株抗性低,造成黄萎病发生早且重。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通讯》2004,(12):44-44
黄萎病是世界性危害棉花的最主要病害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南北棉区大面积流行危害。尤其1993年在黄河流域棉区出现大面积落叶病田.2002年再度大发生,全国发病面积高达300万hm^2。北方不少棉田6月底、7月初出现棉株落叶枯死现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1亲本来源和选育经过 鄂杂棉24原代号为“JZHR9999”.是荆州农科院以提高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抗病性、纤维品质等综合性能为育种目标,利用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优势配制而成的高产、稳产、早熟、抗病优质杂交棉新组合。从1998年开始,连年利用丰产优质多抗(抗枯、黄萎,抗红铃虫、红蜘蛛,中抗蚜虫)的鄂杂棉9号为母本,以抗虫棉种质N419-1-91(GK19选系1作父本选配组合。该杂交种F1代在荆州农科院枯、黄萎病地组合鉴定试验中表现突出.杂种优势显著,2001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试预试.2002~2003年参加湖北杂交棉品种区试,其F2代2003年还同时参加了湖北省杂交棉F2代区试及生产示范。2004年大田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查明落叶型黄萎病菌在石河子地区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了PCR技术对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菌系进行检测,监测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类型。[结果]利用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的特异引物ND1、ND2对石河子棉区采来的114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进行PCR扩增,108个菌系扩增出1500bp的片段,与文献中报道的非落叶型棉花黄萎菌系扩增出的片段大小一致,说明这些菌系为非落叶型棉花黄萎菌系;而剩余的6个菌系未扩增出任何片段;利用落叶型黄萎病菌的特异性引物D1、D2对这6个菌系进行扩增,也未扩增出任何片段。[结论]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占供试菌系的99.5%,表明目前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依旧以非落叶型黄萎病菌为主。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棉花黄萎病的地域分布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调查了邯郸、邢台、衡水、石家庄、沧州、保定、廊坊等65个市县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相对病情指数的大小,结合各市县棉花自然播种面积,将河北省中南部棉花黄萎病发生区分成重病、中度和轻病3类。并根据棉花黄萎病自1986年到1994年的发生情况进行查档发现,黄萎病病因逐年上升。根据时间序列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表明,1995年棉花黄萎病病四百分率逐将增加,随着棉田面积的逐渐加大,黄萎病对生产的潜在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棉乐丰在预防控制棉花黄萎病上的效果,2006年我站在12号西黄萎病重病地进行防治黄萎病效果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试验材料为棉乐丰。试验地前茬棉花,覆膜播种,试验品种为我站自育品系天云10号,该品系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相似文献   

15.
0引言由于棉田长期连作,农三师五十团棉花枯、黄萎病致病菌在土壤逐步累积,每年都有一部分棉田枯、黄萎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产量。2007年,我们根据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规律,研究制定出棉花枯、黄萎病在不同发生程度下,应该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吴桥县梁集镇素有"棉花窝"之称,植棉历史悠久,农民种植棉花喜密植,管理费工费时,加之连年种植,棉田枯黄萎病严重。农民和技术人员为寻找一个优质高产、省工省力的棉花品种,于2007年引进种植棉花新品种冀228,当年表现良好,亩产皮棉95.8kg,比对照品种高4.7%,比全县平均产量高13.8kg。2008年被确定为良补品种,良种补贴面积5万亩,表现出苗好,整齐度高,抗虫性强,抗枯黄萎病,管理简单,高产稳产。2009年吴桥县种植冀228超过8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28%以上。  相似文献   

17.
作者针对敦煌市近年来棉种品质差、棉花产量低、耐黄萎病性差的问题,积极引进棉花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并对其耐黄萎病性进行鉴定,为敦煌市棉花新品种的筛选、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1~2003年对两种含hrp基因的生物工程制剂Messenger和伊力特进行了田间控制棉花黄萎病危害的药效试验,调查并分析了其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调控作用.通过平板对峙反应和毒素敏感性测定,Messenger和伊力特对棉花黄萎病菌无抑制作用,但对棉花具有诱导抗性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不同生育期,Messenger和伊力特对棉花黄萎病均表现出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播种到初花期伊力特控制效果最好,防效为51.69;,高出对照药剂28.26;.在棉花初花期前,伊力特、Messenger对供试棉花品种的生长势影响较大,尤其伊力特处理的小区产量明显高出清水对照487.50 kg/2,增产21.26;.  相似文献   

19.
乐灵 《北京农业》2009,(6):53-54
天津市农业部门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科技合作,针对制约棉花生产的世界性难题黄萎病,引进中农大研究成功的转基因棉花抗病抗逆品种.有望从今年开始让津郊百万亩棉花生产彻底摆脱棉花“癌症”一黄萎病的困扰。  相似文献   

20.
黄萎病是棉花生长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制约着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不断提高。选育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是克服这一难题最为经济、高效、环保的策略。植物抗病性遗传解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为了加快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程亟需开展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学研究,本研究归纳了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规律、抗性QTL定位和抗病基因挖掘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目前对于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学研究还远不能满足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需求。与此同时,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材料选择、遗传群体构建和定位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