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前小麦生产中主要病虫害有近20种,病虫害是制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小麦病虫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一、播种期主要防治对象: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吸浆虫、黑穗病等。(一)选用农艺性状好的抗(耐)病虫品种,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适时适量播种。  相似文献   

2.
小麦播种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对象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和小麦吸浆虫 ;其次是小麦病害 ,如种传或土传的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穗病、小麦纹枯病 ,再者就是小麦苗期红蜘蛛、蚜虫等 ,抓好麦播期间防治工作对于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各地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 ,在采取农业防治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化学防治措施。1 地下害虫、吸浆虫1.1 土壤处理在蝼蛄、蛴螬、金针虫混合发生区或单独严重发生区要采取土壤处理。为减少土壤污染和避免杀伤天敌 ,应提倡局部施…  相似文献   

3.
秋播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对象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小麦吸浆虫;其次是种传或土传的小麦病害,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粉病、小麦纹枯病等;第三是小麦苗期蚜虫、红蜘蛛、锈病和白粉病.抓好秋播期防治对于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各地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在采取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播种期间正是预防与防治各种土传、种传病害及系统侵染病害和虫害的关键时期,为保障小麦的苗齐、苗全、苗壮,为明年的小麦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出以下防治建议。1农业防治措施1.1选用抗病、耐病的优良品种。根据当地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选用优质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大面积种植同一感病品种,预防流行性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发生全蚀病、黑穗病的麦田小麦不能留作种用。1.2轮作倒茬。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发  相似文献   

5.
小麦病虫草害种类多,危害重,认真做好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及冬前麦田杂草的防除,是确保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重要措施。播期防治得当,不仅可以预防苗期病虫危害,保证苗齐、苗壮,而且还能减轻生长期的危害。针对2007年秋播期间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预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品种以及特性的不同决定着病虫防害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在小麦的病虫防治中要按照不同的防治指标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根据小麦的不同生长时期我们主要介绍几种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1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播种期是整个小麦生长的重中之重,地下害虫、纹枯病、吸浆虫等病虫害是播种期需要主要防治的。药剂拌种、土壤处理或者种子包衣等防治措施是面对这些难治的病虫害主要的  相似文献   

7.
小麦播种期间及苗期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蟋蟀、土蝗、灰飞虱、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叶锈病、丛矮病、散黑穗病等。小麦播种期间是减轻和控制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一些病害只有通过播前拌种才有可能得到较好地控制,如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等。做好小麦播种期间及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 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一是种类多。每年主要发生的病虫害100多种;二是面积大。全省每年发生2—3亿亩次;三是机遇多。干旱年份: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病毒病等发生严重;雨水偏多年份:作物根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粘虫、棉铃虫、造桥虫、土蝗等发生猖獗。因此,农业生产必须立足于抗灾夺丰收。目前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效果不好,开支大、收益差。怎样才能进一步控制病虫危害取得经济的高效益呢?采用因病虫制宜、综合治理、改善生态、控制“三前”(发生前、扩散前、危害前)的对策,就能高效的控制病虫危害,获得理想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优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但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对于优质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在搞好测报的基础上,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1.小麦播种期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基数。此期重点防治纹枯病、地下害虫、吸浆虫等种传、土传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是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播种期防治技术小麦播种期防治的主要对象是地下害虫、传毒昆虫,小麦黑穗病、全蚀病、白粉病。 1、选用抗病虫品种。小麦黑穗病发生区,要选用无病的良种。小麦白粉病发生区,选用冀麦15、冀麦19、冀麦20、冀麦23、冀麦24、冀麦25、冀麦26、丰抗2号、丰抗8号等耐病品种。小麦吸浆虫发生区,推广冀麦 19、冀麦20、冀麦23、农大215、7808等品种。 2、合理轮作。小麦黑穗病、杆黑粉、吸浆虫等病虫严重的麦田,实行轮作倒茬。 3、药剂拌种。①小麦黑穗病主发区,在选用无病良种、轮作倒茬的基础上,推广药剂拌种。用25%粉锈宁150毫升,兑水0.5公斤;也可用种子重量0.2-0.3%的70%托布津或20%萎锈灵等药剂拌种或闷种。也可采用石灰水浸种,用生石灰0.5公斤,兑水50公斤,浸麦种30公斤;水面要高出种  相似文献   

11.
根据今年农作物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果和北京市气象局气候趋势预测,结合种植作物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预计2012年全市粮食作物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年,麦蚜、吸浆虫等虫害在局部地区将偏重发生. 1 病虫预报 小麦白粉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7万公顷.房山、顺义、通州、怀柔、密云等区县的常发地区及感病品种以农大211、农大175、京9428等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2.
芦秀云 《河北农业》2006,(10):31-31
由于气候、耕作制度及小麦品种的不断更替,一些次要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如小麦根腐病、小麦锈病、小麦潜叶蝇等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常规病虫害也一直在危害着唐山市小麦的生产。因此小麦秋播期间病虫防治不仅是控制地下害虫的最佳时期,也是防治土传病害和系统传染病害如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秆黑粉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针对我市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特提出今秋小麦播种期间虫害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秋播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对象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小麦吸浆虫,种传或土传的小麦病害,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粉病、小麦纹枯病等,小麦苗期蚜虫、红蜘蛛、锈病和白粉病等。抓好秋播期防治对于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地下害虫、吸浆虫(一)土壤处理在蛴螬、蝼蛄、金针虫3种地下害虫混合发生区或单独严重发生区要采用土壤处理进行防治。为减少土壤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播种期是预防和控制病虫危害的至关重要的时期,该期的防治不仅对苗期病虫害的控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为以后的综合防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实施统一药剂拌种、统一土壤药剂处理、实现良种良方相配套、集成技术防病虫的关键时期。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对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害十分重要,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防治地下害虫、土传和种传病害为主,选择优良的包衣种子,配合土壤处理及其他农业、物理和生物综合防治措施,全面控制病虫危害,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和夺取来年丰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油菜苗期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虫害是蚜虫、菜青虫、菜螟、黄条跳甲等;主要病害有菌核病。杂交油菜播种育苗早,苗期生长快,叶片嫩绿,易遭蚜虫、莱青虫、菜螟、黄条跳甲危害。对油菜病虫防治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治早、治小、治了,不带病虫到大田。现将苗期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主要病虫害 1.1 蚜虫: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是  相似文献   

16.
一、病虫害综合防治 小麦拔节期以后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的高峰,小麦拔节期是白粉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抽穗扬花以后是小麦白粉病、蚜虫、锈病、叶枯病、吸浆虫和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灌浆期是黑胚病防治的关键时期,郑麦366黑胚病很轻,不需要防治。病虫害防治应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品种抗性,确定防治对象和时期。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冬小麦从北往南即将进入播种期。9月23~24日,农业农村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全国小麦秋播拌种暨秋粮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分析小麦播种期病虫发生形势,观摩拌种现场,组织技术培训,要求全力推行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措施,减轻小麦苗期病虫发生危害程度,保障小麦全苗壮苗,为明春小麦病虫害防控打好基础、赢得主动。会议指出,受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全蚀病等多种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加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小麦吸浆虫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农业发展纲要》限期消灭危害的十一大病虫害之一,主要危害小麦。吸浆虫初孵化的幼虫从小麦颖壳边缘合缝处进入小麦壳内,在麦粒表面上吸食麦浆,受害的麦粒皱秕,其危害一般减产20%,大发生年份可达55%。为了开展防治、控制其危害,首先要掌握吸浆虫的发生危害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小麦生产发展迅速,但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对于优质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在搞好测报的基础上,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1.播种期防治技术1.1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基数。此期重点防治纹枯病、地下害虫、吸浆虫等种传、土传病虫害。  相似文献   

20.
沿海地区小麦吸浆虫生活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农业害虫,具有隐蔽性、滞育性、速增性、暴发性等特征,其幼虫吸食麦粒浆液,引起小麦的减产甚至绝收,可造成严重的病虫灾害。小麦吸浆虫在我国发生地域广泛,影响力大,其危害不可忽视。重点研究小麦吸浆虫在沿海地区的发生情况及其规律,并根据虫灾发生的不同阶段提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