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以大田条件下栽培的不同品种西瓜为材料,研究了西瓜座果初期植株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及影响因素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安农二号、H-6-1、天园无籽一号和天园无籽二号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双峰型,光合"午睡"现象不明显.12:00-16:00之间Pn变化幅度不大.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2.
栗茶间作模式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栗茶间作模式和单作模式下茶树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分析表明,栗茶间作模式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单作模式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栗茶间作模式下茶树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温度(Ta)和叶面温度(Tl)呈显著相关,单作模式下茶树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呈显著相关;栗茶间作模式和单作模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Pn=12.8713-0.0267Ci,Pn=23.1111+22.7827Cond-0.0770Ci.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黄金梨、华山梨和鸭梨三个梨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梨树Pn日变化均呈现典型的双峰曲线,均有明显的“午休“现象;(2)梨树Pn季节变化也呈现双峰曲线,夏季Pn日均值明显降低;(3)梨树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与强光、高温和低湿的环境条件有关;(4)黄金梨、华山梨和鸭梨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梨树在光合特性上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彩色马蹄莲光合特性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hybrida)Florex Gold花期(6月下旬)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彩色马蹄莲Florex Gold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以及空气相对湿度(RH)均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植株的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同净光合速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合有效辐射与气孔导度共同决定着彩色马蹄莲Florex Gold的光合速率,是彩色马蹄莲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香樟、白兰花和栀子花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监测其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利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白兰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香樟叶片的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而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栀子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Cd)的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香樟和栀子花的光合"午休"现象不太明显。②3种芳香植物Pn、Tr、Cd和Ci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步。③3种芳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气孔导度的日均值和蒸腾速率的日均值依次为白兰花>栀子花>香樟,但种间差异不显著;胞间CO2日变化中利用的CO2体积分数日均值依次为栀子花>白兰花>香樟,由此可见栀子花和香樟适应环境的能力比白兰花较强,生长发育稳定且易成活,在植物配置中应多利用栀子花和香樟。  相似文献   

6.
利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了江西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丝栗栲和苦槠栲的光合日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丝栗栲和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上午11:0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84μmol/(m2.s)和9.54μmol/(m2.s);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15:00达到次高值,分别为9.09μmol/(m2.s)和5.13μmol/(m2.s)。造成丝栗栲叶片和苦槠栲叶片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气孔限制。在一天中,丝栗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高于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秋季盆栽枸骨冬青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枸骨冬青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值呈双峰曲线,且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8.35μmol/(m2·s);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影响枸骨冬青光合作用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度、温度,而气孔关闭则是产生光合"午休"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红砂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野生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2004年5~7月早7∶00~晚20∶00(晴天)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等指标.结果表明:红砂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M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红砂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也呈M型,但“午休”现象不明显;有效光合辐射对红砂的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大气温度则对红砂的蒸腾速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冬小麦品种(系)光合及荧光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冬小麦品种晋麦47、杂交品系2912、07DZ24和07DZ29为试材,在田间条件下,从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角度研究各品种(系)开花期旗叶的光合参数及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晋麦47和07DZ29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2912和07DZ24呈双峰曲线,且07DZ29的Pn高于其他品种(系)。晋麦47和2912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日变化呈"V"型;07DZ24和07DZ29的ETR日变化呈单峰曲线,Yield日变化呈"W"型,说明这2个品系利用光能效率较高。07DZ29光响应曲线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最大,其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中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产量(AQY)和光合有效辐射区间(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的差值)也高于其他品种(系),表现出明显的光合优势,但其叶片、叶鞘和茎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系)。2912光响应曲线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最小,其光饱和曲线特征参数中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产量(AQY)和光合有效辐射区间也明显小于其他品种(系),表现出较弱的光合潜力,然而,其叶和叶鞘单位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却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进行光合生理指标测定,分别对2年生美国红枫与北美枫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Cond)和蒸腾速率(Tr)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引种于北美的观赏树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法结合分析其净光合速率和各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互性,结果显示两者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有很大差异,枫香主要受Tr,Cond和VpdL的影响,而红枫Pn的影响因子则主要是Tr和Ci。  相似文献   

11.
谷子不同品种、生育时期、叶位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谷子不同品种、各重要生育时期、不同叶位与光合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谷子光合蒸腾和叶绿素等生理参数进行采集与分析,研究归纳了谷子相关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谷子在孕穗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较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高出247.7%和32%,蒸腾速率分别高出100.4%和104.7%,叶片气孔导度也较高,而胞间CO2浓度较低;灌浆期谷子顶三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出下部叶片,自上而下各叶位单叶的叶绿素含量呈现出由低到高再转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旱地条件下氮肥对糜子灌浆期农田小气候、植株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榆糜2号为试验材料,在陕西榆林小杂粮示范基地设置4个氮肥处理,分析糜子灌浆期农田小气侯指标、光合生理指标及产量构成要素。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氮肥处理显著降低糜子株间光照度和株间气温,减少漏光损失的同时又增加株间相对湿度;整个籽粒灌浆期,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糜子不同节位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n)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N4处理(纯氮195kg/hm2)对糜子籽粒灌浆期农田小气候特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最大。N3处理(纯氮150kg/hm2)的糜子产量可达到4 605.8kg/hm2,比对照增加了44.7%,是该地区糜子生产适宜的施氮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本试验选取海心花、喷乐增、藻力素、富活素、海藻素、禾神元生物菌剂6种叶面水溶肥对谷子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6种叶面微肥处理的谷子的株高、茎粗、光合速率、SPAD值、产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海藻素、富活素2种肥料效果显著,较对照净光合速率增加34.76%、29.09%,SPAD值增加9.37%、9.24%,产量增加20.34%、23.09%。以上结果表明,孕穗期喷施叶面微肥能促进谷子的生长发育,提高谷子产量,以海藻素(N5)、富活素(N4)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姚满生  郭平毅  王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53-11754
[目的]为大田正确使用大田除草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高粱、谷子喷施甲磺隆,观察高粱和谷子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结果]1日内高粱和谷子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抛物状曲线,高粱的蒸腾速率均高于谷子,谷子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高于高粱,10:00~18:00时甲磺隆对气孔的抑制作用更强。在光照强、温度高的条件下,甲磺隆能降低谷子的蒸腾速率。除草剂处理后高粱的光合速率12:00~18:00时较对照低,谷子的光合速率10:00~18:00时显著低于对照,降幅30%~56%。[结论]甲磺隆可明显抑制高粱和谷子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对谷子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抑制作用明显大于高粱。光合作用受除草剂的影响更大,谷子抗除草剂的能力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光周期对糜子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为糜子光周期遗传调控网络及相关基因定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设置4种光周期处理,选用光敏感性差异不同的3个品种(N1-光钝感-内糜1号,N2-光中间-内糜2号,N3-光敏感-宁糜14号),调查不同处理植株的物候期,测定不同处理抽穗期内源激素含量、成熟期株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光钝感品种抽穗后的净光合速率。【结果】长日照显著延长糜子生育期,增加株高,光敏感品种N3全生育期长日照生育期天数和株高较短日照分别增加62.07%、104.24%,光钝感品种N1为3.51%、33.35%;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抽穗后叶片净光合速率表现出明显差异,延长光照能显著增强糜子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干物质积累;光周期处理下不同光敏感品种内源激素变化明显,一定浓度IAA促进抽穗,IAA与GA和ZR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和0.40,与ABA呈极显著负相关(-0.62),ABA与GA和ZR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别为-0.70和-0.39,GA与ZR呈极显著正相关(0.47);全生育期短日照条件下不同光敏感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全生育期短日照N1-2、N2-2、N3-2蛋白质含量较全生育期长日照N1-4、N2-4、N3-4分别高18.89%、80.50%和61.23%。光敏感品种较光钝感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更容易受短日照影响。【结论】光周期显著影响不同光敏感性糜子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含量,长日照显著延长糜子生育期、增加植株株高和增强叶片净光合速率,但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一定浓度IAA含量调控糜子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磷量、间苗叶龄、密度和施氮量4项栽培措施对谷子叶片光合效率(用净同化率表示)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增加施磷量和施氮量,合理密植,提早间苗,有利于提高谷子叶片光合效率,促进干物质积累,为高产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谷子花生不同间作方式对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选用农大8号和晋花10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了谷子单作(T1)、谷子花生2:4间作(T2)、谷子花生3:3间作(T3)、谷子花生4:2间作(T4)、花生单作(T5)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①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下谷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SPAD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有所下降。②对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作谷子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相比较单作均有显著提高,PSⅡ最大量子产量变化不明显。③对于产量指标来说,间作谷子产量相比较单作得到提升,而由于高位谷子遮阴,导致花生通风透光性较差,抑制了花生的生长发育,使其处于间作劣势,但间作处理总体仍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其中T2处理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间作谷子栽培及高产稳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除草剂二甲四氯对谷子叶片衰老特性以及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谷子幼苗对二甲四氯胁迫的生理反应,为谷子抗除草剂胁迫机制及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晋谷21号和张杂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二甲四氯剂量分别为0.75、1.50、3.00和6.00 kg·hm -2 4个水平。处理后5和15 d,测定谷子幼苗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二甲四氯处理下谷子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光合特性参数、抗氧化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剂量二甲四氯均抑制了谷子的株高和光合作用,谷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NPQ)的变化呈相反趋势。此外,二甲四氯对谷子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效应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表现为喷施除草剂15 d后,多数指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同时,不同剂量二甲四氯处理后均提高了谷子叶片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且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二甲四氯胁迫提高了谷子叶片中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含量,降低了谷子叶片中赤霉素(GA)和玉米素(Zt)含量。AB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Pn、Fo和ETR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Gs显著负相关;除NPQ外,Zt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和ETR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与Fo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内源激素ABA含量与SOD、POD活性呈显著相关;IAA含量与CAT呈显著正相关;GA含量与POD活性呈显著相关。【结论】二甲四氯处理后,谷子通过提高内源激素Zt含量来降低ABA含量,一方面影响光合速率及光合电子传递等其他光合生理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内源激素IAA、GA和ABA含量,进而调控SOD、POD和CAT活性,增强对除草剂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谷子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豫谷17为材料,选取中性盐Na Cl、Na2SO4以及碱性盐Na HCO33种盐,分别设置0(CK)、0.2%、0.4%3种土壤盐含量梯度,研究了盐胁迫对谷子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不同盐碱地的谷子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含量的升高,叶片SPAD值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胞间CO2浓度先降低再升高,其中,SPAD值受Na Cl影响最大,0.2%、0.4%处理下分别比CK下降24.1%、34.0%;净光合速率受Na2SO4和Na HCO3影响较大,0.2%、0.4%处理下分别比CK下降47.8%、80.2%和38.9%、85.5%;在中性盐胁迫下,谷子幼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随土壤盐含量升高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而在碱性盐胁迫下则表现为下降;谷子幼苗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在Na Cl胁迫下随盐含量增加而降低,而在Na2SO4和Na HCO3胁迫下则表现为低含量促进、高含量抑制,其中,干物质质量在土壤盐含量0.4%时受Na HCO3影响最大,较CK下降37.0%。因此,Na2SO4和Na HCO3含量较低的轻盐碱地较Na Cl含量较低的轻盐碱地更适合种植谷子,Na2SO4和Na HCO3含量较高的重盐碱地不适合种植谷子。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不同施肥方式对糜子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于2019年在山西河曲进行试验,以河曲大红糜子为材料,选用不同配比的有机肥(羊粪)、生物菌肥、尿素和复合肥,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糜子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比对糜子产量和品质性状显著影响,复合肥和有机肥(F+Y)配施显著提高糜子籽粒产量(GY)、净光合速率(Pn)、钙(Ca)和铁(Fe)含量,显著减低直链淀粉含量(AC);相关性分析发现,籽粒产量(GY)和净光合速率(Pn)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镁(Mg)与铁(Fe)呈极显著正相关,值为0.68,直链淀粉含量(AC)与醇溶蛋白含量(Gli)、钙(Ca)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值分别为-0.66和 -0.50;主成分分析发现,糜子各性状指标分为4个主成分,分别代表糜子食味品质、营养品质、产量指标和蛋白营养品质,综合得分以复合肥和有机肥(F+Y)处理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复合肥(187.5 kg·hm-2)与有机肥(1.5×10 kg·hm-2)配施是糜子获得优质高产的主要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