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疆喀什地区设施番茄晚疫病调查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喀什地区设施番茄晚疫病发生和新引进番茄品种对番茄晚疫病的抗性情况.[方法]在番茄晚疫病发生时期,调查喀什地区疏勒县、英吉沙县、莎车县和叶城县温室番茄晚疫病发生情况,并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鉴定新引进品种对番茄晚疫病的抗性.[结果]番茄晚疫病病叶率为15.6;~100;,病果率为3.4;~57.3;,病情指数为14.1~100.不同番茄品种抗病性鉴定中,909、新粉7号、俄毕德、DBE-1、KY-2、新粉8号、ZBO-2和8500-4病级指数分别为1.09、3.4、1.24、4.5、5.25、5.04、4.17和4.43.[结论]9月至第二年3月,番茄晚疫病可在喀什地区温室中发生并流行.品种909、新粉7号和俄毕德表现为抗番茄晚疫病,其他5个供试品种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严重影响加工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的经济有效措施之一.近年来加工番茄品种更新换代很快,搞清目前加工番茄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当前收集的32个加工番茄品种进行温室育苗,7~8片真叶期进行喷雾接种,利用分级调查法进行病情调查,根据病情指数划分反应型,确定供试品种的抗感类型.[结果]在供试的32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和抗病品种,其中H5503、石番19、H8504、T737、石番28、石番33、石番29和石红401为耐病品种;屯河26、石番15、H9205、石番18和石番36为感病品种,其余为高感品种.[结论]在供试的32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和抗病品种,只有8个耐病品种,其它均为感病或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是番茄上最严重,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简便、最经济的措施之一.搞清目前新疆加工番茄一些栽培品种对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收集的30个加工番茄品种进行温室育苗,于4~5片真叶期进行针刺接种.采用分级调查法调查病情,观察其发生发展情况.根据病情指数划分反应型,确定供试品种的抗感类型.[结果]在供试的30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没有免疫、抗病或耐病品种,只有H2401、石番18、石番97-10、石红306和石红401表现为中度感病,剩余全为高感品种.[结论]供试的30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没有免疫、抗病或耐病品种,均为感病或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4.
抗病品种的选育是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奥美拉1618是以T12-041A为母本,以T12-055A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技术选育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果实商品性优良、综合抗性强的特点,同时可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灰叶斑、番茄花叶病毒(ToMV)、枯萎病,中抗冠状根腐,适宜在我国喜食红果而TYLCVD发生严重的地区种植,尤其是我国华南地区。  相似文献   

5.
25个番茄品种抗细菌性溃疡病室内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内蒙古西部地区主栽的25个番茄品种。室内种植进行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研究,采用种子接种和打顷法接种进行抗病性测定,按发病早晚、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划分抗性,结果筛选出5个耐病品种,未发现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感病品种1479和2300为材料,研究了苯并噻二唑(BTH)诱导番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并测定BTH处理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接种对番茄叶片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2.0mmol/L BTH能有效诱导番茄产生对番茄黄化曲叶病的抗性,其中0.5 mmol/L BTH处理效果明显,诱导效率可达42.7%。喷施BTH或接种TYLCV均可提高番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但诱导并接种处理的植株叶片上述酶活性比只诱导不接种处理高。说明BTH处理可以诱导番茄增强防御酶活性,降低病情指数,增强对番茄黄化曲叶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吴昊  董华芳  许延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06-9008
[目的]为探明番茄白粉病的致病机理,研究番茄白粉病对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人工接种番茄白粉菌于4种番茄上,番茄感病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参数。[结果]4个番茄品种感病后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下降,但不同品种感病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幅度不同,其中感病较重的金洋大飓星(4号)和鑫盛一号(5号)下降幅度较大,感病较轻的改良96-8和露佳(13号)下降幅度较小。[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番茄白粉病的致病机理、防治新途径以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不同番茄品种对TY病毒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水平和商品价值,采用田间大棚自然传毒接种鉴定法,比较不同番茄品种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并结合糖度、硬度、维生素C质量分数及产量等指标,综合分析34个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和商品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差异显著,其中,大番茄有3个免疫品种,分别为布鲁尼1288、DRW 7728、西农2011;高抗品种有1个,为惠裕;中抗品种有3个,其他均为感病品种;免疫及高抗品种占参试品种的18.18%。圣女果免疫品种有4个,分别为抗TY千禧、美红、圣桃3号、黄仙女;高抗品种有1个,为粉秀;免疫及高抗品种占参试品种的41.67%。对番茄品质的综合比较显示,抗病性强、品质优、丰产性好的番茄品种少,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9.
张冬梅  高娃  刘丹  张东旭  潘子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66-167,170
[目的]明确不同番茄品种对美洲斑潜蝇的选择性差异。[方法]在温湿度恒定的小气候环境中,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8个不同番茄品种及材料的选择性。通过零频率估计法测定了美洲斑潜蝇幼虫的种群密度,同时调查虫情指数。[结果]美洲斑潜蝇对不同番茄品种的选择性存在差异。野生番茄品种ZBNH11的虫情指数最低,其次是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的15个番茄品种及材料,而引进的钻红八号和普罗旺斯的虫情指数最高。[结论]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抗性品种减轻美洲斑潜蝇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番茄砧木品种材料抗青枯病接种鉴定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浸根法、浸土法两种接种方式对6个番茄砧木品种材料进行苗期人工接种番茄青枯病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浸根法接种番茄青枯病菌,番茄砧木发病明显,差异显著,更适合作为番茄青枯病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浸根法接种测定结果显示,6个番茄砧木品种材料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病株率为42.86%~90.48%,对青枯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柳砧二号表现中度感病,其余5个品种表现高度感病;用柳砧二号嫁接番茄栽培示范结果显示,连作地番茄嫁接栽培较自根栽培每公顷增产85.5%,表明利用抗病砧木嫁接栽培番茄防治青枯病是番茄生产上抗病栽培的有效途经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4个番茄品种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耐盐性比较,确定最耐盐番茄品种。[方法]以4个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的耐盐性。[结果]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4个不同番茄品种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下降,相对盐害率增加;植株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降低,盐害指数和干鲜比增加,根冠比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4个番茄品种在Na Cl浓度50 mmol/L以下的盐碱土可以正常生长,齐达利耐盐性最强,可在Na Cl浓度100 mmol/L正常生长,4个番茄品种耐盐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齐达利、粉宴1号、美贝、3684。[结论]该研究为盐碱地番茄品种栽培和耐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不同栽培季节对不同品系番茄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总结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避免发生的措施,以期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失,提升宁夏地区蔬菜市场的竞争力,使该区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对6个粉果和3个红果番茄品系在冬春茬和秋冬茬2个时段栽培,比较各参试番茄在2个时段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毒性。[结果]3穗果之前冬春茬与秋冬茬的生长势差异不明显,秋冬茬的第1穗果坐果数较冬春茬减少。秋冬茬的单果重明显比冬春茬的降低,各品系的果形指数在两茬没有差异,均接近圆形。秋冬茬较冬春茬的果实品质均降低。从产量看,在秋冬茬除齐达利减产不明显外,其余品系均大幅减产。从抗病毒性比较,冬春茬发生率很低,而在秋冬茬栽培时除齐达利发生病毒病几率较低外其余参试品系发生病毒病的几率高达60%以上。[结论]相同品系的番茄在秋冬茬较冬春茬种植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病毒病发生率提高。建议在宁夏地区秋冬茬栽培番茄应严控烟粉虱并选择抗病毒品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 是一种影响全世界番茄生产的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经济和持久的防控手段。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抗病品种繁多,但存在对TYLVC不同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研究甚少、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为了解带有不同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培育的番茄品种抗病性进行检测,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抗病基因和抗病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携带有Ty3a/Ty3a的番茄材料秋光285(Ty3a 纯合)、棚137×246(Ty3a 杂合),携带Ty1+Ty3a纯合的秋光120、携带Ty1+Ty3a杂合的秋光81和感病对照M82为试验材料,观察番茄植株自然条件下发病情况。通过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考查这些番茄品种的抗病性,并利用RT-PCR方法分析抗病基因Ty1Ty3a以及病程相关蛋白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携带抗性基因的杂合体、纯合体抗病性差异不明显,含有两个抗性基因和含有单一抗病基因品种的抗病性稍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不同番茄品种在感染TYLCV后,体内抗性基因表达量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Ty-3aTy-1的表达量逐渐增强。Ty-3a在4个番茄品种中表达水平由弱到强依次为秋光285(Ty-3a纯合)、棚137×246(Ty-3a杂合)、秋光120(Ty-1+Ty-3a纯合)和秋光81(Ty-1+Ty-3a杂合),Ty-1在秋光81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秋光120中的表达。同时,植株体内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基因表达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并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在发病20 d和30 d后,携带Ty-1+Ty-3a杂合的秋光81的葡聚糖酶基因表达显著强于其他几个品种。【结论】几个番茄材料对TYLCV的抗性由弱到强依次为秋光285(Ty3a 纯合)、棚137×246(Ty3a杂合)、秋光120(Ty1+Ty3a纯合)和秋光81(Ty1+Ty3a杂合)。不同番茄抗病品种感染TYLCV后,体内抗性基因表达量随发病时间增加而增强,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基因表达量均比感病对照显著增加,表明番茄抗病品种在感染TYLCV后的抗病性除了与抗性基因的表达有关外,同时也与抗病相关蛋白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4.
董华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20-8122
[目的]探讨番茄与玉米间作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6629、金矮红、豫星3个番茄品种和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番茄与玉米间作对番茄白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番茄与玉米间作对番茄白粉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6629的相对防治效果最高,达61.1%;其次是金矮红,相对防治效果为49.5%;豫星最低,为30.4%。[结论]该研究为番茄的无公害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砧木嫁接番茄抗青枯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青1号茄子、抗青1号番茄和托鲁巴姆为砧木,分别与接穗品种西粉三号番茄嫁接,研究了不同砧木品种嫁接番茄抗青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抗青1号茄子是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最佳砧木,它与西粉三号的嫁接亲和力强,其嫁接苗成活率超过99.0%,且生长势强,单果重最高;以抗青1号茄子、托鲁巴姆为砧木的嫁接苗的田间发病率均在6.67%以下,明显低于对照西粉三号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叶霉病菌毒素对番茄幼苗几种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叶霉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内SOD酶、POD酶活性及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叶片经叶霉粗毒素处理后,体内SOD酶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基本趋于一致,即抗病品种中杂8号的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823番茄,从平均水平上看,酶活性下降,且抗病品种下降比率小于感病品种;毒素处理后,细胞内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抗病品种增加比率低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7.
对20个番茄品种进行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杂9号、早宝红、W262-4、Oh-2—2-11、黄化番茄、黄圣果、美国番茄7个品种较其他品种具有更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8.
选择了16个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从各品种的生育进程、田间长势、果实性状、产量、抗病虫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红果品种和8个粉果品种在整个生育期均未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8个红果番茄中,卫红7号脐腐病发生较严重、产量低,其他7个品种均适合在早春茬生产栽培,尤其以麦奇丽、德奥特7728表现较好;8个粉果品种,爱吉112产量相对较低,其他7个品种各有优势,丰产性好,均适合在早春茬生产栽培,尤其以卫粉8号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