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青阳县新河镇中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水平上以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施用量分别为180、75、150 kg/hm2效果较好,且较为经济,产量可达9 571.67 kg/hm2,产投比达到11.23;肥料运筹方式上,磷肥全部作基肥;氮肥、钾肥应当分期施用,按基肥40%、追肥20%~30%、穗肥30%~40%施用,即重施基肥、穗肥,适当追施分蘖肥的施肥方式较好。  相似文献   

2.
在池州市贵池区潴育性水稻土—沙泥田土种的晚稻田进行田间肥效校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推荐最佳施肥量为纯N180kg/hm2、P2O575 kg/hm2、K2O 90 kg/hm2。氮肥分基肥、蘖肥、穗肥,3次比例为5∶3∶2;磷肥全作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比例为5∶5;增施油菜饼肥375kg/hm2,配合科学的水浆管理,配方施肥平均产量6 945 kg/hm2,收益14 742.15元/hm2,分别比习惯施肥增加10.5%、2.07%。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配方施肥总施肥量氮肥(N)181.5 kg/ hm2,磷肥(P2O5)63 kg/ hm2,钾肥(K2O)115.5 kg/ hm2,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占52%、29%、19%,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基肥、穗肥分别占61%、31%,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45.47%、23.37%、48.7%;通过配方施肥全素处理、缺肥处理小区试验,结果表明NPK比NP、NK、PK、不施肥处理增产分别为568.4kg/hm2、876.8kg/hm2、3166.7kg/hm2、3335.1kg/hm2增产率分别为5.0%、7.7%、27.9%、 29.3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配方施肥氮、磷、钾对水稻产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最后是钾肥,主要通过影响有效穗、穗粒数、实粒数、千粒重而影响水稻总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肥料运筹配套技术,于2013年开展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施纯N21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5:1,氮肥基蘖肥:穗肥为6:4,基蘖肥中基肥:分蘖肥为4:6;穗肥,按促花氮肥:保花氮肥=6:4;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按50%作基肥,50%作促花肥,获得产量最高,达8 400.0 kg/hm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金优402为供试晚稻进行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研究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模型,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肥料施用量。[结果]氮肥和钾肥对晚稻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获得的最大增产量分别为1288和555kg/hm2,相应增产率分别为23.7%和8.8%,纯收益分别为1195和350元/hm2,而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晚稻的氮、磷、钾肥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149、61和116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22、46和45kg/hm2。[结论]晚稻合理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施肥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稻谷产量和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方法对超级稻抛栽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施肥方法对超级稻抛栽产量具有明显的影响,早稻施蘖肥比例过大,会使分蘖过多,后期显得营养不足,有效穗反而少,影响产量;施好施足穗肥,能促进超级稻的生殖生长,有利于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和粒重的增加,提高产量。晚稻气温高,养分释放快,在适施蘖肥的同时,应注意穗肥的施用。在磷肥全部作基肥的基础上,氮肥和钾肥的施用早稻以"基肥65%+穗肥35%"产量和效益最高;晚稻以"基肥55%+蘖肥30%+穗肥15%"产量和效益最高;早稻、晚稻的产量和效益均以"基肥65%+蘖肥35%"最低。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3414+1”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省金沙县,以马铃薯品种会-2为试材,肥料种类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和有机肥(牛圈肥),设置"3414+1"肥效试验(化肥施用设计为3414设计、有机肥施用为基施15 000 kg/hm2,其中尿素80%作基肥、10%在齐苗期作第1次追肥、10%在现蕾期作第2次追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全部作基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旨为确定该区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结果表明:施肥后推迟了马铃薯生育时期,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施尿素391.3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和氯化钾660 kg/hm2效果最好,马铃薯产量最高(13 873.5 kg/hm2,较CK增产95.6%)且单位面积纯收益最大(28 417.5元/hm2)。  相似文献   

9.
融安县超级稻配方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安县丘陵地区砂页岩母质发育的潴育沙泥田超级稻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配施可以促进禾苗早发多发分蘖,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明显增多,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试验条件下,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14.1%~25.9%,增效1331~3041元/hm2。相同氮磷钾用量,即总施肥量纯氮159kg/hm2、五氧化二磷30kg/hm2、氧化钾120kg/hm2,按基肥∶蘖肥∶穗肥氮肥为46.4∶38.6∶15.0、钾肥为40∶30∶30施用的产量高达10117kg/hm2,比基肥∶蘖肥氮肥为46.4∶53.6、钾肥为40∶60增产10.36%,利润提高12.42%,产投比提高0.63。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适宜超级稻高产的氮肥基肥、分蘖肥与穗肥运筹比例,形成了可量化的氮肥施入量及高效运筹技术。在超级稻高产攻关项目区采用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开展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3个不同比例试验,找出最佳施肥方法。结果表明:用氮肥作基肥、分蘖肥与穗肥按4∶3∶3处理的施肥效果最佳,产量最高,达667.0kg/667m2,比对照增产82.3%;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高,分别达到16700.4元/hm2和8.23,与其他处理有极显著差异。在水稻生产中应重视穗肥的施用、运筹比例和施用时期。  相似文献   

11.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早稻种植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早稻生产中紫云英与化肥的合理施用比例。[方法]以株两优4026作为供试早稻品种,共设7个处理,其中以不施肥作为对照,研究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早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出紫云英与化肥的最佳配施比例。[结果]各处理的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其中以80%化肥+20%紫云英处理的株高和穗长最高,分别为87.1和20.9 cm;60%化肥+40%紫云英处理的产量最高,达8 052.0 kg/hm~2,其次为80%化肥+20%紫云英处理,为7 953.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1.67%、30.05%;60%化肥+40%紫云英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产值达17 715.0元/hm~2,收益也最高,达16 239.0元/hm~2,比CK增收2 785.5元/hm~2;以80%化肥+20%紫云英处理的养分积累总量最大,N、P2O5、K2O的积累总量分别为183.0、79.5、241.5 kg/hm~2。[结论]综合分析,60%化肥+40%紫云英处理的效果最好,有利于提高早稻产量和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怀川916小麦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为目标函数N、P、K因子效应的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通过对方程的数学模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得出,小麦产量高于8 600 kg/hm2的氮磷钾优化施肥配比为:施纯N 296.40~308.59 kg/hm2,P2O5115.97~133.06 kg/hm2,K2O 175.10~184.28 kg/hm2,并对2个因素互作效应及氮、磷、钾单因素效应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紫色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麦秆还田量、施氮量(N)、施磷量(P2O5)、施钾量(K2O)和氮肥施用次数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下水稻最高单产8722.5kg/hm2,偏离平均单产1101kg/hm2,最低单产7222.5kg/hm2,偏离平均单产1344kg/hm2,试验田水稻施肥技术代表了本区域水稻生产实际情况,能提炼出符合本区域大田生产的高产、高效科学施肥方法。根据回归模型得出3125种配方施肥方案,从中优化筛选出5套方案,而最优化方案为:2hm2麦田的小麦秸秆还田于1hm2稻田中,每公顷施纯氮270kg、磷90kg、钾45kg,施氮量按底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粒肥5次各60%、10%、10%、10%、10%施用,钾肥底肥、穗肥各50%,可获得单产约9450kg/hm2,每公顷收益可达12600元左右,收益比为6.42。农田保护性耕作措施是非常切合时宜的,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优化农田生产小环境,保证耕地可持续生产的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肥料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H优7601为参试品种,以湖南金叶众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肥料为参试材料,研究不同肥料对水稻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众望”牌肥料能明显改善水稻农艺性状,延长生育期增加水稻产量。在水稻产量方面,以掺混肥效果最佳,达7720.8kg/hm2,其次是有机无机复混肥,达7498.80kg/hm2,复合肥处理下的产量相对较低为7459.20kg/hm2,比CK增产25.2%-29.%;经济效益方面,比常规施肥相比,净增加值最大为掺混肥,达1607.37元/hm2,其次是复合肥,达到1237.14元/hm2,常规处理下的增加值最低为46.29元/hm2。[结论]“众望”牌不同品种肥料在水稻上应用能显著提高水稻产质量,不同品种肥效表现为掺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复合肥>常规施肥>CK。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单季杂高粳稻秀优5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秀优5号的苗、蘖和穗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氮肥施用量与结实率及千粒重呈负相关关系;施纯氮0~225kg/hm2,秀优5号单产随施氮量上升而增加;当氮肥用量超过225kg/hm2时,则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施肥效益也降低.秀优5号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最佳施氮量为施纯氮225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彭惠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645-11646
[目的]为了提高井研县水稻产量。[方法]使用测土配方后选定的2种肥料配伍与'-3地常规施肥方法的肥料配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井研县水稻高产的肥料配伍是底肥:过磷酸钙268.5kg/hm。、玖源BB肥390kg/hm。,追肥:尿素96kg/hm。、氯化钾39kg/hm。。[结论]肥料配伍能保证较高的有效穗数,且较好地协调穗数、着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间的关系,穗大,粒多,粒饱,因而产量高,氮肥贡献率和生产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翻压紫云英后化肥减量施用条件下不同施肥方法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22500kg/hm2后,配施80%化肥,底肥:分蘖肥:穗肥=5:5:0,与习惯施肥方法相比,早稻和晚稻收获后土壤中有效氮分别平均增加5.6%和9.8%;而底肥:分蘖肥:穗肥=3:4:3更有利于提高有效K含量,分别平均增加8.9%和13.2%;配施60%化肥,按底肥:分蘖肥:穗肥=5:5:0施肥显著增加早稻收获后土壤中有效K含量,增幅为27.1%;肥料全部用作分蘖肥时降低晚稻或早稻收获后土壤有效N、K含量;配施60%~80%化肥,早稻和晚稻产量均以施肥方法底肥:分蘖肥:穗肥=0:7:3最佳。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施肥研究及示范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控制氮肥总量的条件下,设计了6种不同比例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技术,2005年和2006年在贵州省贵阳市金竹镇和东风镇研究了杂交水稻精确施肥技术,以获得超高产。结果表明:以基蘖与穗粒肥比例为6∶4和5∶5产量最高,分别为11704 kg/hm^2和11824kg/hm^2,成穗率和氮素当季利用率也最理想;同时采用精确施肥技术水稻产量为12081 kg/hm^2,比采用常规施肥技术2年平均增产13.93%。进行精确施肥技术大面积示范,也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梁平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确定重庆市梁平县水稻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优527为供试品种,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水稻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通过拟合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确定水稻的推荐施肥量。[结果]水稻有效穗数、株高随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结实率随施P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氮磷钾肥对千粒重没有明显的影响。施氮(N197.0kg/hm2)水稻增产1133.0kg/hm2,增加纯收入1311元/hm2;施磷(P2O577.0kg/hm2)增产1024kg/hm2,增加纯收入2807元/hm2;施钾(K2O77.0kg/hm2)增产432.0kg/hm2,增加纯收入495元/hm2。[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施磷效果最好,氮肥次之,钾肥有一定增产增收效果;结合当地生产实际,确定最佳氮(N)、磷(P2O5)、钾(K2O)肥最高产量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72.5、82.5和75.0kg/hm2,最佳经济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42.5、67.5和60.0kg/hm2。  相似文献   

20.
郑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112-114
[目的]明确有利于提高白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适宜的有机肥和氮肥用量。[方法]在磷肥、钾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设置4个有机肥和氮肥用量进行单独施用和配合施用,研究有机肥、氮肥不同用量对白菜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无肥区白菜产量最低,仅11 075.0 kg/hm~2,施肥处理中只施用有机肥区产量最少,仅12 937.5 kg/hm~2,商品有机肥3 000.0 kg/hm~2,尿素150.0 kg/hm~2,普通磷酸钙300.0 kg/hm~2,硫酸钾375.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9 525.0 kg/hm~2,经济效益也最大,达29 287.5元/hm~2。[结论]白菜作物大面积栽培建议施用商品有机肥3 000.0 kg/hm~2、尿素150.0 kg/hm~2、普通磷酸钙300.0 kg/hm~2、硫酸钾375.0 kg/hm~2,该配比既能提高白菜产量,又能促进有机肥与化肥互补,有利于作物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