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蚕炕床育养蚕从温度、湿度、空气、营养等方面,都为小蚕的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炕床的加温、补温、保湿装置较为完善,即使在外温较低,气候干燥的春蚕期,也能保持蚕儿最适的温湿度。在外温较高的夏、秋蚕期,也能起到隔热、防止高温侵袭的作用。炕床育采取密闭方法.不仅能经常保持桑叶新鲜、充分满足蚕儿食桑要求,而且也促进了蚕的新陈代谢。小蚕炕床育采用间接加温。  相似文献   

2.
<正>1.防高温。秋蚕的小蚕期有时出现30℃以上高温,对小蚕的生育非常不利。因此,应选择高大阴凉的房屋或大棚作蚕室,遇高温要喷清洁水降温。并做到蚕室内蚕架稀、蚕匾稀、蚕头稀,不要关门闭窗养蚕,保持蚕室的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3.
夏蚕期,气温较高,桑叶质量差,病原体数量多,蚕体极易感染病害。养好夏蚕的技术措施是:1.严格消毒夏蚕病害多,有细菌病、僵病、曲霉病、蝇蛆病等。通常对病毒性病害,每天要用新鲜石灰粉消毒蚕座;对细菌病,可添食500倍的氯霉素;对僵病,可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对蝇蛆病,可向蚕体喷300倍的灭蚕蝇或添食500倍的灭蚕蝇。2.控制温湿度夏蚕大蚕期,外界气温高,室外应搭遮荫棚,每天下午3~4时喷井水降温。必要时,也可利用风扇降温。3.合理用叶桑树夏伐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以提高叶质和产量。夏蚕采叶,1~2龄应采新条的适熟叶;3龄开始采疏芽叶。4.加强管理夏蚕若采用防干纸育或薄膜覆盖育技术,每天应喂叶3~4次。大蚕期温度高时,要  相似文献   

4.
防高温 秋蚕的小蚕期有时出现30℃以上高温.对小蚕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因此,应选择高大、阴凉的房屋或大棚作蚕室,遇高温要喷清洁水降温:蚕室内要做到蚕架稀、蚕匾稀、蚕头稀,不要关门闭窗养蚕.保持蚕室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5.
家庭式小蚕炕床适合于家庭养蚕生产方式,能保证小蚕饲育达到适宜的温湿度,促进小蚕发育齐一,体质强建;并易消毒,易加温,省燃料,省工本,操作安全。现将这种家庭式小蚕炕床的制作与使用介绍如下:一、制作方法“炕床”的制作见图1、图2所示,它是按照炕床  相似文献   

6.
<正>二、大蚕饲养技术根据大蚕对高温多湿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易暴发蚕病等特点,分常规育、少回育、条桑育和大棚养蚕等。1.掌握生长发育条件①温度和湿度:4龄的适温为25℃,干湿差2℃~3℃;5龄的适温24℃,干湿差3℃~4℃。②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③严防室内高温  相似文献   

7.
对寒地饲养桑蚕关键性技术进行了阐述。蚕卵催青温度保持在22℃、干湿差2.5℃,到第5d至孵化期,蚕卵保护温度为25~26℃,干湿差1~1.5℃;小蚕期饲养温度1龄适宜温度为28℃,干湿度为1℃,2~3龄适宜温度为26~27℃,干湿差1~1.5℃;大蚕饲养适宜温度23~25℃,干湿差2.5~3℃,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室内高温、多湿。在各龄期要精选良叶,稀放饱食,严格消毒防病,控制病原。该项技术的形成与应用,推动了寒地桑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成春到 《新农村》2007,(7):22-22
养蚕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中毒现象,轻则影响蚕的生长发育,重则造成大批死亡。因此,必须引起蚕农的重视,采取措施,避免损失。1·煤气中毒蚕卵催青期或小蚕一二龄期,蚕室温度低,需进行加温。如果加温使用煤制品,煤炉上又无排气设施,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积聚在蚕室内,可引起蚕卵和小蚕中毒。蚕卵在催青期中毒,易发生死卵或孵化不齐。小蚕中毒,胸部膨大,吐水,尾部收缩,很快死亡。尸体大部腐烂,皮破后流出褐色污液,有的干涸。防治措施:采用炕床育蚕和地火龙、电热加温等方法,避免蚕室内产生有毒气体;如用煤炉加温,一定要安…  相似文献   

9.
1.防煤气中毒。在蚕室内因使用煤炉而产生的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会引起蚕卵和小蚕中毒。可采用炕床育蚕和电热加温等方法,避免蚕室内产生有毒气体;如用煤炉,一定要安装排气管,定时换气;发现蚕卵或小蚕有中毒现象,应及时给蚕室通风换气,并把蚕卵或小蚕移到空气流通处,以缓解其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0.
1 温度管理 定植后至缓苗期白天适宜温度为30℃~35℃,夜间为20℃~25℃;缓苗结束至开花结果期白天适宜温度为20℃~25℃,夜间为16℃~18℃,前期以遮光降温为主,昼夜打开通风口,全日通风,并据天气情况防风雨冰雹.10月下旬做好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11.
鸡饲养与气象环境条件关系密切,鸡孵化的最佳温度为37.3 ~ 37.8℃,最高温度为42.0℃,最低温度为24.0℃,孵化的相对湿度为50% ~ 60%,氧气含量为21%,CO2为0.5%;育雏期42日龄的雏鸡的最适宜温度为30 ~ 32℃,此后每周降温2℃,直至降至18~21℃,仔鸡期49~56日龄时,舍内温度保持32~33℃,以后每周降温2℃,降至20℃左右为止,相对温度65%左右为宜,仔鸡期每天需23 h的光照,1h的黑暗,1~2周龄内光强为10~15 lx/m2,3~4周龄5 lx/m2,育成期的光照管理措施是种鸡饲养的关键,增加光照时间可以促进性成熟,光照强度以5 lx/m3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2.
<正>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利用新梢生长的桑叶,续养第二次春蚕。既增收,又不影响夏秋蚕饲养。"二春蚕"在六月份饲养,正常年份月平均温度在23℃左右,适宜蚕的生长发育,整个蚕期基本不需加温,也不需要降温。同时,日照时间长,光照比较强,桑叶成熟快,质量好。二次春蚕一般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养蚕过程中,通常把家蚕的5个龄期划分为2个阶段,1~3龄蚕统称为小蚕期,4~5龄蚕统称为大蚕期。"养好小蚕丰收一半"这是广大蚕农的生产经验,养好小蚕是获得蚕茧优质高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小蚕对高温多湿环境适应性比大蚕强,饲育时适应较高温度(28℃),同时,小蚕呼吸容易,排湿功能好。在饲育时,小蚕多采用炕(床)育或穿孔塑料薄膜覆盖育形式,有利于桑叶保鲜,缩  相似文献   

14.
一、育雏期(0~21日龄)的管理 (一)雏期温度要求 雏期温度要求1~7d适宜温度为30~32℃;8~14d适宜温度为27℃左右;15~21d适宜温度为23℃.三周后室内不低于21℃.雏鸭活泼、饮食正常,说明温度正常,若雏鸭远离热源,并张嘴呼吸,说明温度偏高;如果雏鸭往热源拥挤,相互压堆,说明温度偏低.  相似文献   

15.
四、收蚁 1.收蚁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收蚁工作技术要求高,时间短,事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①收蚁室温度要调整到24℃~25.5℃.②要备足收蚁用具如蚕筷子(挟收蚕用),鹅毛(收扫蚕整座用),收蚁网,收蚁纸,防干塑料布.  相似文献   

16.
一、小麦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1.气候因素.近年来的暖冬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温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相似文献   

17.
<正> 1.防暑降温。兔舍内外墙壁涂抹一层石灰浆,不让阳光直接照射在兔笼上。露天兔舍要搭凉棚,室内大开门窗,让空气对流。室内温度超过30℃时,要向笼舍地面洒水降温,或用一块  相似文献   

18.
杨慧 《农村新技术》2007,(10):25-25
1.看群体发育.收蚁时孵化不齐,蚁蚕大小不匀,头大尾小,吐丝多,向蚕座四周乱爬,表明体质虚弱.饲养过程中,用手触蚕体或把蚕提起,如蚕收缩,有反抗作用的为健康蚕,无感觉的表明体质虚弱.大蚕期,用手背平触蚕体,感觉冰冷的为健康蚕,有湿热感的,表明体质不强.  相似文献   

19.
在海拔300、400、500、600、700、800、900 m等7个不同高度上建立气象天蚕养饲基地,研究了南岭天蚕的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南岭天蚕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7.0~25.0℃,最适宜温度为22℃,适宜相对湿度60%~70%;最适宜海拔高度在500~800 m之间。南岭天蚕养殖的关键技术如下:3月底4月初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初日后,栎树萌动开苞时即孵化;小蚕(1~3龄)采取人工增温至26~24℃室内养饲;大蚕(4~5龄)以野外大棚或网罩林养为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三种温室(屋顶全开启式温室、平拉膜温室和普通开窗式温室)夏季使用性能的测试分析,得出在自然通风和外遮阳情况下:屋顶全开启式温室、平拉膜温室的室内温度略低于室外温度;传统开窗式温室的内部温度比室外高3.0~5.5℃.屋顶全开启式温室,采用自然降温与强制降温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室内温度较室外低3.5~7.5℃.屋顶全开启式温室、平拉膜温室通风降温效果均优于传统的开窗式温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