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 davidis Deyrolle(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 形态成虫:体长47—68毫米,体宽15—21毫米,黑褐色,头具细密刻点,前额两侧各有一条横沟,额区有粗密刻点。触角柄节和鞭节黑色光滑;自第三节起以下各节为棕红色,第三节至第九节端部内侧显著膨大,第九节膨大呈刺状;各节均被灰色绒毛,内缘有许多弯曲细刺,雄虫触角超出体长三分之一,雌虫较体略长。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对橙黄色或橙红色的肾  相似文献   

2.
栗山天牛为柞树蛀干害虫,属鞘翅目,天牛科。 一、形态成虫长琵琶状,雌虫体长41~50mm,雄虫体长37~45mm。虫体灰黑色或棕灰色,密被黄色短绒毛。触角浅黑色,竹节状,雌虫触角长度与虫体相仿,雄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75倍。  相似文献   

3.
柠条豆象属鞘翅目、豆象科昆虫,它主要为害小柠条等锦鸡儿属植物的种子,是柠条林木的一大害虫。一、柠条豆象的形态特征成虫椭圆形,长3.5—5.5毫米,宽1.8—2.7毫米,体被灰白色绒毛。鞘翅,足黄褐色,头和前胸背板兰黑色。鞘翅上有数列刻点沟。雄虫触角锯栉齿状,长约4毫米;雌虫触角锯齿状,11节,长约3毫米。幼虫老熟时体长4—5毫米,头黄褐色,体淡褐色,多皱纹,弯曲呈马蹄形。卵椭圆  相似文献   

4.
双条杉天牛是我国柏类植物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在树皮下串食危害,造成树势衰弱,针叶渐枯。阜阳市1988年发现该虫危害,并呈蔓延扩散态势。一、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11~17.2毫米,雌成虫体长10.6~18.5毫米,体形扁阔,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头部黑色,口器朝向前下方。雌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2,雄虫触角略短于体长。前胸黑色,两侧缘呈弧形,具有淡黄色长毛,背板中部有5个光滑的小瘤突,排成梅花状,中后胸腹面均有黄色绒毛。鞘翅上有两条棕黄色或驼色横带,表面较光滑细腻,油浸状,色较暗,中部黑色横带常连成一片。雌虫鞘翅与前胸长度之比为1∶3.11。足黑褐色,被黄色竖毛。腹部棕色,被黄褐色毛。卵长2毫米,白色。幼虫扁圆形,老熟的幼虫体长22毫米,中等粗,初龄淡红色,老熟乳白色。头颅黄褐色,上唇横椭圆形,淡黄褐色,下唇舌小,被细绒毛。无侧单眼,触角3节。前胸扁平,背板有一个“小”字形凹陷及4块黄褐色斑纹,其上密生红褐色刚毛。前胸腹板中腹片分界不明,后方中部有一对圆形的光滑区,足长为光滑区的1.5倍,腿节与胫跗节约等长,前跗节端部尖,褐色。气门宽椭圆形,褐色,位于中胸的一对最大。肛部3裂。蛹长20~25毫米,谈黄色,头部下倾于前胸下...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搞清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成虫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围绕成虫补充营养、雌雄成虫简易区别方法及行为学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成虫喜食酸甜的水果,嗜食性程度按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桃梨=李=杏苹果。栗山天牛雄虫具有2型现象:第1种类型体形较大,长约40 mm,鞘翅满被污黄色绒毛,体色较黄;第2种类型体形较小,长约30 mm,鞘翅满被黄黑色绒毛,体色较黑;雌虫均为第一种类型,大小及体色与雄虫相似。栗山天牛成虫具有多次交尾的习性,其产卵习性也很特殊,不咬刻槽,而是直接将卵产在树皮裂缝中,并分泌胶状物将卵包埋,只露出椭圆形胶块,因而在野外不易找到。  相似文献   

6.
周强 《安徽林业》2004,(1):26-26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主要以幼虫危害园林观赏树种的韧皮部及木质部,在阜阳地区主要危害国槐,虫株率平均为60%,单株虫口密度平均为10头,最高可达20头。近年来,该虫有进一步蔓延扩散的势头。一、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28~33毫米,体宽9~11毫米,雌成虫体长33~39毫米,体宽11~13毫米,长方形,黑褐色,全体密被锈色短绒毛。头、胸及鞘翅基部颜色较深暗。头部额高大,两侧弧形向内凹入,中沟直达后头后缘;复眼下叶很大,近方形;触角10节,第四节中部以上黑褐色,柄节粗短;第一节至第五节下侧有稀疏的细短毛;雌虫触角较身体稍短,雄虫触角较身体略长。前胸背板宽大,有不规则的粗皱突起,前后端两条横沟明显,两侧刺突发达,尖端尖税;鞘翅基部色较深暗,肩角向前微突,翅基1/5部分密布黑色光滑小刻点,第一至第四腹节两侧各有一个明显的白色细毛斑;翅面平切,缝角及缘角均具有小刺,缘角小刺短而较钝,缝角小刺长而较尖。卵长椭圆形,长径2.0~2.2毫米,短径0.5~0.6毫米,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76毫米,前胸背板宽13毫米,体圆筒形略扁;头盖除口器框及上额深棕褐色外,其余部分均为谈黄色;前胸背板骨化区近方形,前...  相似文献   

7.
今年,在省委的亲切关怀和地委的直接领导下,雁北区人民遵照毛主席“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伟大教导,团结一致,协同作战,从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二日,进行了飞机防治共飞行564架次防治面积十七万八千五百九十九亩,杀虫效果达90%以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现将治虫情况介绍如下。一、形态概述成虫:雌雄成虫易于区别,它们虫体基色均黑,富有浅黄色茸毛,但雌虫密复黄色茸毛比雄虫明显,前者为黄褐色,后者呈黑褐色。雌虫体长12—14毫米,雄虫体长10—12毫米。成虫触角:雌虫稍短于体长;雄虫约与体长相等。触角鞭部各节颜色雌雄不同:雌虫鞭部的每一亚节的前1/3部分为黑色,后2/3为银灰色;雄虫鞭部每一亚节  相似文献   

8.
记述采自中国内蒙古和宁夏贺兰山危害青海云杉的扁蜂科一新种: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 ZhangWei,sp.nov.。本种与贺兰腮扁蜂Cephalcia alashanica(Gussakovskij,1935)和马氏腮扁蜂C.masuttii BattistiBoato,1998近似,3种扁蜂的幼虫均在云杉嫩枝上用虫粪做成显著的虫巢。烟翅腮扁蜂与贺兰腮扁蜂的区别:翅深烟褐色;雌虫各足股节背侧部分淡色,腹侧大部黑色;雌虫后眶中下部无后颊脊;两性触角第3节长于第4+5节之和,长于复眼长径;雄虫阳茎瓣内顶角近方形等。烟翅腮扁蜂与马氏腮扁蜂的区别:翅深烟褐色;中胸背板侧叶全部和后小盾片、雄虫小盾片、两性腹部1—6背板大部、雌虫各足股节腹侧大部黑色;两性触角窝侧区的上侧3/5具刺毛和粗大刻点,下侧2/5无刺毛、无刻点;触角通常26节;雄虫阳茎瓣无臀角等。烟翅腮扁蜂与贺兰腮扁蜂COⅠ序列的K2P距离为5.2%。  相似文献   

9.
前期调查三台核桃Juglans sigillata‘Santai’虫害表明,白蜡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filius(Bates,1884)是目前云南省三台核桃的主要蛀干天牛之一。采用形态对比研究法和扫面电镜技术观察白蜡脊虎天牛雌雄成虫外部形态特征和感器超微结构发现:雌虫前胸背板宽与长的比例要大于雄虫,雌虫腹部末端未被鞘翅覆盖的部分明显大于雄虫。白蜡脊虎天牛触角上有4类8种类型的感器,分别是2种毛型感器、1种刺形感器、4种锥形感器和1种耳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I型和耳形感器仅分布于雌虫触角,锥形感器IV型仅分布于雄虫触角。另外,后足跗节的毛型感器簇形态和前跗节锥形感器雌雄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双斑锦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23mm,体宽5~7.smm。体密被灰色绒毛。头具细密刻点,中央有1条细纵线,额宽略大于长。触角远长于体;各节端部棕褐色;柄节端疤内侧微弱、稍开放;第3节长于柄节;第4节略短于柄节;末节细长,约与第3节等长。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侧刺突短钝;中区具稀疏圆形刻点,前缘横凹沟线,后缘有2条平行的横凹沟。小盾片半圆形。鞘翅肩部宽,向端部渐收窄,端缘圆形,鞘翅基部有1个黑褐  相似文献   

11.
光肩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属天牛科。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近20个省市,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等地。危害杨树、柳树、榆树、白桦、稠李、槭树、刺槐苦楝、桑等阔叶树,尤其喜食糖槭树,是绿化阔叶乔木常见的重要蛀干害虫。有些地区发生严重,危害猖獗,轻者枯梢,重者整株死亡,使树木失去绿化培养的前途,降低用材价值。1肩星天牛的形态特征1·1虫:雌虫体长约18~35mm,宽5~12mm,雄虫体长14~27mm,宽4~10mm,体黑色,有光泽,触角鞭状,为其体长的1·5~2倍,雄虫触角较雌虫长,触角除第一、第二节外,其余各节均为兰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的两个新种,均为我国经济树种上的重要害虫。白蜡叶蜂Macrophya fraxina new sp(图1) 雌虫:体长9-10毫米。体黑色有光泽,上有暗黄白斑。触角黑色,其长度短于腹部,第3节与第4节长度之比为7:4。头黑色有光泽,具分散孤立的刻点,密生淡黄色绒毛;唇基鲜黄色,上着生黄色长绒毛,前缘为半圆形切口;侧齿突出较尖,上唇前缘圆;面不具凹陷;单眼后头区黑色,表面凸起,近似正方形,侧沟深并向后逐渐加深,后缘边极窄,暗褐色;前单眼黄色,侧单眼黑褐色。胸黑色,刻点与头部相同,背板刻点较细;小盾片表面凸起;中胸侧板黑色,上有一不明显的黄斑,后胸侧板黑色。腹部黑色有光泽,具分散稀  相似文献   

13.
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横坑切梢小蠹T.minor和短毛切梢小蠹T.brevipilosus是云南松的重要害虫。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作者对上述3种切梢小蠹雌雄虫腹部末端可见背板(即雌虫第7节背板和雄虫第8节背板)的长和宽分别观察、测量和比较,研究快速准确区分两性成虫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两性之间,长度和宽度均存在明显差异。这3种小蠹雌虫腹部末端背板呈半圆形、宽大,长×宽分别为(590±17)μm×(827±31)μm,(619±25)μm×(780±16)μm和(594±29)μm×(815±21)μm;而雄虫腹部末端可见背板近似长方形、窄小,长×宽分别为(365±30)μm×(608±24)μm,(237±41)μm×(580±33)μm和(296±36)μm×(593±25)μm。该方法能在数秒内将雌雄虫分开,且不会伤害活虫,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标本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主要为害榕树Ficus microcarpa。为了迅速准确鉴别蛹和成虫性别,通过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蛹第8腹节有1纵裂缝,两侧平坦,第9腹节和第10腹节分节不明显;雄蛹第9腹节有1明显生殖孔裂缝,略微突起,第9腹节和第10腹节分节明显。雄虫体型较雌虫略小,雌虫触角鞭节白色,雄虫黑色;雌虫腹面体毛黑色,雄虫腹面体毛灰白色。雌虫腹部末端有明显的产卵器,轻挤腹部末端,伸出1黄色囊状腺体;雄成虫腹部末端有1对黑色尾须,轻挤腹部末端,抱握器分开,阳具外突。朱红毛斑蛾雌成虫的生殖系统包括1对卵巢、卵巢管、1根中输卵管、2根侧输卵管、受精囊、受精囊腺、阴道支囊、导精管、交尾囊、1对附腺、产卵器;雄成虫的生殖系统包括1个睾丸、1对输精管、1对附腺、双精管、单精管、阳茎和抱握器。  相似文献   

15.
云斑天牛头部附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云斑天牛成虫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类型、形态及分布特征,并分析比较雌雄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云斑天牛触角上共存在5类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凹槽钉形感器、乳突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分5种亚型,刺形感器分2种亚型。云斑天牛雌、雄成虫触角存在性二型现象:1)虽然雄虫体型明显小于雌虫,但雄虫触角却显著长于雌虫触角;2)乳突形感器只在雌虫触角上发现,且雌虫触角上的粗长锥形感器(BⅠ)、粗短锥形感器(BⅡ)和长刺形感器(ChⅡ)在数量上多于雄虫,但发锥形感器(BⅢ)少于雄虫;3)雌虫触角上的刺形感器(包括ChⅠ和ChⅡ)的长度显著长于雄虫。其他感器的形态及数量在两性触角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下颚须和下唇须上都发现了毛形感器、长刺形感器、末梢锥形感器(包括TBⅠ和TBⅡ2个亚型)、钟形感器和隙缝感器5类。下颚须和下唇须的长度在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下颚须的末梢锥形感器数量多于下唇须,隙缝感器少于下唇须;雌虫的末梢锥形感器数量多于雄虫,钟形感器少于雄虫。  相似文献   

16.
光肩星天牛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1.1形态特征 光肩星天牛成虫体黑色,有光泽,长20~35mm,宽8~12mm,触角鞭状,12节;前胸两侧各有刺突1个,鞘翅上各有大小不同、排列不整齐的白色绒斑约20个,体腹密生蓝灰色绒毛。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掌握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各虫态的发育情况,显微镜下观察桑天牛卵啮小蜂的胚后发育,并采集图像。桑天牛卵啮小蜂卵期只有1 d,寄生桑天牛卵2 d时可见初孵幼虫,体小透明,卵圆形,淡黄色;寄生3~5 d时,幼虫逐渐变长呈梭状;寄生6~10 d时,体中部膨大尾部渐尖,分节明显,共13节;寄生15 d时,体色逐渐变白,体内已呈黑色;20 d时开始化蛹。雌蛹体长1.80~3.70 mm,雄蛹体长1.60~2.80 mm,预蛹乳黄色,近椭圆形。寄生30 d时,腹部、头部均变黑,触角展开,即将羽化成蜂。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马尾松、雪松、火炬松、湿地松和黑松饲养松墨天牛,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营养效应以及对体内酯酶与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补充营养期松墨天牛的营养效应、酯酶与羧酸酯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用马尾松和雪松饲养的试虫,羽化后第5天体质量开始增加;其余3种树种饲养的试虫,至第7天体质量才开始增加.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其相对取食量、相对代谢率和食物利用率均高于取食其他4种寄主植物的试虫;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体内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取食其他寄主的试虫;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是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最适寄主.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幼虫、蛹和成虫雌雄形态识别方法。3~5龄雄性幼虫第5腹节背面紫褐色,与相邻体节形成明显区别。雌蛹腹部第8~10腹节节间缝不明显,第8,9腹节的生殖孔连接成长条裂缝状,裂缝两侧微凹或平坦。雄蛹腹部第8~10腹节节间缝较明显,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近后缘,纵裂状。生殖孔两侧各有一半球形瘤状。雌成虫触角丝状,密被短绒毛,腹部末端粗壮,圆筒形。雄成虫触角锯齿状,锯齿上密被长毛,腹部末端尖削,呈长钳状。  相似文献   

20.
云斑白条天牛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斑白条天牛是一种蛀干害虫 ,对白蜡、大叶女贞、法桐等树种危害较严重。所以在购买大规格苗木时要在当地仔细检查 ,尤其检查其附近大树是否有危害症状 ,以免带入虫源。下面对其主要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32~ 60mm ,宽 9~ 1 9mm ,体黑色 ,密被灰白色绒毛 ,前胸背板具 2个肾形白斑 ,翅上有白色绒毛组成的斑点 ,体腹面被灰黄色短毛。两侧从眼后到腹末端有一条由白色绒毛组成的宽纵带。幼虫体圆筒形 ,老熟幼虫长 70~ 90mm ,宽 1 2~ 1 5mm ,乳白色 ,前胸背板有一“凸”形斑 ,其前端有 1个横向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