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绪岭  赵金成  马勇 《河北渔业》2019,(2):14-15,21
为有效改变多雨季节虾病大规模爆发的现状,2018年平原县华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标苗外移池塘养成试验,5月中旬,车间内标苗2~3cm时移至外塘,健康养殖60d左右于7月中旬在雨季来临之前收获上市,收获时平均规格在12.5g/尾,最大个体17g,最小个体10.8g。试验池0.35hm^2,出成虾2 735kg,平均单产成虾7 890kg/hm^2,成活率达92%以上。采取工厂化车间标粗外塘养殖可充分发挥车间和外塘优势,扬长避短,缩短了外塘生产周期,避免了雨季水质难控疫病频发的不利因素,在车间提前标好苗的前提下,经水质处理后可继续放养2茬,增加池塘利用率,大大提高养殖效益。对内陆地区规避对虾养殖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氏沼虾早繁苗中间培育及商品虾两茬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上海地区进行罗氏沼虾商品虾两茬养殖,关键是抓好早繁苗的中间培育和第二茬养殖用苗的囤养。采用温室保温、锅炉增温和气泵充气等技术措施对罗氏沼虾的早繁苗进行集约化中间培育,可以提前1个月,在5月10日左右为商品虾的第一茬养殖培育出大规格虾苗。利用室外土池囤养晚苗,为第二茬养殖培育虾苗,重点应处理好饲料投喂与水质调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避开河北地区褐潮暴发与海湾扇贝养殖时间的重叠,为海湾扇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对海湾扇贝进行晚苗培育(4月初种贝入室,以下称晚苗)及池塘底播和筏式养殖实验。结果显示,池塘底播海湾扇贝晚苗培育的稚贝(壳长5.0–6.1 mm),经过139 d 的养殖,收获时平均壳长达59.7 mm,扇贝柱5.2 g。2012年筏式养殖海湾扇贝晚苗,收获时平均湿质量、鲜贝柱重和出贝柱率分别为28.7 g、3.8 g 和13.8%。2013年,晚苗收获时平均壳高、湿质量、鲜贝柱重和出贝柱率分别为50.3 mm、24.4 g、3.1 g 和12.7%。按1000 m3育苗水体计算,海湾扇贝晚苗培育可以节省燃煤45.5 t,节约成本6.75万元,养殖晚苗可以降低养殖成本11.6%。研究结果表明,海湾扇贝晚苗养殖技术可以有效规避褐潮暴发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可以节约养殖成本和节省能源。  相似文献   

4.
<正>福建三明市三元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从2009年开始在三元区岩前镇红鱼谷进行黄金鲫水库成鱼健康养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现将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鱼种放养水库面积达60亩,水深2.5~6.0m,水源为山溪水,无污染。2012年1~4月中旬进行投苗,放养规格整齐,体质健状,鳞片完整,无病无伤,规格100g/尾左右的黄金鲫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殖尼罗罗非鱼热潮的不断高涨,鱼种来源越来越趋于紧张,影响了尼罗养殖的产量及效益。本试验是根据人们在养殖生产中习惯的认为越冬鱼种比早春苗,养成商品规格大,产量高,效益高,不愿养殖早春苗,给鱼种生产及成鱼养殖都带来不利影响的现状而进行的。本试验目的对我省今后尼罗养殖鱼种计划调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故县水库90个规格为12m×4m×4m的网箱中进行鲟鱼成鱼网箱规模化养殖试验,取得成功。5月中旬投放鲟鱼种,平均规格125g/尾,投放密度41/m2,养殖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10月中旬至12月份完成生产、销售。试验共生产鲟鱼成鱼15.56万尾,105.8吨,平均产量245kg/m2,平均规格0.68kg/尾,成活率88.4%;共投喂饲料166吨,饲料系数1.98,平均利润154.7/m2元,投入产出比为1.29:1。  相似文献   

7.
<正>8月中旬,中国大陆产日本鳗出池价:规格为3P的15.5~16万元/吨,4P的17万元/吨,5P的18万元/吨,各种规格鳗价环基本持平。中国大陆产欧鳗出池价:规格为3P的9.3~9.8万元/吨,4P的10.1~10.2万元/吨,5P的10.6~11.1万元/吨,各个规格欧鳗价格环比约上升了1万元/吨。日本鳗苗在连续4年减产之后,今年产量又突然激增到80吨,比去年增加3多倍,其他鳗种苗也获得丰收。随着鳗苗增产,不少曾退出鳗业的养殖、加工企业又大举回归,利用原有停产的生产设备重新生产。因此,有关业内人士提醒,鳗  相似文献   

8.
海参养殖是目前我国北方沿海养殖中的热门品种。由于海参生长2~3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如果在养殖周期内水相控制不好,大多出现减产或绝产,将严重挫伤养殖业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在近几年生产试验中,启用大规格苗种,春季放苗,深秋一次性收获,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海参池塘当年养成技术和方法做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进行林孔扇贝的换季养殖改变传统的春放冬收的养殖模式,购买当年培育的较大规格苗种或越冬渡夏的“老头苗”,把分苗时间提前至当年11月份,每层放苗40-50粒,第二年6、7月份收获,扇贝规格可达5-6cm,一般笼产6-8kg。2、进行海湾扇贝养殖搞好海湾扇贝养殖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购苗。有技术的养殖单位可自己保苗,无技术的养殖单位一定要购买进入30目以上网袋且入海暂养的较大规格海湾扇贝苗。二是要注意分苗时间,避开牡好附着期,一般在8月25日以后分苗,可有效地避开牡螃附着期。三是适时进行水层调节。9月份还处于台风多发季节,…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大鳞副泥鳅在我地区稻田、池塘养殖已经五年了,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在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相对成熟。起初养殖时,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出现了许多低级错误,下面把走过的一些弯路以及不当之处,分享给大家。一、放苗方面1.起初放苗情况本地区起初养殖台湾泥鳅时,对泥鳅孵化场有可能不懂或者也不太明白,当泥鳅鱼苗规格才1厘米时,就卖给泥鳅养殖户,而泥鳅养殖户也疯抢购买泥鳅鱼苗,当时规格1厘米泥鳅鱼苗每万尾  相似文献   

11.
刘源泉 《水产养殖》2013,(11):24-25
福建省三明市牧渔良种试验推广中心养殖欧洲鳗鱼已有16年的养殖历史,长途运输鳗苗也有多年的实践经验。由于试验推广中心无保温培育设施,需要把刚从欧洲进口的小鳗苗(规格在3cm左右)运输到有保温设施的精养池经140~160d的养殖,培育成大规格鳗苗后(每30-100尾/kg),再经3-5h的长距离运输到土池养殖。大规格鳗苗的运输与四大家鱼苗种的运输不同,具有鳗苗种本身价值高、风险性大、运输技术含量高等特性。由于鳗苗价格从2008年的3cm规格每尾2.2元上升到2013年每尾8.0元,在前期购苗上造成成本上升,加上培育成大规格鳗苗运输成活率底使得养殖者可望而不可及。现根据五年的(2001、2003、2005、2008、2010)长途运输鳗苗技术进行经验,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养殖隔年鳝苗(又称为养隔子)通常在7、8月进鳝苗暂养,到来年3、4月再分箱养殖。这样养殖模式,既能避开苗价高的阶段,节省苗的成本,又能减少风险。因为当年苗价格高,质量差,而购进隔子基本在7月中旬到8月初,那时天气稳定,苗价低,且苗质量好。但经调查了解,湖北、安徽  相似文献   

13.
杨亮 《科学养鱼》2006,(12):47-47
2006年浙江上虞海涂九六丘养殖户章建伟,养殖南美白对虾总面积830亩,共分4个简易养殖区。从5月底放苗到10月中旬收虾结束,饲料全部使用白对虾商品料,采用了低密度养殖方式,平均每亩放苗在3万尾左右,收虾时规格有45~50尾/千克,虽然亩产量不高,但是整体效益十分明显。尤其考虑到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营养、保健作用愈来愈重视。因此在2001年,国家对鱼用饲料作出了明确要求,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为了能够尽快地推广无公害养殖,2001年,我们进行了无公害鲳鱼养殖,总结如下。1 养殖条件 养殖地点选择在郑州市金水区庙李乡琉璃寺村,池塘两个,面积各10亩,水深1.2米,底泥20厘米,地下水充足,无污染。2 鱼种放养 2001年3月10日每亩用130公斤生石灰干法清塘。清塘7天后,投放武昌鱼苗:1#池投放鲳鱼苗400公斤,规格30克/尾左右;2#池投放鲳鱼苗1000公斤,规格65克/尾左右。并于6月中旬在1#池投放青鱼夏花1万尾,鲫鱼夏花8000尾;2#池投放鲫鱼夏花6000尾。放苗时用3%的食盐水浸洗消毒10~20分钟。  相似文献   

15.
3选苗、放苗选苗:要求来源清楚,鱼体丰满、体表光滑、无伤无病、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雄性率高、规格为5cm左右的罗非鱼苗,经5%的食盐水或百安威(0.5mL/m3)溶液浸洗后,放进鱼塘。罗非鱼养殖方式:池塘养殖罗非鱼,可以单养,也可以混养。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稻田养鱼面积达2500亩,其中一六、游溪等镇早造稻田已于5月中旬投放鱼苗,大桥、东坪、必背等镇中造稻田也于6月中旬投苗完毕。目前,稻、鱼生长良好。在一六镇团结村禾花鱼养殖示范点,农户黄国平首次试养禾花鱼,没想到投苗后虽然没有使用过化肥和农药,但田里害虫少了近一半,稻、鱼长势喜人。投苗时只有手指大小的鱼苗,经过一个半月的养殖,目前平均体重达到了50g/尾,鱼体规格匀称,体色金黄,体型漂亮。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海蜇池塘2茬养殖生产模式,提高了养殖效益。6月1日放苗养殖第1茬,7月底8月初收获。8月1日放养第2茬8—10cm大规格苗种,10月份收获2茬海蜇。  相似文献   

18.
放流和养殖大规格参苗可提高其成活率,而且种苗规格越大,生长越迅速。很多地方采取参苗海上中间育成,但成活率受海上环境条件的影响,难如人意。近几年来山东省荣成市西霞口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在室内水泥池用网箱上铺黑色波纹板进行参苗的中间育成,使成活率达到85%,而且...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菲律宾蛤仔的滩涂生态养殖技术,在长江口以北的黄海海区滩涂进行了菲律宾蛤仔砂仔苗、白仔苗及中仔苗3种不同规格苗种的生态养殖试验。试验结果:大面积增养殖条件下,砂子苗、白仔苗及中仔苗的放养密度分别为2 700、760、667粒·m-2时,捕获量分别为(7.96±0.31)×10-2、(3.03±0.12)、(1.89±0.06)kg·m-2。小面积增养殖条件下,白仔苗和中仔苗的成活率与放养密度呈负相关。另外,滩涂养殖白仔苗经15~18个月养殖可采捕销售,亩产值7272元(15亩=1 hm2,下同);浅海底播养殖中子苗,经11个月的养殖可采捕销售,亩均产值5048元;在大规格苗种培育中,从砂仔苗(壳长1~3 mm)培育到白仔苗(壳长8~10 mm)需7个多月,亩产值1067元。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江都区鳜鱼养殖发展较快,而鳜鱼苗种主要来自于南方地区,由于受南方气候、水温和长途运输、苗种病害的影响,调回的鳜鱼苗培养成大规格鱼种成活率不高,鱼种在养殖商品鳜鱼过程中病害发生率较高,导致主养鳜鱼池塘效益降低,甚至亏本。为探索鳜鱼在本地自繁自育技术,提高鳜鱼苗培育大规格鱼种成活率,增强养殖鳜鱼自身抗病力,2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