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不同配比浮渣代替栽培料中的麸皮栽培平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浮渣能替代栽培料中的麸皮栽培平菇,以蔗渣75%,加浮渣10%,麸皮7%组成的培养基配方栽培平菇生物转化率最高为64.43%(两潮),接近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根据一年生产两茬蘑菇的要求,对三个蘑菇菌株在不同茬口进行栽培试验,旨在寻找适合于不同茬口栽培的蘑菇菌株,以提高蘑菇两茬栽培的产量和质量。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5,(1)
组合香菇、金针菇、茶树菇菌渣栽培平菇,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研究不同菌渣组合栽培平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渣组合均能够栽培平菇,试验最佳菌渣组合为香菇菌渣100 kg,金针菇50 kg和茶树菇0 kg。菌渣栽培平菇可以节约棉子壳用量,提高种植者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草菇VH3为试验菌株,进行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配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95%,麸皮5%配比料栽培草菇比用纯棉籽壳栽培草菇的经济效益好。杏鲍菇菌渣可以代替棉籽壳栽培草菇。  相似文献   

5.
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玉文  陈雪凤 《中国食用菌》2011,30(2):25-26,30
为了探索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的关键技术,实施适合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并实施以桑枝为主要原料的猴头菇栽培配方试验,筛选出适合利用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最佳配方为桑枝35%。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桑枝栽培灵芝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栽培量的不断扩大导致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解决灵芝栽培原料问题显得异常重要。试验以桑枝枝条作为栽培灵芝主料,进行了桑枝不同比例、长度与粒径的筛选。结果表明桑枝(1~5 cm长度)80%+稻草8%+稻谷10%+石膏2%为试验最佳栽培灵芝培养基配方。试验为三峡库区灵芝栽培降低成本,以及桑枝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验用桑枝屑及玉米秆栽培竹荪,竹荪口感好,质量更佳。试验筛选出用于生产的栽培料配方。  相似文献   

8.
徐瑞雅  王立安 《食用菌》2007,29(3):31-31
目前人工栽培姬松茸主要利用稻草、麦秸作原料,管理模式采用双孢菇栽培管理模式。试验利用北方杨树叶作为原料栽培姬松茸获得成功。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31个白灵菇菌株的培养特性及亲缘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外引31个白灵菇栽培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生长势比较、平板出菇试验和栽培试验,比较了它们的培养特征。结果表明:多数栽培菌株为同种异名,但同种异名的菌株培养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多数白灵菇菌株容易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原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1个栽培菌株可以分成柱状、马蹄状和手掌状3大类。  相似文献   

10.
李蓁  姜新良 《食用菌》2009,31(4):27-28
平菇是我市上市销售主要食用菌品种之一,近年栽培规模达250万袋,而秋季平菇占到全年平菇栽培总量的80%左右,是我市平菇周年栽培的主要季节。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市秋季栽培的平菇菌株,在苏州市科技局支持下,笔者从本市挑选了有多年栽培经验的两个专业户作为栽培试验示范点,将2006年我市选育成的港平1号同引进韵平菇菌株及本地主栽品种作对照试验,确定适合本市秋季栽培的平菇菌株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设计了配合工厂化操作的培养基杀菌和人工气候调控方法,通过菌种稳定性试验、原料配伍试验、发酵预处理试验和栽培模式试验,创新获得草菇工厂化栽培的关键技术,与常规的简易菇房栽培相比,可实现自动机械化操作,周年稳定产菇,避免使用农药,人工强度大减,缩短生产周期,而平均生物学效率持平,为建立现代的草菇工厂化栽培工艺创造了可靠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达思罗’草莓是东港市果树技术推广站1999年引入我市的中晚熟品种。几年来,我们对该品种进行了温室常规栽培、延迟栽培和两茬栽培,早春大棚栽培,冷藏苗抑制栽培等多种栽培方式试验,取得了理想的试验结果,现总结如下。1各种形式栽培的效果‘达思罗’品种温室延迟栽培平均666.7m2产量可达3000kg,比对照品种‘卡尔特1号’增产18%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用玉米芯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是以玉米芯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共设置6组试验配方,玉米芯添加量分别为10%、20%、30%、40%、60%、87%。通过栽培试验确认,玉米芯部分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可行,栽培出耳与纯木屑配方栽培产量、质量、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并确认用玉米芯栽培黑木耳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4.
在银耳栽培过程中,不同菌龄的银耳菌种(栽培种),不同的栽培基质、培养温度,不同的菌种搅拌时间等,对栽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本试验以在温度20~23℃条件下培养的不同菌龄的银耳栽培种,在常规基质中进行栽培试验,观察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以韩引灰树花HH01、HH02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代料和覆土栽培2种试验方法,观察其出菇情况。探讨东北地区栽培灰树花的最适方法,为东北地区灰树花栽培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猴头菇菌株栽培试验,获得适合桑枝栽培猴头菇优良菌株,为利用桑枝高产栽培猴头菇提供依据。选择6个猴头菇菌株,分别进行菌丝生长和桑枝屑栽培出菇试验,通过分析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筛选出适合本地利用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在供试的6个菌株中,筛选出适合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的菌株为H-4。  相似文献   

17.
蔡令仪  杨瑞长 《食用菌》1992,14(5):30-30
近年来,在塑料大棚内栽培香菇已很普及。现有试验证明,塑料大棚由于温差大,适合香菇的生育,产量略高于室内栽培。那么塑料大棚栽培香菇与室内栽培相比,对香菇质量有无影响?在塑料大棚内栽培方式不同,对产质量是否有差异?在这方面的报道甚少。为此,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解决东北地区温室秋冬茬、冬春茬蔬菜生产土温低的问题,是蔬菜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以黄瓜为主的离地栽培试验,主要是探讨不同栽培方式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材料及方法试验设在东宁镇一街村夏忠福的温室里,采用箱体离地栽培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1试验目的长白山区金顶侧耳人工栽培历史较久,品种来源有野生驯化和外地引进的,但经过多年栽培和繁育,品种特性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生产上栽培用菌种比较多而杂。为了掌握不同金顶侧耳品系在同一栽培料上的生长表现差异,筛选出较为理想的适合当地温室榆黄蘑生产的品种,提高当地榆黄蘑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于靖宇县花园口镇前进村榆黄蘑生产基地温室开展了此项试验。2试验品种及栽培料配方2.1试验品种:A83520来源黑龙江,在本地栽培多年,菌盖漏斗  相似文献   

20.
彭兰 《中国食用菌》1998,17(5):15-15
目前,我国灵芝栽培方法普遍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灵芝墙式袋栽和墙式仿野生栽培。为了比较这两种栽培模式的优劣,并找寻相对适应本地区推广的栽培模式。本所于1996年6~9月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及方法11试验菌种韩芝2号。12栽培模式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