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鲀亲鱼催产后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州 《科学养鱼》2001,(2):28-28
河鲀养殖业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得益于较为成熟的河的苗种人工繁殖。但在获得大量苗种成功的同时,常面临着产后河鲀亲鱼的高死亡率,甚至用过的亲鱼无一生还,造成了原本就相当紧缺的亲鱼资源的极大浪费,经济上也损失很大。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采取有效措施,使产后亲鱼的成活率能稳定在75%以上,极大地提高了亲鱼的利用率。本文就有关河鲀亲鱼产后死亡原因和预防措施总结如下,希望有助于河的养殖业的发展。 一、催产后河鲀鱼死亡的原因 1.鱼体受伤 目前,用于人工繁殖的河鲀来源仅靠从天然水域捕捞,且大多购自鱼贩,…  相似文献   

2.
杨州 《水产科学》2004,23(7):31-32
采用降温、防感染处理和加强营养等方法对野生暗纹东方亲鱼进行产后护理,使野生亲鱼产后的成活率达到75%,人工养殖亲鱼产后成活率达到100%。暗纹东方亲鱼产后死亡的一般原因多为鱼体受伤、催产不当、忽视产后亲鱼护理所致。对产后亲鱼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亲鱼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在鱼类人工繁殖特别是四大家鱼人工繁殖过程中,对亲鱼拉网集鱼,性腺发育程度的检查、挑选,催产剂一次或多次注射,人工挤卵受精等一系列操作,极大地损害了亲鱼的健康尤其是十几斤甚至于几十斤重的青、草鲢鳙,活动力不强,造成了催产后亲鱼极高的死亡率,特别是对于培育了多年,性腺才能成熟的亲鱼这样的伤亡是人工繁殖的一大损失。研究证明亲鱼死亡的原因,除体表机械损伤继而细菌感染外,主要是细菌侵入体内所致。注射抗菌药物是提高亲鱼产后成活率,减少死亡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家鱼人工繁殖教材或操作技术规程中都明确提到,为提高成活率应对产后亲鱼注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具体剂量  相似文献   

4.
毛俊明 《内陆水产》2001,26(12):12-12
冬季调运亲鱼安全系数大,成活率高,被广大渔民普遍采用。出于某种原因,笔者在2001年3月2、3日调运了2批亲鱼,成活率达到98.7%以上,且催产获得成功。现将调运技术总结予后。1材料1.1亲鱼系湖南省鱼类原种场培育的4龄鳙鱼、鲢鱼以及2龄斑点叉尾鱼回。1.2交通工具为1.5吨货车。1.3化纤雨布1块,面积15米2。1.4氧气罐2瓶,一次使用1瓶,瓶装氧气。14个大气压。2方法2.1启程前的准备先将化纤雨布铺在车箱内,下铺车厢面,上贴车厢架,用麻绳扣紧,再将氧气罐置于车厢一角,用铁丝绞在车厢架上。…  相似文献   

5.
鳜鱼提早人工繁殖试验宋长太,王文成,胥加和,张丁林我们1995年在江苏省盐城市鱼种场利用电厂余热水资源,进行了提前培育鳜亲鱼、提早繁殖鳜鱼苗和夏花鱼种培育工作,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亲鱼来源亲鱼是本市郊区义丰镇水产养殖总...  相似文献   

6.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亲鱼雌鱼14尾,雄鱼10尾,总重51.5千克,雌鱼比雄鱼略大。亲鱼来源于本所池塘,为3龄性成熟个体。1.1.2塘口条件亲鱼培育池1口,面积800米2,水深1.5米。苗种培育池2口,1#池面积1000米2,2#池面积667米2,水均为1.2米。1.1.3其它鱼饲料为小麦、豆饼、黄豆;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生理盐水;鱼巢、注射器等。1.2方法1.2.1亲鱼培育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发育良好,重量2千克左右的成鱼作亲鱼。亲鱼入塘前,每667…  相似文献   

7.
革胡子鲶秋季人工繁殖试验为了解决工厂化温室养殖革胡子鲶苗种需求,江苏省盐城市鱼种场科技人员大胆探索,于1996年9月首次开展了革胡子鲶秋季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亲鱼选择亲鱼系本场人工养殖的足1龄成鱼。♀鱼生殖...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2001年2月由湖北引进斑点叉尾亲鱼20组,7月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产卵7组(其中3组零星产卵),获苗2万尾,取得了当年引进、当年成功繁殖的成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一口,面积1.4亩,水深1.2米,水泥板护坡(已部分塌陷),土质底,淤泥深30厘米。2.亲鱼来源试验亲鱼雌鱼20尾,雄鱼24尾,4龄,体质健壮,平均体重3.10千克/尾。3.亲鱼的放养亲鱼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由于放养时池水浑浊(水下清淤机清塘所致),放养后第三天亩施生石灰50千克池水消…  相似文献   

9.
孔祥峰  刘会 《齐鲁渔业》2000,17(3):29-29
利用塑料大棚温室提温保温,对鲤、鲫鱼进行早繁早育,效果很好,可以比正常培育、催产时间提前15~20天。但是由于早繁温室一般建筑面积较小,亲鱼密度大,鱼类耗氧量大,再加上亲鱼产卵期间的分泌物,增加了耗氧因子,导致水中缺氧,从而影响了亲鱼的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1998年我们采用充气泵向水中充气来增加水中溶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塑料大棚温室温室4个,砖砌水泥抹平,顶是全拱型,上覆聚乙烯无滴薄膜。长40 m,宽 5 m,深1.2m,1号、3号池为试验池,2号、4…  相似文献   

10.
匙吻鲟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匙吻鲟原是美国特有的淡水鲟鱼品种,自然分布于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域。我国从1990年起引进美国匙吻鲟受精鱼卵,经过10年强化培育,首批池塘培育的美国匙吻鲟亲鱼种,已经发育成熟,并于2001年3月31日在宜昌天峡特种渔业公司全人工繁殖成功。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时间试验分两次进行。第1次时间为2001年3月31日~4月4日,第2次时间为2001年4月15日~4月21日,试验亲鱼均为两组。1.2亲鱼选择从亲鱼培育池中选择成熟度较好、无病无伤的亲鱼,即雄鱼体表粗糙,体瘦长;雌鱼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草亲鱼的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于1986~1988年和1989~1996年分两个阶段对同一批草亲鱼进行了青饲料与精饲料相结合喂养和单纯投喂青饲料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单纯投喂青饲料培育草亲鱼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草亲鱼成活率和催产“四率”。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鱼池条件。草亲鱼池一口,面积2.5亩,池水深1.8~2.0米,水源可靠,进出方便。(二)亲鱼放养。1985年冬季从水库中收集草鱼36尾(雌19尾、雄17尾),总重302公斤,平均个体重8.4公斤。到1996年尚剩草亲鱼25尾(雌14尾、…  相似文献   

12.
钱续 《淡水渔业》1999,29(5):19-20
1998年5月我们在榆中县宛川水产综合养殖场对彭泽鲫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过程中,首次发现鲫似嗜子宫线虫对彭泽鲫亲鱼不仅有很高的感染率,而且严重影响性腺的发育,使繁殖工作不能如期进行,给生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作者对此进行了认真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1发现...  相似文献   

13.
大鳍鳠亲鱼池塘驯养和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培育大鳍亲鱼不需投饵,亲鱼仍然生长良好,日均增重量分别为0.62克和0.57克。  相似文献   

14.
家鱼亲鱼产后精心培育两点措施一、要采取防病措施产后亲鱼体质虚弱,鱼体在拉网过程中常会有些受伤,较易感染疾病.因此,亲鱼产后要及时拉上检查产卵情况和受伤情况.检查亲鱼,发现如果没有顺产或半产.要把亲鱼体内的精液和卵子挤出,进行人工授精,提高催产率.同时...  相似文献   

15.
亲鱼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用漂白粉和大蒜或五倍子进行预防。打印病按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预防。锚头鳋病按每立方米水体用0.5克90%晶体敌百虫,间隔2周,连续全池泼洒2~3次进行预防和控制。另外,要防止产后亲鱼死亡。操作不细心,造成严重机械损伤;亲鱼成熟度选择不当,性腺发育未达到催产水平而催产。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引起亲鱼产后死亡。还有催产剂用量过大,也可导致亲鱼死亡。防治方法如下:1.拉网操作要小心,避免鱼体受伤。尽量减少拉网次数,减少亲鱼受伤的机会和体力消耗。拉网进行角度要遵照操作规…  相似文献   

16.
1995~1996年共收集大口鲶野生亲鱼288尾,暂养成活率878%;采用橡胶袋充氧运输亲鱼40尾,用彩条布鱼桶运输亲鱼182尾,其运输成活率均为100%,但前者的养殖成活率仅为0~438%;而后者为391%~763%。试验表明,大口鲶野生亲鱼引种的适宜温度为10~20℃,收集网捕和迷魂阵捕获的亲鱼较好,电捕亲鱼的养殖成活率不高,采用敞口彩条布鱼桶运输亲鱼的效果明显优于橡胶袋充氧运输。  相似文献   

17.
本报道绥芬河开展大麻哈鱼人工繁殖与孵化放流试验。1989、1991、1993年共采捕利用亲鱼674尾,其中雌亲鱼365尾, 采卵101.6万粒,雌亲鱼利用率为81.3%,受精率为95.6%,孵化率为96.3%,稚鱼饲养成活率为92.5%,放流稚鱼共92.2万尾。本项试验为该水系大麻哈鱼大规模殖放流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Hu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Hu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增减大鳍Hu亲鱼不需投饵新鱼仍然生长良好,日均增重量为0.62克和0.57克。  相似文献   

19.
长吻鱼危(Leiocasislongirostris),属鲇形目、鱼危科,鱼危属,俗称“肥沱”,是我国特有名贵鱼类。该鱼肉味鲜嫩腴美,膘特别肥厚,加工所成“笔架鱼肚”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市场价格很高。长吻鱼危在广东、四川、湖北等省已形成养殖规模。我所1999年进行人工繁殖和育苗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亲鱼收集亲鱼从洞庭湖网捕所获,选留体表无伤亲鱼80尾。雌雄比为1∶1,个体重2千克以上,用60克/米3孔雀石绿消毒后下池。1.2亲鱼培育亲鱼池面积1400米2,池水深2米,利用冬季干池起捕的活青虾10…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池塘结构对亲鳖产卵量、受精率、增重、成活率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于1997~1998年进行了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1997年4月19日~11月10日;1998年4月15日~11月5日。1.2池塘选择试验在本所进行。试验池面积396,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