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索开发新型高效、低毒、无公害植物源农药的新途径,使用不同浓度复方与单味中药提取物处理供试蚜虫,室温下观察其杀虫效果。结果表明,复方和单味中药提取物对蚜虫均具有明显的杀灭效果,且蚜虫死亡率随提取物浓度增高而提高;复方中药提取物各浓度杀虫效果均优于单味中药提取物,表明复方中药提取物杀灭蚜虫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功能;复方中药提取物48 h时杀虫效果优于24 h,而单味中药提取物48 h时杀虫效果已降低,表明复方中药提取物杀虫效果具有更好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2.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马铃薯蚜虫与瓢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饲喂法研究核桃青皮的不同提取物对马铃薯2种主要害虫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4种核桃青皮提取物对马铃薯蚜虫与瓢虫的触杀效果存在差异,提取物对蚜虫的触杀效果好于对蚜虫的触杀效果.4种提取物对蚜虫与瓢虫的杀虫活性顺序为: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水提取物.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马铃薯害虫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在1.00 g/mL的处理浓度下,蚜虫在48h后、瓢虫子72h后校正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研究复方中药提取物对蚜虫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5个浓度梯度的样品溶液对蚜虫均有明显的触杀作用,且死亡率随浓度增高而显著增加,即使在低浓度31.3 mg/mL时,对蚜虫仍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在24、48 h后死亡率分别达40.00%、51.25%。  相似文献   

4.
夹竹桃提取物的棉蚜毒杀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7-1159
[目的]研究夹竹桃提取物的灭蚜活性。[方法]选用95%乙醇、石油醚和水分别萃取夹竹桃叶和树皮的活性成分,配制成1.2、0.6、0.3mg/ml3种浓度对棉花蚜虫进行室内杀虫活性研究。[结果]夹竹桃的树皮和树叶乙醇提取物对棉蚜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叶片的乙醇提取物对棉花蚜虫的杀伤性极强。[结论]夹竹桃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这为利用植物提取液来毒杀棉花蚜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苦竹提取物杀虫活性测定及有效成分初步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蚜虫为供试昆虫,系统评价苦竹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并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其杀虫活性有效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结果表明,苦竹提取物对蚜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在5.0 g.L-1浓度下,24 h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2.91%和94.20%;经萃取得到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组份,其中石油醚组份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在5.0 g.L-1浓度下24 h和48 h对蚜虫的触杀作用,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9.06%和98.35%;对石油醚组份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8个组份,其中第2组份(F2)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在2.0 g.L-1浓度下F2对蚜虫的24 h和48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61%和93.24%。  相似文献   

6.
狼毒不同溶剂提取物杀烟蚜活性初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以及水这4种不同溶剂对狼毒(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提取物的杀烟蚜(Myzus persicae)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蚜虫活性最好,在浓度为0.500 mg/m L,时间为12 h时,蚜虫全部死亡。其他3种溶剂提取物的杀蚜虫活性相对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试验期望进一步拓展植物源农药的发展潜力,筛选出杀虫活性高的分段提取物,为进一步研究狼毒大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安全、高效地防治南瓜蚜虫,以南瓜蚜虫为试验对象,采用浸渍法对20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花椒、夹竹桃花、大血藤、苍耳子和油茶这5种植物的乙醇粗提物对蚜虫有致死作用,其中,花椒粗提物对瓜蚜的杀虫效果最明显,处理浓度为2 000 mg·L-1,对瓜蚜校正死亡率为87.1%。  相似文献   

8.
左玲霞  谢晓鹏  杨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18-16919
[目的]研究野西瓜苗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野西瓜苗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等5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结果]95%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而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都在升高,浓度50.00g/L时,48h的校正死亡率达97.04%,毒力回归方程为y=1.7910x+3.7502,LC50=4.9867g/L。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顺序为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氯仿萃取物48h的校正死亡率97.04%。[结论]该研究结果对野西瓜苗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以及将其开发成新型的植物源农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3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杀蚜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我国西南地区具有杀蚜活性的植物。[方法]以萝卜蚜虫作为供试靶标昆虫,采用浸叶法测定蛇足石杉、岩木瓜及珍珠莲等3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3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5g/L浓度处理蚜虫12和24h后.岩木瓜、珍珠莲和光叶铁仔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校正死亡率均大于60%。岩木瓜、珍珠莲和光叶铁仔甲醇提取物对蚜虫24h的LC50值分别为1.26、1.48和2.38g/L,表现出较强的毒力。[结论]岩木瓜、珍珠莲和光叶铁仔甲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成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用乙醇做溶剂,测定6种野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蚜虫(Aphidoide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6种野生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草莓蚜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拒食和毒杀活性。在10 mg/m L浓度下,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a)提取物对蚜虫的拒食率最高,处理12 h后,拒食率为84.24%,其次为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提取物,拒食率为83.54%;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提取物拒食活性虽然最低,但12 h拒食率仍能达到56.14%以上。随着时间的延续,各提取物的拒食活性逐渐变弱,但紫茎泽兰、泽漆提取物72 h拒食率仍能保持在67.45%和62.34%。紫茎泽兰提取物对蚜虫的毒杀活性最高,72 h毒杀校正死亡率为93.04%;蒲公英提取物的毒杀活性最低,但72 h毒杀校正死亡率仍能达到80.54%。  相似文献   

11.
梁永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20-15021,15023
[目的]研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小麦蚜的毒杀和拒食活性。[方法]采用5种极性不同的溶剂利用超声波提取法从核桃青皮中制备提取物,测定其对小麦蚜的毒杀和拒食活性。[结果]核桃青皮乙醇、丙酮、乙酸乙酯3种溶剂提取物对小麦蚜虫具有较高的毒杀和拒食活性,浓度为100mg/ml时,处理24h后,3种溶剂提取物对小麦蚜虫的毒杀和拒食活性分别在84.35%和66.98%以上,48h后,其毒杀活性和拒食活性分别在85.91%和79.34%以上。5种提取物中乙醇提取物对小麦蚜虫的毒杀活性和拒食活性最高,处理24h后校正死亡率为93.64%,拒食率为83.61%;处理48h后校正死亡率为94.95%,拒食率为92.21%。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麦蚜虫的毒杀和拒食活性最小,处理24h后校正死亡率和拒食率分别为19.54%和34.65%;48h后校正死亡率和拒食率分别为20.13%和39.03%。[结论]核桃青皮极性大的溶剂提取物对小麦蚜虫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和较高的拒食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具有较高杀毒棉蚜活性的植物资源,为植物源农药研制、棉蚜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地区部分植物,运用超声提取法,提取28种植物中的活性物质,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植物提取物对棉蚜的杀虫活性。【结果】曼陀罗、毒参、大戟等8种植物提取物具有较高杀蚜活性,其中曼陀罗提取物杀虫活性最高,毒参提取物次之,曼陀罗和毒参提取物24 h校正死亡率及LC50分别为75.18%、69.76%,15.58和20.54 mg/mL。【结论】曼陀罗和毒参甲醇提取物对棉蚜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曼陀罗提取物杀虫活性高于毒参提取物。  相似文献   

13.
伏毛铁棒锤根提取物对4种蚜虫的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点滴法测试伏毛铁棒锤根的乙醇提取物对4种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伏毛铁棒锤根提取物对4种蚜虫的杀虫活性依次为:枸杞蚜虫〉桃蚜〉杏蚜〉麦蚜,其对4种蚜虫的LC50分别为0.0051、0.0106、0.0165、0.0214 g/ml。  相似文献   

14.
植物异源次生物质在害虫生态控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测定了19种异源植物提取物对稻蚜的忌避、引诱作用和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处理24h后,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椰子Cocos nucifer L.、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等植物的提取物对稻蚜定居取食的干扰效果较好,忌避作用指数在0.5以下;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L.)van Royen、番石榴Psidium littorale Raddi、微苷菊Mikania Micrantha H.B、芒果Mangif era indica L.、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鱼眼菊Didhrocephala bicolor(Roth)Schlcht.in L.等的忌避作用指数大于1,说明它们对稻蚜不再表现为忌避作用,而是引诱作用。绝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稻蚜的致死作用不强,处理后24h,仅西番莲Passif lora caerulea L.和假Piper betleL.的存活指数低于0.5;48h后,仅有假提取物对稻蚜的存活指数低于0.5(接近0.5)。随着时间延长,稻蚜的生存指数有所降低,异源植物提取物的致死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semiochemicals extracted from 63 species of plants, on peach aphid (Myzus persicae) and mustard aphid (Lipaphis erysimi), were studied in laboratory. The deterrent rate, reproduction deterrent index and the interferential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 (ⅡPC)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semiochemicals on population control of the two target aphi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s of 34 species of common plants have noticeable effect on both aphid populations, especially, Xanthium sibiricum Petr.Et Widd. and Syngonium podophyllum Schott. These plant extracts could be used to construct the plant protectant to protect crops.  相似文献   

16.
异源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了23种异源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忌避作用和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处理24h后蓖麻、夹竹桃对香蕉交脉蚜定居取食的干扰效果好,忌避作用指数在0.1以下;马樱丹、番茄、飞机草和鳞花草对香蕉交脉蚜忌避作用较强,忌避作用指数为0.1-0.3;忌避作用指数为0.3-0.5的有千头柏、牵牛花、白花非洲山毛豆、马尾松和走马箭。处理后48h,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忌避作用明显降低;处理后72h,大部分植物提取物的忌避作用指数接近于1,说明对香蕉交脉蚜的定居取食干扰作用已很弱。绝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致死作用不强。处理后72h,仅蓖麻、马樱丹存活指数低于0.5,即处理的蚜虫存活率在对照的50%以下。另外效果较好的有夹竹桃、飞机草、白花非洲山毛豆等。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抗棉铃虫与棉蚜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利用新疆一枝蒿研制新型无公害植物杀虫药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97;乙醇对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和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进行了总提,将所得粗提物对棉花重要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与棉蚜(Aphis gossypii)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同时还使用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开展了室内、室外的驱避实验.[结果](1)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515 7与4.781 1 mL/100g;(2)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对棉蚜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956与2.047 4g/100mL;(3)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室内室外趋避率分别为28.39;与80.68;.[结论]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与棉蚜的毒杀作用较好并高于黄花蒿粗提物,且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有驱避和生长抑制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茎叶提取物对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具有防治效果,且随着浓度的提高活性加强。在田间小区试验中,当浓度为30 mg.mL-1时,对萝卜蚜的防效为97%。室内生测实验结果表明,其对萝卜蚜毒效的LC50为10.36 mg.mL-1。通过对番茄茎叶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结合活性跟踪,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分析,初步确定该活性结构为一分子量为300.1415的脂肪酸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点滴法比较穗花马先蒿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粘虫、枸杞蚜虫和白菜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发现,穗花马先蒿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相对最高,48h的LC50为4.663g/L,其次是粘虫、枸杞蚜虫、白菜蚜虫。因此,确定小菜蛾为穗花马先蒿的主要靶标试虫。  相似文献   

20.
作者于1989~1990年在南北疆对棉蚜危害与棉纤维含糖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蚜危害及后期棉蚜蜜露污染对棉纤雏含糖量有明显的影响,棉株受害早,受害时间长,棉纤维含糖量高。棉花吐絮后棉纤维含糖量亦随棉蚜蜜露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