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图话     
正四川威远穹窿地质地貌区山高但不尖,沟深却无水,农民在其山体背斜部依山而垦,形成梯田式的耕地。图为四川省威远县庆卫镇梯田。  相似文献   

2.
咸宁岩溶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宁市是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为较典型的岩溶地貌区域,具有各种丰富的旅游资源(温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文化遗产等)。本文介绍了该市旅游资源与岩溶景观概况以及岩溶地质资源科普旅游开发价值,探讨了其岩溶地质资源的科普旅游开发模式,分析了咸宁岩溶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吉林省的自然地质概况,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针对吉林省的东部山地-植被覆盖区和西部平原-草原沼泽景观区等主要地质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和阐述。选取了靖宇火山矿泉群地质公园、长白山火山地质公园、乾安泥林地质公园作为典型地质旅游资源加以细致研究。以期为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系统开发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并对部分典型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以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景观作为审美对象,从地质资源类型及分布着手进行美学分 析。最后探讨了麻黄梁地质景观的美学特征,认为麻黄梁具有自然之美、豪迈之美、科学之美以 及和谐之美。从精神层次、科学层次以及艺术层次之中发现其美学的价值。发现麻黄梁可以拥 有地貌学以及地学科普天然讲堂之一的称号,对促进黄土高原地区的旅游有着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对四明山地质遗迹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四明山夷平面与玄武岩复合台地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了四明山夷平面与玄武岩复合台地的主体景观分布,并总结了夷平面与玄武岩复合台地地质遗迹景观的旅游特征,提出了夷平面与玄武岩复合台地景观的旅游开发策略,形成互动娱乐性的地质科学游乐项目。  相似文献   

6.
沈敏  周永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86-21888
归纳了景观审美的基本属性,即体验性、文化性、象征性、偏好性、结构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景观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偏好,指出划分文化群体及其文化规则可有助于景观审美研究,而旅游景观的异质文化是旅游景观审美的动力源泉,优化旅游景观审美结构可以提升旅游景观审美质量。根据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探讨了旅游景观的审美结构,认为其包括"空间-尺度"维、"时间-历史"维、"机制-功能"维。在结构主义美学的指导下,从维度结构与文化偏好、大众审美与市场导向、符号象征与文化价值方面提出了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7.
房县青峰山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青峰大断裂、岩溶峡谷、岩浆岩入侵和变质岩剖面四大类地质旅游资源。通过对周边和湖北省同类地质公园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对比评价可知,房县青峰山地质公园内地质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科学科普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乡村景观与乡村旅游的定义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我国乡村景观旅游开发现状及开发的价值、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玮  沙润  任黎秀  吴兰桂  钟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22-2323,2337
山地景观作为自然旅游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开发中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针对福建牛姆林形式多样的地貌组合形态、覆盖率高的原生性森林植被、富有灵性的泉与溪、宜人的山地气候环境等山地旅游景观的特征,提出了适宜保护原生性山地生态景观,开发基于山地小气候环境的度假设施,营造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等设计思路,以期为同类型山地旅游景观的开发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质文化村是地质工作促进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通过对地质文化村景观资源的整理,结合相关划分依据,本文构建地质文化村景观资源分类体系,包括地质遗迹、特色农业、自然生态、设施和建筑、民俗风情等5个主类景观资源,主类下分23个亚类。在此基础上,对主要景观资源类型特征和价值内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对地质文化村的资源评价、分类管理和系统规划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络照片收集,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旅游者摄影照片进行研究,探索旅游者对古镇旅游景观与旅游资源呈现出的感知与体验,以及旅游者之间的景观偏好共性。结果表明:古镇旅游主要以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及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为主,以寺登四方街为核心,集聚效应明显,旅游热点已渐趋成熟,旅游者对建筑、街巷空间、桥梁和生活场景类景观表现出明显的景观偏好共性。  相似文献   

12.
黎森  王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43-18045
指出风景资源是森林公园吸引游客的根本,客观正确的风景资源评价是确定森林公园开发方向的基础。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首先对柳州市君武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定性评价,总结出其森林景观特色鲜明、品位较高,林间景象缤纷多彩,山水地貌景观组合良好以及森林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特点,进而采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国家标准,对柳州市君武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君武森林公园的开发价值,突出了其森林美学、科普教育、康疗保健、旅游文化以及旅游经济价值,以期为君武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模糊数学法对贵清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得出主要结论:贵清山旅游资源以岩溶地貌景观、峡谷景观和森林景观为主体特色,并且具有非常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良好的原始状态。同时指出其存在旅游开发不足、挖掘深度欠缺及基础条件差等劣势。  相似文献   

14.
陈彩红  曹靖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78-9680,9779
丹霞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从景观的角度将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分为:丹霞岩体景观、奇峰幽谷景观、水体景观、森林景观、自然地层遗迹及人文景观。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从而为其客观的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景观建设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意义重大,笔者分析了都市农业旅游景观建设的原则,并探讨了如何从聚落景观、田园风光和观光旅游专类园三个方面建设都市农业景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乡村景观的基本属性与消费者喜好度之间的关系,选择14个典型的乡村旅游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VR虚拟沉浸式体验进行感知与评价数据采集,以统计学软件SPSS 25.00的多向度(MDS)分析模块对其属性特征进行测量,结合相关与回归分析模块论证乡村旅游景观属性的多维特征与消费者喜好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不同景观对象的属性特征强度与喜好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景观属性的属性特征在两维空间中具有良好的聚合性,不同的景观类型在属性特征上保持着基本一致性。2)消费者对乡村景观的属性认知与喜好度之间总体上具有一致性。3)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青年群体消费乡村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想在此玩耍的欲望度”。乡村景观的设计应该在满足视觉消费的同时强化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此方法在准确测量乡村旅游景观特征强度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喜好度形成的原因,为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开发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盐城市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但现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资源现状认识,对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考虑较少,往往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不够客观和全面,生态旅游资源潜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潜力系统,在综合分析生态景观资源、客源市场、生态环境和外在开发条件4个子系统及其协调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潜力价值进行分析,提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8.
农业观光园是融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园林,已成为21世纪户外休闲的时尚。从农业观光园的内在要求出发,提出了体验性景观形象设计,总结了竹子景观形象设计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体验的要素,从形状、质地和色彩3个方面入手进行视觉的景观形象塑造,从筛选或开发具有食用、触摸等价值的竹种和产品,布局适宜的场所等方面出发进行其他感官的景观形象塑造。在农业观光园中,塑造竹子的体验性景观形象对营造富有特色体验的空间场所和设施有着重要意义,是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其本质就是要使竹子景观更加感知化,激发游人内心的美妙感觉,实现人与景观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9.
农业观光园是融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园林,已成为21世纪户外休闲的时尚。从农业观光园的内在要求出发,提出了体验性景观形象设计,总结了竹子景观形象设计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体验的要素,从形状、质地和色彩3个方面入手进行视觉的景观形象塑造,从筛选或开发具有食用、触摸等价值的竹种和产品,布局适宜的场所等方面出发,进行其他感官的景观形象塑造。在农业观光园中,塑造竹子的体验性景观形象对营造富有特色体验的空间场所和设施有着重要意义,是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其本质就是要使竹子景观更加感知化,激发游人内心的美妙感觉,实现人与景观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鲁山县上汤镇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进行了影响因子评价.结果表明,所开发项目整体上具有良好协调性,各景观指标开发前后变化较小,多样性指数略提高,均匀度指数稍降低,景观连通性改变不大,环通度有一定提高.表明在生态旅游开发评价中,景观生态学是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